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4篇 1. 田園風光,古詩詞情 2. 汀洲小景,教學新穎 3. 農村美景,詩詞情懷

本文將為大家推薦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的教學設計,針對這些經典詩詞,從背景闡釋、詞意理解、表達技巧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講解,並且提供相應教學案例供大家參考。

《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4篇 1. 田園風光,古詩詞情
2. 汀洲小景,教學新穎
3. 農村美景,詩詞情懷

第1篇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情感。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與“月”有關的詩詞呢?

2、是呀,從古到今,月亮總是讓人情不自禁思念家鄉,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關於月亮的詩。

課前,你收集了詩人的哪些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

2、自己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並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3、四人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並說說你最欣賞詩中哪一句。

1、剛才同學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樣子。現在請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在你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色呢?暢所欲言。

你們的回答真精彩!詩的魅力就在於能用簡短的同一個語句在不同的人的腦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畫面。

7、請你用朗讀把你腦海中勾勒的畫面讀出來,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草長鶯飛、滿目新綠的春天,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還能讓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說,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0、關於“綠”字還有一個故事,引導閱讀“資料袋”。瞭解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習作中難道不該反覆修改嗎?記住:文章是改出來的。

1、這麼美的春色,誰不流連忘返呢?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其間了嗎?

2、詩人想幹什麼?家鄉在哪兒?引導學生從課題和詩句一、二行處理解。

3、請你在教室的地圖上找找它們的位置吧。再好好讀古詩。

4、學生上臺指地名,然後簡介王安石把南京稱為故鄉的原因。

1、漂泊在異鄉的遊子對家鄉是多麼的眷戀啊!讓我們一起來感情朗讀這首詩吧。

古詩《泊船瓜洲》讓我們體會到了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的千般惆悵?那麼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思鄉之情的呢?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正確、流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詞。

4、同樣的思鄉之情,但表達卻不相同。和你的夥伴好好讀詩,看看詩人們是怎麼表達的?

1、詩人那濃濃的鄉情,藏在哪些詩句中呢:讀,勾畫。

3、“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8、引讀“意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提示:頭腦中想象情景)

9、這一次又一次的想寫信、封信、拆信的過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的掛念。

11、王安石見月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麼,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藏於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也就不同。我們在朗讀這些詩詞時,一定要想象畫面,要用心體會他們的感情。讓我們再一起朗誦這感人的詩詞吧。

重慶九龍坡區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它們從2001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後,我有一些話要說:

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教師在區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著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作、奮鬥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路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麼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複,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國小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穫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箇中原因自然是很複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國小畢業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並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並沒有消失,他們為自己前幾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為自己以後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4篇 1. 田園風光,古詩詞情
2. 汀洲小景,教學新穎
3. 農村美景,詩詞情懷 第2張

第2篇

2、讀懂古詩,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對洞庭湖的讚美之情。

1、學生課前通過上網、翻閱書籍,瞭解洞庭湖的相關知識。

1、同學們,你們去過洞庭湖嗎?你們瞭解洞庭湖嗎?誰能介紹介紹。

2、今天,我們和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一同去洞庭湖看看。

1、生藉助相關資料,通過小組合作說說古詩的意思。

⑴ 為什麼會把沒有風的湖面比作沒有磨過的銅鏡?

⑵ 為什麼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銀盤裡的一青螺?

本節課,我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古詩教學中,課堂中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成功之處地於:

1、課前上網蒐集資料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超出了文中所能提供的知識內容,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錄音範讀為學生提供規範的朗讀,便於學生模仿。

3、課件的使用,使學生對古詩中描繪的景物有了直觀而形象的瞭解,更能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課文中兩個比喻所用的精妙之處。

4、課件連結了劉禹錫其他的詩,讓學生對劉禹錫有了更全面地瞭解,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第3篇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 ,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3.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通過三首詩詞的對比學習和拓展,初步瞭解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4.通過對三首古詩詞的學習,體會作者對家鄉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積累並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思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對比體會三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感受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學習方法:借用註釋,查閱資料、工具書,質疑問難,自讀感悟,朗讀涵詠,討論交流,撰寫小論文等。

以文定教、順學而導──根據古詩詞的體裁和思鄉詩詞的題材特點和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經驗和規律,確定了以朗讀品味為主的教學方法;依據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設計了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

1.針對課文內容有側重地查閱資王安石、張籍兩位詩人的資料,對他們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瞭解,並做簡要地記錄。

2.藉助註釋、工具書、聯絡語境,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詩詞,並嘗試讀懂古詩大意。

2.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理解詩詞的大意及重點詞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經過對比學習,體會出兩首詩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但思鄉的緣由、表達的方式、語言特點是不同的。

課前互動:播放《思鄉曲》,師生合作背誦思鄉的詩詞。

師:思鄉是一種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懷,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我們再來讀三首思鄉的詩詞。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詩。

(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詩詞題目“泊船瓜洲”“秋思”。)

(重點強調“間”“重”等多音字,並以此滲透聯絡上下文,分析字意,確定多音字讀音的學習方法。)

1.學生運用積累的學習方法,自讀古詩。畫出不懂的問題。

3.老師質疑檢測:“你從詩句中讀懂了作者身在何處呢?”引出兩首詩的寫作背景,感知古詩大意。

四、朗讀品味兩首詩,體會詩情,感悟詩境。對比兩首詩的異同

透過詩中哪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可以在書上圈一圈、畫一畫,還可以寫寫簡單的批註。

重點預設“一水間” “只隔”“綠”“又”“何時”“還”。

(1)小結過渡:在奉詔進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風,家鄉的春景勾起了詩人無限的鄉愁,那引發了客居洛陽的張籍鄉愁的又是什麼呢?思鄉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邊,明月下,想著自己的家鄉,發出了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那思鄉的張籍又做了什麼呢?請同學們自讀詩文,深入體會。

(3)交流彙報,扣住“見秋風”“意萬重”深化對詩文的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1.總結:兩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家鄉,在不同的環境中又因為不同的緣由觸動他們共同的情感──這就是思鄉。

三、總結三首詩詞,整理對比學習本課的思鄉詩詞。獨立或合作學習收集到的詩詞,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詔入京 春意濃 追問明月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徵旅途中 遇風雪 輾轉難眠 寫景敘事

豎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比較和兩首思鄉詩(詞)的異同”“古代人離開家鄉的原因略談”“觸動古人的思鄉愁緒的意象有哪些”等題目寫小論文。橫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賞析”論文題目。

師:第五課的古詩詞三首,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兩首,第一首《泊船瓜洲》作者是誰?

師:我們都自學了這兩首詩,誰結合重點詞的意思說說這兩首詩的大概意思?

師:你不僅把詩大意說出來,還補充了自己的意思。把老師想問一下這個“欲作”是什麼意思?

師:預習得很好,兩首詩的意思已經初步理解了。到底是什麼勾起了作者的這思鄉之情?這節課,我們就來深入品讀這兩首詩。

生:因為作者看見春天到了,春風吹綠江南兩岸,讓他想起了故鄉。

師:這兩個句子裡有一個字特別特別有名,課後的資料袋裡有對這個故事的介紹,誰來讀一讀?

生:我知道春天,燕子飛回來,河水融化了,流出嘩嘩的水聲,柳樹隨著春風長出了細細的柳條,隨著風舞動。小鳥也回到故鄉,站在大樹上歡樂的歌唱。

師:這個綠字不知藏著多少幅美麗畫面,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我從音樂聽到小鳥的叫聲,小溪水潺潺的流水聲,柳枝上長出芽苞,小溪中未融化的冰塊兒,在水中跳動。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色。

師:想得多好。你們還看到了什麼景象?還可以用自己的積累的詞語、詩句來描繪自己腦海中的畫面。

師:一個綠字裡不知藏了多少幅畫面,能把這首詩美美地讀出來嗎?誰來試一試

師:有進步,吹面不寒楊柳風,能讓你的春風再暖和一點嗎?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好嗎

師:這個綠字僅僅是在寫江南的美嗎?想想作者身在何處,他的家鄉又在哪裡呢?師板畫。

師:你就是作者站在風景如畫的瓜洲,讀一讀這兩句詩。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都是詩人王安石,想著風景如畫的瓜洲,讀一讀前兩句。

師:同學們,我國古代山道崎嶇,交通落後,到長江山高水長,路途遙遠,在作者的筆下卻是“京口瓜洲──,(學生接詩句)鐘山只隔─??

生:這句詩的意思是──我體會到交通不發達,但思鄉濃厚,用了“只一”表現作者的思鄉之情非常濃厚,作者思念家鄉的殷切。

生:我從“一”“樹”讀出了對故鄉的的思念,他的心中非常思念自己的故鄉,嚮往故鄉,遠處的家鄉彷彿就在眼前了。

師:你讀懂了詩人的心,體會到了詩人的心。他的家鄉很遙遠,卻近在眼前,他思念家鄉,

讓作者彷彿走不出自己的家鄉,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朗讀詩的前兩句。

師:作者如此依戀自己風景如畫的家鄉,為什麼又要離開呢?請看大螢幕

師:五十七歲的作者站在長江邊,你們能體會到他的心情了嗎?

生:他很無奈,他依戀家鄉,可他要去當官,皇命難違,很少回家,他已經很久沒有回家。

師:這一次他剛剛離開家鄉,卻對家鄉產生深深的依戀。千種滋味,萬般愁緒化作江水,滾滾流淌,化作兩句詩,讓我們帶著這種感覺讀後兩句詩。

師:九百年前,詩人站在花間渡口,他的身後是深深依戀的家鄉,他的前方仕途茫茫,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

師:唉!在途中是和煦的春風勾起了王安石對家鄉的無限思念,勾起了他無限鄉愁,那麼,又是什麼勾引起了詩人張籍對家鄉的思念呢?自己讀一讀第二首。

師:洛陽城裡見秋風,秋風是看不見的,作者在洛陽城裡都看見了什麼?輕聲讀第一句

生:他看到滿天飛舞的樹葉,還有空中排成一字的大雁

生:作者感受到秋風來了,秋風吹過,讓人打了個冷顫。

生:他看到一些小松鼠在收集食物,落葉飄下來,桂花的香味,不禁想起中秋節快到了。

師: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兮,雁南飛……來,讀第一句詩

師:詩人在這寂聊的秋風中,又做了什麼呢?讀下面的詩句

師:怎樣寫的,又是怎樣拆的呢?(出示課件圖片和音樂)你看到他送信時的動作了嗎?看到他的神情了嗎?體會到他的心了嗎?選擇寫家書和拆家書的片斷

生:抓住“見秋風”“欲作”“意萬重”變成“寫家書”片段,或者抓住……

生:現在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此時我想起了年幼的孩子……我抬頭看明月,彷彿看見我的孩子和妻兒對我笑呢,低下頭……

生:寫完了家書,我又擔心又害怕,擔心寫的不完整……

師:同學們,雖然有些同學還沒有寫完,但在你寫的過程中,你能體會到詩人的心,對家鄉的牽掛,能帶著這種牽掛來讀第二首詩嗎?

師: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已經細細地品讀前兩首詩,你發現有什麼不一樣呢?

生:一個是生機勃勃的春天,一個是收穫的季節來臨。

生:《泊船瓜洲》又是新的一年,想起年老的父母,卻無法回家。秋是淒涼的季節。

生:《泊船瓜洲》是寫景抒情的。《秋思》是敘事抒情的。

師:他們寫詩勾起鄉愁的事物不同,表達的方式不同。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

師:思鄉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思鄉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總有一天你們長大了,也許要遠離家鄉,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會覺得故鄉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是最不能割捨,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再讀一讀這兩首動人的詩篇。

山 一 程,水 一 程,身 向 榆 關 那 畔 行,夜 深 千 帳 燈。 風 一 更,雪 一 更,聒 碎 鄉 心 夢不 成,故 園 無 此 聲。

(本文為“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的參賽課例,由人教小語論壇現場報道)

第4篇

1、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閒”“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假期裡,很多同學都出去旅遊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風光一定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簡要的話語介紹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嗎?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麼樣的。

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1、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麼樣的?

2、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3、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瞭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鬱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雲閒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1、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裡的月色很美。

2、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詩人通過恰當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寫得惟妙惟肖,請找出詩中的比喻: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3、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樣的景色的:

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佈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 (比較、比喻)

4、請聯絡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後的反問句寫完整:

?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