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孔融讓梨讀後感6篇 孔融慷慨讓利,胸懷大志!

“孔融讓梨”,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它講述了一個驕傲自大的孔融,通過讓出梨子來表示對比自己更聰明的諸葛亮的尊敬。故事反映出了古代中國儒家思想中關於“謙虛”和“禮儀”的重要思想。該故事至今仍受到廣泛的傳誦和影響。

孔融讓梨讀後感6篇 孔融慷慨讓利,胸懷大志!

第1篇

孔融最大的優點就是謙讓,不過最大的缺點也是謙讓-太過頭了。先是讓梨,緊接著讓獎狀,後來把地球引力的論文也讓了,接著讓什麼q幣呀,越野,寶馬車……事事都不得不謙讓,自己為了深受人愛戴,做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而別人去更加愛戴他,自己也是皆大歡喜。

其實,孔融不理智,為什麼要讓呢?留自己用怎麼不好呢,為了讓梨之譽,也不至於事事都謙讓吧!該謙讓的就謙讓,不能讓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得到東西,而想孔融這樣付出勞動的人卻一無所有!

如果大家都在事事、處處上謙讓,那這社會,雖然變和平了,但是人們自己心理上會不願意的,但為了自己深受愛戴卻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不會這樣做的!因為這些東西是我付出了勞動的,我覺得我有權利來享受這個成果,如果我謙讓給了你,其實就是縱容你,不是愛你,而是害你!這樣你會總想著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

我想對孔融說:不要為了自己得到人們的愛戴而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你不要謙讓的太過頭了!在事事上,處處上謙讓你自己覺得好嗎?不要再謙讓了,你已經謙讓過很多很多次了!

我想對孔融謙讓過的人說:你們真是一群不勞而獲的人,凡事都要靠自己,得三好學生,有個好工作,買車買房都靠自己,而不是靠別人的謙讓而得到的!

孔融讓梨讀後感6篇 孔融慷慨讓利,胸懷大志! 第2張

第2篇

中華美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積累。美德使人更美好;美德使社會更和諧;美德使生活更豐富。美德為人與人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一個鼓勵的眼神是一種美德,一聲親切的問候是一種美德,一次靜悄悄的關懷是一種美德,一杯熱騰騰的咖啡也是一種美德……

?孔融讓梨》的故事講述了孔融四歲的時候,在全家吃梨時,他沒有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樣搶大的,而是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爺爺問他為什麼拿最小的,他天真卻認真地說:“我比弟弟妹妹大,我應該讓著他們,我應該吃小的!”

而我們現在,自私的人越來越多,總是先考慮自己,其實我們應當像孔融一樣,學會謙讓,學會愛護幼小。

富有愛心、樂於助人、愛護幼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二,也是我們新時代的年輕人應具備的品德,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快樂是人生中最美麗的彩虹,我們時常可以在助人為樂的同時得到快樂。

前年暑假,我同往常一樣到徐奶奶家竄門,我看到徐奶奶正拿著窗簾從椅子上邁下來。徐奶奶對我說:“窗簾太髒了,拆下來洗洗。”“好吧,我來幫你!”徐奶奶的手腳不利索,眼睛也已經有些模糊,幫她也是應該的。

我把窗簾從徐奶奶手中接過,放在盆裡浸泡了一會兒,然後拿起擠掉一點水,塗上肥皂,用柔軟的毛刷輕輕地由上到下刷去上面的灰塵。最後,我開啟水龍頭,小心翼翼地將窗簾搓洗乾淨,灰塵、汙垢就全部清除掉了。頓時,眼前一亮,窗簾潔淨如新。雖然我熱得汗流浹背,但看著煥然一新的窗簾與徐奶奶慈祥的笑臉,我心裡像吃了蜜似的欣喜,心裡的煩惱與雜念早已拋到了九霄雲外。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必須如孔融一樣謙虛禮讓、愛護幼小。讓美德之花,在心靈深處綻放!

第3篇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讓梨》,我讀後很有感觸。這個故事說的是:東漢魯國,有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也很懂事。在他四歲時,有一次,爸爸拿回來一袋梨,給孩子們吃。爸爸讓孔融來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給了爺爺奶奶,把比較大的給爸爸媽媽,把其他的給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給了自己。大家都誇他懂事。

看到這裡,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那麼懂事!想到這兒,我的臉上一陣發燒,不禁慚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別!怎麼回事?聽我慢慢道來。

我天生喜歡讀書,我家也正好在少兒圖書館附近,我便有事沒事就到圖書館借書,但我一般喜歡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著要去借書,便纏著爺爺跟我去,但爺爺因為在燒開水,而且弟弟一人在家,需要有人照顧,所以爺爺燒完開水就要去照顧弟弟。但我卻不懂事,一個勁地纏著爺爺。爺爺非常生氣,批評了我,我還不服氣,也小聲嘀咕了幾句。唉,現在想起來多後悔啊!爺爺是多麼疼愛我啊,我卻那麼不尊重他老人家。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歲就懂得尊老愛幼,我十歲了還那麼不懂事,慚愧啊慚愧。

尊老愛幼,是多麼偉大的美德啊!它能讓每個人都對你刮目相看,快學會這一種美德吧!這樣才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讓你的生命更加有滋有味。

第4篇

說到讀書感想,讓我想起了以前讀過的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是說:東漢時代有個聰明的孩子叫孔融,他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爸爸讓孔融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就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孔融:“你還有個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讓給弟弟吃。”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起有一回:爸爸正在看新聞聯播,我愛看的《機甲獸神》動畫片開始了,我就和爸爸爭了起來。當然是爸爸就到了其他房間去看,我現在想起來,我覺得自己和孔融相比,太自私了。以後,要像孔融那樣,知道尊敬長輩。還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的大娘做了一盤香噴噴的紅燒肉,我和哥哥都想第一個先嚐,結果他壓著我的筷子,我壓著他的筷子,都不肯相讓。現在想起,我應該學孔融那樣讓哥哥先嚐。我們應該象孔融一樣,做一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和諧,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美德,我們做什麼要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生活才可以更加美好。

第5篇

今天,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中的一個小故事。最使我深有感觸的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這讓我不禁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事情。

那一天,我媽媽放假,這天中午的時候,爸爸不在家,我媽媽來做午飯,媽媽說:“兒子,今天我燒蛋炒飯給你吃,好嗎?”我說:“好啊。”過了十分鐘,我迫不及待得去盛蛋炒飯,可媽媽說:“等等,我來考考你,孔融三歲就會讓梨,不知道我們邵模偉十二歲會不會讓飯。”說完媽媽就拿出兩隻碗,一隻大地,一隻小的。媽媽讓我選一個,我選小的,我還以為小的可以盛幾碗,可媽媽一盛,飯都分光了。我不知所措,到了下午,我肚子很餓了,可我不想驚動媽媽,於是就下去找湯晨旭玩了,到了三點,我回來了,媽媽叫我來吃點心,我又選了小的。晚上,我媽媽去大統華。我沒去,媽媽幫我買了一件玩具,媽媽說是我今天讓飯和讓點心的報酬,我看了看商標,啊,要兩百多塊錢。我不經想起了一句諺語:好心有好報。我在今天學習到了一種知識,也學習到了一種品德:只要你肯付出,就會有回報。並且回報的東西會貴好幾十倍。

第6篇

一天,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尊老愛幼孔融讓梨的故事,讀完之後一種佩服之情油然而升,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麼懂事,他的高尚舉動和優秀品德深深教育了我,實在令人印象深刻。簡樸的語句中,洋溢著可貴的尊老愛幼的品質,蘊藏著其中的美德。

現實的我與孔融比起來真是有點羞愧,一件慚愧的事又在腦海中飄蕩著,那事發生在我五歲的時候,一天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動畫片,我看看動畫片又看看鐘表說:“糟糕”電視劇大結局忘看了,我立即拿起遙控器換了臺,弟弟一下子變了臉色,跑來給我爭吵。吵鬧聲驚動了媽媽,媽媽瞭解情況後,就說:麟麟,做哥哥的讓著點弟弟,而且弟弟是先看的,你不能換個房間看嗎?我說:“就不!”聽話媽媽叫!我瞪了媽媽一眼就氣沖沖地回了房間。到了晚上媽媽看電視,我刻意在電視機前左右擺動,媽媽叫我別擋著,我假裝沒聽見,最後媽媽什麼也沒說出去了。看了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令人後悔的事,我恨透了自己真對不起媽媽又沒讓著弟弟,現在我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要先人後己,尊老愛幼。

讀完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首先我們做什麼要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謙讓別人,做到先人後己,自己的收穫才會更多更豐富。謙讓,是一種美德,有時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藥。學會謙讓,做到謙讓,那麼,你就會享受到人際關係和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