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四年級語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優秀教案6篇 "優秀的教案,培養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文學素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

本文是介紹國小四年級語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優秀教案的主題。該教案重點讓學生理解並感受詩歌中的情感,探究作者使用的手法。通過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欣賞詩歌的同時,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和審美能力。

國小四年級語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優秀教案6篇

第1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結合課文註釋或查字典、詞典,體會詩句的含義,體會詩的意境。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1、同學們,我們學過李白寫的一首詩《贈汪倫》還記住嗎?(學生背)這首詩寫的是誰送誰的呢?(汪倫送李白)

據說李白常在黃鶴樓上與人飲酒賦詩。有一天,他聽說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隱居在附近的襄陽,便立刻前往拜見。孟浩然聽說李白來了,顧不得整理衣冠,趕忙來到堂前。李白一見孟浩然,搶上一步說:“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詩名天下,特來求教啊!”“哪裡哪裡,賢弟過獎了,過獎了!你才華橫溢,我也久仰了呀!”兩人一見如故,從此一起遊山賞月,飲酒賦詩,談人生,談抱負……就這樣,好幾個月形影不離。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帶遠遊,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選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了這千古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②引導學生理解: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

“之”的意思是去、往; “廣陵”是今天的江蘇揚州;這首送別詩寫的是 什麼時候,誰在什麼地方送誰到那裡。

3、 讓學生讀準下列五個字的讀音、記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辭(cí)、 唯(wèi)。

2、自學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藉助文後註解或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②教師指點,並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前兩行: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詩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由黃鶴樓出發,乘船東行到揚州去。

後兩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句詩的意思是:我佇立江邊,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遠,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見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際。

詩意:老朋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花紅柳綠的三月去揚州。你乘坐的船兒越行越遠,駛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長江水,還在向天邊奔流。)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景嗎?為什麼?

3、這時長江裡是不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李白為什麼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裡會想些什麼? (結合末兩句體會詩人的感情)

六、能力訓練: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

1、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設計這分別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發生的時間、環境,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2、學生自願或推薦表演,表演後師生共同評議,選也最佳表演小組。

3、根據表演效果,再看註釋或查字典,理解詩句的意境。

2、蒐集並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國小四年級語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優秀教案6篇

第2篇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3、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1、你們學過李白的那些詩歌呢?比比看,哪個小朋友背得最多最好?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李白的詩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看到題目,你想提什麼問?

3、師:很好,今天我們一邊欣賞,一邊解決這些問題。

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昇天的地方,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具有詩意和浪漫色彩。

3、利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體會送別情。

正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讓我們一起來讀!

真正瞭解了詩歌以後,就要把自己當作詩人去讀詩,再現詩人依依惜別之情。

總結:那麼,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李白,在這繁花似錦的春天,登上那飛簷凌空的黃鶴樓,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

第3篇

這是一首送別詩。孟浩然從湖北到廣陵去,李白在黃鶴樓給他送行,作了這首詩時間應當在李白出蜀漫遊以後。李白從27歲到35歲的將近十年之間,雖然也到處漫遊,但卻比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陸境外,這時,他認識了當時著名的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歲,本是襄陽(今屬湖北省)人,隱居鹿山門,常在吳、越、湘、閩等地漫遊。這時他正想出遊吳、越一帶,兩位大詩人在黃鶴樓分別,留下著名詩篇。詩題中之廣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詩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別黃鶴樓向東遠行了。因為黃鶴樓在廣陵之西,所以說西辭那麼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東面了,接著第二句 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既廣陵,由武漢乘船到揚州是由長江下行所以說下揚州。這句說孟浩然在陽春三月的時節去,那景如煙花的揚州。揚州本來就以風景美麗而著稱,特別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豔麗,所以李白用煙花來形容孟浩然即將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對此行的羨慕之意。以上兩句寫送別情況,還沒有寫離別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留。,寫作者送走了好友,獨自在黃鶴樓遙望風帆遠去的情景,江面上一隻載著過人東去的船,漸行漸遠,終於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夠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絕的長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隨著視線遠去,直望到船兒都已經在碧空中消失。他還佇立著凝望天邊的長江流水,可見他對好友的惜別之情了。這種離別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間,是不會如此深刻的。而寫離別之情的手法,也只取離別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並不直接抒寫感情,卻越發使人體會到真味情切。

著首詩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編的《萬首唐人絕句》中寫成孤帆遠影碧山盡,在陸游的《入蜀記》中,則寫成孤帆遠映碧山盡,並且竭力稱讚他描寫入微。此後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現不同的寫法,不過無論是何者,都不失為絕佳詩句。

1.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係。故人一詞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是文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昇天之處。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豔的季節。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李白對友人的這次出遊自然十分欣羨。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與嚮往。但李白又是富於感情的詩人,當友人揚帆遠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從《李太白集》裡,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著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可見李白對孟浩然是多麼敬佩,兩人的情誼是多麼深厚。

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隻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隻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後終於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麼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託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餘音嫋嫋。這與孤帆遠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品評李太白七絕的藝術特色時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絕在詩壇上的確是獨步了。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第4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古詩涵蓋面寬,意韻深遠,本課設計側重從蒐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字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唱響“讀”的主旋律,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在讀中悟美,在讀中悟情。

1、學習“孟、浩、陵、辭、唯”5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在老師的指導下,藉助工具書、註釋、圖片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3、激發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初步感悟詩歌的內容,能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教師準備:閱讀了解古代送別詩相關內容,製作多媒體課件。

1、播放《送別》名曲,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

未成曲調先有情。為學生創設一種情景,鋪陳一種調子,使學生較快進入到“送別”的氛圍,初步感知古人送別的深情。

3、介紹詩歌創作的背景: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形式,也成了詩人爭相歌詠的題材。《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兩首詩堪稱送別詩中極品,被人們傳誦至今。

4、板書詩題,學習“孟、浩、陵”三個生字,瞭解詩題中有關“送”的內容:誰送誰?在哪裡送?朋友要到哪裡?

40分鐘的課堂是有限的,教師應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此環節緊扣題目,隨文識字,從詩題入手,設計幾個問題,幫助學生初步瞭解詩歌講述的故事。

2、出示地圖,瞭解“黃鶴樓”與“揚州”的地理位置,教師相機板畫長江簡圖。

3、學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李白與孟浩然的資料。

古詩的創作年代距學生較遠,長江簡圖板畫不但助於學生明確地理位置,更有助於理解詩中“西辭”等意思。互動交流李白與孟浩然的基本情況,為深悟詩情奠定基礎。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藉助註釋等方式瞭解詩的大意。集體交流:

疑者,覺悟之機也。質疑環節有助於提煉研度專題,體現課標提倡的順學而導的課程理念。

1、引導學生想象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的畫面,並用一、兩句話說一說。

2、共議“煙”的豐富內涵。(如江邊水氣繚繞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具有一種詩意的美感;霧氣時聚時散,繚繞花間,使人產生無限遐想。)

3、出示多媒體課件,配樂欣賞煙花三月的揚州如詩如畫的春景。

介入音樂元素,播放揚州春景視訊,欣賞“煙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拓展想象,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由“形真”到“意遠”。

4、“煙花三月”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揚州嗎?你還想到什麼呢?(“煙花三月”不僅僅是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都是春意盎然,一派奼紫嫣紅的景象。當時是盛唐時期,整個社會也如“煙花三月”般美好,詩人愉悅的心情自然流露。)

“煙花三月”的理解是這首詩的重點,由學生生活體驗入手,巧設疑問,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層層深入,使學生對其內涵有了廣度和深度的認識。

1、詩中哪兩個詞最能體現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好友的情感之深呢?結合插圖品析“碧空盡”“唯”。

2、浩瀚的長江只有一隻“帆船”嗎?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板畫。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朗讀三、四句,師生評讀。

4、小結:“帆影盡”而“情不盡”,“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本詩正是表現朋友間依依惜別的這份濃情厚誼。相機板書。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再次奏響,讓學生帶著這份體驗走進文字,以讀悟情,水乳交融,把悟詩情推向高潮。

1、拓展:自古多情傷離別,離別的詩歌何其多。你能將課前蒐集到的送別詩選擇一、兩首用速記的方法背下來嗎?

2、練筆:⑴、人間最美的是真情,我們也曾有過與親人或朋友分別難捨的時刻,你能否用抒情的話,在文中引用送別詩句把當時的感受寫下來呢?⑵、把這首詩改寫成記敘文。

學以致用,是學習語文最終的目的。安排小練筆,進行知識遷移,充分讓學生表達心中的感受,讓情感再度昇華。拓展、速記同類的詩歌旨在於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2、總結全文: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一樣的深情,別樣的故事。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送元二使安西》領略詩人王維的送別深情。

1、瞭解其他類別的詩,如思鄉詩、邊塞詩、愛國詩、詠春詩等。

讓學生帶著詩的餘味,帶者一份濃情輕釦詩歌的大門,享受讀詩的樂趣。

第5篇

1.通過討論學習,自讀自悟讀懂詩歌含義,體會詩歌意境。

2.瞭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生平,積累李白的古詩。

區別字:詞——辭 唯——維——惟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藉助文後註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學生自願或學習小組推薦同,學講解古詩;教師注意指點,並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麼

3.這時長江裡是不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李白為什麼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裡會想些什麼?

同學們,我們中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其中有魅力的便是古代詩歌。詩是人類情感的昇華,千百年來人們把詩作為了情感的寄託。

有一種情感,它憂傷卻又充滿希望,它美好卻又略顯遺憾,請同學們聽一段音樂。

這首歌曲所表達的就是依依不捨的送別之情。千百年來,詩人們在送別之時,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問:在什麼地方?送誰?去哪裡?之在這裡是到某個地方去的意思。(再讀題)

3.詩的題目告訴了我們什麼?知道廣陵是什麼地方嗎?那麼黃鶴樓呢?誰能夠用自己的話把詩題的意思說一下?

讀懂詩題是我們理解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讓我們從具體詩句中來體會李白送別好友時的那種真摯情感。

這些都是好方法,我們今天都可以用上,下面讓我們來讀詩,因為多讀是學習古詩最重要的方法。

1.這首詩的格式是七言絕句,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可是卻成為了千古流芳的佳作,這真是一字千金啊!咱們一定要好好品味。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在讀的過程中,把詩中每個字都仔細揣摩,參考註釋想想它們的意思,把自己不懂或感興趣的地方用鉛筆畫下來。

2.讓我們看到一二句詩,這其中有沒有哪個關鍵詞讓你印象深刻或者疑惑不解呢?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地方都在長江沿岸,揚州在黃鶴樓的下游。從下這個字上,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寫詩,用字都非常準確,一定要細心對待詩中的每一個字,要學會抓住關鍵詞聯絡上下文理解詩意

煙花三月 煙花是什麼意思?藉助了註釋來學習古詩,這也是學習古詩的重要方法。

煙花三月究竟是怎樣一幅畫面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課件出圖音樂)。

僅僅只有花嗎?真是一片生機勃勃啊,這正是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也是千里鶯啼綠映紅,這更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多麼美麗的景色啊!誰來讀讀這兩句?

讓我們想像看到朦朦朧朧一片花的海洋。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長江沿岸的一片繁華似錦。讓我們似乎可以看到當孟浩然在這樣的美景相伴下,安全的到達了風景秀麗的揚州。這正是李白所希望的,是他對朋友的美好祝願。這煙花二字透著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

剛剛我們通過想象畫面的方法,更深刻地理解了詩意,這也是學習古詩的一個好方法。

剛剛我們通過這些方法,學習了一二句詩,請問同學們,你們讀懂了什麼?

一二句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繁花似錦、春意盎然的送別場面。那麼,三四句詩作者又是怎樣通過描寫景色來抒發自己情感的呢?請同學們運用黑板上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二句詩。

孤帆 李白先看到了孤帆,長江上可能不可能只有一隻孤獨的帆船?可為什麼李白認為那是一片孤帆呢?是啊,此時作者的眼中只有朋友遠去的影子。

盡 盡是沒有了,還看的見朋友的帆船嗎?那麼也就是作者的眼睛一直目送著朋友的帆船。李白為什麼會一直看著船,不肯離去,直到看不到為止呢?在古代,交通和資訊都不發達,兩人若是分別了,想要再見面就非常難了。你能體會李白當時的心情嗎?從這個盡字上,你們感受到了什麼?

唯見 李白還看到了什麼?唯見是隻看見,也說明看不到別的了,李白他還想看到什麼?

李白站在黃鶴樓上,看著滾滾長江向天邊流去,就像時間一去不復返,江水帶走了他和孟浩然兩個人喝酒聊天、吟詩作對的美好日子。他們的友誼是多麼的深厚啊!?

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請大家看插圖,此時李白就站在長江邊上,望著帆影遠去,船開了好一會兒了,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湧起一句詩。(齊讀)

那船已成一點小影兒了,李白捨不得啊!還在哪裡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唸(齊讀)

那船已消失在了藍天碧水的盡頭,想起昨日種種,他踮起腳來,又在望啊!望啊!他心潮澎湃,高聲誦到(齊讀)

聽了同學們讀得那麼深情,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了。(課件放音樂,師範讀)

(音樂不停)怎麼樣?你們還想讀嗎,你覺得怎麼讀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你就怎麼讀。

人生充滿著別離和重逢,從古到今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一樣的深情、一樣的情景,不一樣的美麗詩句。大家現在聽到的這首曲子叫《陽關三疊》,也是出自一首送別詩,它就是咱們下節課要學到的《送元二使安西》

?賦得古遠草送別》《贈汪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別董大》

中國的詩歌文化博大精神,希望今天的課能夠讓同學們愛上古詩,學會如何學古詩。

記得我們的方法嗎?要多讀,並藉助註釋,抓住關鍵詞,想象當時的畫面來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賦予詩鮮活的生命力。

第6篇

5、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藉助文後註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⑵ 教師注意指點,並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麼?

3、這時長江裡是不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李白為什麼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裡會想些什麼?

2、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會是什麼樣的表情。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先要有指令碼,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為這段情景的表演,寫一個指令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