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高中音樂課教案人教版5篇

教案是我們針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所制定出的書面文體,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要有著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高中音樂課教案人教版5篇,供大家參考。

高中音樂課教案人教版5篇

高中音樂課教案人教版1

教具

錄音機、多媒體

教學目的

通過欣賞《大海》,使學生初步瞭解西方近代音樂的風格特點。

重點難點:

賞析《大海》,感受、體驗其音樂風格。

領會和理解印象主義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及導課。

1、交響素描《大海》是德彪西創作的一部音樂畫卷,它由三幅交響素描組成。三首素描有機地聯絡在一起,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陽光的海面上變化無常的景象,描繪了海的氣氛和海的性格。它們既像是一部由三個樂章組成的交響曲,又好像是一首龐大的交響詩。本課欣賞的是《大海》的第二首《海浪的嬉戲》。

2、《海浪的嬉戲》描繪的是浪花在歡快地嬉戲。如果把德彪西的三幅素描看做一部篇幅不太大的交響曲的話,那麼這第二幅便是其中的一個輝煌的談諧曲樂章。海有萬千變化,有時安靜沉著,有時又令人感到困惑。而這第二幅,作者集中描繪的卻是它的自我歡娛——浪的遊戲。在無數輕快典雅的樂句中,在色彩斑潤的和聲對置下,洶湧的波濤和騰越的浪花,以及後浪推前浪的不停頓衝擊,成為樂曲的中心。輕快的舞蹈性旋律與節奏及其恢諧性的筆法,構築成這一印象主義的音樂畫卷。

二、授新課

1、用錄音機放《大海》,同時對作者、背景及樂曲進行介紹和講解。

(一)展示思考題:這部作品與以往欣賞過的作品有不同嗎:你能說出有哪些不同?

(二)學生初聽《海浪的嬉戲》。

(三)老師引導學生回答思考題

印象主義音樂產生於十九世紀末,它是受象徵主義文學和印象主義繪畫影響而出現的音樂流派。它力求改變浪漫主義的主觀情感表現,採用印象主義的創作手法,渲染神祕朦朧,若隱若現,虛無緣渺的氣氛和色彩,主張捕捉自然界的瞬間印象。

展示思考題:

1.這個片斷是由什麼樂器演奏的?

2.這個片斷描繪了大海怎樣的景象?

教師歸納:這首樂曲幾乎都是由這樣短小的動機,和不大有規律的節奏型組成的。這些旋律片斷生動而迷人地表現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陽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閃光。這個片斷是由長笛、單簧管及小提琴演奏的。

作者簡介:

德彪西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傑出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印象主義音樂的創始人。他著名的作品有管絃樂《牧神的午後前奏曲。鋼琴曲《月光》,以及《雲》、《節日》、《大海》等作品。羅曼·羅蘭對德彪西是這樣描繪的:“這是一個“偉大的夢境畫家。”

分析歸納印象派的特點:

1.旋律方面:不易歌唱,瞬息萬變,輪廓朦朧模糊,但有蹤跡可尋。而在其他音樂流派中,特別是民族樂派的旋律,尤其易於歌唱。

2.節奏上不強調節拍重音。在作品中,音樂小心地柔和流動地遮掩了節奏的律動,從一個小節滑向下一個小節。

3.和聲方面:追求模糊的混合色彩,具有捉摸不定閃爍的圖畫性質。德彪西強調音程八、五度的平行進行,而這樣的平行運動在古典時期是禁用的,他多用其他樂派認為不協和的和聲,如二度進行及九和絃等:這樣就使他的作品出現了奇妙的色彩。

4.調式方面:由於更多地運用上述手法,使得印象派的音樂既不在大調上也不在小調上,而在二者之間搖擺,在各種調的邊緣徘徊,創造出難以捉摸的效果,就像是印象派繪畫中朦朧的輪廓。

5.在曲式結構上:傾向於小型作品,用簡單靈活的形式代替奏鳴曲式結構。

再聽《海浪的嬉戲》:(一)要求學生邊聽邊把自己想到的內容用文字或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二)展示學生的文字描述或繪畫。

三、總結

(用德彪西的一段話)我非常熱愛音樂。正因為我熱愛音樂,我試圖讓它脫離使它受到抑制的貧乏的傳統。音樂是熱情洋溢的自由藝術,是室外的藝術,像自然那樣無邊無際,像風,像天空,像海洋。絕不能把音樂關在屋子裡,成為學院派的藝術。

總之,印象主義的音樂就是打破傳統的束縛,在藝術手法上追求更新的東西。模糊的輪廓,朦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調變化,不連貫的短小動機的瞬息飄浮,都是印象派音樂明顯的標誌。它反映了時代變化的初步跡象,是現代音樂許多重要特點和精神意境的發端。

高中音樂課教案人教版2

[教材]

人音教版普通高中《音樂》第六單元——爵士音樂

[年級]

高中一年級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自主收集有關爵士音樂文化的資料(文字、音響),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與交流,共同探討爵士音樂的風格特點,並瞭解其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正確審視美國黑人爵士音樂文化,增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由於某些歷史與社會的原因,學生對爵士音樂接觸比較少,沒有太多的感性認識,雖然通過大量的資料收集,但仍缺乏對音樂本身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讓學生初步瞭解爵士音樂的音樂特點(特別是即興性),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即興創作和表演活動。

[教學準備]

一、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多渠道(網際網路,書籍,報刊,傳播媒體,音響等)收集有關“爵士樂”的資料,並自選展示作業的形式(手抄報,文稿,網頁,課件等),用文字和音響配合說明——什麼是爵士樂?

二、教師需準備一些有關的資料,並製成相關課件,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補充。

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座,以方便進行講座和交流。

[教學過程]

一、聽辨匯入(3分鐘)

1、對比聽賞:

管絃樂《北風吹》爵士樂《北風吹》

師:請大家分辨一下,兩段音樂有什麼不同?

2、學生談對音樂的理解

3、引出課題:“什麼是爵士樂?”

(說明:對比聽賞可以反饋出學生經過學習後對爵士樂的理解,並自然匯入課題)

二、交流與探討(25分鐘)

1、學生的交流

①學生展示各自的作業(手抄報、網頁資料、課件及喜愛的音樂等),並互相交流。

②由課代表主持,按組自選介紹的內容,並選出代表進行作業展示:爵士樂的起源,使用的樂器,發展與流派,演奏形式,風格與特點,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說明:此環節可以讓學生相互介紹瞭解彼此的作業情況)

2、學生分組展示並作介紹

由於沒有在介紹的內容上做硬性的規定,教師應靈活掌握,根據學生介紹的情況、內容,及時、靈活地進行交流、切磋和補充。著重在以下三方面作適當引導、交流:

⑴、感受、體驗布魯斯與拉格泰姆的音樂特點:

空虛布魯斯(1923年“布魯斯女王貝西。史密斯原版錄音)

①學生根據派發的歌譜,隨音樂哼唱,並模仿長號的吹奏。

②學生談感受:憂鬱、悲傷;難唱、變化音多、節奏複雜、難掌握。

③學唱一兩句,體驗黑人喧洩情感的方式。

④引導學生對比哼唱課件展示的譜例,感受降三音、降七音的音樂色彩。

⑤學生總結:“布魯斯“的風格特點。

“楓葉”拉格泰姆(作者:“拉格泰姆之王”,司各特·喬普林Scott·Joplin)

①說出聆聽的感受——適合跳舞的舞曲音樂。

②引導學生隨音樂做律動,找出重音基本節奏。

③學唱主題音樂,幫助學生掌握拉格泰姆的節奏。

④引導學生總結拉格泰姆的特點。

教師總結:布魯斯的音調與拉格泰姆的節奏形成了基本的爵士語彙。

⑵、關於爵士樂的即興性

①讓學生嘗試解釋為什麼被稱為“靈魂音樂”、“陳述心靈本能的音樂”表現在哪些方面?能否用一段音樂來說明?

②師:即興演奏(演唱)是爵士音樂的靈魂,是它的生命所在。它自由的即興風格,要求爵士樂手必須有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由此這些無法準確記譜的美妙音樂,中能用錄音的方式把它記載下來。有人說:一張張的爵士唱片匯民了一部爵士音樂史。

③對比欣賞:“What a wonderful wold”兩個不同的版本。

⑶、關於爵士樂的發展流派

①簡單總結各流派的音樂特點,引導學生嘗試進行音樂流派的聽辨。

②教師談談自己的看法:在爵士音樂的發展史中總有一個群體在推翻另一個群體,使爵士音樂在不斷地否定——創新的過程中發展,使爵士音樂充滿了活力與生機。

(說明:此環節既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也顯示出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要根據學生展示與介紹的情況,靈活、及時地作出反應;同時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表達他們的學習成果,尊重其學習的過程。)

3、爵士樂的藝術價值

⑴、爵士交響樂的產生——《藍色狂想曲》

最大的價值在於:把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⑵、複習主題音樂並模仿樂器演奏哼唱。

⑶、欣賞洛杉磯奧運會百臺鋼琴演奏《藍色狂想曲》的盛況。

⑷、師:為什麼美國要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演奏《藍色狂想曲》?這說明了什麼?設想一下,中國的2008年奧運會會向世界人民獻上什麼音樂呢?

(說明:提出一些理性的思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思考與創作(10分鐘)

1、爵士樂在中國

⑴、欣賞影片片段:解放前的舞廳中以爵士音樂做背景的場面。

師:在這個影片片段中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⑵、學生交流看法,並根據自己的理解,談對爵士樂在中國的看法。

⑶、師:爵士樂在中國的影響由來已久,當這種由美國黑人貧民創造的民間音樂在征服了白人之後,舶來了東方;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百老匯舞廳”“和平飯店”等,其音樂演奏形式與歌曲創作都表現出國人對爵士樂的吸收與借鑑。

⑷、欣賞:《薔薇薔薇處處開》

師:由於歷史的原因,爵士樂在很長的時間內,與頹廢甚至反動這些詞彙聯絡在一起,成了“靡靡之音”和腐朽生活的背景音樂。我們通過了解知道:爵士樂本是美國黑人創造的,是美國黑人情感的渲瀉與流露,表達的是勞動人民的心聲;只是基某些因素的影響,使人們對美國這種音樂缺乏正確、全面的瞭解與認識……但現代開放的中國,我們沒有理由拒絕接受外來的音樂文化,應以開放的心態來了解、學習多元的音樂文化,豐富自己的視野。

(說明:結合中國的實際,讓學生再次進行理性的思考,並匯出本課的學習目的:學會用審視的眼光對待外來的音樂文化,體現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

2、中國的爵士樂現狀

師:步入開放的中國,爵士音樂已逐漸走進人民的生活,日益受到大眾的喜愛,故此我們可以從各種不同的渠道收集到許多有關爵士樂的資料。

⑴、欣賞:具有爵士音樂風格的中國民歌:《採茶舞曲》片段。

⑵、分析與交流:

師:這首由中國民歌改編的爵士音樂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布魯斯音調的和聲、切分音的節奏以及演奏者的即興的技術發揮)

(說明:再次歸納爵士樂的主要音樂特點,併為以下的即興創作環節做鋪墊。)

3、創作和表演

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創作與表演:

可做簡單的旋律風格改編(教師稍做示範,並提供一定的範圍)

可為旋律配節奏的伴奏

可表演一段你學過的爵士音樂

可模仿爵士樂手的演奏

……

(說明:通過實踐,讓學生真正體驗“什麼是爵士音樂”)

四、歸納與總結

1、再次提出課題:什麼是爵士音樂?

引言:“若你非問不可,你是永遠不會知道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2、師:你們認為老師組織這次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與學生交流學習的感受與收穫)

3、師:通過音樂我們瞭解一種文化,而通過文化又讓我們更好地瞭解了音樂。我很感謝大家,是你們的作業給了我無數的靈感,是你們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爵士樂”,是你們又讓我看到了“什麼是爵士樂”,讓我真正領悟到了“什麼是爵士樂”,謝謝大家。

(說明:讓學生理解教師的教學目的,是本課的點睛之處,也是對本次學習的總結與提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老師也是一個有限的主體,整個的學習過程應是一個師生雙向互動與交流的過程)

高中音樂課教案人教版3

一、學習目標

(一)聆聽《雄心壯志衝雲天》、《家住安源》唱段,瞭解唱段內容,感受體驗現代戲曲音樂的表現力,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享受表演唱段的樂趣。

(二)瞭解京劇音樂的聲腔、板式、伴奏、行當以及現代京劇基本知識。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聆聽《雄心壯志衝雲天》及《家住安源》,感受、體驗其變化著的音樂情緒,掌握一些有關聲腔、板式、伴奏、行當及現代京劇的知識。難點:理解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板式、伴奏,在戲曲情感、情緒渲染表現中各自獨立而又相互幫襯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唱段初次欣賞;引領學生思考教師課前已準備的試題板所示思考題目(題目的擬定主要圍繞學習目標和知識重點中的內容,難易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而定)。

(二)二次欣賞唱段中重點部分節選,引領學生邊聽邊依據題板、記錄作答。

1、再次欣賞:學生間的交流,教師針對某些學生中還不清楚的知識點,進行講解、總結、歸納後再次欣賞。

2、分組展示學生藝術實踐活動:從完整唱段中根據聲腔及板式的特點,有目的挑選簡單的區域性唱段讓學生分組進行唱段模仿、板式節奏敲擊體驗。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學生資源(二)多媒體資源(三)網路資源

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建議

(一)知識的學習,採用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預習式學習方法,每個人蒐集的資料互相交流,共享。同時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順帶講解有關音樂知識。

(二)重要唱段的瞭解、掌握,採用針對性多次重複聽賞、聽辨法以及模唱唱段來獲得在感受體驗中的音樂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七、教學評價建議

(一)能基本掌握中國戲曲的聲腔、板式、伴奏、行當等以及現代京劇基本知識,能在課堂上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

(二)能與他人或小組間進行合作,唱上一小段現代京戲唱段並能進行表演設計。

高中音樂課教案人教版4

重點難點: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哪些聲部的節奏寬鬆、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聲部節奏密集、緊湊,旋律線平直,同音連續重複?讓學生體會和欣賞音樂中所包含的情緒及表達方法。

高中音樂課、欣賞課教案

一、自我介紹及導課。

1、今天是我和同學們共同學習和欣賞音樂的第一課,在學習和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安靜應該是必須的一種條件。試想,在嘈雜的環境中有可能進行音樂創作或者音樂欣賞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請同學們配合我,讓我們共同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為我們成功的進入音樂的美妙世界創造前提條件。

2、首先老師來介紹一下什麼是音樂藝術?音樂藝術是聲音的藝術、是時間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可能同學們對最後一項的感覺比較明顯,是的,音樂對人們情感的影響力是很強大的,比如在我們聽《義勇軍進行曲》時情緒會比較激昂,聽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會感到淒涼悲傷,這些都是音樂在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影響。

下面我們就來舉一個例子,請同學們和我一起欣賞《祖國頌》,聽聽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二、授新課

1、用錄音機放《祖國頌》的音樂(欣賞一部分),對作者及背景進行介紹。

喬羽作詞,劉熾作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為彩色寬銀幕文獻紀錄片《祖國頌》(初名為《1957年國慶節》)寫的兩首混聲合唱曲之一(另一首為《今夜到處有歌聲》)。影片在1958年元旦獻映後,這首歌就隨之廣泛流傳至今。

歌曲的體裁是頌歌。頌歌是一種聲樂作品的體裁,主要是歌頌祖國、英雄或歌頌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祖國頌》為混聲合唱歌曲,旋律寬廣,速度從容,氣勢巨集偉。F大調、單樂章,分為A、B、A三個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寫祖國大地山川壯麗,人民迎接社會主義時代到來的無比興奮的心情。開頭是男高音領唱和合唱形式的樂段,旋律悠長、開闊,中段有一段朗誦伴有優美動聽的復調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點,而朗誦詞之後則配上了2/4拍子的曲調:“鳥在高飛,花在盛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我們偉大的祖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時代。”速度轉快,節奏明快而富有彈性,間奏之後,進入B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揚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領唱、合唱形式。在d小調上的舒展、深情的分節歌,先後由女高音、男高音和派勞動、豐收的喜人景色。讚美了祖國各地工農業生產蒸蒸日上的情景。

再現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的變化反覆,節拍由4/4拍變為6/8拍,略去了朗誦段落,氣息更為寬廣,意境更為壯麗,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對祖國繁榮昌盛的期盼和歌頌。

三、課堂練習

在我們欣賞和了解《祖國頌》之後,同學們也一定喜歡上了這支氣勢巨集偉的頌歌,下面我們就來練習《祖國頌》的合唱片段。

帶領同學聯絡主旋律聲部,然後逐步加入其他聲部。

四、總結

音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標誌,也是一個人提高素質與修養的必修課。今天同學們與老師配合的很好,出色的完成了今天的教學內容,請大家再課下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音樂藝術的基本特徵”?這個問題我們會在下節課共同回答,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同學們,下課。

教學目的:

1、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全曲;

2、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

3、欣賞過程中音樂的表現手段與故事內容相融合,理性分析與情感抒發相結合,情感在音樂中獲得體驗,並能展開一定的聯想空間。

重點難點: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獲得音樂情感的體驗。

教 具:錄音機、多媒體、鋼琴

高中音樂課、欣賞課教案目錄

一、課前預習及導課。

1、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由何佔豪、陳鋼作曲。1959年寫成並首演。當時作者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青年學生。他們為了探索交響音樂的民族化,選擇了這一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為題材,吸取了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成功地創作了這部單樂章、帶標題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描述了樑、祝二人的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了憤怒的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樂曲的結構為奏鳴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組成。作品從故事中擇取“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分別作為樂曲呈示部、展開部及再現部的內容。運用西洋協奏曲中

的奏鳴曲式,很好地表現了戲劇性的矛盾衝突。並吸收了我國戲曲中豐富的表現手法,使之既有交響性又有民族特色。

2、這一民間傳說與史實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謂是千年等一回。據史冊記載,梁山伯是明朝的一個縣官,因秉公辦案,有“樑青天”的美稱。梁山伯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橋鎮。可是在挖掘墓地時,發現一墓穴,穴中有一塊刻著“祝英臺女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記載著祝英臺的身世:“祝英臺乃是南北朝時代的陳國人,一生行俠仗義,後來遭貪官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當地人們偷偷將其安葬於胡橋鎮。由於梁祝二人都是為百姓辦好事的人,人們便把他倆合葬在一起。從那以後,在民間就產生了各種各樣關於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課

引子:樂曲一開始由長笛奏出了華彩的旋律,呈現出一派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象。

由雙簧管奏出的主題音調,取自越劇的過門音樂。

呈示部:主部主題──在豎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譯出純樸而美麗的“愛情主題。”

(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少人聽了段旋律都為之陶醉。作者在選取這段主題時可是費了一番苦心。當年他們還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學生。何佔豪曾在杭州越劇團當演員,他對越劇音樂既熟悉又喜愛。在創作《梁祝》時,故事流傳在浙江一帶,越劇是浙江的代表劇種,他決心從越劇音樂中取材。據平時的觀察,許多越劇名演員,不論他們演出任何劇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時,臺下都會博得熱烈地掌聲為之呼應。作者抓住了這段唱腔作為《梁祝》中“愛情主題”的基本音調。這段主題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調。)

副部主題──與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音樂轉入活潑、歡快的迴旋曲。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描寫梁祝同窗共讀時的生活情景。(傳說中祝英臺女扮男裝去讀書,在途中與梁山伯相識後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這段音樂主題就是表現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時的情景。)在這段快板過後,音樂轉入慢板,副部主題中的結束部。在絃樂顫音的襯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載就要分別,音樂表現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依戀之情。(傳說中二人在臨別時,祝英臺假意說家中有個妹妹願嫁與梁山伯,約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這樣發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響預示出不詳的事情就要發生。

展開部:由三部分構成,抗婚、樓臺會、哭靈投墳。

(祝英臺的父親逼祝英臺嫁與官僚馬府少爺馬文才,祝英臺抗婚不嫁。)銅管樂奏出了表現殘暴的封建勢力的主題。緊接著小提琴採用戲曲的“散板”節奏,奏出英臺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樂隊以強烈的全奏,襯托著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絃奏出反抗主題。逐漸形成了矛盾衝突的高潮,越來越激化,但音樂突然停頓下來,又轉入慢板樂段──“樓臺會”(傳說中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探望,得知祝英臺為女子也得知祝英臺的痛苦,二人樓臺相會互訴衷腸。)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對答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如訴如泣的曲調。

接下去音樂急轉而下──哭靈投墳,樂曲運用戲曲中的緊拉慢唱的手法,將祝英臺悲切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至。(傳說中在梁山伯歸家後不久病故,祝英臺得知後悲痛萬分,她已下定了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她與父親約定,穿素服上花轎,並繞道梁山伯的墳前祭奠,父親同意。那天祝英臺來到墳上向蒼天哭訴後碰碑自盡。)鑼、鼓、管、弦齊鳴表現祝英臺縱身投墳,全曲達到了最高潮,樂隊奏出讚頌的音調。

再現部:樂曲出現了引子的音樂素材,而這已不是人世間的美景,而把我們帶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當祝英臺撞向石碑,墓穴突開,祝英臺縱身投入後,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我們又再次聽到了那段熟悉的“愛情主題”。許多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這一動人的情節。下面我給同學們朗讀一段“化蝶”的歌詞。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人徘徊,千古傳頌深深愛,山伯永戀祝英臺。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臺。

樓臺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彩蝶翩翩花叢來,歷盡磨難真情在,天長地久不分開。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動,對他們的命運給予同情,人們不甘於悲劇的結局,因為我們都憧憬未來美好生活。一雙彩蝶翩翩起舞,飛向遠天,去尋找真正屬於他們幸福,而給人間留下了無限地遐想。

三、總結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全曲,我們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是那動人的音樂調動了我們的情感,讓我們時而歡喜、時而憂傷、時而悲憤、時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經歷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於音樂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豐富了許多許多,通過這首作品,也告訴我們人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高中音樂課教案人教版5

教學目的:

1、通過介紹民樂二胡,培養學生熱愛我國民族音樂的思想感情;

2、通過幾首二胡曲的欣賞,體會樂曲所表現不同的風格,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3、通過介紹幾位音樂家,教育學生學習他們勤奮好學、開拓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二胡音樂欣賞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幾首不同風格的音樂

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引導想象感受的方法

學法指導:

自主、合作、探究;愉快與啟發式

教具或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二胡

教學過程

一、老師激情表演匯入(師奏3分鐘的二胡曲《光明行》)

提問:

1、這是什麼?

2、這是西洋樂器還是我國的民族樂器?

3、它有幾根弦?

二、介紹二胡:

因為它只有兩根弦,所以取名為二胡,二胡是現代的名稱,過去民間多稱它為南胡、胡琴、等, 二胡看上去是一個物體,沒有什麼感情可以表達,但是它一但經過不同的演奏人員在技術和藝術上的加工。就會變成一個很懂感情的東西,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講二胡的魅力所在。

三、欣賞音樂《賽馬》

1、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音樂的名字嗎?你們聽了著段音樂能講述一下你們的感受嗎?(師生共同討論,發揮自己的聯想)

2、樂曲簡析:(略)

四、欣賞音樂《空山鳥語》

1、播放《空山鳥語》引子部分,要求學生仔細傾聽,想象畫面;

2、請學生在黑板上畫出自己感受到的畫面;

3、教師根據引子畫出一幅簡單的群山圖;

4、繼續放音樂,完成畫面;

5、作者寫作主要意圖;

6、作者 生平簡介(略)突出作者勤奮好學;

7、樂曲簡析:(略)

五、欣賞女子十二樂坊的音樂

1、匯入:

2、介紹女子十二樂坊。

3、欣賞音樂《自由》。

4、裡面的音樂和以上的音樂有什麼並不同。

5、裡面二胡的演奏形式和以上有什麼不同呢?

6、音樂分析:(略)

六、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初步的瞭解了一下二胡,介紹了這麼多不同形式的二胡曲和一些音樂名人,希望大家象音樂名人那樣勤奮努力學習,能夠熱愛我國的民族音樂,學習我們民族樂器,並能夠更好的把我國的民族音樂開拓創新。讓我國的民族音樂在中國以及全世界發揚光大,永保青春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