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課文漏的教案模板5篇

教案的編寫過程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安排課堂的反思和評估時間,提高教學質量,教案的撰寫過程需要教師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提高他們的教學資源管理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課文漏的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課文漏的教案模板5篇

課文漏的教案篇1

課文《日月潭》的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身喜歡的區域性。

3、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重點】

自主感悟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體會那裡的美麗,激發同學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資訊資料】

生字卡片、中國地圖、多媒體課件或圖片、音樂磁帶、師生蒐集的臺灣和其他風景區的資料。

?課時佈置】

2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風光圖片:這是什麼地方?

(假如同學不知道教師就直接告訴同學,這裡就是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

(板書課題)

你們對日月潭瞭解嗎?把你課外蒐集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同學對日月潭的嚮往;交流與展示,培養了同學蒐集資訊的能力。

2、談話質疑: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去過哪些地方?

(同學暢所欲言)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去祖國的寶島臺灣遊覽,欣賞一下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板書課題)

師生在地圖上找到臺灣的位置。

師:看到課題你們有哪些疑問?

(根據同學的疑問教師進行梳理:日月潭在什麼地方?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那裡的風光怎麼樣?)

學會質疑是提高讀書質量的有效手段。雖然這些疑問開始時是雜亂無序的,但是教師一定要維護同學質疑的積極性,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並結合同學的問題進行梳理、篩選和整理,將最有價值的問題出現在同學面前,使他們的思維逐步走向深入,提高與文字對話的深度和廣度。

?對話平臺

一、感知

1、輕聲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做上標誌。

2、同桌互相檢查讀文,沒讀好的句子多讀幾遍,再聽聽學習夥伴是怎麼讀的.。

閱讀的過程是文字意義與閱讀主體意識之間互相交流、雙向互動的過程。通過同學反覆讀文感知,既鞏固了識字,又提高了朗讀水平,培養了語感。

二、識字

1、小組內由組長帶領認讀生字,注意讀準後鼻音朦、朧、境,前鼻音環、隱,還要注意繞讀第四聲。

2、組內自主識字交流:

這些生字哪些你已經認識了?是怎麼記住的?

鼓勵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謎、聯絡生活經驗等。

3、教師採用多種形式檢查字詞:

奪紅旗──搶摘豐收果──競猜。

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教師充沛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同學交流識字經驗,在遊戲和活動中鞏固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三、讀議

1、默讀課文,考慮:

自身提出的問題哪些能解決了?哪些還有困難?

2、同學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穫,教師相機進行點撥指導:

第一自然段寫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寫日月潭名字的由來;三四自然段寫那裡的秀麗風光。

自身提出的問題讓同學通過自主閱讀嘗試解決,利於提高讀書效率,享受閱讀的樂趣。久而久之,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引導同學走上良性的閱讀軌道,為同學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交流

1、日月潭的位置:

⑴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練習說話:日月潭在

第一句話說日月潭在臺灣省,第二句說它在臺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師引導同學把兩句話合併成一句話。

⑵ 聯絡上下文理解群山環繞和名勝古蹟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⑴ 默讀第二自然段,劃出寫名字由來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

⑵ 結合朗讀,教師畫出日月潭的平面圖,同學畫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還可以讓同學自身填空:

湖的北邊像( ? ?),叫( ? ?);湖的南邊像( ? ?),叫( ? ?)。

⑶ 比較感知,指導朗讀:

① 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② 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彎彎的寫出了月潭的形狀,太陽雖然不會變,但圓圓的可以跟彎彎的對應,讀起來有美感。通過比較同學體會到了準確用詞的好處。

讀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狀特點,使人明瞭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特點起的。

⑷ 引導同學用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說說日月潭名稱的來歷。

交流是檢查同學與文字對話階段性效果的一種方式,也是生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師生的交流反饋中,同學會不時修正自身的認識與理解,使同學充沛感受到自主閱讀的樂趣。

五、背誦

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一、二自然段。

(看圖背誦──想象背誦──根據板書背誦)

六、練習

結合插圖讓同學用自身的話介紹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來。

七、書寫

1、學習書寫:

島 展 環 繞 建 紗

教師根據實際重點指導:展字豎提左邊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與走之兒區別。

2、同學練習書寫,師生一起評價,交流展示。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複習

1、認讀詞語卡片:

猜詞卡──以打擂的形式搶讀。

2、分組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讀三、四自然段,劃出自身認為寫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歡的句子,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著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同學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藏,有效渲染了氣氛。

三、朗讀

1、指導讀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江、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

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豔麗之美,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2、同學練習讀──範讀──配樂讀。

四、讀思

1、齊讀最後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據教師的提問,同學讀最後一句話:

⑴ 什麼吸引了遊人?

(突出風光秀麗)

⑵ 日月潭吸引了誰?

(突出中外遊人)

⑶ 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遊人?

(突出許許多多)

閱讀是同學個性化的行為。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同學帶著自身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同學對文字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樂朗讀全文。

五、背誦

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中喜歡的區域性。

六、實踐

1、交流日月潭的資料,進一步瞭解日月潭,爭做最佳小導遊。在給同學作介紹時,力爭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2、辦個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圖片展。把蒐集來的圖片配上簡要的說明,辦個小展覽。

(挖掘課外資源,拓展文字,進一步激發同學探究的興趣,使同學與文字的對話更加深入)

七、寫字

1、同學觀察其他六個字的寫法,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強調隱約、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寫法,同時重點指導:

隱:左窄右寬,右邊急字中間的橫不要超出右邊的折筆。

茂:關鍵是下邊的戊字,斜鉤要有力度,右上的點不可漏掉,中間不能加點(與戌不同)。

省: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3、同學再寫,體會字的結構和書寫規律。

4、班級展示同學作業,評選小小書法家。

引導同學發現生字的規律,大膽進行書寫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了寫字教學過程的實效。觀察發現,書寫評議,充沛發揮了同學在寫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同學的寫字能力。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群山環繞: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圍起來。

名勝古蹟:指前人遺留下來的建築。

朦朧:模糊不清。

仙境:指傳說中神仙住的環境優美的地方。

?相關連結

1、阿里山:

阿里山在嘉義縣東北,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裡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階建築木材,如臺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鬆,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里山又成為一個緋豔絢麗的櫻林。這裡的櫻花著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設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2、國父紀念館:

位於臺北市仁愛路四段,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孫中山先生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紀念館佔地35000坪,為宮殿式建築。館外有中山公園環繞,還有九曲橋、池塘、假山、柳樹等景色點綴。館內四大展覽室裝飾精美,設計新穎,展示中華民國建國史和現代名家藝術品。此外,館內的扮演廳、燈光、音響裝置一流,經常舉辦高水準的音樂會。國父紀念館成為市民戶外活動、休閒以和欣賞藝術,文化演出的綜合性場所。

課文漏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本課16個生字,會寫其中7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千奇百怪”,“異口同聲”。用“有的……有的……”練習說話。

2.通過朗讀,體會問句所表達的語氣,初步感知省略號的用法。

3.理解課文內容,認識樹葉的形狀,瞭解樹葉的顏色。

(二)能力訓練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從多角度對事物進行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和想像能力。

3.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事物提出問題,敢於質疑,勇於創新。

(三)美育滲透點

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前準備:

師生採集樹葉,課件。

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朗讀問句

1.板書課題(板書: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2.指導朗讀

①指名讀課題。學生評價。(你覺得他或她讀得怎樣?)

②教師相機指導,讀出疑問語氣。

過渡:樹葉都是綠色的嗎?(讓學生說出不同的顏色。)今天,我們來共同研究這個問題,請小朋友們開啟書。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悟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高聲讀,也可以默讀,還可以下位找夥伴一起讀。總之,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

2.課文中還有兩個這樣的問句,請找出來讀一讀。(師生共評,個別讀,齊讀。)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說出這兩個問題答案的呢? (學生結合上下文自悟“異口同聲”。)

(三)以讀代講,引出問題

1.師生分角色朗讀1—3自然段。

2.提出問題,啟發爭議:你們同意課本里小朋友的答案嗎?。你認為樹葉都是綠色的嗎?樹葉的形狀都是橢圓形的嗎?(出示橢圓形樹葉,感受橢圓形一詞的意思。)

到底誰的意見正確呢?秋天,老師帶領一部分同學在美麗的大自然裡採集樹葉,找到了答案,大家一起來看看。

[出示課件:師生採集樹葉的錄象。]

(四)精讀課文,賞析理解

剛才看了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採集樹葉的情景,我們發現了樹葉原來有這麼多的顏色和形狀。課文中哪個自然段描寫了樹葉的顏色和形狀呢?

1.找一找課文中描述樹葉顏色和形狀的部分。(第7小節)

默讀,標記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欣賞朗讀)

2.議一議:賞析理解重點句子。

①“原來,樹葉不僅有綠色的,還有紅色的、黃色的、紫色……”。

t;1>讀句子,認識省略號,瞭解省略號在句中的意思。

t;2>展示收集的樹葉,引導發散思維:除了課文中描寫的顏色,你還有新的發現嗎?(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收集的樹葉,通過比較、討論、交流,再選代表發言。)

t;3>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新發現,並用一個詞語概括許許多多的顏色。(教師相機給予肯定和表揚。)

t;4>課件出示:“五顏六色”的樹葉。(板書:顏色五顏六色)

t;5>讀句子。(省略號處,讓學生自由補充。)

②“樹葉的形狀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像針,有的像扇子,有的邊緣像鋸齒……”

t;1>讀句子,找出句中描寫樹葉形狀的詞語。

t;2>課件出示“千奇百怪”的樹葉。(板書:形狀千奇百怪)

t;3>展示採集的樹葉,引導發散思維:除了課本上出現的形狀,你還能發現更有意思的樹葉嗎?(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比較、討論、交流,再選代表發言。)

t;4>讀句子。(省略號處,讓學生自由補充。)

小朋友們,當你們有了新發現的時候,會是什麼心情?(高興、驚喜)就讓我們帶著這份心情來朗讀第7小節。

③有感情地朗讀第7小節,體會新發現後的驚喜、興奮的心情。

④師生互動,試背第7小節。

老師太喜歡第7小節了,已經悄悄把它背下來了。背的好請給點掌聲鼓勵,背的不好也請大家指出來,我一定接受。

請大家把課文美美地讀幾遍,相信你們會超過老師的。

⑤仿說句子,根據課件提示,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課件出示雲的形狀,課間十分鐘圖畫。)

(五)鼓勵質疑,課外延伸

1.師生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樹葉並不都是綠色的,樹葉的顏色是(指板書:五顏六色),樹葉的形狀是(指板書:千奇百怪)小朋友們在生活中還碰到過類似的問題嗎?如:鐵樹不開花嗎?

烏鴉都是黑色的嗎?……

2.學生質疑、釋疑。(教師提示:可用“……都是……的嗎”?提出疑問,也可以幫助同學解決疑問。)

3.教師簡評:小朋友們的問題真有趣。咱們在課堂沒能解答出的問題,可以在課外查詢資料,請教爸爸、媽媽,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發現大自然神奇無比,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板書設計:

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顏色五顏六色

形狀千奇百怪

課文漏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處處、時時、慢慢”等詞語在文中的作用。積累“撕心裂肺、死去活來、掙扎、呻吟”等描寫病人痛苦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像華佗和抬漢子的人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再寫下來。

3、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神醫華佗在行醫中總結經驗,反覆試驗,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瞭解華佗發明麻沸散的經過,感受華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於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優秀品質。

教學用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匯入學習

媒體出示: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二、匯入新課

1、我們學習12課,指名讀,跟老師寫課題,注意:“醉”左邊西里面有一橫。

2、齊讀課題,讀了後你有什麼疑問?

預設;

(1)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是誰?

(2)麻醉劑有什麼作用?

(3)他是怎樣發明的?等等。

3、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裡。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初讀課文媒體出示:勉強、湊巧、掙扎、大夫、折了腿、撕心裂肺出示圖片,介紹: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甦醒。

出示: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有一位的大夫叫華佗。由於他醫術高超,被人們稱為“神醫”。

出示:“高超”泛紅。初讀課文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從文中找找答案。

正音,讀準詞語:勉強、湊巧、掙扎、折了腿、撕心裂肺

重點解決(1)、(2)問題

1、解釋“麻醉劑”。課文中指的是什麼?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對病人有什麼作用?文中指麻沸散——一種中藥麻醉劑。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甦醒。讀句。

2、誰是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華佗)用書上的句子介紹華佗。

a、什麼叫“高超”?能不能給它換一個詞?

b、誰能變換一下句式再來介紹一下華佗?研讀課文

出示:表格著,華佗心想。出示: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藥,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出示:華佗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他看到。

出示:華佗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他看到。又想起。出示:第二次手術做完後,病人竟沒有一點兒痛苦,人們十分驚訝。華佗也覺得很奇怪,就問抬漢子的人:“?”抬漢子的人回答道:“。”

出示:8、9小節的內容。出示:從此,華佗時時留心,處處蒐集單方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一種中藥麻醉劑——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甦醒。

出示:這樣,華佗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他的發明比外國早了一千多年。

出示:華佗,三國時,東漢沛國譙(今安徽毫州)人,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鼻祖”。華佗從小就喜歡讀書,通曉各種經書和養生的學問。他立志以醫救世,為民眾解除病苦。華佗行醫遍及很多地方,深受群眾的愛戴。

三、研讀課文

學習2—7小節

1、師過渡:作為一個“神醫”,華佗也有深感不安的時候。課文向我們寫了華佗兩次動手術的過程,分別是:給小孩動手術、

2、給喝醉酒的漢子動手術(出示表格)。華佗在給這兩個不同的病人做手術時分別看到什麼?聽到什麼?結果怎麼樣?又想到什麼?請你們靜心讀課文,並完成課後表格。手術看到聽到想到給小孩割去毒瘡亂蹦亂跳給跌折腿的醉漢做手術

4、讀課文第四小節,完成練習。

(指導學生先用課文中的說法說,然後再換一個說法說。)

5、這句話是什麼句?

(1)指導朗讀。

(2)你能不能抓句子中關鍵詞語提問?預設:沉思是什麼意思?華佗沉思什麼?他為什麼會這樣沉思?

(3)根據問題提出討論。聯絡上下文,完成填空。(指導學生給“任人擺佈”換個說法)

(4)華佗這樣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在前面的句式上加上:“又想起。”

(5)從中看出華佗是個怎樣的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7、師生合作讀2—7小節。

8、展開想象,練習說話:當第二次手術做完以後,病人竟一點兒痛苦也沒有,人們十分驚訝。想象一下,這時,華佗和抬漢子的人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練一練,說一說。小結:前面我們通過讀讀句子、抓住重點詞語提出問題及深入思考的方法理解了課文、體會到華佗是一個能為病人著想的、有良好醫德的人。

學習8—9小節

1、華佗究竟是怎樣發明麻醉劑的呢?他是怎麼做的?結果怎麼?默讀8、9小節,用學過的抓重點詞語提出問題的方法先找出這句話中的重點詞,然後根據詞語提出問題,並設法解答。

2、先交流第8小節,根據學生交流,點出重點詞語:時時、處處。

(1)華佗時時、處處蒐集,這說明了什麼?(寫出華佗隨時隨地都注意觀察,注意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2)說話練習:開動腦筋,想象華佗在發明麻醉劑時是怎樣時時留心,處處蒐集單方進行試驗的?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

(3)“終於”這個詞語說明了什麼?(寫出了這項發明是極不容易的,華佗為取得理想的效果,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交流第9小節

(1)根據學生交流,重點詞語泛紅。

(2)“第一個”“一千多年”等詞語說明了什麼?(說明麻沸撒是醫學上的重大發明,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超前和發達、古代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和偉大創造值得我們自豪。)

(3)齊讀句子。(讚美、敬佩)

5、簡單介紹華佗。

總結: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華佗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是因為他具有善於從最常見的和偶然的事件中發現問題並刻苦研究,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因為他具有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好品質,他不愧是神醫。希望大家努力學習,將來也能創造出一個個世界第一來,為國爭光,為人類造福。

板書設計: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深感不安病孩痛得死去活來沉思醉漢任人擺佈終於時時留心,處處蒐集

課文漏的教案篇4

《演一棵大樹》課文

前幾天,老師讓我們表演“小紅帽”的故事。大家都很高興。

老師讓云云演小紅帽,讓阿海演大灰狼。她對我說:“陽陽,你演一棵大樹,好不好?”我搖了搖頭。阿海知道我不想演大樹,就說:“老師,我來演大樹,讓陽陽演大灰狼,行嗎?”老師笑著點了點頭。

表演節目那天,阿海穿著綠色的衣服,裝扮成一棵大樹。他直直地站在臺上,手中舉著帶葉子的樹枝,還輕輕地左右搖擺。大樹只是佈景,阿海卻演得那麼認真,我真佩服他。

表演結束了,大家使勁拍手,都說阿海演得真好。

《演一棵大樹》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讓、帽、海、狼、穿、顏、服、左、右、布、景、認、束”13個生字;會寫“左、右、布、直、真、認、讓、還”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阿海真誠善良的心靈,學習阿海對待事情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二)識字寫字

1.生字的呈現

(1)出示課題。

(2)結合對課文的朗讀和感悟,相機出示“小紅帽”“大灰狼”“衣服”“左右”“佈景”“認真”“直立”“動作”“很好”“還要”“結束”等詞語,引導學生認讀“海、帽、讓、狼、穿、顏、服、左、右、布、景、認、束”等生字。

2.生字的識記

(1)本課生字中要注意讀準平舌音“左”,後鼻音“景、狼”。

(2)引導學生從以前學過的字中發現認字的規律,學會認記新的生字。如形聲記憶法(巾+冒=帽),部首比較法(浪——狼),部首歸類法(左——右——布)等。

3.生字的鞏固

(1)利用認讀生字卡片的方式,來鞏固識記生字。

(2)用給生字找朋友的遊戲方式,鞏固識記生字。

(3)利用課後“詞語花籃”,可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詞語補充在“詞語花籃”內,引導學生自主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4.寫字指導

本課中要求會認且會寫的生字有5個:“左、右、布、認、讓”這5個字筆畫較簡單,筆順也不容易出錯,重點是要指導學生掌握好字的間架結構。“左”字的第一畫橫稍短,“右、布”的第一畫橫稍長;“直”和“真”可以進行比較,注意“真”的最後一畫點不要寫得太長,也不要寫成捺。“認、讓、還”均為會寫的字,要指導學生寫好它們的部首。“認”字中,“言字旁”的第二筆是橫折提;“還”共有七畫,筆順應由內到外,先寫“不”,再寫“走之兒”,“走之兒”的第二畫是橫折撇,第三畫捺角度很平,要指導學生寫好。

(三)朗讀指導

1.引導和鼓勵學生藉助拼音把課文自讀兩遍以上,做到讀通順,讀準確。

2.對於文中句式較長且含義深刻的句子,老師要有重點地進行範讀、領讀或引讀。

如領讀:(1)“老師,我來演大樹,讓陽陽演大灰狼,行嗎?”

(2)“大樹只是一種背景,阿海卻演得那麼認真,我真服了他。”……

引讀:(師引)在演“小紅帽”的故事時,阿海知道“我”不想演大樹,他是怎麼做的呢?(生讀課文中相關語句)

(師引)表演那天,阿海是怎樣演一棵大樹的?(生讀課文中相關語句)

《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

?演一棵大樹》是一篇主體課文。它講了是阿海在表演“小紅帽”的故事時,把“大灰狼”這個主要角色讓給陽陽演,自己只演一棵作為佈景的大樹,而且演得十分認真。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要引導學生體會:做任何事都要服從整體需要,不可單純追求個人興趣;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你認真對待,就能得到別人的肯定。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能借助拼音進行閱讀課文了,認字能力和閱讀能力也相對提高了,但在交流和評價能力等方面上還有待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還須多鍛鍊,所以在教學時我著重從這方面著手。

一、課堂導和調動學生的興趣緊緊結合在一起。在課堂的初始階段創設輕鬆的學習情境。因為興趣是的學習驅動器,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就會產生了探究的慾望,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小紅帽“這個故事小朋友基本上都讀過,在匯入時讓學生講講這個故事,學生的興致一下子就提高了。

二、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我儘量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發言。例如:在引導學生先自由地讀課文,後根據理解完成填空。“阿海演一棵大樹,演得很()。”我先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語填空,再引導用課文的語句來說明,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擴散開了。

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組織了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由於是低年級的學生,所以小組的合作、探究學習還不是很深入,只存在表面而已,特別是在討論“如果班裡表演‘小紅帽’的故事,你願意演一棵大樹嗎?為什麼?”這個問題時,小組只是那幾個平時愛動腦的同學說,而其他人就只是坐著聽,那麼如何更好地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再深入探討的問題。

四、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課文時,通過多種方式以學生進行了朗讀指導,如:範讀、領讀和引讀等,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悟出了阿海真誠善良的心靈,學習阿海對待事情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體會到“做任何事都要服從整體需要,不可單純追求個人興趣;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你認真對待,就能得到別人的肯定”,從而使學生的情感達到一定的昇華。

課文漏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本課的13個生字,正確認讀“伶俐、橫掠、倦了、閒散”等詞語。強調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3—5自然段。

3、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能力,積累好詞佳句。

4、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著重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生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找有關春天的成語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匯入,激發興趣。

1、小小姑娘穿黑襖,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樑上,捕捉蟲子本領高。(打一動物)

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你們眼中的燕子什麼樣?看到燕子你聯想到什麼?

?設計意圖:謎語匯入,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點,學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聯想到有關燕子的詞句,也可能想到有關春天的詞語等。】

2、板書課題。“燕”是個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頭,“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書寫時各部分要緊湊。

3、介紹作者鄭振鐸。

二、檢查預習,鞏固基??

1、檢查生詞認讀情況

(出示詞語:似的、聚攏、伶俐、橫掠、倦了、閒散、纖細)

2、檢查生字識與寫

(1)學生找出容易讀錯的生字。

預設點:

a“似的”的“似”,“橫掠”的“掠”易讀錯。

b多音字“散”和“杆”。

“幾支木杆”,讀“ɡān”,旗杆(ɡān),它還有一個音念“ɡǎn”,槍桿(ɡǎn)。

(2)展示難寫的生字。

“拂”,筆順是:橫、豎鉤、提、橫折、橫、豎折折鉤、撇、豎。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是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強調課文中容易讀錯的生字,展示難寫生字的書寫。】

3、檢查課文正確、流利的朗讀情況。

第二課時

一、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1、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外形美)

(1)生讀第一自然段。找出課文中描寫了燕子的哪些部分?

(2)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燕子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習描寫事物要抓住主要特點。可要求學生課下觀察一個小動物,通過抓住特點的方法,描寫外形。】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一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2、學習第二自然段(感受春之美)

(1)小燕子看到春天裡的哪些美景?

強調重點句子“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生趣”。“平添”就是更近一層,原本已經很有生趣了,而燕子的到來,使春天更加生趣盎然了。

(2)如何理解“趕集似的”?

(3)練習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三、四自然段(感受飛行美)

(1)出示自學指導:讀三、四自然段。你感覺到哪一個詞,哪一個句子描寫的美是獨特的。畫下來。

(2)根據學生自學情況,指導自學。

(3)指名彙報:

預設:

(1)預設一:“‘唧’的一聲,已由這裡的稻田上,飛到那邊的高柳下了。”從“唧”可以體會出,燕子飛得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就飛過去了。

(2)預設二:“另有幾隻卻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橫掠著,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沾”字可以感受到燕子飛得輕而快。“小圓暈”很美,一圈一圈,閃著彩色的光。

(4)練習讀背三、四兩自然段。

4、學習第五自然段(感受停歇美)

(1)出示自學指導:讀第五自然段。畫下你認為好的句子或詞語

(2)指導自學,指名彙報。

(3)練習讀背第五節。

?設計意圖:三四環節設計旨在引導學生感受燕子無論是飛行時,還是停歇時,都是那麼美麗可愛。這篇課文就是抓住了特點,用恰當而優美的詞語來描述燕子,表達了作者對燕子的喜愛之情。引導學生能夠當堂背誦。】

二、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小練筆:仿照《燕子》中的寫作特點,運用擬人或者比喻的手法,動靜結合,讓你筆下的小動物更加靈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