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捉小馬小班教案6篇

教案的編寫可以促進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教學方法的發展,教案可以用於評估教學的效果,以便進行必要的改進,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捉小馬小班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捉小馬小班教案6篇

捉小馬小班教案篇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幼兒在以往教育活動中孩子們對數很感興趣,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不能做到手口一致點數,基於孩子們對點數的興趣開展了這次以遊戲為主導的數學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注重幼兒計數能力的發展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活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開展。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數學遊戲活動的樂趣。

2、通過操作感知5以內的數,嘗試5以內按數取物。

3、能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5的數量物,並說出總數。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5的數量物,並說出總數。

難點:通過操作進行按數取物(例如取五塊木頭,取4個草莓,幫助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做到按數取物)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能唱數1——10,在日常生活活動中引導幼兒進行點數遊戲。物質準備:音樂、積木塊,草莓卡片,戶外場地。

活動過程

(一)、想辦法

1、匯入:小兔怎麼過河?師:“今天兔媽媽要帶兔寶寶去摘草莓,我們一起出發吧。”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師:哎呀我們面前有一條小河,過不去了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一起去搭橋。

(活動一開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複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小兔來引起幼兒搭橋的興趣。為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2、幼兒討論,引發幼兒搭橋過河。

(二)、撿木塊1、聽口令撿木塊

2、聽拍手聲撿木塊

3、木塊排隊,你撿了幾塊?鼓勵幼兒手口一致點數。

第一次讓幼兒撿的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數字的木塊。然後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木塊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木塊的數量控制在5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在活動中注重了幼兒計數能力的發展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

—按數取物,活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開展。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說明了幼兒比較細緻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緻的進行觀察、描述,那麼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目標。

(三)、搭橋過河

幼兒將木頭放在“河面”上,邊放邊手口一致點數。

這一環節不只練習了幼兒的點數能力,而且孩子們之間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發展,通過操作知道了木塊要一個連一個的才能搭好橋,這當中需要孩子們互相幫助、合作。幼兒過橋幼兒過橋時教師引導幼兒每走一塊木塊數一個數(12345,12345)鞏固了幼兒的`點數能力。大多數幼兒不僅能手口一致點數,還做到了手腳一致點數,並從遊戲活動中感受到點數的樂趣。

(四)摘草莓

1、師:兔寶寶們真能幹,我們來到了草莓地,每個小兔子採5顆草莓。”師演示怎麼摘草莓(手口一致點數)

在摘草莓時,幼兒在自己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能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5的數量物,並說出總數。

這對個別幼兒來講會有一點難度,但大多數幼兒已達到目標。

2、幼兒摘草莓(摘完草莓再次點數)教師對點數錯的幼兒給與指導。

幼兒回到“岸上”時引導幼兒再次點數摘到的草莓,這時幼兒自己手口一致點數時發現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孩子們自覺的又去摘或者放回多餘的。這一環節中孩子們自己動手驗證結果,對整個活動來講都得到了提升。真正做到玩中

3、我們帶著我們的草莓回家嘍!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將摘回的草莓送給幼兒園的好朋友,送的時候鼓勵幼兒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總數。

活動總結

小班小朋友孩子在能力、水平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今天這次活動,既幫助幼兒複習了點數,也讓我瞭解了班中幼兒所存在的差異,更激發了幼兒對點數的興趣,整節活動幼兒們基本上都能在遊戲中達到目標,點數時,個別幼兒存在著手口不一致的現象,孩子們往往手點得慢,嘴裡數得快,所以,每次都叫他們手指頭拿出來一個一個指著物體數,我也在益智區裡投放了這一材料,在讓幼兒們點點圓點有幾個,再拿相同數量的插花玩具,從而培養他們能手口一致的點數,並說出總數。課程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為幼兒提供適時、適宜、適度的教育環境,以促進幼兒的發展。而手口一致的點數,只有在實踐操作中,讓幼兒們去反覆練習、反覆操作,才能習得。所以此次活動孩子們融入到故事情節當中,他們認真的點數,通過操作掌握點數並說出總數,提高了幼兒的點數興趣,如果再根據幼兒個體差異提供一些圓點等其他材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要就更好了。

捉小馬小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樂於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

2.理解故事內容,初步認識深淺的含義,懂得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比較物件的改變而改變的,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3.積極思考,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樂於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理解故事內容,初步認識深淺的含義,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幼兒坐成半圓形

經驗準備:幼兒學會律動《馬兒跑》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小動物頭飾(人手一個),玩具小馬,錄音機磁帶“√”“?”標誌牌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引起興趣

1.幼兒隨音樂《馬兒跑》學馬兒跑進入活動場地。

2.出示玩具小馬。

教師:剛才我們學什麼動物跑到這裡來的?我這兒也有一匹小馬,今天要講一個關於小馬的故事。

(設計意圖:幼兒模仿馬的動作進入場地坐下。教師特意安排的,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開門見山直接引出故事的主人公)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運用多媒體課件,理解故事內容(分段、分情節)。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至“小馬連忙收住指令碼,不知道怎樣做才好”體驗小馬當時矛盾的心情。

提問:①故事中有誰?

②小馬遇到了什麼困難?

③牛伯伯是怎麼對小馬說的?

④小松鼠又是怎麼對說的?

⑤小馬會怎麼想呢?它會怎麼做呢?

幼兒討論回答。

2.教師繼續邊操作課件邊講故事至“沒┉沒想過”

提問:河水到底是深是淺?

引導幼兒討論。

(意圖: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設定開放式、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積極動腦,感受故事情節的曲折,目標:得到落實,為突破難點打下基礎)

3.教師繼續講故事至“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引導幼兒體會深淺的相對性。

提問:①為什麼說牛和松鼠說的都對?

②小馬後來怎麼做的?它發現河水到怎樣?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幼兒理解、感受語言活動的樂趣。

三、再賞故事 ,拓展經驗

放故事錄音,運用多媒體課件完整地播放故事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涵。

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

3.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你生活中遇到困難會怎麼做?

幼兒討論回答(設計意圖: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遷移至幼兒自己的生活經驗,突破了重點,迴應了難點。)

四、遊戲活動 ,享受快樂。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

教師出示小動物頭飾,讓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頭飾,出示標誌牌“√”“?”。螢幕上出示一條小河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標誌牌下,不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標誌牌下。

2.幼兒遊戲1次,互相交換頭飾,遊戲2次。

3.學動物走(戴頭飾的動物)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活動,充分體驗語言活動的樂趣,並使教學難點得到了突破,同時動靜交替,促進幼兒身心發。

教學反思

1 .營造故事意境 激發學習慾望

本節課,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為背景,組織教學。課一開始我簡單的給幼兒講述小馬接受任務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與老牛的話讓它不敢過河,只好回家問媽媽的故事。在隨後的教學中,緊緊圍繞“小馬過河” 這個故事展開教學,從小馬練本領、小馬接受任務遇到大河、小馬想方法過河、到歡慶過河都是在這個情境中進行的,使學生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參與學習過程,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幼兒、教學內容融為一個整體。

2.挖掘生命內涵 放飛學生心靈

兒童的靈性也就是學生的天性,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靈性的世界。兒童天生具有創造力,就看你教師有沒有給他機會。給幼兒提供更多發展的空間,是我設計本節課的一個重要砝碼。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時,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給幼兒更多的創造空間。我想,幼兒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幼兒一定會非常喜歡,因為這是他們的自己的方法,這是他們合作的成果,這是他們創造的結晶。

3.巧設學習障礙 練就生活本領

平淡無奇固然可使學幼兒的輕鬆,但往往也會使幼兒感到乏味。本課根據幼兒特點,巧妙設定了學習的障礙,使幼兒在新需要與舊水平之間產生衝突,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這個問題一定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他們會利用以有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去實踐,甚至會將問題放到現實生活中去解決。這樣將課堂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練就生活的本領。

捉小馬小班教案篇3

【活動設計】

?螃蟹過河》通過創設螃蟹爬過沙河的海味情境,讓幼兒在有一定高度限制的漁網中探索身體貼地向前爬,發展幼兒在低處爬行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螃蟹是小班幼兒較熟悉的海洋動物,它獨特的爬行方式是孩子們樂於模仿的,有助於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此外,爬行是小班幼兒較容易完成的動作,在該基礎上限高爬行是本節課要突破的重難點,也是孩子在原來基礎上“夠一夠”就能達到的,由此發展幼兒爬行動作的最近發展區。

【活動目標】

1、探索在限高漁網中貼地向前爬的前進方式。

2、發展幼兒在低處貼地爬行時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喜歡和同伴一起探索、遊戲,樂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自編綠色大漁網一張;四把小椅子;模擬海鮮玩具;大墊子兩塊;籃筐兩個;音樂《螃蟹歌》;園歌《來吧,我的海樂園》。

經驗準備:能較協調地在不限高的地方爬行。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師:螃蟹寶寶們,聽說河對岸新建了一個海洋樂園,媽媽想帶著你們去那玩玩。出發前,讓我們一起做做熱身操,把我們的小手小腳活動開來吧!

教師扮演螃蟹媽媽帶著螃蟹寶寶跟音樂做熱身操。

二、探索活動

師:寶貝們,媽媽已經給你們去探過路了,這沙河可不好過,有人在上面結了張漁網,我們可不能碰到網不然就被抓走啦,那我們該怎麼安全過去呢?快去試試吧!

1、第一次探索:幼兒在漁網下自由探索爬行

提問:

(1)你是怎樣在漁網下面爬行的?請你給大家表演下(幼兒用身體動作展示自己的爬行方式,鼓勵幼兒用語言表述爬行方式)

(2)教師根據幼兒示範,部分總結身體貼地向前爬的要點。

2、第二次探索:幼兒再次在漁網下自由探索爬行

提問:

(1)爬的時候碰到了什麼困難?(網會碰到我的身體和頭)

(2)你是怎樣解決這一困難的?(把身體趴得低低的)

(3)教師小結:在有漁網的地方我們的身體不能拱的那麼高,這樣會碰到漁網,應該儘量把身體壓得低低的,可以把肚子朝下趴著向前爬;也可以把肚子朝上,背向前移著爬。

3、練習在漁網下爬行

(1)將漁網四角綁在小椅子的最高處,練習第一高度爬行

(2)根據幼兒對第一高度的爬行練習情況,將漁網適當調低,增加難度,練習第二高度限高爬行。

三、遊戲:螃蟹過河

1、遊戲場地佈置:將漁網結在椅子的第一高度,將模擬海鮮玩具綁在漁網上,設定起點和終點,在終點處放置籃筐。

2、遊戲玩法:幼兒分成男女兩隊,從起點出發,身體貼地爬行,儘量不讓身體碰到漁網,在爬行中按個人能力收集海鮮,放入終點處的籃筐中。幾次以後可以降低漁網高度,增加遊戲難度。

四、放鬆活動:螃蟹暢遊海洋樂園

師:經過那麼辛苦的貼地爬行,我們終於來到了海洋樂園,讓我們在音樂中悠哉暢遊吧!

教師播放園歌,帶領孩子一起做放鬆整理運動。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裡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裡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捉小馬小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簡單音樂遊戲,從中獲得愉悅的情緒。

2、初步學唱歌曲,熟記歌詞。

3、會聽過門,能有節奏地演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已有初步的音樂常規及用身勢進行伴奏的基礎。

2、物質材料:錄音機、《小馬》歌曲磁帶、鋼琴;小馬玩偶一個,自制指環幼兒人手一個。

3、環境佈置:佈置與遊戲活動相關的環境,即在活動室一端用拱形滑梯設定成“高山”,用平衡木設定成“小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隨音樂節奏學小鳥飛入活動室。

二、練聲遊戲《我愛我的小動物》(c―f調):教師演唱動物名稱後,幼兒模仿演唱動物叫聲、姿態從躲藏處走出來。

三、新授歌曲《小馬》

1、播放音樂,請幼兒說說這是哪種動物的叫聲(馬叫)。

2、教師扮演“馬媽媽”,並請一名幼兒扮演“馬爸爸”,其餘幼兒扮演“小馬”分兩組隨音樂跟“爸爸”、“媽媽”去遊玩――“爬高山、過小橋”。

3、請“小馬們”講述剛才遊玩內容,“媽媽”出示與遊玩相應內容的圖片,大家觀看整理,引導幼兒學習歌詞。

4、幼兒邊學習朗誦歌詞,邊用身勢(拍手、拍腿)伴奏。

5、遊戲:“馬兒跑”

(1)教師與幼兒圍圓形坐好,每人右手拇指戴一個指環,隨鋼琴伴奏邊拍手、邊右手邊傳玩偶小馬,邊朗誦歌詞。

(2)幼兒跟隨老師邊傳玩偶小馬,邊演唱歌曲2~3遍。

四、幼兒扮“小馬”邊唱歌邊過“高山”、“小橋”。

活動延伸:

在音樂活動區,鼓勵幼兒隨音樂自唱自跳。

附:歌詞

小馬

1=c

3555|6555|6111|765|

小馬跟著爸爸媽媽高興高興去玩耍,

1165|6653|533533|221

爬過高山,走過小橋,波個裡波個裡向前跑。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捉小馬小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為小兔想各種辦法過河,體驗多向思維的樂趣。

2、培養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懂得助人為樂、團結合作。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玩具和飲料瓶等。

活動流程:

(一)匯入過程:故事——看外婆。小兔要和媽媽去看外婆,途中遇到了困難,它們希望小朋友能幫助他們。

(二)擴散思維活動

(1)看課件,它們遇到了一條河,可是河上沒有橋,如何幫助他們過河呢?(幼兒相互討論、個別說)

(2)模仿活動:幼兒想辦法可讓幼兒模仿,如請烏龜幫忙,讓幼兒模仿烏龜爬等等。

(三)根據具體材料由一點向多點發散思維

小兔覺得你們的辦法很好,可河邊就有這麼多的材料,想請你們用河邊的物品來幫它們過河,看課件。

(河邊的物品可單獨使用也可以幾種物品組合起來一起使用)引導幼兒由近及遠的觀察。

(四)創新想象和操作實踐活動(放輕音樂)外婆送給小兔許多的禮物,請小朋友幫它送回家。看誰想出的辦法多。鼓勵幼兒可合作。

(五)結束活動

肯定幼兒的表現,提出表揚,替小兔感謝小朋友的幫忙。指出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只要肯動腦筋,認真觀察,就一定會想出解決的辦法。

活動反思:

1、本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來設計的,通過課件的形式,形象直觀,能夠圍繞目標展開教學活動。幼兒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2、在發散思維活動中,藉助生動形象的課件演示,以觀察性、開放性的提問為中介,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主表達,激發了幼兒創新思維的興趣。

3、運用動靜結合的方式,通過想想、說說、做做等形式圍繞過河展開創新思維想象活動,培養了初步的創新思維意識,提高了創新思維能力。

4、引導幼兒互相合作,通過幫助小兔過河,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養成樂於助人的好習慣。

課後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思維活動,通過想想,說說和動手實踐,培養幼兒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幼兒能夠大膽主動的參與活動,體驗發散思維的樂趣。幼兒的經驗很少,表達能力不強,對問題缺乏理解,注意語言的引導,以利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捉小馬小班教案篇6

設計意圖

針對大班孩子體育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在熟悉了小馬運糧的這個故事後,老師激發孩子去嘗試學習小馬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孩子們都想自己去嘗試一番。所以特設此體育活動《小馬運糧》。培養孩子在真正遇到困難時,怎麼樣去大膽的克服。激發幼兒的競爭和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在平衡木上兩臂側平舉拿東西走,增強幼兒的平衡能力。

2、發展幼兒鑽、爬、平衡的能力以及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培養幼兒之間友愛互助,克服困難的精神。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沙袋(數目比幼兒多)

2、小籃子3只、貼有房子圖案的椅子3張、平衡木3條、山洞6個、墊子3張

3、佈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幼兒隨音樂“健康舞”做準備運動。

(2)遊戲“做相反”,幼兒聽老師的口令做相反的動作。

“向前走→向後走→高人走→矮人走”

2、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說出沙袋的多種玩法。幼兒創造性地玩沙袋。教師發現好的玩法及時向幼兒介紹。如拋接、跳、投擲、頂等。

(2)遊戲“小馬運糧”

①教師講解並示範動作要領

馬媽媽要小馬幫助運糧食回家。一袋袋的“糧食”放在倉庫裡,小馬先拿一袋糧食放在籃子裡,走過獨木橋,鑽過山洞,越過沼澤,然後把糧食運到家裡。

②幼兒練習走平衡木、鑽山洞、越過沼澤,教師巡迴指導。

③比賽遊戲“小馬運糧”

每位小馬每次只能運一袋糧食,過平衡木時不能跑,要注意安全。運完糧食把籃子交給下一位小馬後要站到隊伍的最後面,以運糧食最快的一隊為勝利。

3、結束部分

幼兒隨音樂“健康舞”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體育活動是幼兒體育的主要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針對大班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點,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老師作為教育的支持者,在創設了森林、山坡、草地、河流的情景,孩子們會覺得很有趣,也能發展孩子的爬、繞障礙物跑、跨跳的能力,過程中,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小馬運糧的活動中,由易到難,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培養幼兒不是隻會讀書應試的“書呆子”,而是一個生龍活虎般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標籤:小班 教案 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