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背影》教學設計模板

教案是每個老師上課必備的講課材料,但一份好的教案,也能決定一堂課的質量。國中語文《背影》教學設計怎麼寫?下面就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背影》教學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背影》教學設計模板

《背影》教學設計1

背影

朱自清

●學習目的:

1、情感朗讀,體味文章所表達的父子深情。

2、學習本文人物描寫的方法,體會樸實的語言風格。

3、抓住“背影”這一感情聚焦點展示人物的心靈。

4、培養學生珍愛親情,善於理解,積極與父母交流與溝通。

●學習重點:

1、情感朗讀,整體感知,體味深情。

2、語言揣摩,背影品味,感悟親情。

●學習時間:二課時

●學習準備: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躊躇 拭 頹唐 瑣屑 舉箸

2、結合註釋,理解下邊詞語的含義。

狼藉 慘淡 勾留 變賣典質 賦閒 蹣跚 頹唐

觸目傷懷 不能自已 情鬱於中 瑣屑

3、反覆朗讀課文,體味文章所表現的父親的深深的愛子之情。

●教學設想: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敘事散文,其語言質樸,飽含真情。在教學中,應以“情”為切入口,要求學生在誦讀中體味出文章中所蘊含的父子深情——父親愛兒子,兒子理解懷念父親。同時要精心設定好問題,引導學生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作者情感並進行體驗,以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生活、感悟親情的生活習慣,激發學生寬容仁愛、勤奮學習的熱情。

●教學設計:

一、父情體驗,激趣引讀。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比如:春天樹尖上長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裡遠處傳來的一首懷舊的老歌,週六回到家,父母早已為我們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樣的事,也許還有很多很多。它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也許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並不經意,但在特定的環境中,那種對親情的感念便會湧動在我們的心田。那麼哪位同學願意再體驗一下這種溫情呢?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祖籍浙江紹興,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們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這篇課文追憶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家庭變故。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勞碌,謀事艱難,在他們心頭籠罩著一層不散的愁雲。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所以更喚起人們的同情、嘆惋和共鳴。

二、誦讀積累,尋找親情。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設問:找出文章中寫背影的文字,說說作者寫得最為動情的是哪一段,朗讀體驗並說說你的理由。通過“背影”你感受到了什麼?

“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分別為:⑴懷念父親,惦記背影;第一次是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⑵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父親胖胖的身軀,步履艱難,蹣跚的走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⑷別後思念,再現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作者寫得最為動情的是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因為此時作者寫得最為詳細:先寫外貌(寫衣帽)然後寫動作,用特定鏡頭精細地描寫爬月臺的動作,還用自己的感情烘托這個背影。感受:父疼子,子愛父,——父子情深。三、合作探究,品讀親情。設定問題情景一:

♂父親對兒子的疼愛主要表現在浦口送別中,那麼在這送行過程中,父親為兒子做了哪些事?

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子上車,揀定座位,叮囑兒子,囑咐茶房,為子買橘。體現:細心關照,周到入微

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為兒子做了這麼多繁瑣細小的小事以外,還以什麼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父親的語言。體現:憐惜體貼,依依不捨

⑴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⑵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⑶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⑷進去吧,裡面沒人.

(樸實而簡潔的語言,表現出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深摯的關愛,憐惜體貼兒子,依依不捨,語言樸實,感情深沉。)

設定問題情景二:

那麼兒子理解了父親的深情嗎?為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理解。三次流淚,兩次自責:

A.望父買橘,艱難背影——感動之淚

B.父子離別,惜別背影——惆悵之淚

C.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之淚

D.太聰明瞭,聰明過分——後悔自責

兒子對父親:真切理解,真誠感激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兒子從不理解到理解、體諒、感動、思念)

設定問題情景三:

是什麼原因促使作者對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印象最深,從而著力地進行描寫?

在禍不單行的家境中,父親在謀事和送行二者之間他將兒子的路途平安看得更重,這是何等的愛子之心!揹著沉重的精神負擔,父親還要安慰兒子,送行時又細緻入微地關照。買橘子要過鐵道,體胖的父親爬起來非常費勁,但是為了兒子,再難的事情他也心甘情願。想到這些,就在望著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時,“我”的良心受到觸動,頓悟父親的愛心,所以“我”哭了,父親此時的背影便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設定問題情景四:♂全文有幾處用了對比或反襯的寫作方法?分別起什麼作用?

第一處:家中不幸之後,父親本來心裡難過,卻說“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憐;第二處:“我”的“聰明過分”和父親的“迂”相比襯,表現父親的愛子情深;第三處:最後一段父親“待我漸漸不同往日”與“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兩種態度心情相對照,更加襯托出父親在艱難處境下愛子之情的濃厚與久遠。)

四、體驗拓展,回味親情。

1、體驗拓展:

父母愛子女之事,可寫的事情成千上萬。本文以小見大,將父母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摯愛全部凝聚在這個背影裡。就像我們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遊子吟》就把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種種複雜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臨行密密縫”這個形象上。讀了本文,你不會不想到父母平時對自己的許多鍾愛,甚至有些是自己本來不怎麼在意的事情,這時也會浮現出來,令你動心,乃至流淚,甚或慚愧。請你仔細品味這記憶中的珍寶,說說在你的家庭裡,你所感受到的至愛親情。

你認為父親為兒子做的這些事普通嗎?為何兒子會多次流淚?

2、回味親情:

(放背景動畫《懂你》) 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床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著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著我們。讓我們都能對他們說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了你們。

五、小品表演,走進“父親”。

要求:請同學們仔細觀看,然後找出文中這一情節的語句。自己加以朗讀,仔細體會,發表看法,暢談感受。

也請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再現生活中父母的親情,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

六、總結儲存,課外延伸。

1、總結儲存:

學了這篇課文之後,我們知道:好文章並不一定需要華麗的語言,只要你平常善於觀察,善於體會,就一定會寫出好文章來。

2、課外延伸:

①背誦“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了”一段。

②體會結尾處作者的情感,為作者寫一封回信給父親。

③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寫一篇記述父母或祖輩疼愛自己的文章。

④今天我們要佈置的是一個特殊的作業,請同學們回到家裡,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為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好嗎?

(武原鎮中學 陸海峰)

難忘背影 ——點題

父 家境:禍不單行 父親疼愛兒子子描寫背影 別前:細心關照 兒子憐愛父親情買橘子: 體貼周到

惜別背影深 再現背影——思念

《背影》教學設計2

《背影》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掌握“狼藉”“躊躇”“蹣跚”“頹唐”“瑣屑”等詞語的音形義。

2.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徵,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3.理解一些語句的含義,體會樸實的語言風格。

4.領會文中的父子之情,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設想:

1.預習要求:掌握文中的生字詞;瞭解作者簡況;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全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表達了什麼感情?)

2.教法與學法:在教學上,設想如下:以學生嘗試閱讀為主、(嘗試分析結構、嘗試品味語言、嘗試展開聯想、嘗試模擬表演等)老師組織交流,討論並適時點撥。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要點:學習抓住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特徵表情達意的寫法,初步體會文章中的父子之情。

一、簡介作者,匯入新課:

介紹作者及背景,匯入,學生閱讀註解

朱自清是現代著名散文作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畢業於北大哲學系,當過中學教員,後去英國留學,回國後任大學教授;他於“五四”時期即寫新詩,曾是現代文學史上最早一個詩刊——《詩》的編者之一,1925年後創作轉向散文,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等;晚年他積極支援反對蔣介石統治的學生運動,1948年6月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植日本和拒絕領取“美援”麵粉的宣言,毛主席曾說:“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民族的英雄氣概”。(《別了,司徒雷登》)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寫得情真意深,十分感人,不少人讀了都落下了眼淚。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真摯無私的。這種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對這種感情有的體會到了,有的體會不到;有的當時就體會到了;有的過後才體會到。同學們想一想,父母的疼愛之情是否感動過你?你是通過什麼事體會到的?這種感情是體現在父母的隻言片語中,還是隱含在父母的神氣裡?是通過某個動作流露的,還是通過某個身形體態表現的?(學生髮言)魯迅曾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而本文作者卻只寫父親的背影。學習這篇課文時,同學們要弄清:這是父親做什麼時的背影?這“背影”體現了父親對“我”的什麼感情?文章寫這“背影”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檢查預習

1、 預習提示中的字詞的注音、解釋

出示小黑板,學生注音,師生共同釋詞,有的看課文註釋。

交卸(xiè)解除職務,向後一任官吏交代工作

奔喪(sāng)從外地急忙趕回去料理長輩親屬的喪事。

躊躇(zhóuchú)猶豫(yù)迂(yū)腐頹(tuí)唐瑣屑(xiè)

晶瑩(yíng)差(chāi)使狼藉(jí)簌簌(sù)賦(fù)閒

遊逛(guàng)柵(zhà)欄舉箸(zhù)

2、補充:柵迂不能自已惦記

三、朗讀課文

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或默讀,或大聲朗讀,或快讀,或慢讀。邊讀邊動筆,勾劃以下表現以下內容的語句

1、人物、事件、地點

2、不能理解的詞句

3、自已認為感人的地方

4、寫背影的語句

四、整體感知,嘗試練習。

學習速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先獨立思考,後相互交流討論,最後教師點撥指導)

1、文中寫了幾次“背影”?著重寫的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寫送別時的“背影”,表現了父子間的什麼感情?(完成此題後,朗讀第六、七段,加深體會感情)

2、每次背影出現,“我”都有什麼感受?

3、文章題目是“背影”為什麼還要寫第二段、第三段?(以上內容分步完成)

五、教師小結

如果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在日常生產中,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背影。而這些背影都留給我們足夠的想像空間。在朱自清的眼中,父親的背影,凝聚著父親對兒子的關愛深情,尤其是在當時家境慘淡、禍不單行的日子裡,這種關愛更顯可貴,也就更感動人心。

六、學生自我小結。(談本節課的學習收穫,之後朗讀體會)

七、作業

反覆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樸實語言中的滿腔深情。

第二課時

要點:

體會樸實的語言風格,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

一、匯入新課

我們知道全文寫了父親關心愛護兒子,兒子感激思念父親。但是在用詞造句上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顯得非常樸實,甚至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抽象現成的字眼,一個也沒有用。大樸正是大巧的表現。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體會本文樸實的語言風格。

二、精讀課文,揣摩語言

1、學生圈劃樸實簡潔中見情義的語言,並作批註。或將上節課找出的自己最感動的語句加以分析。(鼓勵學生自由圈注,教師可提示從人物語言、外貌動作描寫方面著手)

2、學生間合作交流;師生間交流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聯想如下內容:(進一步體會白描中蘊涵的豐富情感)

A、藉助父親的相關語言,想像父親內心活動。

B、藉助對“背影”的相關描寫聯想父親的神情心理。

4、教師引導學生模擬表演“父親”過鐵道時的動作。或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經過(在這段文字中哪些詞語富有表現力?

點撥:動詞、形容詞的表意作用,引導學生重點體會“攀”“縮”“傾”等詞的表達效果。)或再次深情朗讀體會。5、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麼“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為什麼怕他看見?這僅僅是因為離別嗎?

三、主動質疑

備答問題:

1、“其實我那的已20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

2、父親為什麼“心裡感到很輕鬆似的”?

3、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並用它來組織材料、結構成文呢?

4、創設問題情境:課文從背影描寫父親的外貌、動作,你能揣摩出當時兒子看到父親背影時的感受和心情嗎?

問題3明確:教師可引導學生作短暫的交談、自由討論,然後集中發言,教師擇優肯定、適當補充。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基於表現內容的需要,體現著高明的藝術構思:

1、可以表現父親在特定環境下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鬱,用“背影”來表現,最能體現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2、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寫父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結合文章內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

3、藝術視角的創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隨人後,開拓了藝術表現的新領域,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

四、教師小結

全篇文字樸實簡潔,但字裡行間滲透著一種深切懷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話都是平常的,讀者也有這種生活經驗,因此容易引起聯想,由此發現人世間普通平常而又最為珍貴的美好感情,給人以悅情的陶冶,增進了人們對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五、比較閱讀,完成練習

他抖抖索索地從貼身內衣口袋裡摸出還浸著汗的10元零票:“孩子,你拿著!”我重新打量起父親:花白的鬍子翹著,黑布襖補丁上也沾著層黃泥,直拖到用繩子扎著的褲管下面,瘦小的身材佝僂著,在如血的夕陽中顯得更加弱不禁風。我鼻子一酸,眼淚又一次盈出眶外。

思考:文章不是無情物,這裡作者抒發了什麼感情?通過什麼方法來抒發的?與課文“背影”有沒有相似之處?

六、口頭作文

每個人都最熟悉親人的特徵,想好一段話說說你的一位親人的特徵。要求有真情實感。七、作業

1、改寫作文:假如從父親的正面看,你能否想象並運用恰當的詞語描繪父親的面容、神態、動作?從中你能體會出什麼?交流小組推薦,全班交流。

2、佈置學生課外寫一篇以人物形象的某一個特徵(如“眼睛”、“雙手”、“腳步”……)為題目和線索的作文,要求用樸素自然的語言具體地描寫出有關事件與場景,真切地表達出對某個人物的感情。

把口頭作文寫成一篇450字以上的文章,題目自擬。

(附)板書背影朱自清

難忘背影第一次流淚(悲哀)父愛子子念父

描寫背影第二次流淚(悵惘)構思:擷取片段抓住特徵

惜別背影第三次流淚(感動)語言:樸實簡潔飽含深情

思念背影第四次流淚(傷心)

《背影》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 通過理解關鍵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體會文章樸實的語言風格。

2.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3.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學習重點、難點]

1.閱讀重點文段,體會作者新穎獨特的描寫角度,學習文中的細緻描寫,體會其

中深沉的父子情。

2. 理解文中關鍵句的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飽含的深情。

[教材分析]

《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此文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歌頌父親,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本文從不同的角度去讚美愛,能夠使學生在其中深刻的體會這種相憐相愛的感情。

[學情分析]

在學習方法上,對於國中生而言,接觸到記敘性散文的文章並不多,領會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多數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思想情感上,當代中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對於生活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還仍是“生在福中難知福”,所以,本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是重中之重,並且不能停留於課堂,而應走入家庭,走向社會。

[學法指導]

新大綱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原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據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

1.自主互助,合作探究。

2.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3.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4.指導學生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課前準備]

蒐集有關母愛、父愛的古詩詞。

[學習過程]

一、匯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 (配樂曲:《致愛麗絲》)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是孟郊的《遊子吟》。這是一首歌頌母愛的古詩。千百年來歌頌母親的作品層出不窮,而謳歌父親的作品卻少之又少。難道父親就不愛自己的子女嗎?當然不是,只是父愛可能比母愛更深沉,含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表現父子深情的著名散文《背影》。(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

作者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學們已經不陌生了,請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其他同學補充。

師點撥: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歐遊雜記》等,收在《朱自清文集》裡 。我們在去年學過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還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匆匆》、《荷塘月色》、《綠》等。

師:同學們瞭解得可真多,介紹得很全面。(螢幕展示作者介紹)

三、學生聽課文錄音,完成兩個任務:

1.標段序

2.圈點勾畫生字詞,藉助課後註釋和手中的工具書自主、互助掃清本文的文字障礙。

檢查生字詞,齊讀兩遍。

四.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推薦代表發言。)

跳讀課文,完成兩個任務:

1.本文幾次寫到“背影”?本文四次寫到“背影”。

每次“背影”各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請同學們用筆將原文勾畫出來)

第一次在開頭,“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車站送別時,父親去買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父親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裡”。

第四次在結尾,“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2、哪一次“背影”寫得最具體、最感人?第二次。(望父買橘)

齊讀精彩片段。

為什麼要把這一次的背影寫得那麼詳細具體呢?

最能反映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下面你就試著讀一讀,看怎樣就能讀出那種深摯的愛子之情來。可從語調、語速、重音等方面來考慮。小組討論交流,推薦一個讀得最好的來展示,咱來看一看哪一組讀的最好。

朗讀,望父買橘見背影

父親的穿戴:黑、深青——穿著樸素,心情沉重

(黑色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勢:蹣跚——年紀較大,腿腳不便

(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爬月臺動作:攀縮傾——行動不便,步履艱難(動作描寫, “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

(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作用:突出父親行動的艱難,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父子情深的片段。放影片

當時朱自清看到父親的背影有什麼反應?用原文回答。

“這時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過渡語:我們的父母都為我們買過水果,可是能夠感動得流下眼淚的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文中父親的背影為什麼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

生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推薦代表發言。

同學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讀二三段,看一看是怎樣的背景。

“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慘淡。”

師: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借債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日漸蒼老的父親,還要承擔家庭的重擔。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為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貴多少倍。所以兒子當然會感動得多次掉下眼淚。

作者截取了在不平常的背景下"父親的背影"這個精彩獨特的畫面,將父愛淋漓盡致得表現了出來。

3.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從外貌和動作描寫體現外,還用什麼描寫方法表達這種關愛? 父親的語言

這些樸實而簡潔的話包含著父親怎樣的深情呢?

①“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天無絕人之路!”——父親甘願承受家庭重負,但願兒子能輕鬆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

②“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不放心,怕別人照顧不周到,勞碌費神,在所不計。這表明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心。

③“我買幾個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對兒子的關懷體貼十分周到。

④“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惦記兒子是否旅途平安,反映父親對兒子深切的惦念和細心的關照。

⑤“進去吧,裡邊沒人。”——怕兒子離開座位丟失行李,反映父親對兒子細心的關照。

4.師: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文中的兒子理解了父親的關愛了嗎?你能從文中找出依據嗎?

兒子的幾次流淚,淚水說明了一切,淚水錶達了對父愛的理解、感激。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兒子的兩次自責也表明兒子從不理解到理解、感動、思念父親。

確實,父愛子,子愛父——父子情深就是這篇文章所表現的中心。

五、拓展延伸,感受真情:

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請你敘述一次最讓你感動的事,與大家一起分享。

六、感恩親情(配樂曲:《致愛麗絲》)

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床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著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著我們。請同學們回到家中,不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母、親人表示理解、感恩,比如給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

今天,我想用一首歌來結束這堂課 ,歌曲的名字叫《懂你》。讓我們都能對父母、對親人說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你們。

(播放歌曲《懂你》)

《背影》教學設計4

預設目標:

體味並準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父子深情。

學習本文平實的語言和傳神的細節描寫。

體會選擇“背影”作為表現主體的美學意義。

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具與學具準備:

錄音機

教學預案與教學改進:

教 學 預 案

教學改進與隨記

一、匯入

A.望父買橘,艱難背影——感動之淚

B.父子離別,惜別背影——惆悵之淚C.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之淚

D.太聰明瞭,聰明過分——後悔自責

二、討論探究:

1、文章寫父親的背影放在什麼樣的特定環境中?在文中起

什麼作用?

祖母去世,父親失業,家境慘淡,父子分別之時,這就給全

文定下了慘淡、衰敗、哀傷的感情基調。但作者並沒有絕望,

只是在字裡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2、在送行過程中,父親為兒子做了哪些事?

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子上車,揀定座位,

叮囑兒子,囑咐茶房,為子買橘。 體現:細心關照,周到入微

3、賞析第6段,感受父親艱難的動態。

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

(黑色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勢:蹣跚——年紀較大,腿腳不便,

(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步履艱難

(動作描寫,“探”,體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

“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

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傾”,

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

個艱難的背影!)

4、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為兒子做了這麼多繁瑣細小的

小事以外,還以什麼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答:父親的語言。

⑴不要緊,他們去不好!⑵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

走動.⑶我走了,到那邊來信!⑷進去吧,裡面沒人.

體現:憐惜體貼,依依不捨(樸實而簡潔的語言,表現出父親無

微不至的關心,深摯的關愛,憐惜體貼兒子,依依不捨,語言樸

實,感情深沉。)

父疼子:細心關照,周到入微

兒子對父親:(兒子從不理解到理解、體諒、感動、思念)

真切理解,真誠感激

《背影》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比如:春天樹尖上長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裡遠處傳來的一首懷舊的老歌,週六回到家,父母早已為我們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樣的事,也許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背影》。

這篇課文追憶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家庭變故。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勞碌,謀事艱難,在他們心頭籠罩著一層不散的愁雲。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所以更喚起人們的同情、嘆惋和共鳴。

二、課文欣賞

㈠整體感知:兩個問題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回答:父子浦口送別。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表達了什麼中心?

回答:四寫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分別為:

⑴懷念父親,惦記背影;第一次是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⑵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父親胖胖的身軀,步履艱難,蹣跚的走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

⑷別後思念,再現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

表達的中心:父疼子,子愛父,──父子情深。

㈡思考討論一:父疼子

1.在送行過程中,父親為兒子做了哪些事?

答: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子上車,揀定座位,叮囑兒子,囑咐茶房,為子買橘。

體現:細心關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為什麼?答:望父買橘見背影

3.朗讀,分析這一部分

4.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黑色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5.走路的姿勢:蹣跚──年紀較大,腿腳不便,(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6.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步履艱難(動作描寫,“探”,體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7.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為兒子做了這麼多繁瑣細小的小事以外,還以什麼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答:父親的語言。⑴不要緊,他們去不好!⑵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⑶我走了,到那邊來信!⑷進去吧,裡面沒人

體現:憐惜體貼,依依不捨(樸實而簡潔的語言,表現出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深摯的關愛,憐惜體貼兒子,依依不捨,語言樸實,感情深沉。)

㈢思考討論二:子愛父

1.兒子理解了父親的深情嗎?為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理解。三次流淚,兩次自責:

A.望父買橘,艱難背影──感動之淚B.父子離別,惜別背影──惆悵之淚

C.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之淚D.太聰明瞭,聰明過分──後悔自責

兒子對父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兒子從不理解到理解、體諒、感動、思念)

真切理解,真誠感激

㈣研究探討

你認為父親為兒子做的這些事普通嗎?為何兒子會多次流淚。作者並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個背影對於兒子來說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可能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那為何會如此感動呢?

總結:特定的環境:家境慘淡,禍不單行

學生總結:祖母去世,滿院狼藉,變賣典質,父親失業。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借債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日漸蒼老的父親,還要承擔家庭的重擔。然而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並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愛護著自己的兒子。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還寬慰兒子,並親自送兒子上火車。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兒子上火車;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勝任的,如過鐵道買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為照顧兒子,什麼災禍,什麼勞累,他都置之度外。父親在千辛萬苦中為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貴多少倍。所以兒子當然會感動得多次掉下眼淚。

教師總結:飽經憂患的父親:一如既往愛護兒子,萬般體貼關愛。父親是一座山,偉大而堅強。嚴酷的現實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負擔壓彎了脊背,他從無怨言,默默地用點點血汗,以透支的生命為兒女們開出一條成功之路。

三、拓展遷移

父母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父母愛子女之事,可寫的事情成千上萬。本文以小見大,將父母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摯愛全部凝聚在這個背影裡。就像我們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遊子吟》就把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種種複雜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臨行密密縫”這個形象上。讀了本文,你不會不想到父母平時對自己的許多鍾愛,甚至有些是自己本來不怎麼在意的事情,這時也會浮現出來,令你動心,乃至流淚,甚或慚愧。

其實何止父愛,所有的親情之愛都是感人的,也許你承受著卻沒有發覺,也許你失去了才覺珍貴。請你仔細品味這記憶中的珍寶,說說在你的家庭裡,你所感受到的至愛親情。

四、感受深情(放背景動畫《懂你》)

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床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著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著我們。讓我們都能對他們說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了你們。

五、作業:請同學們回到家裡,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為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好嗎?

標籤:模板 背影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