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排行榜

中國有哪些的古闕

排行榜1.39W

13、平邑漢闕

中國有哪些的古闕

平邑漢闕,即二座皇聖卿闕和一座功曹闕。三闋原位於臨沂市平邑縣城西北二里遠的九頂蓮花山,1932年移至平邑城關第三國小。皇聖卿闕建於東漢元和三年(公元86年),功曹闕建於東漢章和元年(公元87年)。三闕是我國著名的石闕,是研究我國漢闕和漢代建築的重要資料。1977年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無銘闕

無銘闕,俗稱寶塔子,原是墓前闕,位於重慶市忠縣城北8千米處的塗井鄉佑溪村,2003年已搬遷到忠縣白公祠內。無銘闕始建於東漢,已有1800餘年歷史,至今儲存完好,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僅存的重簷式仿木結構石闕。

11、丁房闕

丁房闕,位於重慶市忠縣忠州鎮人民路,始建於東漢晚期,宋代右闕倒塌後修復,明代左闕也有過大修,1956年加修風雨亭,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次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丁房闕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漢闕中最高的雙簷漢闕。

10、烏楊石闕

烏楊石闕發現於重慶市忠縣烏楊鎮,文物外觀為重簷廡殿頂雙子母石闕,石質砂岩,自下而上依次由脊飾、闕頂蓋、上枋子層、扁石層、下枋子層、主闕體、闕基七部分構成。上雕刻有當時生活場景、神話傳說、飛禽走獸。漢闕屬祠廟或陵墓前成雙成對的裝飾性建築物,是我國最早的仿木結構石質裝飾建築,對研究古建築藝術、葬制有重要價值。此為我國目前儲存最完整的漢闕。

9、楊公闕

楊公闕位於四川省夾江縣甘江鎮雙碑村,建於東漢晚期,為三國時期益州太守楊宗的墓闕。楊公闕坐南向北,雙闕並立,相距13米,高4.86米,底寬1.25米,厚0.88米,紅砂石質。西闕闕身鐫有“漢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字德仲墓道”15字,為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重建。2006年,楊公闕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李業闕

闕身正中陰刻隸書“漢侍御史李公之闕”八字,字跡清晰。其下刻清道光末年題記,記述當時知縣周樹棠發現此闕殘身及移至李節士祠安置的經過。建國後,移至現址建亭保護,並將有關闕的明碑三通立於闕後。據此及相關史料記載,李業闕修建於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為現存漢闕年代之最早者。李業闕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樊敏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樊敏闕及石刻,位於四川省蘆山縣沫東鎮黎明村(俗稱石馬壩)飛寶公路東側。闕及石刻均為東漢巴郡太守樊敏墓的地面建築石刻遺存,現存左闕、碑、石獸三具,獸胚一具,石龜一具及右闕部分殘件。建於東漢建安十年(205年)。據樊敏碑陰丘常《跋》,樊敏闕在北宋時即已倒塌,以此不見於金石著錄。原闕為有扶壁式雙闕,現存左闕為1957年四川省文化廳撥款組織修復。

6、高頤闕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高頤墓闕及石刻”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頤闕位於雅安市城市建設新區,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金雞關出口處,雅安漢闕博物館所在地。漢闕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建築設施,是漢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一種表示尊嚴的裝飾性建築,每闕由主闕和子闕組成,一般有闕墓、闕身、闕頂三部分,既是一種古老的建築藝術,又是一種特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當時歷史文化、建築、雕塑、美術的重要實體。

5、平陽府君闕

平陽府君闕坐落於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芙蓉溪畔仙人橋旁的綿陽科技館前,突兀屹立,玲瓏多彩,端莊壯麗。闕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建築,一般立在官廟和墓門之前。平陽府君闕屬墓闕,由大小相近的兩座闕組成,南北相距26.2米。主闕通高5.45米、寬1.66米,副闕通高5.29米,均由闕基、闕身、闕蓋、闕簷、介石和闕頂六部分組成,全由條石和板石堆砌,其間無任何粘結物,嚴整堅固,整齊美觀,別具風格。1956年8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4、馮煥闕

位於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北土溪趙家坪。據《漢書》記載:馮煥,東漢安帝時人,為幽州刺史,延光元年(公元121年),被誣下獄,事雖辨明,已病死獄中,安帝“賜錢十萬,以子為郎中。”馮煥闕風格穩重樸素,雕刻精緻簡練,造型生動優雅,獨具一格,顯示了漢代高超的建築藝術,是中國建築藝術史上的珍品。1961年3月國務院批准馮煥闕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沈府君闕

沈府君闕位於四川渠縣城北34公里的水口鄉漢亭村燕家場,是漢闕中唯一的雙闕倖存者。沈府君闕約建於東漢延光年間(122~125年),但其子闕已經毀廢。兩闕東西相距21.62米,闕高4.84米,造型古樸,雕刻精巧,狀物逼真,形態生動,不僅是造型藝術中的又一珍品,而且是研究漢代生產、生活、建築、交通工具及書法、雕塑、繪畫藝術難得的實物資料。1961年,沈府君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渠縣漢闕

渠縣位於四川省東部,是川東北文化的起源地,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漢晉時期,渠縣是川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當時民俗方面的一大特色就是有錢人厚葬之風盛行。渠縣六處漢晉石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的產物。它是我國現存地面上時代最早、儲存最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築遺存。2001年,國務院公佈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家灣漢闕、王家坪漢闕、趙家村漢闕與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馮煥闕、沈府君闕合併,合稱“渠縣漢闕”。

1、漢三闕

漢三闕,又稱東漢三闕,即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腹地及周圍。漢三闕是一種特殊的石雕藝術,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國家級禮制建築遺存,是研究建築史、美術史和東漢社會史的珍貴資料。2010年8月1日,包括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在內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