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幼兒語言交流學習教學設計

  幼兒語言交流學習教學設計

猜一猜,螃蟹遇見壁虎可能會說些什麼呢(可能說“別擔心,我會照顧你的”;可能說“你有什麼事情我來幫你做”;可能說“別太著急了,你的傷會好起來的”……)。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相關的幼兒語言交流學習教學設計資料,歡迎你的參閱。

幼兒語言交流學習教學設計

幼兒語言交流學習教學設計一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並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2、知道有些動物有再生的本領。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螃蟹的奇遇》多媒體課件、自制大圖書一本、螃蟹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出示螃蟹圖片,提問:這隻螃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這隻螃蟹少了一隻大螯)?

2、幼兒猜測:

(1)猜猜這隻螃蟹大螯斷掉的原因可能會是什麼?

(2)斷了大螯的螃蟹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

二、理解故事

1、觀看多媒體FLASH(螃蟹被捉)。

(1)螃蟹的那隻大螯怎麼會斷的(因為被人捉住關進了竹簍裡,它為了脫離險境,結果失去了一隻大螯)?

(2)沒有了大螯的螃蟹好擔心啊!它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可能會被同伴欺負;可能會不方便捕食獵物:可能會影響游泳的速度……)?

(3)如果你們是螃蟹的朋友,你們會怎麼安慰它呢?

(4)教師小結:看到螃蟹這麼擔心,你們都會安慰它,你們真是一群有愛心的朋友。

2、閱讀大圖書(重點:螃蟹遇見壁虎和蚯蚓的情節)。

(1)重點講述:螃蟹與壁虎的對話。

① 猜一猜,螃蟹遇見壁虎可能會說些什麼呢(可能說“別擔心,我會照顧你的”;可能說“你有什麼事情我來幫你做”;可能說“別太著急了,你的傷會好起來的”……)?

② 小結(聽畫外音):壁虎究竟是怎麼安慰螃蟹的(別擔心,我們都有再生的本領,過不了幾天,你就會重新長出一隻新的大螯來的)?

③ 提問:壁虎對螃蟹說了一件什麼事情?(觀察大圖書中的畫面)觀察理解“雲記號”裡的內容:壁虎遇到青蛇的時候是怎麼逃脫的(原來壁虎遇到青蛇,被青蛇咬住了尾巴,壁虎就是靠掙斷尾巴的方法順利逃脫的)?

④ 壁虎的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壁虎具有再生的本領,螃蟹和壁虎一樣,也有再生的本領)?

(2)幼兒分別扮演壁虎和螃蟹,表演壁虎和螃蟹的對話。

(3)繼續閱讀大圖書(螃蟹遇見蚯蚓的情節),重點講述:螃蟹與蚯蚓的對話:

① 哎呀!這條蚯蚓怎麼了?

② 如果你是螃蟹,你會對蚯蚓說些什麼?

③ 過渡:蚯蚓也有再生的本領,不過蚯蚓再生的本領和螃蟹有點不一樣。

④ 蚯蚓的再生本領和螃蟹的再生本領有什麼不一樣?

⑤ 螃蟹聽了蚯蚓的話,臉上的表情是怎麼樣的?

⑥ 大圖書裡什麼符號告訴大家,螃蟹對蚯蚓的話是半信半疑的?

⑦ 這個大的“雲記號”裡還有一個小的“雲記號”表示什麼意思呢(這表示說話的蚯蚓在回憶以前的事情,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發現了大圖書上的祕密)?

(4)幼兒扮演螃蟹與蚯蚓。

① 誰願意來扮演螃蟹和蚯蚓,說說它們之間的對話?

② 小結:一些動物雖然都有再生的本領,但是它們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

三、留疑拓展還有許多動物也有再生的本領,大家回家以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再去找找看,下次請你們來講講各自的發現。

活動反思

本活動取材來自大班學習活動動物大世界這個主題,在結合二期課改教材的基礎上又結合了我園以故事教學為特色的教學方式,在活動中採用了看圖片進行猜測,聽錄音進行描述等環節,培養幼兒對圖片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培養了幼兒對於語言的敏感性和記憶能力,通過這個故事的教學也讓孩子們能夠了解部分動物的再生本領。此次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對故事的理解和分類再生與不再生動物,大膽自信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充分發揮想象,把故事的主要情節通過合理的思考有了更深了了解,孩子對於動物的再生現象也是非常感興趣,興致勃勃的探索著,猜測著,看書的環節讓他們恍然大悟,也激發了他們探索更多動物的興趣。

幼兒語言交流學習教學設計二

目標:

1.通過閱讀交流,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情節的有趣和意想不到。

2.知道換牙時乳牙會自然脫落,不用刻意弄掉。

3.通過故事,體會塔比莎掉牙時忐忑的心情。

準備:

課件:《一顆超級頑固的牙齒》

人手一本繪本《一顆超級頑固的牙齒》

圖片:扭、拉、蹦、捕、粘等相應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出主題

1.師:你掉過牙齒嗎?你還記得牙是怎麼掉下來的嗎?

2.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本關於掉牙的圖畫書,你們想看嗎?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本圖畫書吧。

3.師幼共同閱讀繪本封面,瞭解故事主人公是一個叫塔比莎的小姑娘。

二、逐頁閱讀,理解內容

1.師:塔比莎和你們一樣,也到了乳牙換恆牙的年齡了,這時候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們到書裡去看一看,好嗎?幼兒由第1頁至第11頁自主閱讀繪本,之後教師幫助幼兒梳理閱讀的內容)

2.師:塔比莎的牙齒怎麼啦?為什麼她希望自己的牙齒快點掉下?

3.師:塔比莎想了哪些主意來把牙齒弄掉?

(相機出示圖片:扭、拉、蹦、捕、粘,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的情節內容。)

4.師:塔比莎想了很多辦法,她最後把牙齒弄下來了嗎?

5.師:你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塔比莎?

6.師:塔比莎想了那麼多的辦法,那麼她的牙齒有沒有被她弄下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的後半部分吧!(從第12頁到最後繼續閱讀繪本)

7.師:塔比莎的牙齒掉了嗎?是怎麼掉的?(幼兒自由表達)

8.師:塔比莎的牙齒掉了,她的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裡看出來的?(依據畫面,幼兒自由表達)

9.師:你們掉牙時自己的心情怎麼樣的?(幼兒自由表達)

四、完整欣賞,交談解惑

1.幼兒觀看故事課件,教師複述故事。

2.師: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換牙的過程,乳牙掉了,恆牙就慢慢長出來了。是嗎?

(請已經換牙的幼兒回答)

3.師:開始換牙的時候你也有一點擔心嗎?(幼兒自由講述)

4.師:其實,我們可不必操心。要知道,每一個人到了我們這個年齡都要換牙的,這就是我們長大的一個重要標誌。

5.師:你不要老是去擔心牙齒要不要掉下來了,只要順其自然讓它自己掉下來就可以了,更不用刻意地去弄掉,因為自己去弄會影響下面的恆牙生長的。

6.師:在掉牙前你有什麼想法就跟爸爸媽媽、跟老師說說,好嗎?

活動反思:

繪本《一顆超級頑固的牙》是一個溫馨而風趣的故事,面對換牙,那顆要掉不掉的牙齒,小朋友會像主人公塔比莎一樣緊張,為了讓牙掉下來,小女孩嘗試了各種辦法:跳舞、讓烏龜拉、在蹦床上蹦,甚至用上了超黏的口香糖等,可牙齒就是不掉下來。當她非常沮喪,覺得牙齒小精靈肯定不會來了,可是,結果真是出人意料……她打了一個噴嚏牙掉了。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談話活動引入,關於拔牙方式,從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從而激發幼兒參與討論的興趣,在非常認真的參與討論。在活動中,我的一些提問能夠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比如:“怎麼樣才能讓牙齒快點掉下來?你是怎麼做的?”其實,孩子們都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於換牙的時候,牙齒鬆動,然後拔牙都有了自己的一些體驗,所以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都能表現出較多的自己的想法。比如有個孩子說:“拿根線幫助,然後讓爸爸媽媽拉掉。”這樣的回答是孩子真實的經歷過。也有的孩子說:“可以讓她吃飯,我就是在吃飯的時候掉的。”也有的孩子說:“可以到醫院裡面去,請牙醫用一個大鉗子拔掉,我爸爸就是幫我請了一個牙醫拔掉的。”孩子的回答永遠圍繞著他自己經歷的一切,在這一環節中,學習的氛圍非常的積極、熱烈。

這次活動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孩子理解詞語的方式。活動開始,我就提出“超級”“頑固”是什麼意思?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對於“超級”孩子們都能說出例項講出大概的意思,可是“頑固”一次他們從沒有接觸過。我嘗試把對這個詞的意思作為疑問帶入故事中,當故事欣賞到高潮部分時,教師相對引導,孩子們就能深有感觸的理解“頑固”一次的意思了。

在語言活動中,不單純地是記住今天的故事,故事裡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等,一些語言的素養也是需要慢慢積累的。最後環節,我請孩子們分享一下自己的換牙經歷,讓孩子們知道換牙是必須經歷的事情,不需要害怕或者對它產生恐懼。

幼兒語言交流學習教學設計三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勇敢”的開始做,建立自信心。

2.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身的體驗,對他人懷有寬容的態度。

3.閱讀繪本,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提問引導知道做一件事要勇於嘗試。

4.在閱讀的過程中,用各種事情的真實嘗試,讓幼兒更深刻的理解繪本。

5.要想成為一個畫家,首先要開始畫一個“點”。

6.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一、匯入新課,談話匯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願意聽嗎?”觀察畫面,認識封面,看上面有誰?她拿的什麼?她在幹什麼?

請幼兒為這個主人公起一個名字,發展一下幼兒的想象力和積極性。

二、播放ppt課件,講述故事

1.“ 美術課結束了,但是瓦斯蒂的畫紙上還是一片空白。”

此處讓幼兒討論為什麼瓦斯蒂沒有畫?

2. 繼續觀察畫面,聽故事。 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會不會畫畫,願意的話請到前面來嘗試一下畫給大家看看。

大膽的嘗試之後,請幼兒說說自己還會幹什麼?

三、繼續播放講述故事,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情,會有什麼驚喜等著主人公麼?

讓幼兒討論得出畫點也可以畫出很多種的變化,裡面貫穿一個科學知識:藍色和紅色混合變成紫色。

四、故事結束,小結。

故事講完後,請幼兒來說說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意識到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是很偉大的!很能幹的!如果有一件事情需要我們去嘗試,我們應該勇敢的去實踐!

延伸活動:

在區角活動中創設一個“我能”的區域,鼓勵幼兒進行角色表演、歌唱、繪畫、舞蹈等各種活動的展示。

活動反思:

當時設計這樣一個活動,是發現班裡很多孩子羞怯,經歷了寶寶班、小班近一年半的時間,還是在很多活動中不肯動手、不肯試一試,所以帶動班裡很多孩子都不敢去嘗試新鮮的事物,不敢去表現自己,這樣班裡無形的產生了一種奇異的氛圍,老師帶著孩子們去認識一件新的事物,所有的孩子都會退縮,本能的反應是“不敢”,而且在家長的教育觀念裡,也沒有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趁一個家長開放日活動,安排了這個教育活動。

剛開始故事就很安靜,結果孩子們真的聽進去了,然後家長們也似乎陷入了沉思。整節活動每個孩子都聽得很認真,不知道他們真正理解了多少,但是,我想,這個就是開始。我在活動結束後,給家長小結了一下,希望家長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成長是需要空間的,雖然這個不是一下子就能顯現出來的,然而故事帶給大家的啟發還是無窮的。我相信,這個繪本有這種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