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北京的春節教學案例精選

  國小北京的春節教學案例精選

瞭解了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聯絡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的生字新詞,下課後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課聽寫。以下是本站整理的國小北京的春節教學案例精選資料,提供參閱,歡迎你的閱讀。

國小北京的春節教學案例精選

國小北京的春節教學案例精選一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能正確讀寫“醋、餃、拌”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臘月、展覽、風箏、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詞語。

2.默讀課文,瞭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能分清文章詳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對比文中孩子們過春節的情景,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春節的。

4.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5.拓展閱讀文段,對比舒乙、斯妤筆下的春節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麼不同。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的,能分清文章詳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

對比文中孩子們過春節的情景,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春節的。

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能正確讀寫“醋、餃、拌”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臘月、展覽、風箏、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詞語。

2.默讀課文,瞭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能分清文章詳略。

3.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歌曲《新年到》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出示課件1】1、播放歌曲《新年到》。

匯入語:同學們,聽喜慶的音樂響起來;看,紅紅的獅子舞起來……聽著喜慶的音樂,看著這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大聲地告訴我,這是什麼節日?

2、揭示課題。

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京味兒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板書:1北京的春節)

3、讀課題。

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出示課件2】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3)想一想: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檢查反饋,相機指導。

【出示課件3】(1)出示詞語,讀一讀。

臘月 展覽 風箏(zheng) 空竹 口琴 更(gēng)新 鞭(biān)炮 除夕

春聯 掃除 年糕 充足 店鋪 開張 對聯 年畫 通宵(xiāo) 間( jiàn)斷 除非 光景 萬不得已 必定 截然不同 燃放

拜年 寺院 轎車 元宵 張燈結綵 一律 彩繪 廣告 分(fèn)外

(2) 出示詞語,觀察特點。

餃子 榛子 栗子 風箏

提示:後面的字是輕聲。讀得又輕又短。

【出示課件4】(3)詞語解釋。

臘月:農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個十天。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截然不同: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永珍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的煥然一新。

張燈結綵:掛上彩燈、綵帶等,形容場面喜慶、熱鬧。

萬不得已:表示無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分外:超過平常,特別。

光景:境況;狀況;情景。

空竹:一種木製的傳統健身玩具。

3、體會“京味兒”的語言特點。

【出示課件5】(1)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 中國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1950年創作話劇《龍鬚溝》,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稱號。著述豐富,善於刻畫市民階層的生活和心理,同時也努力表現時代前進的步伐;文筆生動、幽默,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離婚》《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老舍是傑出的語言大師。他的語言俗白,通俗易懂,樸實無華,京味兒十足。

【出示課件6】(2)出示詞語,讀一讀。

雜拌兒 零七八碎兒 玩意兒

提示:兒化音。後面的“兒”只做捲舌的動作,音不要讀出來就可以了。

(3)出示句子,讀一讀。

a.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乾果與蜜餞摻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b.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閒在的時候。

提示:閒在:清閒自在。這是北京方言。老舍在《茶館》裡寫道:“秦二爺,您怎麼這麼閒在,想起下茶館兒來?”

3、初讀課文,說一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提示:忙亂、熱鬧、喜慶、團圓。(板書)

三、釐清結構,分清詳略。

1、北京的春節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

提示: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時間之長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堪稱之最。

【出示課件7】2、默讀課文,合作填表

時間風俗習慣

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

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

初六

元宵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出示課件8】3、彙報交流

時間風俗習慣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吃的準備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初六鋪戶開張,還可以逛廟會、逛天橋、聽戲

元宵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板書時間,用→連線)

4、分清詳略: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

(1)默讀思考,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

(2)集體交流。

提示:作者詳寫的是“臘八、除夕、正月七年級、元宵”四個部分。(板書△標出,板書:詳寫)

5、練習朗讀:朗讀詳寫的四個部分,注意讀得正確、流利。

(1)自由練讀。

(2)展示朗讀:你覺得自己哪部分讀得好,就讀哪部分。在朗讀、評價、集體練習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目的。

四、結束語和作業佈置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聯絡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的生字新詞,下課後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課聽寫。

國小北京的春節教學案例精選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

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關於童謠的課件;歌曲《恭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共話春節

1.“丹鳳呈祥龍獻瑞,紅桃賀歲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慶中,春節向我們走來。這是我們中國人最隆重、最傳統的節日,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

2.交流自己蒐集到的關於春節的資料:

①關於春節的來歷: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它是農曆一年的歲首,即正月七年級,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歲尾年頭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在此期間人們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如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春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融入了無限的留戀、回味和憧憬。中國的春節,是最具文化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個節日。

②關於春節的習俗:祭灶、掃塵、貼春聯、守歲、鬧元宵等

③關於春節的傳說:年的傳說、歲的故事等

3.假如請你來寫春節,你打算寫些什麼?

4.的確,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古都北京,過起春節來更是京味兒十足。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節。

二、放手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檢查課文自學情況:

①同桌互查讀文情況。

②出示本課需會寫的生詞集體認讀。

③對這些生字你有沒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導學生從生字的音、形、義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麼過春節,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4.選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餘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人們的活動?你可以用筆畫下來,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培養學生邊聽邊想,讀書動筆的習慣。)

5.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圍繞春節的熱鬧,作者都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順序說一說。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概括:

臘月→小年→除夕→七年級→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節像一場大戲,在臘八粥的濃香中悄悄地拉開了序幕,請同學們速讀瀏覽,按照年前、過年、結束的順序找出相應的段落。

三、細讀鑑賞,感受春節。

(一)默讀全文,思考課文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北京春節哪些熱鬧、濃烈的畫面,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幾幅。

(二)小組研讀。

出示研讀提示:

①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覆讀一讀,畫出最能表現春節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② 組內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 根據小組交流的情況,自己再讀相關段落,補充完善自己的閱讀感受。

第二課時

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1.體會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節前的年味主要表現在哪?重點交流節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這些日子裡人們的主要活動、講究及人們的心態。

②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③引導學生找出文中關鍵的詞語,讀中體會人們忙碌中洋溢著的喜悅和希望: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

④引導學生抓住學生反饋的詞語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⑤聯絡生活實際,說說你在過春節的這段時間都幹些什麼呢?

2.體會過節的熱鬧

①交流過節時重點寫了哪幾個日子?過節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熱鬧)

②同是熱鬧,但鬧中各有不同,默讀思考:除夕、七年級、正月十五這三個日子各自的特點是什麼?抓住文中關鍵詞句反覆讀一讀,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體會,教師相機引導:

除夕:喜慶、團圓;

七年級:悠閒、快樂;

十五:紅火、美麗。

④再讀一讀,討論、交流:這些感受你們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

⑤交流反饋“除夕”一段,師相機指導朗讀,進一步體會喜慶、團圓。

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烈;

抓“除非,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⑥閱讀“閱讀連結”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較:同是寫除夕,作者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師及時梳理:老舍筆下的除夕為我們展現的是全景圖,抓住除夕人們主要的活動簡單勾勒,語言簡潔明快;而“閱讀連結”短文二由回憶外婆入手,重點寫了一家人怎麼過除夕的情景,其中細緻描寫了準備過程和圍爐情景。

⑦交流反饋“七年級”一段,師相機指導朗讀,進一步體會七年級的悠閒、快樂。

重點指導朗讀“逛廟會”時人們的表現來體會悠閒與快樂。

⑧交流反饋“十五”一段,師相機指導朗讀,進一步體會十五的紅火、美麗。

找出文中描寫花燈的句子,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引導想象:還會有哪些花燈呢?除了燈,還有什麼?

出示老舍的原文,創設情境:“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人們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十五的紅火、美麗。

⑨總結:從臘八到正月十九,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卻被作家僅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個節日最突出的特點,用極其凝練的語言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幅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畫卷。讓我們再次走進文字,去用心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二、比較閱讀,領悟寫法。

1.先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

①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②再讀臘八一段,思考:臘八的活動很多,為什麼單寫臘八粥、臘八蒜,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種抓主要特點描寫的方法文中還有很多,你能再舉一例嗎?

2.自主閱讀“閱讀連結”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較:同是寫過年,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3.假如此時再請你寫春節,你打算怎樣寫?

引導學生借鑑學到的寫法談,如:選材要詳略得當,描寫節日要抓最主要的特點,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夾敘夾議等。

三、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以“春節”為主題,辦一期手抄報。內容如下:

1.春節印象:自己修改或寫一篇關於春節的習作。

2.春節花絮:從蒐集到的關於春節的傳說、習俗中選擇編寫。

3.精彩再現:摘抄自己認為描寫好的關於春節的詩詞佳句或優美片段。

4.春節建議:春節怎麼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5.節日集錦:除了春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哪些,把你調查的結果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