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8篇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肯定要不時地做教學反思,只有認真將教學反思寫好,才可以讓自己的教學經驗得到記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拔蘿蔔的教學反思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8篇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篇1

這是我在新教師半日活動觀摩時組織的語言活動。兩次試教後,整個活動有以下幾個需要改進的地方:

1、第一個環節是看拔蘿蔔的動畫視訊,孩子們看得很認真、投入,加上孩子們對該故事比較熟悉,在後面的環節中,孩子都清楚地知道接下來是誰出場、會發生什麼、該怎麼表演等等。不禁要問,為什麼還要進行這次語言活動?

2、我提問的語言不夠精煉。胡老師提出建議:提問的時候,問題要清楚肯定地問,不要含糊。對於幼兒的回答,不要簡單地重複,儘量不要出現“是不是”之類的話語,如果發現幼兒的回答不完整,教師要將幼兒話語補充完整。

3、在學習簡單對話環節中,我覺得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對話,就提前讓幼兒上來模仿。

但此時的幼兒還沒有真正掌握這些對話,還要加上動作,幼兒無法說完整,每次都需要我提醒。

4、在學習對話的過程中,我會不經意說“請小朋友把手舉起來”之類的話,顯得教學痕跡過重。

5、在表演故事環節中,我準備了很多掛飾,讓幼兒自主選擇角色來進行表演。在提出讓幼兒選擇角色後,我把框裡的掛飾散開放在地上,孩子們上來拿。孩子們蹲在地上翻來翻去選,有些繩子還繞在了一起。這個過程很浪費時間

針對這些問題,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做出了以下改進,並在公開課時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1、第一個環節由看動畫視訊改成聽故事錄音,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展開了無限想象。

2、我把整個活動的每個提問都精心設計好,避免囉嗦與複雜。在迴應孩子的回答時,我有意識地讓孩子說完整。這畢竟是一個語言活動,孩子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把話說完整,這很重要。

3、在學習簡單對話環節中,第一個對話由我自己完成,這樣可以引導幼兒發現老公公和老婆婆之間是怎樣對話的。我很注意這兩句對話的語調語氣變化,表現出角色的特點。

這樣孩子們的印象會更深刻,更助於模仿。

4、在學習對話的過程中,我注意了兩個點,一個是“喊”,一個是“應”。“喊”的時候,我會自然地做出手勢,沒有再說“請小朋友把手舉起來”之類的話。

5、活動進行前,我把掛飾一個個掛在黑板上,每塊牌上是什麼角色都一目瞭然。活動時,我只需把黑板轉過來。這大大加快了幼兒選擇的時間,避免了時間的隱性浪費。

6、這次活動我的教具準備的很充分,每次試教都進行了改進。第一次試教時故事表演中的大蘿蔔是一個紅布包著的桶,不太形象,孩子能輕易地把他拔出來,不夠真實。第二次試教時是教師披著紅布,伸出手給幼兒拔,大蘿蔔是難拔了,但還是不太形象。最後公開課時我做了蘿蔔葉子頭飾,讓教師戴上,再披上紅布,一個生動、可愛的大蘿蔔就形成了。在背景圖、蘿蔔的製作上,我也下了一番功夫。我一直在思考,怎樣讓蘿蔔拔出來這一瞬間顯得更真實、更有趣。經過多次嘗試,在胡老師的建議下,我加了一個機關,用繩子牽著蘿蔔,繩子隱藏在背景圖中。在講到“蘿蔔拔出來”時,我只需扯一下繩子,蘿蔔就從土裡出來了。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篇2

?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這是一個詼諧幽默有趣的故事,故事中都是圍繞胡蘿蔔先生的鬍子而展開的一個個故事。本個活動教學目標是通過閱讀,瞭解故事中胡蘿蔔先生的鬍子是怎樣幫助了別人的;學習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閱讀資訊;通過故事學習知道要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

在教學活動開始環節我採用了謎語引題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猜謎語來引出接下來的內容,同時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在這個環節中,我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提升了,都紛紛加入到了猜謎語中來。在活動開始部分我首先吸引的學生的興趣,激發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接下來的環節學生的注意力都比較集中,而且當我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也都能積極的迴應。因此我認為,每個活動的引題環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好的開始能為接下來更的開展活動做好鋪墊工作。

但是在本次的教學活動中,我也有不足之外,活動後我也做了反思。在活動中老師主講的部分還是比較多,留給學生髮言的機會比較少,而且我還是一個比較心急的人,當我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回答之時當我一聽到是我想要的答案,就是迫不及待地接下去。提問中我的語言組織得也還不夠精練。但是我最大的問題是限制了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繪本學習就要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機會,同時通過自主閱讀理解故事,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閱讀資訊。這樣就可以挖掘繪本中有價值的學習內容。為了能更好的體現繪本中,學生能展開想像,大膽講述,我就要改動我的課件,可以把一個場景的圖片放在同一張內,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觀察,更好地理解。

整個活動下來,我也梳理了,總結了一下,瞭解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講的太多,留下學生講的機會少,教師講的很累,而學生髮表的計劃卻被束縛,早期閱讀這樣的教學應該放手給孩子說的機會,讓孩子自主、自由的觀看後說說自己的所思所想,再有教師來補充,這樣放手給孩子的機會就更多了。那麼在今後的繪本教學中,我也會不斷改正,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經驗。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篇3

?拔蘿蔔》是一個趣味性與表演性相結合故事,它將人物和動物串聯起來以此來引發幼兒的興趣。故事中重複性的語言比較多,便於幼兒掌握故事內容。

活動中,我精心準備了教具(背景圖、各種動物、人物以及大蘿蔔的圖片),為了使幼兒看得更仔細,我特意在背景圖的草地上剪開一小段。在講到老公公對大蘿蔔說:“長啊,長啊,長的高啊,長啊,長啊,長的大啊”時,大蘿蔔也從設計好剪開的那段一點點地“長”出來,生動地表現出了蘿蔔生長的樣子。幼兒們看到這裡特別的喜歡,又感覺特別好奇。

因為之前很多幼兒都聽過這個故事,所以他們都對故事有初步的瞭解。於是我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從引導幼兒記住故事人物入手,給幼兒們講了一遍故事。聽完故事回答問題時,他們對“嘿呦,嘿呦”這裡非常感興趣,所以我讓孩子們一邊說一邊學,並根據把幼兒的回答出示了相關圖片。在圖片演示的幫助下又給幼兒們講了一遍故事。小朋友們理解很快,知道了故事中的六個角色。

最後一環節中來了個親子互動,讓其中一位家長做大蘿蔔,讓幼兒們都去扮演拔蘿蔔的角色。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們都是對“拔”這個動作比較感興趣,雖然在表演中體會到拔蘿蔔的快樂,初步感受到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但在表演中卻忽略了語言的表達。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篇4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蘿蔔的情境,目的是從中引出加減法數學問題,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嘗試列式計算,並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探索交流加減兩位數的不同的計算方法,充分體現出演算法多樣化和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另外,在體現演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過程中,初步引出了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這是一種重要而又易被學生接受的計算方法,它是學生學習筆算的開始,也是以後學習多位數筆算加減法的基礎。

在本課教學中,我本著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索演算法的過程與理念,儘量給學生創造參與各種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主動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我覺得在本節課中做得比較滿意的是:

1、學生學習興趣盎然,不論是猜一猜,提問題,還是自己探求演算法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數學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2、體現演算法多樣化的思想,並注意演算法的優化。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交流各自演算法的機會,鼓勵和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演算法,為不同的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有效途徑;但由於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低,在學生提出多種演算法後,我再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推薦一種對大多數小朋友來說普遍適用、易於接受的方法,即:演算法優化。

同時,在教學中也有自感有些地方不盡如意,需要改進。

1、要加強生與生之間的評價。整節課中多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讚賞,學生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做出評價時不那麼積極。

2、小組間的合作差異性較大。在小組討論中,發現有一部分只當聽眾。

3、學習的書寫習慣方面,如:列豎式時應更規範,畫橫線應用尺子畫等。這是我今後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本節課教學中,我本著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索演算法的過程的理念,儘量給學生創造參與各種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通過教學實踐檢驗,我覺得本節課在以下三個方面較為成功。

1、學生學習興趣盎然,不論是猜一猜,提問題,還是自己探求演算法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數學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服務,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體驗的`時間和空間。首先,通過“拔蘿蔔這個情境,讓學生自己發現、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機會,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其次,在學生經歷探索演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能積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引導學生在多種演算法的前提下,比一比、學一學、想一想,在實踐反思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演算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篇5

?拔蘿蔔》一課是讓學生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對於“一共拔了多少個蘿蔔?”根據學生的已有基礎都能列出算式,所以重點放在計算方法的探索上。在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算理,我設計了兩次比較活動,有效地溝通了各種方法之間的聯絡,引發了學生更深層面的思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引導學生把36+23這個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題目分別轉化為已學過的整十數加整十數、一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即:30+20=50;6+3=9;50+9=59後,同時藉助小棒和計數器的操作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為了更好地溝通口算及直觀操作之間的聯絡,引導學生進行了比較:口算方法與直觀操作之間有什麼異同點?讓學生髮現都是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接著再結合口算說一說“30+20”、“6+3”、“50+9”分別是操作過程中的哪一步,這樣讓學生在比較中深刻地理解算理。在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充分理解幾個一必須和幾個一相加;幾個十必須和幾個十相加,即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後,與學生一起學習豎式計算。介紹完豎式並進行豎式計算後,再次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豎式計算與上面的小棒、計算器操作及口算方法之間又有什麼異同點?你能在圖中找到豎式的每一步計算嗎?這樣,幫助學生在口算、豎式和直觀圖中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絡,將抽象的算理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在聯絡中理解了36+23的算理。

在這節課中,由於注意溝通知識間的聯絡,因此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因此心情也比較愉悅。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悟到了一個道理:一年級的孩子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在直觀的、數形結合的實踐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深刻地感悟數學計算的道理,要注意溝通各種方法之間的聯絡,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計算的方法。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篇6

很喜歡給孩子們上校本閱讀課。每週兩次的校本閱讀課,我都是和孩子們一起讀繪本故事。校本閱讀課實際上就是繪本閱讀課,是孩子們最期待的課,是孩子們最投入的課,也是孩子們最放鬆的課。繪本,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孩子們,影響著孩子們。繪本,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孩子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

週四上午,孩子們先進行了數學和語文期中檢測,連續用腦後,我想他們肯定很累,於是決定給他們上一堂輕鬆有趣的校本閱讀課。

我開啟電腦,找到課件《胡蘿蔔先生的鬍子》,翻開第一頁,一個頭戴紅帽子,身穿花格子睡衣,正用梳子梳著鬍子的可愛的老爺爺出現在螢幕上。一時間,全班孩子精神大振,開始期待著,猜想著故事的內容。

我先讓孩子們說說從封面上獲取了什麼資訊,指導孩子讀封面的方法。接著讓孩子們猜猜主人公胡蘿蔔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楊銳滔說胡蘿蔔先生肯定很喜歡自己的鬍子,因為他正在梳理自己的鬍子,這是銳滔仔細觀察後得出的結論,我馬上表揚他觀察能力強;于思琪說胡蘿蔔先生可能非常喜歡小朋友。我又讓孩子們看圖描繪一下胡蘿蔔先生的鬍子,陳博哲說胡蘿蔔先生的鬍子非常多;趙文韜說胡蘿蔔先生的鬍子像切得又細又長的胡蘿蔔絲,孩子聯想恰當,竟然用上了比喻句,我立馬錶揚他回答精彩。

“胡蘿蔔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呢,下面我們一起走入這個有趣的故事就會知道的。”我一邊把畫面展示給孩子們看,一邊投入地講述故事,不時用誇張的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呈現故事,力求使每個孩子都融入故事中。當我看見五十九個孩子一齊將目光投注到我的身上或是螢幕上時,我感覺到了孩子們對繪本閱讀的痴迷和沉醉。當我用極其誇張的聲音講到胡蘿蔔先生吃了果醬,鬍子變得特別長時,教室裡發出一片嘻籲聲。孩子們的眼睛裡閃爍著生動的光芒,臉上顯露出驚訝的表情。

講到胡蘿蔔先生把長鬍子送給小女孩做風箏線時,我把楊銳滔請到了臺上,讓他和我一起來演演這一幕。孩子很大方地表演著,很默契地配合著,彷彿經過了排練一般,全班同學都睜大眼睛欣賞著我們的表演,有的同學也跟著手舞足蹈地做著剪鬍子的樣子……

接著講胡蘿蔔先生把長鬍子送給鳥媽媽做晒尿布的繩子,孩子們都被這有趣的情節吸引住了,我叫了宋崇銘和李佳皓表演這一場景。兩個孩子的即興表演能力挺強的,臺詞都是自己臨時編的,精彩的表演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好不容易讓興奮的孩子靜下來,我繼續講故事。我繪聲繪色地講著,孩子們一直保持著極濃厚的興趣傾聽我的講述。講完故事,我讓孩子們說說胡蘿蔔先生把自己的鬍子送給別人後心情怎樣,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道:“高興、開心!”我意味深長地對孩子們說:“其實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分享,分享自己的知識,分享自己的能力,分享自己擁有的一切。胡蘿蔔先生用自己心愛的鬍子去幫助別人,讓別人快樂的同時,他自己也分享到了別人的快樂!希望同學們以後也像胡蘿蔔先生一樣幫助他人,讓別人得到快樂的同時也快樂自己!”孩子們若有所思地望著我。我想:好的繪本不僅文圖兼美,而且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難怪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最後,我讓孩子們發揮想像,胡蘿蔔先生的鬍子還幫助了哪些人。孩子們的發言非常踴躍:葉明宇說胡蘿蔔先生的鬍子被交警叔叔綁上鉤子去鉤下水道里的鑰匙;高子彧說胡蘿蔔先生的鬍子成了串項鍊的繩子;曹心凌說小女孩用胡蘿蔔先生的鬍子做鞋帶;李雲禕說警察用胡蘿蔔先生的鬍子綁住了小偷;左佑說他用胡蘿蔔先生的鬍子做了包裝禮品盒的帶子……

一節課,孩子們興致勃勃,頗有收穫,我也上得輕鬆、興味盎然。課後認真反思,如果給點時間讓孩子們自主選擇胡蘿蔔先生幫助別人的一個場景,和同桌合作表演,然後叫幾組同學上臺表演,能培養了更多孩子的即興表演能力和合作參與意識,效果會更好。另外,回家可佈置孩子們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家長聽,並續寫一段胡蘿蔔先生幫助他人的故事,這樣,利用繪本引導寫話,培養孩子的想像能力和寫話能力,那更是一舉多得了。

總之,繪本運用言簡意賅的文字與精緻生動的圖畫講述故事,講授知識,啟迪心靈,對孩子們有著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繪本閱讀是是語文課堂的拓展和延伸,也是語文教學的有益補充。我會盡力上好每一堂繪本閱讀課。我深信,繪本閱讀是一把開啟孩子自主閱讀大門的鑰匙,我一定要把這片鑰匙送到每個孩子的手中!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篇7

?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這篇課文主要寫近視的胡蘿蔔先生漏颳了一根鬍子,這根鬍子吸收了果醬的營養,所以越長越長,他的鬍子被放風箏的男孩,發愁的鳥太太得到有效利用。該課文目的.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奇特想象能力,明白其實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分享。是分享自己的能力,分享自己的知識,分享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本課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明白鬍蘿蔔先生的“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胡蘿蔔先生的鬍子變長了後,對自己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對別人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通過研讀,學生都知道當男孩子放風箏遇到困難,鳥太太晒尿布遇到困難,都是通過剪去胡蘿蔔的一截長鬍子來解決困難的——胡蘿蔔先生的鬍子幫助了別人;同時,有一個這麼長的鬍子,也是胡蘿蔔先生的煩惱,也是胡蘿蔔先生的困難——別人把他的鬍子剪短了,也是在幫助胡蘿蔔先生,因此,胡蘿蔔先生幫助別人,也幫助了自己,讓自己和別人都得到了快樂。

2、“三讀”課文明故事。

本課是一個繪本故事,教學中我採用“三讀”方法,讓學生明白故事,知曉故事,感悟故事。一讀圖畫猜測故事。第一次閱讀,我讓學生看書中的插圖,猜測故事的發展。二讀文字想故事。第二次閱讀是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提供的文字,對第一次的看圖猜測是一次驗證。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三讀圖文互照故事。第三次閱讀,學生細讀文字,對照圖畫,感悟故事中胡蘿蔔先生的長著長鬍子的煩惱,以及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體會男孩子和鳥太太在煩惱中看到長鬍子的喜悅心情。感悟幫助別人後別人的快樂,以及自己得到的快樂。

二、成功之處

這次比較成功之處是:通過對比、演練使學生明白長鬍子的妙用。

在教學中,關於胡蘿蔔先生的鬍子很長很長,在課文中有這樣的描述:“長鬍子被風吹到了身體後面,他完全不知道。”對此,我採用對比的方法,把胡蘿蔔先生和我的鬍子進行對比,然後我問學生:“自己的鬍子都不知道多長,那麼鬍子到底有多長?”於是,讓學生進一步進行表演,一名學生拖著一團毛線,從班級往走廊走去,邊走邊放毛線,學生感受到鬍子長長的,拖在後邊,男孩子、鳥太太剪一截,胡蘿蔔先生根本不知道。同時學生產生疑問:這麼長的鬍子,能在風裡飄動嗎?

三、不足之處

雖然課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但在課堂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在教學“總結全文”這一個環節,當我出示《草房子》《別讓鴿子開巴士》等讀本的題目,讓孩子試著預測書裡的內容時,學生的回答從預測變到了疑問,我這時沒有及時把孩子的回答引領到預測的範圍,儘管大家踴躍發言,但是答案成了“我想知道是不是……”或“他為什麼……”實際上,預測不等於發出疑問,這個問題在後期教學中要重視。

四、改進措施

回顧本課教學,需要進行一些改進。

這篇童話通俗易懂,主題鮮明,在教學中需要抓住一些重點詞語來強調,重音朗讀。如句子“線實在太短了,他的風箏只能飛過屋頂”,其中“實在”就需要加重語氣,重點強調男孩子迫切需要一根長繩子的心情。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如句子“長鬍子被風吹到了身體後面,他完全不知道”中的“完全”;句子“胡蘿蔔先生常常為鬍子發愁”中“常常”,等詞語。這些詞語除了朗讀時要特別注意以外,還要學生在寫作中要會用。

拔蘿蔔的教學反思篇8

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寫話教學主要是瞭解故事內容,初步嘗試續編故事。本節說話課結合課本第78頁“和大人一起讀”板塊《拔蘿蔔》故事內容設計了說話教學。這個故事內容有趣,語言很有特點,故事講到“小狗喊小貓來幫忙……”就戛然而止了,通過故事插圖告訴我們小貓還請來了小老鼠幫忙,據此,教學中結合文中學習夥伴的提示:“後來怎麼樣了?”引導學生結合前面故事內容大膽想象故事結局,並仿照故事語言的表達方式編一遍故事的結局。

一年級孩子剛剛入學不久,為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表達慾望,教學首先設計了學生喜愛的兒歌來進行匯入,學生邊聽音樂邊做動作,在輕鬆的氛圍中匯入本課教學,學生結合課本讀故事接著師生結合圖片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內容,並試著小組合作一起講一講故事內容,然後四人小組帶頭飾試著接龍表演故事,最後引導學生髮現故事每環節的語言的特點,並引導孩子根據故事內容藉助圖片續編故事。在聽故事、說故事中引導學生髮現故事重複性的特地點,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故事中的動詞“種、拔、拉、喊”,在反覆練說中藉助動詞掌握故事重複性的特點,並進行續編故事。當然,在整個教學環節中還要注意學生的全體參與情況及課堂的養成教育的培養。

在錄課前,根據組內成員給我的建議,對教案進行了反覆的調整,在試上磨課的過程中依然發現了很多細節的問題。如:四人小組交流時孩子們都喜歡某一角色或都不喜歡某一角色的問題;如在回憶故事內容時孩子們不能很好地理清誰喊誰?誰拉誰的問題等等。於是針對課堂出現的問題又進行了細節的調整。

錄完課後,整體感覺本節課教學目標基本達成,學生參與度較高,但教學過程中依然出現了很多問題。

一、對於學情不夠了解,全體關注度不夠

首先一年級孩子識字量較少,對故事內容的認讀不夠紮實。其次教學中過於依賴課本,孩子的表達應該是自由的,只要說的合理都應該給予肯定。其次教學中對於全體學生的關注度不夠,在四人小組練說故事及同桌合作續編故事中,教師只關注了部分學生的彙報,忽視了全體學生的達成情況。再則是教學初沒有很好掌握一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導致課堂過於活躍,導致課堂紀律稍有混亂。

二、教學環節語言簡練,環節重複

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過於囉嗦,環節的過度不夠自然,在教學回顧課文內容這一環節中,引導學生理清故事思路,誰喊誰?誰拉誰?並固定“嗨喲,嗨喲,拔呀拔,拔不動”這句話。教師在學生彙報後反覆強調,環節有些重複和囉嗦。在學生接龍說故事環節教師也多次重複學生的語言,導致課堂過於臃腫,不夠簡練。

三、表揚激勵不夠及時,評價過於單一

教學中孩子們對於孩子們的表達沒有及時的評價,與學生的交流評價過於單一,教師一味地將學生帶向自己設定好的軌道而忽視了孩子自己的見解。續編故事中孩子說道:小老鼠拔呀拔、拔不動。教師給予了否定,其實我們更多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總之,在教學的道路上需要不斷地摸索著前進,只有繼續腳踏實地才能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語文統編作文序列化研究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