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搶玩具小班教案推薦7篇

一個完善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活動,一個精心設計的教案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能力進行個性化的調整和引導,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搶玩具小班教案推薦7篇,供大家參考。

搶玩具小班教案推薦7篇

搶玩具小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 能與同伴友好地一起玩,體驗與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快樂情感。

2. 懂得玩別人玩具前,要先徵得別人同意。

3. 懂得愛護玩具。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與同伴一起玩玩具,學會與朋友一起分享玩具。

教學難點:學會玩別人玩具前要有禮貌的徵得別人同意,並懂得愛護玩具。

活動準備

1. 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 塑料籃子數個。

活動過程

一.介紹交流

1. 每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邊介紹邊示範玩法,讓其他幼兒對玩具感興趣。

2. 幼兒嘗試將不同的玩具盡心歸類,如電動玩具、長毛玩具等等。

二.交換玩耍

1. 自由玩耍。

2. 交流玩耍的情況。

----“要玩別人的玩具,哥哥姐姐是怎樣對別人說的?”

3. 師生交流一些解玩具的禮貌行為。

----“想玩別人玩具時,應該怎麼辦?”

想玩別人玩具時,先要禮貌的借,徵得對方同意後才能拿,並要有禮貌的說聲謝謝。

----“在玩別人玩具時要愛護好,可不要弄壞了。”

4.幼兒多次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教師表揚能主動交換玩具並一起玩得孩子。

三.活動結束後把玩具收好,與幼兒一起佈置玩具出租屋。

教學反思

我組織的小班活動《玩具大家玩》,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反思。

1.《綱要》特別強調幼兒的自主性,通篇體現了尊重幼兒興趣、滿足幼兒需要的思想。與此同時,《綱要》又十分強調教師作用的重要性,在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中,共17次出現了“引導幼兒”、“指導幼兒”或“教育幼兒”的關鍵字眼,這充分說明,《綱要》在教育與發展之間仍然堅持了“既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觀點。

2.我認為這個活動的設計,是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興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的。例如:先讓幼兒自行玩玩具,在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進行交換。適當的時候教師提醒,點撥。

3.這節課也體現了幼兒教育因地制宜的特點,從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入手,信手拈來,自然純樸。

4.這節課最後一個環節設計的玩具出租屋,不僅能提高玩具的利用價值,還能讓孩子懂得要愛惜玩具,分享玩具的道理。

5.不足之處是,教學語言有時國小化,不夠親和力,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不能很好的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時,不能很好的控制場面,課堂組織不夠緊湊。

6.對學生的瞭解也不夠充分,還是出現搶玩具的情況。

以後我將會多多學習,將不足之處變成自己的長處。

小百科: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類社會中常常被作為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

搶玩具小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玩具是各樣的,並探索玩具的玩法,體驗玩玩具的趣味。

2、能和同伴一起玩玩具,感受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帶自己喜歡的玩具(電動的、拖拉的、手推的、遙控的等)來園。

2、將玩具陳列,佈置成“玩具城”。

3、日常活動中,幼兒已有一定與同伴分享玩具的經驗。

活動過程:

1、相互介紹、欣賞玩具。

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帶了什麼玩具,並展示玩法,幼兒相互欣賞玩具。

2、自選玩具玩,體驗玩玩具的趣味。

(1)幼兒任選一種玩具玩一玩;試試怎麼讓玩具動起來。

(2)幼兒間交換玩具,進一步體驗玩具的多樣性、趣味性。

(3)談話:除了這些玩具,小朋友還玩過什麼好玩的玩具?為什麼喜歡玩?

小結:

玩具是各種各樣的,很有趣。有的要推,有的要拉,有的是電動的,有的是遙控的。玩具真好玩,小朋友都喜歡。

3、和大家一起玩,感受共同遊戲的快樂。

(1)討論:除了自己玩,玩具還可以怎麼玩?

(2)幼兒與同伴交換或一起玩玩具,感受一起玩玩具的快樂。

搶玩具小班教案篇3

內容與指導活動目標:

1、探索多種不同玩具的玩法。

2、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覺。

活動準備:

請每位幼兒準備一個玩具(長毛絨的,木質的,等多材質種)活動過程:

1、幼兒自己介紹帶來的玩具,並自由玩玩具教:今天呀,小朋友帶來了好多的玩具,請英雄介紹一下他帶來的玩具,和小朋友說一說他是怎樣玩的。

2、幼兒自由探索不同玩具的玩法教:找兩個小朋友交換玩具玩玩,你會怎樣玩呢,怎樣使玩具動起來?(提醒幼兒愛惜同伴的玩具)

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與感受教:你喜歡什麼樣的玩具,為什麼?

4、請幼兒輪流演示一種玩具的不同玩法教:你是怎樣使玩具動起來的`?其他小朋友有沒有別的玩法?

反饋這節課幼兒很喜歡,因為他們不但可以玩自己的玩具,還可以和幼兒交換玩,所以他們都很開心。 他們的玩具比較多,玩具很能吸引小年齡的孩子,但他們也缺乏與人分享的意識,在幼兒自由探索玩具時,我請幼兒有禮貌的方法和幼兒交換,如:"我可以和你換玩具玩嗎?""你的玩具可以給我玩一會嗎?"幼兒在玩具的同時還學會了與人分享,又使用了禮貌用語,一舉三得。

搶玩具小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後果,指導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明白髮生意外是要去醫院。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遊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生了什麼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遊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遊戲。明明:小珠子,真搞笑。(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裡。)

(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之後怎樣樣了。珠子塞在耳朵裡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裡?醫生是怎樣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院,醫生挖出珠子。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裡了。

4、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裡。想想看,還有什麼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麼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裡呀。

(2)教師總結:教室裡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裡的小鈕釦、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留意掉進去,必須要立刻去醫院請醫生來幫忙我們。

教學反思:

在幼兒極其喜歡的聽故事的氛圍中,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整個課堂的氣氛很好,當小朋友聽到明明把珠子塞進了耳朵之後,都很擔心,很緊張。我向他們提問,“這個時候要怎麼辦呀?明明的耳朵裡有個珠子!”我向她們指著掛圖上的老師,讓她們接著猜一猜老師看到了明明耳朵裡的珠子後會怎麼做?小朋友們頓時炸開了鍋,有的說要找爸爸媽媽,有的說要找老師,有的說要去醫院。

搶玩具小班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把玩具送回家,就能將玩具整理的一乾二淨。

教學準備:

幼兒園的各種玩具、圖片、故事錄音。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故事。

2、讓幼兒回答故事說了什麼?出現了誰?

3、發生了什麼事?結果怎樣?

第二遍故事,讓幼兒自己發現自己回答的對不對,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4、組織幼兒討論:如果你是故事的主人公,你會怎樣做?

5、我們幼兒園裡也有很多玩具,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好好地愛護它們呢?

6、我們一起來比賽,看哪一組的小朋友收拾玩具的本領最強!

請小朋友自由分成4組,老師再進行調整。請4組小朋友去四個不同的區角,看看玩具有沒有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不在,請送玩具回家。

活動反思:

一、老師丟擲的問題一定是要由淺入深的,此外,沒有問題老師一定要在最後小結一下,這樣才能加深幼兒的印象。

本次活動,我丟擲問題之後,沒有很好地將問題進行小結。同時,我丟擲問題之後,沒有牢牢抓住問題的核心,這樣幼兒在回答的時候更不清楚老師問題的核心了。所以,當小朋友的答案與老師問題的核心不匹配的時候,我應該進行一個追問,而不是一語帶過。

二、第一遍故事與第二遍故事的出現雷同。

其實,第一遍故事的時候,圖片可以不出示,這樣在講述第二遍故事的時候,出示圖片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此外,第二遍故事之後,我應該針對問題進行深入挖掘,而不是泛泛而談。在重複故事之前,我可以將問題先拋給小朋友,讓小朋友帶著問題去聽故事。這樣,語言能力強的小朋友可能還會複述故事中的一句話、一個新詞彙。

三、請小朋友收拾玩具之前,一定要讓他們有任務感,而不是很茫然地,不知道老師的要求。

同時,我可以嘗試著讓小朋友自己分組,這樣就可以在點滴中提高小朋友的能力

搶玩具小班教案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入園後,為了安撫孩子們的情緒,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創設了一個玩具區。隨著活動的開展,發現很多寶寶不能自覺地收拾玩具,總是由老師跟在後面收拾。為了讓幼兒養成自覺收拾玩具的好習慣,於是設計了本節課。

活動目標

1、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2、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難點: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活動準備

1、自制影像1個;

2、各種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櫃3張(上面貼有相應的標記)

3、寶寶收拾玩具的教學碟1張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一、小玩具,你為什麼哭了?

(1)說一說玩具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具嗎?(喜歡)為什麼喜歡?(因為玩具好玩)玩玩具時,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高興,很開心。.。.。

(2)玩具哭了

師:聽,這是誰在哭呀?(哭聲響起)讓我們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是玩具哭了。.。.

師:原來是玩具寶寶在哭,請問它為什麼在哭呀?(放得不好,亂七八糟的它們沒有家了)我們一起來問問玩具寶寶吧!

齊問:玩具寶寶你為什麼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說話)

師:玩具的家在哪裡?(櫃子裡)我們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寶寶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擺放整齊。.。.。.)

二、玩具玩具我們一起玩

(1)出示三個櫃子,裡面放滿三種玩具:布娃娃,小汽車,積木師:哈哈,又到我們玩遊戲的時間了。你們看老師這裡有好多的玩具分別放在三個櫃子裡,這兒就是他們的家

(2)幼兒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結寶貝們都很棒,已經把玩具放回原處,而且放得很整齊,玩具寶寶可喜歡你們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會收好你

(1)幼兒交流師:你們家裡有玩具嗎?(有)你們是怎樣收拾好玩具的?。.。.。

(2)播放寶寶收拾玩具教學碟

(3)師小結

四、我們一起唱首歌

師:小朋友,我們都學會整理玩具了。老師把收拾整理玩具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看來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搶玩具小班教案篇7

設計意圖: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無害的,孩子的行為習慣通過反覆的實踐、練習而形成和鞏固的。在孩子的一日活動中蘊涵著許多看似平常的活動,其實這正是培養各種好習慣的大好時機。本班幼兒對玩具非常感興趣,而在收玩具的行為習慣方面有所欠缺。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送玩具回家》,通過收整玩具,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

活動目標:

1、遊戲結束後能主動的收整好習慣。

2、按玩具的種類進行分類並保持玩具家的清潔、整齊。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玩具櫃、各種玩具、卡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匯入主題。

1、提問:誰知道玩具的家在哪兒?

2、教師向幼兒介紹玩具櫃。(玩具櫃是玩具的家,是專門擺放玩具的)二、幼兒觀察玩具櫃中的凌亂的玩具進行討論。

師:玩具櫃中的玩具為什麼很亂,亂了怎麼辦?

幼:擺擺好。

幼:一樣一樣擺放。

幼:分分類。

三、師以設疑的方法引導幼兒送玩具回家的方法。

師:怎樣讓玩具的家變得很整齊?

幼:分分家。顏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幼:方的放在一起,圓的放在一起;幼: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幼:相同的`放在一起;幼:做標記;

幼:用盒子裝,因為有的玩具太小,用盒子裝起來就整齊了。

(評析:此環節,教師未採取直接的語言對幼兒的回答進行肯定與否定,此環節為幼兒提供了想像的機會,使幼兒感想、敢說。)

四、將玩具分類,教師總結並選出最好的方法。

1、幼兒商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玩具。

2、通過實踐活動確定分玩具的最佳方法。

師:剛才我們用了很多方法進行分玩具,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最合適,為什麼?

幼:顏色放在一起的不合適,裡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看起來很亂;幼:圓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不合適,裡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找的時候很難找;幼: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最合適,看起來很整齊;(評析: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從中找到了擺放玩具的最佳方法。)

3、師對分玩具的最佳方法進行小結五、引導幼兒做標記。提問:今天,我們將玩具進行了分類,過了幾天如果小朋友忘記了,怎麼辦呢?

幼:做標記;幼:把標記貼在玩具家裡,以後擺放的時候一看就知道了;

2、幼兒製作標記六、送玩具回家幼兒按標記分玩具七、延伸活動:幼兒根據標記收整為玩具(評析:本次活動的取材來源於日常活動,活動中幼兒對玩具始終保持飽滿的情緒,活動中的氛圍比較活躍,活動中教師的相關問題起到了引領的作用,問題的設定為幼兒提供了想像、表達的機會,孩子們通過想想、說說、議議,實踐等活動從中找到了擺放玩具的最佳方法。充分體現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本節活動的實踐幼兒通過反覆的練習,能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活動反思】

本人能以幫助小熊的形式貫穿整個過程,幼兒興趣濃厚,參與的積極性高。在活動中,能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討論收拾玩具的次序,並引導幼兒有次序地進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場的菜時,能結合複習方位詞與講完整句。大部分幼兒能根據玩具的標記找到各自的家,但還有小部分幼兒放錯家。本人沒有及時檢驗幼兒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況,進一步讓幼兒清楚玩具不能隨意放置,應根據各自的標記進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時,本人有意讓幼兒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單純由老師講,幼兒不能理解。如果可以藉助其他方法,讓幼兒親自體驗,這樣幼兒才能清楚地瞭解不是人多就是好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