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沉與浮的教案精選5篇

教案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案的制訂能夠提高工作的效率,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沉與浮的教案精選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沉與浮的教案精選5篇

沉與浮的教案篇1

設計背景

近段時間,我班幼兒對拍打皮球非常感興趣,經常在自由自由活動的時間裡去爭搶教室裡的幾個皮球。但是我發現大部分幼兒們原地拍球時的動作要領並不掌握,甚至有些孩子不知道怎麼拍,怎麼控制皮球,因此,針對孩子們對皮球的興趣及讓幼兒學習拍皮球的動作和提高協調能力,我特設計了本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原地單手拍球的方法和動作。

2、提高反應能力,以及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3、發展手部力量和上下肢協調能力。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能在遊戲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原地單手拍球的方法和動作

難點:上下上下肢協調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活動準備

1、皮球、紙棒若干。

2、錄音機,音樂錄音帶。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一對一對開火車走入場地,在輕鬆的音樂中做照鏡子的遊戲活動身體各部位。

2、基本部分。

(1)教師示範講解原地拍球的動作要領:雙腳分開,用一隻手拍球,拍球的手手指張開,手指略彎。

(2)幼兒分散練習拍球,教師巡迴指導,注意糾正幼兒拍球的方法。

(3)拍球競賽:幼兒聽口令同時開始,停止時報出自己的拍球數。

(4)請拍得多的幼兒示範,大家觀看併為他們數數和鼓掌。

(5)遊戲:抬西瓜。

①教師引導幼兒回憶遊戲活動的玩法和規則。

②幼兒分成兩人一組(每組發兩根棒,一隻球),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點線上。遊戲開始,兩人雙手各握兩根棒的棒端,將西瓜放在兩根棒間,抬起西瓜,步伐均勻地向前進。到達終點後放下西瓜和紙棒,跑回隊伍後面。第二對幼兒看到第一對幼兒走到第二道線後,接著進行,以又快又穩的一對為勝。

3、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帶領幼兒做放鬆活動,一起抬西瓜(皮球)走回教室。

沉與浮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 教幼兒認識梯形,正確說出其名稱,知道梯形特徵。

2、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培養幼兒的分析比較等能力。

3、 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各種幾何圖形

2、長方形、梯形紙各一張(人手一份),彩色紙條若干

3、吹塑紙做的梯子,紙折的輪船

4、畫有各種幾何圖形的紙幼兒人手一份,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幾何圖形

師:小朋友,大家學過許多幾何圖形,現在老師說兒歌,大家猜一猜它是什麼圖形,好不好?

1、圓溜溜,胖乎乎,滾來滾來真可愛。

2、三條邊,三個角,站著像小山,樣子真漂亮。

3、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穩穩當當最像樣。

4、四條邊,四個角,上下對邊一樣長,左右對邊一樣長。

師:小朋友真聰明,認識了這麼多圖形寶寶,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圖形,它和長方形很像,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出示梯形)大家看它像什麼?(梯子),這是梯形寶寶,我們叫它梯形。(幼兒跟說)

二、認識梯形

1、現在大家一起數數,梯形有幾條邊?(4條邊)梯形有幾個角(4個角),對,梯形有4條邊,4個角,,長方形有4條邊,4個角,那梯形和長方形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

引導幼兒觀察上下兩條邊的長短(師: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一樣長,梯形的上下兩條邊長短一樣嗎?)小結:梯形上下兩條邊一條短,一條長。

大家再看看梯形上下兩條邊的距離怎麼樣?(一樣長)

師:它到底一樣不一樣,我們來做個實驗。老師這兒有許多彩色紙條,咱們用它來量一量。先從上邊這條邊開頭量,上邊的邊到下邊的邊是這麼長,我們把多餘的部分剪掉。再從上邊這條邊的中間量,上下兩條邊的距離是這樣長,我們把多餘的部分剪掉。最後從上邊這條邊的後面量,上下兩條的距離是這樣長,我們把多餘的部分剪掉。好,現在我們把三條彩紙比一比,看看它們是不是一樣長呢?(一樣)這說明上下兩條邊的距離是一樣長,也就是上下兩條邊是平行的。(幼兒反覆說)

大家再看看梯形旁邊兩條邊是怎樣的?(斜斜的,像個小坡一樣的)

教師小結;梯形有4條邊,4個角,上下兩條邊一條長,一條短,並且是平行的,旁邊的邊是斜的。其實梯形有好多種,今天咱們認識的是特殊梯形,等小朋友長大後再認識其它的梯形。

2、幼兒動手操作,體驗長方形和梯形的關係。

師;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老師給每個人準備的長方形和梯形,大家把它們兩個重疊在一起,折一折,變一變,看看發現了什麼?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得到的結果。梯形兩邊比長方形多出兩個三角形。請小朋友把多出的兩個三角形折到後面,梯形變成了長方形。再把折到後面的三角形開啟,長方形又變成梯形。

3、今天我們認識的梯形寶寶真調皮可愛,喜歡翻跟頭。瞧,它翻呀翻,這樣站立,是不是梯形???? 它又翻呀翻,這樣站立,是不是梯形??????? 這樣呢??? 這樣呢?對,調皮的梯形寶寶,不管怎樣站立,它都是梯形。

三、幼兒操作,鞏固對梯形的認識。

我們的生活中許多東西都是梯形,(出示梯子。輪船)梯子是不是梯形?(對,它每一個格子都是梯形)再看看輪船,船身是不是梯形?(對,它是一個倒立的梯形)

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許多漂亮的圖片,選一張自己喜歡的,看看圖片上哪部分是梯形,把它用好看的顏色塗出來。

四、作業展評

請幼兒相互說說自己圖片上畫的什麼?你塗的是那一部分?為什麼?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能通過幼兒的觀察 比較,從而得出梯形的基本特徵。運用“梯形寶寶翻跟頭”,變化不同的位置,增強幼兒方位感。用“塗”的方式使學會的梯形,在實際生活中得到進一步的應用,科學和藝術有機整合,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

1、量梯形的上下兩條邊的距離時,教師應先讓幼兒自己想辦法該怎樣量,再與同伴相互討論,最後得出結論,這樣效果會更佳。

2、“塗”畫的時候,個別幼兒的行為習慣較差,應加以糾正。

沉與浮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固定句式,在圖譜的提示下推理出相應的歌詞。並通過演唱感受歌曲的韻律美。

2、藉助圖譜理解歌詞,當圖片被逐步抽去時,能憑記憶唱準歌詞。

3、在輕鬆歡快的律動中,能根據音樂特點,大膽創編動作。

4、感受勞動的樂趣,樂意為爸爸媽 媽分擔家務活。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6、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食物圖片、背景圖。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在節奏感訓練與發聲練習中熟悉旋律

師: “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逛超市,好嗎?汽車來了,讓我們出發吧,。”放錄音,在《買菜》旋律伴奏下,師生做開車動作進場:1、教師利用“停止”口令,插進師生對話來對幼兒進行節奏感訓練:

師:“看到 紅綠 燈 呀,我們 怎麼 做?” 幼:“看到 綠燈 行 呀,紅燈 就要 停 ”

師:“看到 老奶 奶 呀,我們 怎麼 做?” 幼:“看到 老奶 奶 呀,我們 就讓 座 ”

師:“汽車 到了 站 呀,我們 怎麼 做?” 幼:“汽車 到了 站 呀,一個 挨一 個 ”

師“到了 超市 門 口,心情 怎麼 樣?

幼:“哎 呀呀 哎 呀呀 真呀 真高 興”

2、進行發聲練習:師:“剛才小朋友都說很高興,我們高興地時候,就想唱歌,唱歌之前呀可要把嗓子練好,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把嗓子練開。”提出發聲練習的要求,利用結尾句進行發聲練習。

二、學唱歌曲

師:“平時小朋友有沒有跟爸爸媽 媽一起去買菜?買過什麼菜?”幼兒自由表達。出示“買菜”字卡,引入課題。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並提煉歌詞:

圖一:“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

圖二:“雞蛋圓溜溜、青菜綠油油、母雞咯咯叫、魚兒水裡遊”

圖三:“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

圖四:“哎呀呀哎呀呀裝也裝不下”

(教師藉助肢體語言或形象比喻,幫助幼兒理解圓溜溜、綠油油、咯咯叫、水裡遊等重點歌詞)

2、教師範唱歌曲,提問:“歌曲中有一個地方沒有旋律,聽聽是

.哪裡,說的是什麼?教師再次演唱歌曲,師:這次請你們聽我唱,圖上有兩個相同的標記分別表示什麼?(重點引導幼兒探索歌詞“哎呀呀,哎呀呀”圖譜的表示方法,引導幼兒發現“哎呀呀”的圖譜標記是一個圓點大表示強、兩個圓點小表示弱的節奏特點。)

3、幼兒學唱歌曲。(1)帶領幼兒按節奏把歌詞讀熟。(2)幼兒放慢速度、跟著琴聲、看著圖譜學唱。

4、玩“藏圖”遊戲,熟唱歌曲。

(1)教師抽掉其中一幅圖,讓幼兒回憶並演唱歌曲

(2)“現在老師把2—3種菜蓋起來,你們能唱得出來嗎?”(教師遮蓋2-3種菜,幼兒演唱)

(3)“現在沒有菜了,你們還能唱出來嗎?”(教師把全部拿掉,幼兒演唱)

(4)以正常的速度並用活潑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大膽用誇張的表情動作來表達結尾句。

5、教師幫助幼兒反思本次活動中使用的學習方法

教師:今天我們是怎樣學會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圖片的,可是最後圖片全部被遮蓋掉了,你們不看圖片也唱出來,這是為什麼呢?說明圖片的內容已經印到你們的腦子裡,以後你們在學習別的本領的時候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三、複習律動,大膽創編“包餃子”的各種造型動作

老師“今天,我們在超市買了這麼多的菜,好高興,孩子們真棒,已經學會幫忙幹家務活了。那買了這麼多的菜,今天中午我們來包餃子。現在跟老師一起來包餃子。

1、播放“喜洋洋”的音樂,全體一起復習“包餃子”律動。

2、小朋友就坐,教師談話貫穿感恩教育

3、引導幼兒大膽創編“餃子”熟了的造型動作,在雙圓形中兩兩結伴進行律動。

4、小結,在歡樂的“包餃子”律動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學中,往往碰到孩子對旋律較難掌握的問題,而孩子主要是靠反覆聽來掌握旋律,所以本課例我嘗試用“一曲式”的方法。在異班試教時,我從進場的節奏訓練到發聲練習都採用歌曲的旋律始終貫穿,這讓幼兒在沒學歌曲之前已經對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環節學唱時,輕而易舉,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覺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嘗試是成功的。

2、學唱歌曲部分,我藉助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圓溜溜、綠油油、咯咯叫、水裡遊等重點歌詞,由於形象、生動,貼切,孩子們學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較好。

3、將音樂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給幼兒創設充滿生活情趣的音樂環境,孩子們興致很高,在音樂中感悟勞動的樂趣,都能愉快地參與其中。

4、由於是異班教學,對該班的幼兒不熟悉,不能進行很好的師幼互動,對歌曲的感情處理、歌曲演唱的節奏強弱等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在最後的創編部分,未能激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肢體語言盡情表現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結束部分顯得倉促。這提示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儘量地彌補不足,特別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機會去展示他們的個性,更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小百科:我們生活中指的“菜”通常是能做副食品的植物,如蔬菜;或經過烹調供下飯下酒的蔬菜、蛋品、魚、肉等。

沉與浮的教案篇4

活動來源:

夏天到了,洋洋從老家帶來了煮熟的麥子,孩子們吃著麥粒,都講起了麥子的由來。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因此我們設計了這一主題,生成了一系列活動:

主題目標:

1、讓幼兒瞭解小麥的生長過程及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感受農活的樂趣,體驗麥收的快樂。

3、知道珍惜糧食。並能用小麥製作加工各種產品。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一:你認識我嗎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2、培養幼兒的.動腦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小麥的生長過程及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活動準備:

1.《小麥的一生》錄影一盤:

2.實物小麥一株,麥粉制的食品,麥杆工藝品。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a、你認識小麥嗎?它長得什麼樣?引導幼兒說一說。

b、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觀察小麥的外形特徵和組成部分。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瞭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穫季節。

3、出示各種麥製品,引導幼兒瞭解這都是用麥子做的

4、帶領幼兒到麥田裡去拾麥穗,體驗農民的辛苦勞動。

5、幼兒將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

活動二:我來運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3、 引導幼兒

活動準備:

麥子、平衡木、圓拱橋、小桶、瓢子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共同隨音樂做準備活動;

2、以遊戲的口吻,請幼兒自由練習走平衡木、鑽橋洞;

3、天快下雨了,(雷聲)我們快來幫農民伯伯把麥子運回來吧!

4、 幼兒自由結伴分組遊戲。

5、 把麥子送到磨坊。

活動三:麥秸製品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培養幼兒對各種麥秸製品的興趣。

3、引導幼兒在認識麥秸的基礎上,學習用剪、貼、粘等方法制作各種物品。

活動準備:

1、麥秸、線、彩紙、膠水、剪??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a、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麥秸製品。水如貼上的小船、穿的各種彩條、編織的小魚等。

b、師生談話:你看到了什麼,他們是用什麼做的?

2、講解幾中麥秸製品的製作方法。

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製作。

4、展示作品並講評。

活動四:我是麵點王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各種面製品的興趣,感受動手勞動的快樂。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培養幼兒耐心細緻的做事態度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引導幼兒用麵粉製做各種食品。

活動準備:

1、用水、西紅柿汁和的各種顏色的面;麵點用的大小盤子、電鍋

2、各種麵點若干(饅頭、花捲、蒸包等);

活動過程:

1、欣賞兒歌《大大的饅頭哪裡來》,引導幼兒瞭解麵點的由來,激發幼兒製作麵點的興趣。

2、帶領幼兒參觀農家飯莊,觀察各種麵點。

師生談話:你看到了什麼?它是用什麼做成的。

3、幼兒學習製作麵點。

示範:製作饅頭、花捲、麻花的過程。

4、幼兒洗手後動手做麵點,教師巡迴指導。(背景音樂---喜洋洋)

5、蒸麵點。

將幼兒製作的各種麵點放在鍋裡。

6、品嚐麵點。

請幼兒品嚐勞動的果實。(背景音樂《廚師樂》)。

沉與浮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唱數1、2、3、4、5。

2、口手一致地邊念數數歌,邊表演相應的動作。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我的數學》第15頁。

2、參考[附]自制兒歌掛圖。

活動過程:

1、展示兒歌掛圖,教師示範念一遍。

2、請幼兒跟著教師念一遍。

3、教師示範每一句配合的動作,請幼兒跟著教師,邊念邊做動作:

1根棍子輕輕打,2雙筷子裡外扒,3個小孩吹喇叭,4個小兵不害怕,5個朋友力氣大。

4、和幼兒一起多練習幾遍,讓幼兒熟悉兒歌與動作。

5、可請自願的幼兒做一遍讓大家欣賞。

6、帶領幼兒開啟《我的數學》第15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和數字,鼓勵幼兒根據數量在空格處畫圈。

活動評價:

能跟隨教師念兒歌、做動作。

教學反思:

(1)在第一次試教後我就發現,幼兒雖能根據圖片記住繞口令的內容,但在句子的.順序上容易顛倒,常常是念了這句不知道該念哪句,也因為背景圖片的製作時,忽略了這一問題,使幼兒在這一點學習上產生了困擾。之後經湯老師的指導,我將圖片上的背景和動物另外分解出來按順序排列,讓幼兒看這個模板學習,果然在開課時,這一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幼兒也克服了這一難題。

(2)根據我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狀況,湯老師給我的建議是捨去最後用節奏拍打的環節,以幼兒將繞口令念熟為目標。活動開始的遊戲幼兒都興致盎然,但接下來的學念環節明顯少了之前的興趣和積極性,反覆的學念讓課程顯得有些枯燥。之後我總結到:這主要是學念方式的過於單一,其實可以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來一個小競賽;也可以請幼兒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上臺表演,獎勵小紅花。這樣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氣氛或許會更妙趣橫生一些。

標籤:教案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