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小班美術造房子教案6篇

在編寫教案時,我們要體現個性化教學的理念,教案不僅是教學的計劃,也是教學過程中的指南和支援,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小班美術造房子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班美術造房子教案6篇

小班美術造房子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形狀的房子,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圓等不同的形狀。

2、讓孩子學習如何觀察事物順序的方法。

3、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影象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素材:木頭房,磚房,茅屋。

2、幼兒用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動物聲音,引起興趣。

1.播放聲音:鴨子,小雞。

師:小朋友,你們聽一聽誰來了?

小雞,小鴨要來我們這裡做客,它們想在我們這裡住一段時間

可是還沒有住的地方呢,怎麼辦呢?

2.啟發幼兒想辦法

二、讓幼兒觀察樓房。

你們看看這幾幢房子,我們幫它一起來選擇,好嗎?

1.出示圖片:木頭房

你們看,這是什麼樣子的房子?

(讓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引導幼兒從各方位去觀察樓房的形狀。

小結:這座房子是木頭房,矮矮的,房頂是三角形的。

2.出示圖片:茅草房

你們看,這是什麼樣的房子?房頂是什麼形狀的?

(讓幼兒自由討論)。

3.出示圖片:磚房

你們看,這座房子是什麼樣的?

(讓幼兒自由討論,知道這是獨立的)

4.引導幼兒觀察特別的建築與房子的區別,說出自己心中認為最漂亮的房子是怎樣的?

5.你想為小動物設計一座什麼樣的房子呢?

鼓勵幼兒大膽開展想象。

6.幼兒設計,繪畫漂亮的房子,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及時表揚有進步和有創意的幼兒,並激發其他幼兒的積極性。

三、展示幼兒作品,教師進行綜合評價。

組織幼兒佈置房展,相互交流,幫助小動物選出最漂亮的房子。

教學反思

“三人行必有我師”,孩子也是我的老師。 孩子們看待事物不同的角度的視角,以及他們擁有的天馬行空豐富的想象力,讓我隨著年齡增長漸漸丟失的童趣有著深刻的反省。今後的自己將會讓自己慢慢找回曾經的遺失。在課堂上我大致畫出房子的輪廓,有的.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畫得很獨特而有些就完完全全的跟著黑板上的描繪出來。前者收穫的肯定是快樂多一些,而後者的情況總有一天會對繪畫不感興趣。對於不同情況我對此也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因此我在課堂上將會把更多的耐心更多的鼓勵傾灑向孩子們。他們也一定會更加出色。

小班美術造房子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藕拓印的方法將兩個圓連線,並添畫小雞的眼睛、嘴巴、爪子。

2、大膽地畫出小雞簡單的動態。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1、學習用藕拓印的方法將兩個圓連線。

2、感受活動的快樂。

活動難點:大膽地畫出小雞簡單的動態

活動準備:

蓮藕;紅、黃、藍三種顏色;勾線筆每人一支、有色卡紙每人一張。課件。

(除了上述物質材料的準備,還應有經驗的準備,如課前觀看小雞的圖片,瞭解小雞簡單的動態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小雞》引題。(圓腦袋,尖嘴巴,會捉蟲,會吃米,唱起歌來嘰嘰嘰。)

二、討論演示小雞的簡單動態。

1、出示謎底: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是什麼

2、提問:請小朋友來想想看小雞會幹什麼呢?"

3、接下來,王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小雞的故事(播放ppt):雞媽媽孵了很多雞寶寶,今天天氣真不錯,雞媽媽決定帶小雞到草地上玩耍,其中小黃雞跑得最快,它早早的來到了草地上,在看前面有沒有食物。

4、草地上又來了一隻小黃雞,瞧,這隻小黃雞正在幹什麼呢?

哦,可能正在看天上的白雲吧?

5、這時小紅雞也來到了草地上,咦,你們看小紅雞正在幹什麼呢?

哦,它可能正在地上找東西吃呢,兩隻眼睛正在尋找著什麼?

6、兩隻小藍雞出來了,他們又在幹什麼呢?

哦,原來是在爭蟲子吃啊。

三、學畫小雞

1、出示蓮藕,

“這是什麼呀?”“兩個圓連在一起,像什麼呢?”強調頭和身體是要緊緊的連在一起的。

2、添畫嘴巴、眼睛和兩條腿。

“尖尖的嘴巴,圓圓的眼睛”添畫小雞的嘴巴、眼睛和兩條退,畫兩條腿的時候我們讓直線來幫忙,畫出兩隻腳和分開的爪子。

四、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要求:

1)不要將顏料混在一起;

2)藕蘸上顏料印在紙上後,馬上拿起。

2、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將兩個圓連線在一起,引導幼兒畫出小雞的各種動態。

五、幼兒說畫。

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出來,讓幼兒來說說自己畫的小雞在幹什麼。

活動反思:

激發幼兒製作的樂趣,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和學習,使幼兒更好的獲得直接的感性經驗。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展示幼兒的作品,既滿足了幼兒的好表現心裡需要,又讓賞識教育得到了延伸。

小班美術造房子教案篇3

一、素材解讀

1、素材的選取。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的學習在整個空間與圖形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傳統教學中,常常是從圖形開始學習面積,因而學生總感覺與生活脫節,沒什麼用處。新教材徹底改變了傳統教材的這種編排體系,從現實生活中的買新房入手,通過觀察圖紙、計算面積、裝修新房等一系列的活動來認識面積單位、計算面積,有效地接近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另外,教材所呈現的背景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與現實背景,從中也能折射出改革開放與富裕的時代特點,用這樣的學習材料來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

2、本單元的情景串。本單元有4個資訊窗。依次是:

二、單元知識分析

1、知識基礎。

一年級下冊: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各種平面圖形的認識);

二年級下冊:做鳥巢--圖形與拼組(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三年級上冊:美化校園--圖形的周長(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教材的地位。有三點:

是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學習與完成階段;

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繼續學習;

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基礎(數學中的問題、生活中的問題)。

3、知識構成。共設有4個資訊窗,每個資訊窗的學習內容如下:

資訊窗1:面積與面積單位;

資訊窗2: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

資訊窗3:解決問題;

資訊窗4:地積單位(公頃與平方千米)。

三、單元教材解讀

(一)資訊窗1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作為買新房的第一步,首先就要看自己家新房的圖紙,這也是一般家庭經常做的事情。教材考慮到了這一現實的背景,因而在素材選取上首先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幅新房的平面圖,一家三口人正在欣賞自己未來的新房。從對圖紙的觀察可以自然地切入到對面積大小的認識之中。

2、情景圖中的資訊。圖中呈現的是新房子的圖形資訊及文字資訊。

文字資訊:7個房間的名稱;

圖形資訊:7個房間中有6個長方形,1個正方形(餐廳是正方形,如果學生表述為長方形,也是可以的)。

3、例題的設定與功能。本資訊窗設計了1個紅點,共1個例題。

餐廳和廚房哪個大呢?學習面積、面積單位。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教材分析:

情景圖:情景呈現的是新房的圖紙,整節課的學習活動都是圍繞著這張圖紙而展開的。學生在探究面積的意義及面積單位的意義時要用圖紙中的這些圖形來進行,由於這些圖形沒有資料,教師在讓學生準備圖片時可能就會不知所措。單位:釐米

合作探索:教材是圍繞著廚房與餐廳兩個圖形大小的比較來進行的,首先是用圓片來擺,然後用小正方形來擺,從而知道長方形比正方形大,既廚房比餐廳要大。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要讓學生準備多大的圓片,準備多大的小正方形,而且準備的圓片與小正方形還要與廚房、餐廳的圖形相吻合,這在材料準備上遇到了困難。

(2)如何改造教材:

情景圖:用標有資料的一張圖紙來呈現,並且這個資料還要便於學生課上進行操作,既利用這些資料組成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紙片的大小要適宜,要便於學生使用。(其實是把資訊窗二的情景圖中的資料按照縮小20倍,既本圖中的比例尺是1:20)

(3)學生材料準備:一是為每個小組準備一套如圖所示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紙片,每張紙片標上資料,寫上紙片的編號。還要注意紙片的大小要與圖中的資料相吻合。二是準備剪刀,課上用來剪出面積單位。三是為每個小組準備畫在紙面上的一組圖形:10㎝×4㎝和6㎝×6㎝的是一組,6㎝×4㎝和5㎝×5㎝的是一組。四是為每個小組準備畫在紙面上的2分米×2分米的圖形,用來剪平方分米。

(4)例題教學的層次設想:在合作探索階段,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面積意義的抽象階段;二是面積單位的學習階段。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面積意義的抽象:引導學生在觀察情景後進行四組圖形的大小比較,按照“猜想--驗證--抽象”的思路進行學習。猜想--觀察情景,估計兩個圖形誰大誰小;驗證--利用手中的紙片進行操作,既進行重疊的操作活動,驗證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確。抽象--廚房、餐廳、客廳......地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①=②(長是25釐米,寬是20釐米;兩個元素相等。)

③=④(長是25釐米,寬是10釐米;兩個元素相等。)

①>③(長都是25釐米,寬分別是20釐米與10釐米;一個元素相等。)

④>⑥(寬都是10釐米,長分別是25釐米與15釐米;一個元素相等。)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面積的描述性定義是在圖形大小的比較過程中來進行的。也就是說,面積意義的描述,是通過圖形的大小比較,在建立圖形大小的表象過程中來學習的。

面積單位的學習:此階段有四個學習活動組成--活動一:利用紙片材料比較3號廚房與7號餐廳誰大誰小;活動二:比較畫在紙上的平面圖形的大小;活動三:剪出面積單位“平方釐米”;活動四:認識“平方分米與”平方米“。

面積單位產生的必要性是前兩個活動階段學習的重要目標。

活動一:按照”猜想--驗證--反思“的程式進行教學。猜想:既猜想3號廚房與7號餐廳誰大誰小。驗證:利用手中的紙片材料進行合作探究。反思:既反思以上解決問題的過程,梳理學生想到的辦法(用重疊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估計學生在驗證時可能想到以下的辦法:既用三次重疊的方法看到3號紙片大。

活動二:為學生如下所示的畫在紙片上的圖形,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第一組圖形:

第二組圖形:也可以為部分小組下面的圖形:

所有的圖形都平均分成1釐米一份,用圓點隔開。

在上面的活動中,學生用重疊的辦法比較出了兩個紙片的大小。現在是比較畫在紙面上的圖形,要比較它們的大小,就不能用重疊的老辦法了,就要尋求另外的辦法與思路。估計學生可能找到畫方格的方法,第一組的比較可以畫成邊長為2釐米與1釐米的小方格,而第二組的比較只能畫成邊長為1釐米的小方格。另外學生可能把以上探究活動中的重疊方法遷移過來,既先畫出重疊的部分,然後再畫邊長這2釐米或邊長為1釐米的小方格進行比較。這種辦法也可以用”畫方格法“進行梳理與概括。

活動二同樣也是按照”猜想--驗證--反思“的程式進行教學。反思時引導學生想到”方格法“,同時進一步說明:我們用畫方格的辦法不果斷比較,其實就是找到了比較平面圖形大小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面積單位“。至此,面積單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終於顯現出來,正要揭開它那神祕的面紗。

活動三:剪出面積單位。

按照”活動--交流--抽象“的程式組織學習活動。活動指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紙片剪出一個面積單位;交流指彙報是怎麼剪的,估計學生可能剪成邊長為1釐米的正方形、邊長為2釐米的正方形,還有可能剪成長方形這種情況。抽象指明確揭示”平方釐米“這個面積單位--我們知道,不是任意一條線都可以作為長度單位,只有1釐米、1分米、1米才可以作為長度單位,那麼是不是我們剪出的這些小正方形都可以作為面積單位?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

接下來指導學生利用上述的材料再剪出2平方釐米、5平方釐米、10平方釐米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習,學生對於面積及其每個圖形中包含的面積單位的表象可以得到充分的建立。

活動三認識”平方分米“與”平方米“。有了平方釐米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演驛探究,既想象一下,面積單位還可能有哪些?什麼是1平方分米?什麼是1平方米?可以讓學生剪出1平方分米,可以用線繩圍出1平方米。

(二)資訊窗2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上一個資訊窗呈現給我們的是觀察自己家新房的圖紙,作為故事情節的發展,本資訊窗呈現給我們的是住進新房。各式各樣的傢俱折射出現代家居的豪華,從中也能折射出現代人的幸福生活。

2、情景圖中的資訊。情景中呈現了新房的圖形資訊及圖形的邊長資訊,另外還有房間中掛毯的邊長資訊。

3、例題的設定與功能。本資訊窗設計了2個紅點,2個綠點,共4個例題。

第一個紅點:廚房的面積有多大?學習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第一個綠點:怎樣計算客廳的面積?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第二個綠點:餐廳的面積是多少?學習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第二個紅點:掛毯的面積是多少?運用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學習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教材分析:

情景圖:平面圖標出的是新房的實際大小,如果利用它來進行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學生在思維時就應該有一個轉換,既先暫時把它看作單位是釐米進行探究,對於三年級的兒童來講,他們還不具備這樣的思維能力,既還不具備模型化的,因而在思維時可能會有困難--明明單位是”米“,怎麼在探究時用”釐米“進行?

另外,平面圖呈現的房間的實際尺寸與掛毯呈現的實際尺寸相矛盾,這也是影響學生思維的一個方面。

合作探索:教材是在探究了廚房與兩個臥室三個圖形的面積之後對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進行,缺少了一個發現”變中的不變“的探究過程。

另外,正方形作為特殊的長方形,它的計算方法與長方形完全一樣,對它的計算公式的抽象可以在長方形面積計算的練習環節來進行,既不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環節來進行。

(2)如何改造教材:

情景:呈現兩幅圖形,一幅平面圖在呈現時長與寬的資料用釐米作單位,把它作為圖紙來呈現,用它來探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既把情景中的平面圖的資料改為以釐米作單位);另一幅呈現課本所示的平面圖,用實際尺寸標出,用它來作為練習用,求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

例題:把第一個紅點求”廚房的面積有多大“改為探究圖紙上圖形的大小。既求圖紙上各個圖形的大小。

(3)學習材料準備:學生準備如下材料:一是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紙片十幾個;二是為學生準備一套探究用的長方形紙片,紙片的大小與情景呈現的資料相吻合。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首先呈現新房平面圖的圖紙:把情景中平面圖的資料改為以釐米作單位。

第一個紅點:廚房的面積有多大?改為”每個圖形的面積有多大“?學習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按照”猜想--探究--反思“的程式進行教學。

猜想:考慮到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本,也可能有的學生知道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不妨先讓學生猜想一下每個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在學生會算面積但還不懂得面積公式算理的前提下能夠算出圖形的面積,都屬於猜想數學方法的範疇。

探究:指讓學生利用紙片材料探究每個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為學生的紙片材料要分別寫上房間的名稱。

反思:反思即昇華,引導學生髮現上表中”變中的不變“,既通過橫向與縱向的對比與辨析,長方形面積計算的一般方法,並抽象計算公式。

鞏固:呈現課本所示的平面圖(用實際尺寸標出)。此環節作為”每個圖形的面積有多大“學習之後的練習,並在練習過程中抽象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同時把問題改為”每個房間的面積有多大“?

第一個綠點:怎樣計算客廳的面積?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第二個綠點:餐廳的面積是多少?學習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第二個紅點:掛毯的面積是多少?運用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如何進行面積單位之間進率的學習?

策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掌握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梳理認知。

建立模型:指在教師指導下把掛毯的樣子畫下來,實現生活問題向數學問題的第一次轉化。教師可以把掛毯的大小畫在黑板上,也可以用邊長為1米的白紙來呈現。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對於情景中的掛毯來講,學生是陌生的,另外,它的實際邊長雖然是10分米,但它畫在情景中的長度卻不是10分米,也沒有辦法呈現邊長是10分米的掛毯,因而必須再畫出一個另外的圖形,與它的實際邊長相吻合,這既是建立準確的面積表象的需要,同時也是解決問題的需要。

模型求解: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探究”掛毯的面積是多少“。

梳理認知:既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觀察,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關係。

本資訊窗教學的最後,不妨引導學生把新房的面積求出來:觀察情景,求出新房的長是10米,寬是9米,面積就是平方米。

(三)資訊窗3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情景呈現的是一家人正在設計裝修新房,由裝修新房所需要的材料價格資訊與新房面積資訊自然地引入到求總價的學習活動之中。

2、情景圖中的資訊。圖中的資訊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房間大小資訊,既房間的長與寬;二是裝修房間所需要的材料的價格資訊。

房間長5米,寬3米;石膏線每米12元,木地板每平方米60元。

3、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教材分析:本資訊窗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以後來學習的,主要任務是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對於學生來講,運用以往的知識與經驗,求出像情景中的問題的解可能困難不大,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建立這種型別問題的思考模型(既用乘法進行計算),建立問題求解的表象,這是教學需要昇華的。教學中還必須把上一個情景中的平面圖進行張貼。

(2)幫助學生理解情景是教學中不能忽視的。如木地板、石膏線等。石膏線可能就是緊貼著地面的豎直的石膏板,既通常所說的”石膏裙子“。

(3)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可以從情景中的長5米、寬3米的房間入手,這個房間在哪裡呢?讓學生在情景中找一找,在教師的引導下求裝修小臥室需要多少元錢:

木地板:5×3=15(平方米),15×60=900(元)

石膏線:(5+3)×2=16(米),16×12=192(元)

對於情景中的文字來講是抽象的,只有用圖作引導,學生在思考時才不至於僅僅依靠抽象地去想。

(4)要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在教學情景中的例題以後,可以引導學生計算其它幾個房間裝修需要的錢數。

引導學生填寫表格的過程,其實就建立了線、面、數量、單價與總價之間的有效聯絡。線組成面,面中有數量(總的面積),數量與單價相乘就是總價。

(5)如何幫助幫助抽象算理(算式):求裝修每個房間需要多少元,必須用單價與面積相乘,算理雖然簡單,但是對於學生來講非常抽象,因為它改變了學生原來的認知結構。學生原來學習的是如”每枝鋼筆5元錢,12枝鋼筆多少錢“,是用單價與數量相乘,這裡的數量是鋼筆的數量,學生好理解,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近。而本資訊窗的學習,雖然數量關係一樣,但這裡的數量是”面積“,既是平面上的數量,對學生來講又是一個挑戰。

通過填寫表格,不僅僅能夠學到思考的方法,既從最簡單的資料入手進行考慮,而且還能逐漸地建立計算的模型,既求錢數(單價),要用單價與面積相乘。雖然這個數量關係不需要抽象,但卻為以後抽象數量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

課堂最後,不妨把裝修新房所需要的總錢數求出來。

反思以上的教學設想,我們不難發現,教學設計是以解決問題為基礎的,解決問題的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解決問題以後要適時地進行抽象與昇華。昇華既引導學生感悟隱含在其中的數量關係,既:單價與面積相乘就是總價。

(四)資訊窗4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情景圖呈現的是新房所在的小區的景色,由室內擴充套件到了室外。從情景看,若干個樓房組成了一個大的住宅小區,形成了現代城市中特有的現象既樓群,折射出了現代城市迅速發展的特點。

2、情景圖中的資訊。

小區佔地6公頃,綠化面積約有2公頃。

3、例題的設定與功能。本資訊窗設計了1個紅點,共1個例題。

1公頃有多大?學習地積單位”公頃“及”平方千米“。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建立公頃與平方千米的表象是教學的重要目標。

對於學生來講,公頃與平方千米是非常抽象的,它不像長度一樣是學生熟悉的。表象建立的標誌是不僅要知道公頃有多大,還要在記憶裡有它的大小模型,既當提到公頃時,馬上就要想起當初在學習時大家圍起來時的面積大小。只有建立了這樣的基礎,在思考其它的資料時,就可以以它作為基礎,如5公頃有多大,有5個學校操場那麼大,既5公頃=50000平方米。數的計算如果脫離了這樣的表象,就只能是簡單的數學知識再現。

(2)課外與室外實踐活動是建立公頃與平方千米表象的基礎。

與其它知識學習不同的是,公頃與平方千米必須要開展課外與室外的實踐活動。如公頃,量出邊長100米,讓大家圍起來,圍成一個正方形,使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有多少,它的面積就是1公頃。又如平方千米,邊長是1000米,教師可以提前預測1000米有多長,讓學生提前一天或幾天走一走。

(3)要做好從室外活動到室內抽象的轉換。如公頃,學生在操場中圍起來,初步建立了1公頃的表象,課前對平方千米也進行了探究,在教室中還要把它們畫下來,通過畫下來的這個圖形進行公頃與平方千米之間進率的抽象。

(4)及時補充資料,幫助學生完善認知。如每個鄉鎮的面積有多大,寧陽縣的面積有多大等。對於公頃與平方千米來講,它們都屬於”大數“,大數的概念的建立,表象的形成,必須依賴於思考模型,象前面所說的大家圍起來一個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就是一個思考的模型。另外我們為學生補充的資料也可以看作是思維的模型,如新疆的面積大約佔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大約是150萬平方千米,當學生知道了山東省的面積大約是15萬平方千米之後,學生思考150萬平方千米就有了一個可以的模型,既學生可以把它與山東省的面積進行比較,知道大約是10個山東省的面積那麼大。

小班美術造房子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各種點、線、面來設計房子。

2、感受創意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手腦操,鉤線筆、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1、師:小朋友大家好,今天大郭老師要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得救的小房子》。

2、師:剛才小朋友在聽故事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麼呀?(老師邊講故事邊畫畫對嗎?對了,真棒!)老師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活動,手腦創意繪畫,它和平常的繪畫課不一樣,它呀?是通過手、腦、口、眼、耳五維並用的方式來構圖的,所以非常有趣,今天呢?我給小朋友帶來的課題是《穿新衣的小房子》

3、現在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表演音樂手腦操《得救的小房子》。 二、構圖要點

1、小朋友邊聽兒歌邊跟著老師畫出房子的.形狀。

2、線條不需要很直。

3、背景的山和樹小朋友可以自由發揮。

三、塗色環節

1.塗色的手法可以多變一點,如平圖或圈圖。

2.塗色要細緻點,否則畫面會髒亂。

四、作品展示,點評賞析

價值分析:通過點評活動,提高幼兒的創作慾望,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今天我們幫助小房子穿上了新衣,大家都做得很不錯,回家以後和爸爸媽媽共同討論研究設計出一套《未來的房子》好嗎?

小班美術造房子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家長剪好的幾何圖形拼貼出房子。

2.瞭解房子的組合方法。

3.對參加手工拼貼活動感興趣。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重點:

嘗試運用幾何圖形拼貼房子。

活動難點:

掌握貼上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微課課件。

2.白紙、大小和顏色都不同的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圓形、長方形等圖形若干、白乳膠、棉棒、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介紹活動名稱

二、出示小兔子,創設情境

師:昨天森林裡颳了一陣大風,把小免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想請找們小朋友幫它蓋幢新房子,你們願意嗎?小朋友們真有愛心。我們先來看看可以蓋什麼樣的房子。

三、認識房子的圖形構成

1.出示房子圖片一(三座不同的房子)。

師:這有三座房子,看看房子上面都有什麼?(門、窗、煙囪、牆)這些只有一層的房子,我們叫它平房。

2.出示房子圖片二(兩座不同的樓房)。

師:除了平房,還有這樣的房子。我們來看看這座房子有幾層呢?(三層、兩層)這些有幾層的房子,我們叫它樓房。

3.師小結:這些房子是用哪些圖形寶寶造出來的呢?

四、示範操作環節

1.介紹所需材料。

2.複習白乳膠的.使用方法。

3.教師示範用圖形造房子。

4.欣賞其他幼兒的作品。

五、結束部分

師:請你開動腦筋,動起小手,為小免造一座漂亮的房子吧!可以跟家人介紹一下你給小免造的是什麼房子,用到了哪些圖形寶寶。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能仔細觀察房子,認識了新的圖形。根據家長反饋,大部分幼兒能獨立使用白乳膠和棉棒貼上房子,也有個別幼兒能嘗試自己剪圖形,今後可以逐漸增加一些使用剪刀的手工活動,教孩子正確地使用安全剪刀。

小班美術造房子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紙泥畫作品,學習和掌握紙泥畫的製作方法和步驟,體驗動手製作帶來的樂趣。

2.初步產生對紙泥活動的興趣,願意進行紙泥活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6.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7.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紙泥、顏料、漿糊、白膠、鑷子、鞋盒、筐子。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紙泥畫的製作。

活動難點:

紙泥畫的貼上和製作完成。

活動過程:

一、感知小雞的基本特徵,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玩具小雞,這是什麼?小雞是樣子的?

2.教師念兒歌《小小雞》,概括出小雞的基本特徵。

小小雞,嘰嘰嘰,尖嘴巴,圓身體,身上穿著絨毛衣,愛吃小蟲愛吃米。

二、欣賞紙泥畫,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紙泥畫,讓幼兒看看這幅畫與我們平時作的畫有什麼不同?是用什麼畫的?畫在哪裡?

2.上次我們用紙泥按磨具做了各種水果,現在我們製作小雞。

3.出示背景圖,小朋友怎樣把紙泥畫在紙盒上?

三、基本部份

1.認識、瞭解製作紙泥畫的工具。

2.這是什麼?鑷子用來幹什麼?

3.提醒幼兒在輪廓線內給小雞、小草、毛毛蟲等物穿上衣服。

四、幼兒合作進行

1.提出製作要求,鼓勵幼兒按照要求大膽地進行紙泥活動,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迴觀察,並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2.教師可提醒幼兒在畫未乾之前別去摸,培養幼兒的耐心等待能力。

五、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1.你喜歡哪一幅作品?最喜歡哪一隻小雞?為什麼?

2.懸掛孩子的作品,讓孩子學習和欣賞。

活動反思:

製作紙泥畫需要很多材料和花很多時間做前期準備,因此在活動之前,我進行了很充足的準備,如購買鑷子、毛紙、白膠、保鮮膜等,在活動的前一天浸泡紙泥以及當天進行調色等,活動的時候材料豐富,孩子們感興趣。做出來的作品顏色鮮豔。活動的一開始我用了圖片和詩歌讓小班幼兒直觀的瞭解了小雞的基本特徵,第二環節我讓孩子欣賞了教師製作好的紙泥作品,並說:“這幅畫和你們平時畫的畫有什麼不一樣嗎?”孩子一下子被吸引,認認真真的觀察畫,接著老師丟擲問題:“它是用什麼畫的,畫在哪裡”,孩子的興趣被老師巧妙的激發。接著我讓孩子們認識了作畫工具以及自己作畫注意點,今天的畫是合作畫,因此我也是在這環節上講的比較多。今天的活動我沒用教一些技能技巧的東西,部分孩子沒有掌握在畫上壓一壓、孩子普遍出現紙泥在輪廓線中不均勻,在課中沒有重點說,因此我也是比較矛盾,可不可以教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不過沒有掌握的孩子我會在區域中重點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