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簡教學反思3篇 "深入剖析簡教學:思考教育中的創新與挑戰"

《簡教學反思》是一本由李小芳著作的教育類讀物。作者以自身在教學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和體悟來反思當下的教育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和建議。闡述了很多關於學生管理、課堂教學等問題,值得一讀。

簡教學反思3篇

第1篇

統計初步是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國小數學新教材五年級第二學期最後一個單元總複習的內容。這部分練習是針對統計初步而設計的,涵蓋了可能性、統計圖(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平均數等內容。

我把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這部分內容與統計初步相結合,因此本節課只包含兩部分練習即可能性和平均數。

在本節課的練習活動中,每位學生都在參與,每位學生都在思索,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舞臺,都有一次或幾次的表現機會。

本節課的`所有習題都是在學生動腦思考、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由學生自主解答的,教師只是起到了引導、點撥的作用。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對教材的理解,針對書上p86~ p87的習題,加以靈活的處理,進行分類、調整,這樣一來,保證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主動性。

本節課營造了一個輕鬆愉悅、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參與討論,變原來的單純旁觀者為積極參與者,使全體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現和認識的機會,使思維真正的活躍起來,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使其全面發展。

簡教學反思3篇

第2篇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實施幾年了,我校廣大政治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經過努力,政治課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教改初期,仍然走了不少彎路。如: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至於在一段時間裡課堂上活動雖然很多,形式也豐富多彩,熱鬧是熱鬧了,可是熱鬧過後留下的卻微乎甚微——各種各樣的活動及其豐富的形式讓學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在課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課外相關資訊,讓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自己最喜歡、最感動的內容,並闡述為何選擇這些內容的原因,不管這些原因是否何成立,似乎都是課堂的“標準答案”,都應該得到老師的讚揚和認可。甚至有時,教師還會被學生的某些與課堂毫不不相關的觀點牽著走,進入了盲目討論的誤區,而政治教學中最基本的字詞標點、句子段落的具體分析,文學創作手法及規律的講解在政治課堂上漸漸隱退了。一段時間後學生在作文中的錯別字、病句數不勝數,他們甚至分不清什麼叫表達方式,什麼叫寫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結構與順序有什麼區別,因此學生在政治學習的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非我們的教學目標,而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和途徑。政治學習中用什麼樣的學習形式來實現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都取決於教學目標的要求。

②“政治教學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之上”。這裡的.“平等”絕不是師生在任何事務上都是絕對平起平坐,更不是說教師與學生具有平等的知識水平。教師在尊重學生平等地位的同時又是高於學生的,他們要引導學生掌握更廣泛且更有深度的政治知識。如果教師不加鑑別地肯定學生所有的言論,而不對其進行一定的點評和拔高,學生是很難獲得進步的。因此,教師應在堅持學生平等地位的同時在某些方面又要高於學生。

③關注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並不是要求我們在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都要實現該教學目標,而是憑藉政治活動使學生感受到課文內容中豐富的人文內涵, “潤物細無聲”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最佳教學境界。

④很多教師認為,新課標的最終目標應是“學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動起來”,在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下,達到大家都動起來的最終目的。其實不然,政治學習中的調動並不等於真正的啟用,如果學生在調動的外表下內部的思維一直處於停滯狀態,這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動。不管課堂上採取哪些調動方式,只有那些能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學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稱之為真正的 “動”。相反,如果學生在熱鬧的形式下內部的思考一直處於停滯狀態,這樣的“動”也無益。因此,教師在政治教學中的任務是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的同時更要啟用學生的思維,啟動學生的情思,這才是真正的“動”。

①教材。教材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探究”不僅是學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層內涵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千萬不能課文還未讀懂,就找來課外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教師須知知識的遷移不是“見異思遷”,向課外延伸應有“度”的限制,很多時候,將延伸的內容作為課外作業完成,會更有收穫。

②教法。任何一種課堂形式(包括電教媒體的運用)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活動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課堂討論或呆板單一,或信馬由韁,或在枝節問題上爭論不休;有的一節課則完全用滑鼠代替粉筆,用錄音代替教材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沖淡了政治教學的實際任務,難免有“做秀之嫌”。

③師生關係。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更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有教師適時介入,進行必要的點撥歸納,對文字作最後的拓展,才能將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層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

①不能讓政治課變成朦朧詩,即閱讀文章不求甚解籠而統之,瞭解大意即可。

②不能將政治閱讀變成警句摘讀,即讓學生只找出自己認為最精彩、最感人的語句,任意闡述緣由即可。

①把預習、導讀、複習、練習都納入課堂。教師指引,讓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實踐,教師的主導作用則畫龍點睛地突顯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與指導和解決,使整個學習過程能把握重點,易化難點,激發疑點,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還可以讓師生始終聚焦於教材,同時也節省了大量課內外學習政治的時間,以便組織指導學生進行更多的課外閱讀。

②要把握好課堂討論。在近幾年的政治課堂上,我們常見“你覺得哪裡寫得最精彩”,“文章的哪裡令你最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本身提得很好,但我們在設計這些環節時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讓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得到什麼?是對寫作手法的瞭解?還是對內在含義的領悟?學生應該從哪個角度,用什麼方法和思路去闡明“精彩”、“感動”的緣由呢?漫無目的的提問,隨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勞動。因此,課堂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此外教師面對學生的討論時要注意適時調控。

③朗讀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朗讀是品味文章的一個重要手段,好的朗讀是建立在瞭解文章內容、揣摩文章語言和體會文章情感基礎之上的,這些基礎,只是反覆朗讀或空泛地評價朗讀的好壞都是無效勞動。多問幾個“這裡應該怎樣讀”,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應該用什麼語氣語調來讀” ,“為什麼要這樣讀”等,這樣在教會了學生朗讀的方法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情感,可謂一舉兩得。

以上是我們在政治課改中的點滴感悟,從中不難發現,實行課改並非只是教學方法的轉變,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思想、觀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內容,它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而轉變的唯一途徑就是鑽研新課程標準,並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更新,不斷突破,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政治課改教師。

第3篇

20xx年10月21日—22日,麗水市國小科學20xx年度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在龍泉市實驗國小舉行。九堂參與評比的課中,蓮都區藍劍鋒老師和遂昌縣藍智俊老師都選擇了《岩石會改變模樣嗎》。之前自己對這個內容就比較關注,本次又聆聽到兩位老師的不少精彩設計,產生了不少新的想法,在此列出,與各位同行探討。

首先是對教材進行分析。《岩石會改變模樣嗎》隸屬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從內容編排上該單元分為四個部分,其中第3—7課為第三部分,重點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變化,包括風化作用、侵蝕和沉積作用。在這課之前的第2課,學生認識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表形態變化,然後過渡到本課《岩石會改變模樣嗎》,是學生認識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變化的開始,同時為後面的“土壤中有什麼”的學習作了鋪墊。本課教材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岩石變化的原因”,第二部分是“風化作用改變了地形地貌”,最後的拓展活動是調查家鄉特殊的地質景觀及形成的原因。本課主要通過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認識溫差、水、大氣、生物等各種自然力對岩石的破壞作用——風化作用。在風化作用下,岩石發生了變化,並導致地表形態發生變化,形成許多自然景觀,當然這種變化是緩慢、不易覺察的。

在比較細緻地鑽研教材後,現在針對聽課體會來說說我的教學設想。

本次上課的兩位藍老師,在匯入時不約而同地使用了藉助觀看岩石圖片的方式,意圖是讓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這確實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法。不過,我更喜歡這樣上:

教師先拿出一塊岩石a(質地較軟、稜角較分明),問:這是什麼?學生若回答“石頭”,則順勢說一下,它還有個更規範的名字“岩石”。(板書:“岩石”)再拿出另一塊岩石b(質地較硬、比較光滑的鵝卵石),問:比較一下這兩塊岩石,它們的模樣有什麼不同?(在“岩石”之後補充板書:“模樣”)這裡採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對模樣有初步的認識。

然後,拿起岩石a和岩石b,問:如果現在要改變這兩塊岩石的模樣,你有什麼辦法?(在“模樣”前補充板書:“改變”)學生可能會想到鐵錘敲、在地面上用勁摩擦、兩個岩石互相撞擊等方法,教師可以讓那幾個學生現場演示,演示時一定要讓引導學生進行岩石前後的對比,並讓學生思考“把岩石放在水中弄溼”和“在岩石外表塗抹顏色”有沒有改變模樣,從而真正明白“改變模樣”的含義。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用人力因素改變了這些岩石的模樣,如果把這些岩石放在大自然中,它們的模樣還會不會改變呢?如果會——你認為自然界中的哪些因素會讓岩石改變模樣?(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板書:溫差、水、大氣、生物等)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許多老師都喜歡絞盡腦汁策劃新課匯入,什麼魔術、圖片、錄象、實驗等,以前我也是這樣想和做的。如今我終於醒悟,課初的5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根本就不需再去刻意激發興趣。而且,一開始若把興趣完全激發,若後面沒有更吸引人的活動,學生就很容易產生失落心理,嚴重影響後面的學習效率。一節課比較合理的學習興趣應該是這樣的曲線分佈:課初5—10分鐘穩步上升,課中的20—30分鐘漸入佳境達到高潮,到最後興趣點有點回落但還保留在一定的高度。

我的觀點是,不要把開頭搞的太花哨,抓住關鍵直奔主題,按照“岩石——模樣——改變模樣(人力)——會改變模樣嗎(自然外力)”的順序,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必要的基礎。另外,準備了兩種不同質地的岩石,隱含了讓學生知道岩石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不同軟硬的岩石在同等條件下改變的程度會有區別。

有些特定的實驗材料,學生不容易準備或教師要做刻意的安排,那當然由教師準備和提供。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幾個原則:“能讓學生準備的就讓學生準備,能用身邊材料就少用專用儀器,選用的實驗材料越精越好”。

關於岩石的這兩節課,兩位老師準備得十分充分,不僅提供了所有的實驗材料,還對每個環節進行精心設計。比如實驗用的岩石,從後期的結果上看,兩個老師準備的都是比較容易產生明顯現象的岩石,再比如對“流水實驗瓶”中的水量多少也做了刻意安排。

不過我在想,能不能大膽地放放手,讓學生自己帶岩石呢?岩石在學生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學生準備的岩石往往是各種各樣的,從而會讓實驗結果會更豐富。至於“流水實驗瓶”裡的水,多少又有什麼關係,讓學生適時觀察水多和水少時對岩石作用的影響程度,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我會讓學生準備龍泉本地的岩石,教師再有意識地補充些軟硬不同的岩石,然後讓學生做實驗。甚至我會多準備些比較堅硬的岩石,讓大部分實驗組都看不到明顯的變化,然後進行思維的提升,讓學生從看不到明顯變化的現象中推理出變化是存在的,只是這個變化非常緩慢和微小,這更接近自然界中的風化現象。

教材安排了幾個模擬實驗,按先後順序分別是“冷熱對岩石的作用”和“流水到岩石的作用”。仔細研讀後,我覺得應該先讓學生做“流水實驗”,再做“冷熱實驗”。也許有些人會對此不以為然,實不知其中用意。首先,從實驗難度上講,“流水實驗”比“冷熱實驗”簡單,從易到難,更符合教學規律。其次,“流水實驗”的材料準備比較簡單,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帶,再用“冷熱實驗”來調控學生,留下第一個實驗使用中的一塊岩石,把其他的實驗材料全部上交,有助於排除無關干擾,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無論是“流水實驗”還是“冷熱實驗”,都必須讓學生在觀察結果的同時要注意關注過程。比如,一開始就必須讓學生明確實驗用水是透明的,岩石也是清洗乾淨的,從而保證實驗探究的嚴密性。否則,萬一有學生提出質疑,說水變渾濁和瓶底有微粒是岩石本身上粘的沙土,那就真的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在“流水實驗”中,兩位老師都注意到模擬自然環境中流速變化,這非常好,在以往的聽課中我沒有見識過。如果教師再引導學生小組分工,一個同學負責做實驗,另外的幾個同學觀察流速變化時流水對岩石的作用會有什麼影響,並有記錄員進行記錄,就可以在反饋時得出流速快水對岩石的沖刷就加劇,而岩石相互之間的撞擊也更明顯,從而推理出河流中為什麼上游和中下游的岩石有那麼大的區別了。

而“冷熱實驗”,我建議教師在組織討論實驗器材的正確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項後,給學生長時間的探究(比如5-8分鐘),在這期間不要對冷熱交替的次數進行要求。估計這裡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冷熱交替的次數少但加熱時間長,二是冷熱交替的次數多但加熱時間短,無論哪種情況,其實都可以對岩石產生一定的作用,而且兩種方法並無明顯優劣之分。

至於教材後面的“動植物對岩石的作用”,我一直很反對用石膏做模擬實驗,因為石膏和自然環境中的植物作用差別太大,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語。這裡簡單的處理方法是讓學生進行猜測,從樹木的根會讓岩石破裂、動物的行為會讓岩石磨損、動物的糞便會侵蝕岩石等,從而明白生物的作用也會改變岩石的模樣。

這節課,還有個很好的教學點,那就是風化和“風的作用”兩個概念的區別。其實風的作用在教材中是被表達為大氣的作用,但具體怎麼作用並沒有進行明顯的闡述。教學中把這個內容作為拓展的機動部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