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進度表5篇

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夥伴們使用教學計劃越來越常見了,在書寫教學計劃的過程中,需要凸顯邏輯嚴謹,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進度表5篇,感謝您的參閱。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進度表5篇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進度表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並會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養成正確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

三、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在國小算術中,我們學習了用算術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有關知識,那麼,一個實際問題能否應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呢?若能解決,怎樣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與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相比較,它有什麼優越性呢?

為了回答上述這幾個問題,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題。

例1 某數的3倍減2等於某數與4的和,求某數。

(首先,用算術方法解,由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解法1:(4+2)÷(3-1)=3。

答:某數為3。

(其次,用代數方法來解,教師引導,學生口述完成)

解法2:設某數為x,則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數為3。

縱觀例1的這兩種解法,很明顯,算術方法不易思考,而應用設未知數,列出方程並通過解方程求得應用題的解的方法,有一種化難為易之感,這就是我們學習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目的之一。

我們知道方程是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個相等關係。因此對於任何一個應用題中提供的條件,應首先從中找出一個相等關係,然後再將這個相等關係表示成方程。

本節課,我們就通過例項來說明怎樣尋找一個相等的關係和把這個相等關係轉化為方程的方法和步驟。

(二)師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

例2 某面粉倉庫存放的麵粉運出15%後,還剩餘42500千克,這個倉庫原來有多少麵粉?

師生共同分析:

1.本題中給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麼?

2.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存在著怎樣的相等關係?(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餘重量)

3.若設原來麵粉有x千克,則運出麵粉可表示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關係,如何佈列方程?

上述分析過程可列表如下:

解:設原來有x千克麵粉,那麼運出了15%x千克,由題意,得x-15%x=42 500,

所以x=50 000。

答:原來有50 000千克麵粉。

此時,讓學生討論:本題的相等關係除了上述表達形式以外,是否還有其他表達形式?若有,是什麼?

(還有,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餘重量;原來重量-剩餘重量=運出重量)

教師應指出:

(1)這兩種相等關係的表達形式與“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餘重量”,雖形式上不同,但實質是一樣的,可以任意選擇其中的一個相等關係來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過程較為簡捷,同學應注意模仿。

依據例2的分析與解答過程,首先請同學們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然後,採取提問的方式,進行反饋;最後,根據學生總結的情況,教師總結如下:

(1)仔細審題,透徹理解題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關係,並用字母(如x)表示題中的一個合理未知數;

(2)根據題意找出能夠表示應用題全部含義的一個相等關係。(這是關鍵一步);

(3)根據相等關係,正確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應滿足兩邊的量要相等;方程兩邊的代數式的單位要相同;題中條件應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將一個條件重複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檢驗後明確地、完整地寫出答案,這裡要求的檢驗應是,檢驗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應用題有意義。

例3 (投影)七年級2班第一小組同學去蘋果園參加勞動,休息時工人師傅摘蘋果分給同學,若每人3個還剩餘9個;若每人5個還有一個人分4個,試問第一小組有多少學生,共摘了多少個蘋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題,如學生在某處感到困難,教師應做適當點撥,解答過程請一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本題時可能出現的各種錯誤。並嚴格規範書寫格式。)

解:設第一小組有x個學生,依題意,得

3x+9=5x-(5-4),

解這個方程:2x=10,

所以x=5。

其蘋果數為3× 5+9=24。

答:第一小組有5名同學,共摘蘋果24個。

學生板演後,引導學生探討此題是否可有其他解法,並列出方程。

(設第一小組共摘了x個蘋果,則依題意,得)

(三)課堂練習

1.買4本練習本與3支鉛筆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鉛筆每支0.12元,問練習本每本多少元?

2.我國城鄉居民1988年末的儲蓄存款達到3 802億元,比1978年末的儲蓄存款的18倍還多4億元。求1978年末的儲蓄存款。

3.某工廠女工人佔全廠總人數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廠總人數。

(四)師生共同小結

首先,讓學生回答如下問題:

1.本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是什麼?

3.在運用上述方法和步驟時應注意什麼?

依據學生的回答情況,教師總結如下:

(1)代數方法的基本步驟是:全面掌握題意;恰當選擇變數;找出相等關係;佈列方程求解;檢驗書寫答案,其中第三步是關鍵;

(2)以上步驟同學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五)作業

1.買3千克蘋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問每千克蘋果多少錢?

2.用76釐米長的鐵絲做一個長方形的教具,要使寬是16釐米,那麼長是多少釐米?

3.某廠去年10月份生產電視機2050臺,這比前年10月產量的2倍還多150臺。這家工廠前年10月生產電視機多少臺?

4.大箱子裝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裡的洗衣粉分裝在4個同樣大小的小箱裡,裝滿後還剩餘2千克洗衣粉,求每個小箱子裡裝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獎金分給22名得獎者,一等獎每人200元,二等獎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獎與二等獎的人數。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進度表2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活動,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收集統計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整理收集資料的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整理所學習的統計圖,和統計量,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過各種統計圖的特點,掌握整理收集資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出示預習提綱:

1、我們學習了哪幾種統計圖?

2、這幾種統計圖各有什麼特點?

3、概率的知識有哪些?

二、展示與交流

(一)提出問題

1、(出示問題情境)我們班要和希望國小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級,怎麼樣向他們介紹我們班的一些情況呢?(指名回答)

2、師:先獨立列出幾個你想調查的問題。(寫在練習本上)

3、四人小組交流,整理出你們小組都比較感興趣的,又能實施的3個問題。(小組彙報、交流、整理)

4、接著全班彙報交流(師羅列在黑板上)

師:大家想調查這麼多的問題,現在我們班選擇其中有價值又能實施的問題進行調查。(師根據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整理)

(二)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

1、師:調查這幾個問題,你需要收集哪些資料?怎麼樣收集這些資料?與同伴交流收集資料的方法。

2、師:開展實際調查的話,如何進行調查比較有效?在調查的時候,大家需要注意什麼?

(三)開展調查

1、針對學生提出的某個問題,先組織小組有效的開展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活動,然後把資料記錄下來,並進行整理。

2、師: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麼樣分工,怎麼樣調查和記錄資料的?(指名彙報)

3、全班彙總、整理、歸納各小組資料。(板書)

4、師:分析上面的資料,你能得到哪些資訊?

5、師:根據整理的資料,想一想繪製什麼統計圖比較好呢?

6、師:根據這些資訊,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四)回顧統計活動

1、師:在剛才的統計活動,我們都做了些什麼?你能按順序說一說嗎?

師板書:提出問題——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作出決策。

2、收集在生活中應用統計的例子,並說說這些例子中的資料告訴人們哪些資訊。(全班交流)

指名同學彙報,其他同學注意聽,並指出這個同學舉的例子中你可以獲得什麼資訊?

3、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說說收集資料有哪些方法?

(1)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引導學生結合例子(充分利用第2題中收集來

的例項)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2)師歸納:常用的收集資料的方法有:查閱資料、詢問他人、調查實驗等。

4、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對統計表和統計圖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統計圖,對這些統計圖,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進度表3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五四學制)數學》(供天津用)八年級下冊第十章整式第一節整式加減第2小節整式的加減。

二、設計思想

本節內容是學生掌握了“整式”有關概念的延展學習,為後繼學習整式運算、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式知識奠定基礎,是“數”向“式”的正式過度,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八年級學生已具有了較強的數的運算技能和“合併”的意識(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用)同時也具有初步的觀察、歸納、探索的技能。因此,我結合教材,立足讓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宗旨,我採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設計有針對性、多樣式的問題引導學生,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和諧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學習。通過學習活動不但培養學生化簡意識,提升數學運算技能而且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理解同類項的含義,並能辨別同類項。

2、掌握合併同類項的方法,熟練的合併同類項。

3、掌握整式加減運算的方法,熟練進行運算。

(二)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探究同類項定義、合併同類項的方法的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探究的能力。

2、通過合併同類項、整式加減運算的練習活動,提高學生運算技能,提升運算的準確率培養學生化簡意識,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研究引例、探究例1的活動,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三)情感價值目標:

1、通過交流協商、分組探究,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敢於探索未知問題的精神。

2、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合併同類項

五、教學關鍵:

同類項的概念

六、教學準備:

教師:

1、篩選數學題目,精心設定問題情境。

2、製作大小不等的兩個長方體紙盒實物模型,並能展開。

3、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

學生:

1、複習有關單項式的概念、有理數四則運算及去括號的法則)

2、每小組製作大小不等的兩個長方體紙盒模型。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進度表4

知識技能目標

1、理解反比例函式的圖象是雙曲線,利用描點法畫出反比例函式的圖象,說出它的性質;

2、利用反比例函式的圖象解決有關問題。

過程性目標

1、經歷對反比例函式圖象的觀察、分析、討論、概括過程,會說出它的性質;

2、探索反比例函式的圖象的性質,體會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上節的練習中,我們畫出了問題1中函式的圖象,發現它並不是直線。那麼它是怎麼樣的曲線呢?本節課,我們就來討論一般的反比例函式(k是常數,k≠0)的圖象,探究它有什麼性質。

二、探究歸納

1、畫出函式的圖象。

分析畫出函式圖象一般分為列表、描點、連線三個步驟,在反比例函式中自變數x≠0。

1、列表:這個函式中自變數x的取值範圍是不等於零的一切實數,列出x與y的對應值:

2、描點:用表裡各組對應值作為點的座標,在直角座標系中描出在京各點點(—6,—1)、(—3,—2)、(—2,—3)等。

3、連線:用平滑的曲線將第一象限各點依次連起來,得到圖象的第一個分支;用平滑的曲線將第三象限各點依次連起來,得到圖象的另一個分支。這兩個分支合起來,就是反比例函式的圖象。

上述圖象,通常稱為雙曲線(hyperbola)。

提問這兩條曲線會與x軸、y軸相交嗎?為什麼?

學生試一試:畫出反比例函式的圖象(學生動手畫反比函式圖象,進一步掌握畫函式圖象的步驟)。

學生討論、交流以下問題,並將討論、交流的結果回答問題。

1、這個函式的圖象在哪兩個象限?和函式的圖象有什麼不同?

2、反比例函式(k≠0)的圖象在哪兩個象限內?由什麼確定?

3、聯絡一次函式的性質,你能否總結出反比例函式中隨著自變數x的增加,函式y將怎樣變化?有什麼規律?

反比例函式有下列性質:

(1)當k>0時,函式的圖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個象限內,曲線從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個象限內y隨x的增加而減少;

(2)當k<0時,函式的圖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曲線從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個象限內y隨x的增加而增加。

1、雙曲線的兩個分支與x軸和y軸沒有交點;

2、雙曲線的兩個分支關於原點成中心對稱。

以上兩點性質在上堂課的問題1和問題2中反映了怎樣的實際意義?

在問題1中反映了汽車比自行車的速度快,小華乘汽車比騎自行車到鎮上的時間少。

在問題2中反映了在面積一定的情況下,飼養場的一邊越長,另一邊越小。

三、實踐應用

例1若反比例函式的圖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式的定義可知:,又由於圖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這兩個條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題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式(k≠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式y=kx—k的圖象經過的象限。

分析由於反比例函式(k≠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式y=kx—k中,k<0,可知,圖象過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線與y軸的交點在x軸的上方。

解因為反比例函式(k≠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式y=kx—k的圖象經過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式的圖象過點(1,—2)。

(1)求這個函式的解析式,並畫出圖象;

(2)若點A(—5,m)在圖象上,則點A關於兩座標軸和原點的對稱點是否還在圖象上?

分析(1)反比例函式的圖象過點(1,—2),即當x=1時,y=—2。由待定係數法可求出反比例函式解析式;再根據解析式,通過列表、描點、連線可畫出反比例函式的圖象;

(2)由點A在反比例函式的圖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驗證點A關於兩座標軸和原點的對稱點是否在圖象上。

解(1)設:反比例函式的解析式為:(k≠0)。

而反比例函式的圖象過點(1,—2),即當x=1時,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式的解析式為:。

(2)點A(—5,m)在反比例函式圖象上,所以,

點A的座標為。

點A關於x軸的對稱點不在這個圖象上;

點A關於y軸的對稱點不在這個圖象上;

點A關於原點的對稱點在這個圖象上;

例4已知函式為反比例函式。

(1)求m的值;

(2)它的圖象在第幾象限內?在各象限內,y隨x的增大如何變化?

(3)當—3≤x≤時,求此函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式的定義可知:解得,m=—2。

(2)因為—2<0,所以反比例函式的圖象在第二、四象限內,在各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

(3)因為在第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當x=時,y最大值=;

當x=—3時,y最小值=。

所以當—3≤x≤時,此函式的最大值為8,最小值為。

例5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長是y釐米,寬是5釐米,高是x釐米。

(1)寫出用高表示長的函式關係式;

(2)寫出自變數x的取值範圍;

(3)畫出函式的圖象。

解(1)因為100=5xy,所以。

(2)x>0。

(3)圖象如下:

說明由於自變數x>0,所以畫出的反比例函式的圖象只是位於第一象限內的一個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節課學習了畫反比例函式的圖象和探討了反比例函式的性質。

1、反比例函式的圖象是雙曲線(hyperbola)。

2、反比例函式有如下性質:

(1)當k>0時,函式的圖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個象限內,曲線從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個象限內y隨x的增加而減少;

(2)當k<0時,函式的圖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曲線從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個象限內y隨x的增加而增加。

五、檢測反饋

1、在同一直角座標系中畫出下列函式的圖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式,且當x=3時,y=8,求:

(1)y和x的函式關係式;

(2)當時,y的值;

(3)當x取何值時,?

3、若反比例函式的圖象在所在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式經過點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圖象上有兩點P1(x1,y1)和P2(x2,y2),且x1<0<x2,試比較y1和y2的大小。< p="">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進度表5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實際問題,熟練地列出二次函式關係式,並求出函式的自變數的取值範圍。

(2)注重學生參與,聯絡實際,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實際問題,熟練地列出二次函式關係式,並求出函式的自變數的取值範圍。

教學過程:

一、試一試

1.設矩形花圃的垂直於牆的一邊AB的長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邊BC的長,進而得出矩形的面積ym2。試將計算結果填寫在下表的空格中,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範圍嗎?

3.我們發現,當AB的長(x)確定後,矩形的面積(y)也隨之確定, y是x的函式,試寫出這個函式的關係式,

對於1.可讓學生根據表中給出的AB的長,填出相應的BC的長和麵積,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表格中資料的變化情況,提出問題:(1)從所填表格中,你能發現什麼?(2)對前面提出的問題的解答能作出什麼猜想?讓學生思考、交流、發表意見,達成共識:當AB的長為5cm,BC的長為10m時,圍成的矩形面積最大;最大面積為50m2。 對於2,可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後各組派代表發表意見。形成共識,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範圍,其範圍是0 <x <10。 對於3,教師可提出問題,(1)當AB=xm時,BC長等於多少m?(2)面積y等於多少?並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式關係式。

二、提出問題

某商店將每件進價為8元的某種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銷出約100件。該店想通過降低售價、增加銷售量的辦法來提高利潤,經過市場調查,發現這種商品單價每降低0.1元,其銷售量可增加10件。將這種商品的售價降低多少時,能使銷售利潤最大? 在這個問題中,可提出如下問題供學生思考並回答:

1.商品的利潤與售價、進價以及銷售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利潤=(售價-進價)×銷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價,該商品每件利潤是多少元?一天總的利潤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價x元,則每件商品的利潤是多少元?一天可銷

售約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請求出它的範圍,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範圍是0≤x≤2]

5.若設該商品每天的利潤為y元,求y與x的函式關係式。

[y=(10-8-x) (100+100x)(0≤x≤2)]

將函式關係式y=x(20-2x)(0 <x <10=化為:

y=-2x2+20x(0<x<10)……………………………(1) 將函式關係式y=(10-8-x)(100+100x)(0≤x≤2)化為: y=-100x2+100x+20D (0≤x≤2)……………………(2)

三、觀察;概括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函式關係式(1)和(2),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

(1)函式關係式(1)和(2)的自變數各有幾個?

(各有1個)

(2)多項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別是幾次多項式? (分別是二次多項式)

(3)函式關係式(1)和(2)有什麼共同特點?

(都是用自變數的二次多項式來表示的)

(4)本章導圖中的問題以及P1頁的問題2有什麼共同特點? 讓學生討論、交流,發表意見,歸結為:自變數x為何值時,函式y取得最大值。

2.二次函式定義: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數,a≠0)的函式叫做x的二次函式,a叫做二次函式的係數,b叫做一次項的係數,c叫作常數項。

堂練習

1.(口答)下列函式中,哪些是二次函式?

(1)y=5x+1 (2)y=4x2-1

(3)y=2x3-3x2 (4)y=5x4-3x+1

2.P3練習第1,2題。

五、小結

1.請敘述二次函式的定義。

2,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轉化為二次函式來解決,請你聯絡生活實際,編一道二次函式應用題,並寫出函式關係式。

六、作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