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西湖》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西湖》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湖》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西湖》教學反思1

  本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裡行間包含著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讚美。就是因為課文中的語言是詩一般的語言,所以教學時頗感吃力,光是生字詞的過關就化了一節課的時間。臨了,還是有兩三個學生,還有一部分詞語不會讀。在詞語的理解上,只能化較多的氣力去完成,不然孩子如何能讀懂這樣一篇美的課文,如何能從文中吸取起精華,又如何能從文中感受到如此的美景。於是,在理解詞語時,用了很多方法,讓學生自主理解,實在沒有折的就查字典或詞典,總算是把這個攔路虎掃除了。如:“鑲嵌”,就藉助戒指來理解的,鑽石的託就是天堂,而鑽石就是西湖,即把鑽石鑲嵌在鑽托裡,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顆明珠鑲嵌在天堂裡的。“碩大”,孩子們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說了一句“從那邊跑過來一隻碩大的老鼠”,孩子們都快速地舉起了小手,說出了答案。“掩映”一詞的理解是藉助文中的畫面和我們教室後面的廁所來的。在課文的32和33 頁的下方的畫面上,一片片樹林鬱鬱蔥蔥的,偶爾見到幾處房舍。讓學生在尋找樹林中的房舍,再來理解“掩映”,真是恰到好處。又剛好我們教室後面的廁所也掩映在綠樹叢中,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層層疊疊”是通過畫簡筆畫來理解的。

  個人認為,本文內容略顯深了,孩子們不是很容易理解。通過看圖,通過品味文中的優美詞句,孩子可能還是無法領略到西湖的勝景,西湖的美麗風光還是無法在孩子的腦中形成畫面。在這樣的情況了,只能利用一切能利用的:簡筆畫、文中插圖、還有就是語言描繪。而用語言描繪,是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窮盡自己的想象空間用自己的話去描繪,基本上能理解了,然後再通過朗讀把課文讀美了。在上完了全文,再一次運用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運用文中的詞語來描繪圖畫中的美景,這樣即鞏固了詞語,又複習了舊知:從畫面中理解詞語,還訓練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剛好也迎合了教研室提出來的一課一個訓練點,還再一次領略了西湖的美麗風光。

《西湖》教學反思2

  《西湖》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那秀麗的景色, 可謂句句是景, 字字都美。 可《西湖》一課上下來卻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教完以後感觸還真是頗多。

  感觸一:文中有著較多的比喻句。這篇課文中有四個用得十分巧妙的比喻句,這些比喻句生動準確的體現了西湖景色的美麗,也反映出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妙處。於是我讓學生在第一課時就挑出文中最打動人的多處比喻句去細細體會:“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感觸二:文章至美,但這還需要學生對西湖有深刻的直觀瞭解和一定程度的語言積累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十里明湖”、“秀美典雅”、“掩映”、“輕風徐來”、“湖水盪漾”、“泛舟”這些詞是多麼精練,多麼抽象,又豈是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能感悟得出的? 再加上一類兩類生字共有31個, 更給課文增加了難度. 因此這篇課文雖美是美極了, 但難又是難極了。第一課時上的時候雖說課前佈置了學生預習,但是學生初讀讀得並不盡人意,所以又花了一些時間指導學生如何將長句讀好,如何將文章讀流利。文章篇幅較長,幾次指導,就佔用了本節課的不少時間,最後也就只能簡單地學了課文第一小節,並沒有按計劃學到第二小節。

  感觸三:每一個自然段的重點各不相同。由於第一課時教學內容的變化,我又重新設計了《西湖》一課的第二課時。我試著引領學生看著圖,在西湖邊走一圈,讓學生對西湖的全景有了大致的瞭解,並通過朗讀、說話進一步去感悟西湖獨特的美麗。課文的每一段落都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側重點,第一自然段換詞造句,第一課時已經訓練過了。第二自然段在看圖基礎上進行讀的練習,剛通過朗讀來體現西湖山水的美。第三段自然段在讀的基礎上做導遊式的介紹,清楚地瞭解西湖的幾個著名景點及其特點。第四自然段在美麗的圖片引導下練習想象說話,感受西湖夜景的美。應該說這節課教學的層次和目的相當清楚,如果能比較完整地按要求上完這堂課,那學生的語文能力就可以得到一次比較好的培養。我讓學生多次品讀,然後配上清雅的音樂去朗誦,由始至終,我想帶給學生一種令人深深陶醉的“美”——課文美、音樂美、課件美、朗讀美,帶著學生到“人間天堂”去走一走、看一看。

  感觸四:理解感悟過後,學生在背誦練習上還不夠深入。文章美,就應當引導學生積累,背誦便是最好的積累方法。課後的要求是背誦其中的一段,但是,文章的第三自然段由於方位詞多,好詞佳句也多,但這些好詞佳句和學生平時說的話有些不同,學生背起來就有些吃力。例如:蔥綠的孤山顯得十分秀美典雅。幾個好詞在一起了,學生反而覺得難了,只有讀得滾瓜爛熟才可以達到熟讀成誦。課堂的時間有限,怎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呢。我思考著。

《西湖》教學反思3

  學生升到五、六年級每週兩次的音樂課濃縮到每週只有一次,30分鐘,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要使學生繼續保持對音樂和音樂課的興趣和熱情,需要老師對音樂教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課前準備工作更選的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我們音樂老師要有創造性的教學思路,同時對教師的素質,思維開發能力對教師的創新能力和駕馭教材提出了挑戰。面對教材單元的內容怎樣取捨,怎樣拓展,需要老師把學生的成長需求放在第一位,讀懂本年級的學生,他們最需要什麼,找準每節課每個單元的切入點。

  再者一節音樂課,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獲得的情感體驗是大一樣的,我們老師所要做的就是要讓學生融入課堂當中,實現教於學的主動結合,整節課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完成,讓學生加深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進一步感知音樂的內涵中表現自我。所以我覺得要增加音樂教學中“音樂”的分量,充分體現音樂學科特色,要努力使學生動起來。這樣每週的30分鐘音樂課堂,學生會收穫頗多,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會慢慢遞增,用期盼的心情來迎接下週音樂課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