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中國文物修復的重要意義及現狀


 

中國文物修復的重要意義及現狀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創造了豐富的科學文明的藝術文明。

        儲存在地面上和地下的文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數量極其豐富。有宮殿、寺廟、石窟、遺址等,館藏文物方面有金屬器物,陶器,瓷器、漆器、木器、石器、玉器、紡織品、紙質文物等。

        凡此種種,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和智慧和結晶,都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極其重要的實物資料。

        但是,這些年代久遠的歷史文化遺產,隨著時間的流逝,都經受著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損害,如,金屬文物鏽蝕、陶器、瓷器破碎,石雕殘崩,木器和竹器乾裂、皺縮,出土的紡織品、紙張文物腐朽,所有這些歷史文物都要進行搶救和修復才能長期地儲存下去。

文物修復技術以中國古代的傳統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文物的修復與複製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文物的類別不同,它的修復方法也不同,修復人員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識,結合科學的保護措施靈活運用。

據資料記載文物的修復、仿古業史於春秋時期,在《呂氏春秋·審已篇》,《韓非子說林》均記載有贗鼎的故事,至唐代已出現臨摹前人字畫等偽作之事,到北宋時期已極為盛行,尤以仿造青銅器繁多,多以商、周真器作模式,器型、紋飾仿得相當逼真。

元代以後,由於連年戰爭,仿製處於低潮,作工也比宋代低劣。但出現了民間專業仿古作坊,杭州的姜娘子、平江路(蘇州)的王吉等民間作坊仿製古銅器頗有名氣。

明代仿製也不如宋代,民間作坊主要在江南,仿器多按宋代編者的《考古圖》仿製,並仿製一些漢代規矩銅鏡和唐代的海獸葡萄鏡等器,制工粗糙。但明代宣德年間所鑄的仿古爐,又稱宣德爐,它的式樣頗多,非常精美,獨具一格,並且以嘉興張鳴岐等人仿製的古代銅爐知名一時。到清代更是百花齊放,幾乎所有古代文物都有仿製,同時出現了一大批專業仿古高手,如北京的範壽軒、趙允中、王盡臣、李玉彬、李墳堂、胡遷貞、潘承霖、王海等,濟南的胡麻子、胡世昌,並逐漸形成了四大派別,古董商稱其為:北京派、蘇州派、濰坊派、西安派。

北京派:由清宮造辦處的”歪嘴於“(稱為清宮藝人八怪之一),辛亥革命時期出宮在清宮附近從事古器修復為生,並收有七個弟子,如張文普、貢茂林、張書林、王德山、等他們在抗戰時期各自教出的部分徒弟,解放以後並進入了博物館,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的文物修復人員。

蘇州派: 蘇州自明、清就已成了仿古作業的基地,清末民國年間、以周梅谷、劉俊卿、蔣聖寶、駱奇月、金潤生等仿古的銅器名匠名揚海內外,為今“南派”代表,現在文物修復界以南京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館等為“南派”之源。

濰坊派:主在形成於清代的乾隆、嘉慶時期,清末民國頗具規模。

西安派駐:西安是仿古作偽的地區,在具器物上偽刻銘紋便始於西安,主要仿造度量衡器,有蘇億年、蘇兆年兄弟和嶷眼張等著名工匠。

專業修復人員緊缺

文物修復 大量殘破文物深藏庫房和極度稀缺的專業修復人員的“不對稱”由來已久,近年隨著媒體的報道更成為文化遺產保護中一個著名的“矛盾”。日前有政協委員提出,為解決國內文物修復人才匱乏的局面,應當儘快設立專門的文物修復技術學院,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為主要發起機構,聯合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建立。

傳統文物修復 人才流失嚴重

“文物保護修復人才在我們國家的確比較缺。”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莫鵬表示。他是有著30多年經驗的著名文物修復專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他就成為我國第一次由國家文物局委託培訓的文物修復專業培訓班的成員。

莫鵬說,國家級培訓的文物修復傳統工藝技術培訓班,主要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初組織得比較多,現在國內很多從事文物修復的專家都是那個時候培養出來,或者是那批人再帶出來的。但是到了上世紀後十幾年,由於經費等問題類似的培訓活動就組織得比較少了,造成了傳統修復工藝技術上的一個斷層。

另一方面,因為傳統文物修復是一個耗時而回報很低的工種——修一件文物長則幾年,短則數月,卻看不到明顯的經濟回報,在職稱評定等方面也不佔便宜。莫鵬說,當年和他一批進入故宮學習的那些人中,現在已經沒幾個還在從事這個行當。至於廣東省博物館,最多的時候曾經有8位專門從事傳統文物修復的人員,如今“只剩下半個”——這說的是他自己,他的另外“一半”還要負責副館長的許多職務工作。

 

標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