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小班音樂教案推薦6篇

教案可以用於評估教學的效果,以便進行必要的改進,在教案中,教師通常規劃了課堂活動的先後順序和時間分配,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小班音樂教案推薦6篇,供大家參考。

小班音樂教案推薦6篇

小班音樂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願意傾聽音樂並用肢體表達

2、體驗和好朋友一起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師:今天,我要給大家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住著一群快樂的小羊。小羊們每天在大草原上可開心了,他們跑呀跑呀跑呀跑呀,哎,看見綠綠的草地,就跟小草有禮貌的打招呼:“你好,你好,你好,你好”。看見天上的白雲,它又怎樣有禮貌的打招呼呢?“你好,你好,你好,你好”嗯,真是一群有禮貌的小羊。小羊打完招呼,就來到一片空草地上擺出漂亮的造型,拍單人照:

一隻快樂的羊

一隻善良的羊

一隻吉祥的羊

一隻羊年的羊

小羊們擺的造型漂亮極了,於是,它就把小夥伴都叫過來了,來了一大群的小羊,於是,這一群小羊又開始拍集體照,看看他們是怎麼拍的!

一群快樂的羊

一群善良的羊

一群吉祥的羊

一群羊年的羊

二、聽音樂教師示範

師:小羊們拍著照片可開心了,這群小羊最喜歡的是聽音樂拍照片,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音樂,大家要仔細看哦,我在這個音樂裡先拍了幾次單人照,又拍了幾次集體照

師:剛才我拍了幾次單人照啊?

師:那又拍了幾次集體照呢?

師:那到底是幾次,我們再來聽一聽音樂,一邊聽一聽,一邊數一數,好嗎

師: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學一學,剛才小羊們拍照片的時候哪一句哪一個字的時候把造型定住了。(在羊這個字的時候定下)

三、跟隨音樂拍照

師:剛剛我們都是坐著拍照的,現在我們站起來拍照會不會更好看呢?

果然你們站著拍的造型更奇特一點

四、幼兒自編造型拍照

1、請個別幼兒示範

師:我想問一下,你們平時拍照片的時候還會擺出什麼動作,來給我們看一看好嗎?

請小朋友擺出不同的造型

2、集體自編造型拍照

師:現在我們大家一起隨音樂來拍照,擺出不同的造型哦!

3、幼兒合作組合造型拍照

五、邀請羊媽媽一起拍照

1、羊媽媽說要一群搞笑的小羊拍照,你們可以嗎?

2、大灰狼學狼叫出現

師:大灰狼為什麼要學羊叫啊!原來是一隻善良的大灰狼,你們願意和大灰狼一起拍照嗎?

小班音樂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摘蘋果》。

2.在與同伴、教師一起去果園摘水果的情境中歌唱,萌發對水果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課件:ppt《摘蘋果》。

2.經驗:(1)幼兒知道一些常見水果的主要特徵。

(2)幼兒熟悉律動《小汽車》。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熱身:律動《小汽車》

o教師引導幼兒聽著音樂模仿開小汽車的動作。

師:你們喜歡水果嗎?我們一起開著小汽車到果園去玩一玩吧。

2.情境匯入

播放課件畫面(蘋果園),並引導幼兒圍坐在教師身邊觀察。

師:嘟嘟……果園到了嗎?先休息休息,請坐。

3.互動交流:蘋果的特徵

提問:你們看到果園裡結出了什麼水果?

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你們吃過蘋果嗎?蘋果是什麼味道?

小結:蘋果寶寶不但模樣可愛,而且味道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

師:有一群小朋友也來到了果園,還快樂地唱起了歌。仔細聽聽,他們唱了什麼?

二、學唱歌曲

1.初步聽賞歌曲,感受旋律和歌曲內容

——播放課件

③教師將幼兒聽賞到的內容用歌曲旋律唱出來,加深幼兒對歌曲旋律的印象。

聽賞後提問:你們聽到了什麼?

師:原來是小朋友們在果園裡摘蘋果。再來聽聽他們是怎樣摘蘋果的?

2.再次聽賞歌曲,理解、記憶歌詞內容

——播放課件

0教師將幼兒聽賞到的歌詞內容用歌曲旋律唱出來,再次加深幼兒對歌曲旋律的印象。

(1)聽賞後提問:樹上有許多紅蘋果,小朋友們是怎樣把它們摘下來的?

③教師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樂句“一個一個摘下來”。

引導語:一起學學他們摘蘋果的樣子。那邊的蘋果樹上也有許多紅蘋果,一起來摘一摘。

(2)提問:小朋友們喜歡吃蘋果嗎?為什麼?

小結:真的是你們說的這樣嗎?一起再回到歌曲裡找找答案。

0教師摘句彈奏,驗證幼兒的回答。

3.幼兒根據旋律節奏拍手,鞏固對歌詞的理解

師:多吃蘋果身體好,如果你也喜歡吃蘋果,一起動手來摘—摘。數—數果園裡有多少蘋果?

——播放課件

引導語:我們摘到蘋果了嗎?(真高興.再摘一次,把更紅更甜的蘋果送給我們的好朋友)沒有摘到蘋果,怎麼回事?(旋律節奏不一致)

⑤可不斷變換旋律節奏速度,並利用多媒體畫面中蘋果數量的增減,激發幼兒多次鞏固歌詞的興趣。

三、完整演唱

1.引導幼兒輕聲跟唱

師:我們已經摘到了那麼多的蘋果,多吃蘋果身體好!這一次,蘋果寶寶想要和你們一起唱歌、跳舞。來來來,把好聽的歌聲送給紅蘋果。

——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輕聲跟唱,並以一些肢體動作為輔助,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2.再次演唱

利用課件,激勵幼兒唱清歌詞:如果幼兒唱清楚,樹上的蘋果就被摘到籃子裡;如果幼兒沒有唱清楚,樹上的蘋果就沒有被摘到籃子裡。

四、結束離場

師:今天我們摘了那麼多蘋果,趕快裝上車子,把蘋果運給好朋友去吃,好嗎?小司機們,準備出發嘍!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開車離開教室。(律動《小汽車》)

教師反思

本次活動的音樂素材選自小班學習活動“蘋果和橘子”主題,其歌曲旋律輕鬆、俏皮,歌詞內容簡單、易懂,對小班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主題教育價值。因此,教師在瞭解幼兒已有經驗的前提下,嘗試通過歌曲《摘蘋果》的學習,進一步拓展幼兒對水果的認知,激發他們對水果的喜愛之情。

活動環節設計注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創設相關的遊戲情境(如“開小汽車”(進場熱身)、“摘蘋果”)及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歌詞,學習觀察畫面中有無與歌詞有聯絡的內容。將昕到的(歌詞)轉化為語言的表述,從任意歌唱到快樂遊戲,在自主的氛圍中,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愉快地參與歌唱活動,並鼓勵他們把自己內心的體驗用肢體動作表現出來,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內驅力。

可能許多教師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當我們面對歌唱教學,特別是新歌教授時,如何有效地教授,才能讓幼兒自主、愉快地學習歌曲,演唱歌曲呢?特別是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受到知識經驗和語言能力的眾多限制,在記憶歌曲結構和歌詞內容上往往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本次活動中注重遊戲情境的運用與貫穿,並結合多媒體課件,激發幼兒樂於演唱、積極參與的活動熱情,從而達到學唱歌陸的教育目的。具體表現如下:

1.以景激趣

活動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體驗、理解和記憶,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師根據歌詞內容製作了與之相關聯的多媒體畫面。多媒體畫面的播放能夠在一定意義上消除無目的反覆練唱和記憶歌詞所帶來的乏味感,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以法促學

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學習。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嘗試通過肢體語言的表現,幫助幼兒感受學習歌曲的樂趣,從而自然地理解並記憶歌詞;教師熟知傾聽旋律並配以歌詞是學唱一首歌曲的關鍵,因此在歌詞熟悉、記憶的環節中,以用旋律的哼唱再現幼兒對歌詞“隻言片語”的記憶的方法,幫助幼兒更快地定入歌曲,學習演唱。

當然,活動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教師可能過於追求歌唱教學目的的達成,因此,在激勵機制的運用上,忽略了預設中果籃蘋果數量減少的情況,代之以“好”、“真不錯”等措辭迴應。其實,教師應更關注幼兒現場表現不佳的狀況,如聲音的運用、與旋律的匹配等,並利用多媒體課件中果籃蘋果數量的不變或減少這一動態變化,來提示幼兒教師所提出的改進建議與要求,從而引導幼兒瞭解只有在“唱響、唱好”的情況下,果籃蘋果的數量才會發生變化,以激發幼兒再次演唱的興趣,將多媒體創設的“摘”蘋果的情境發揮到極致。

活動點評

“摘蘋果”是小班的一個教學活動。小班活動的特點是經常有幼兒不願意唱,所以在活動中教師如何激發幼兒的興趣是關鍵。另外,歌詞記憶和理解是難點。下面從三個方面進行簡要點評:

1.有效的情境創設、形象的多媒體呈現,激發幼兒掌唱歌曲的積極性

小班幼兒自我意識強烈,在新授歌曲時,往往表現出沒有興趣、不願意唱的傾向。如何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讓他們能夠有興趣地跟隨著音樂和教師一起演唱,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在本次活動中,教師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了一個去果園摘蘋果的情境:開小汽車——到果園——摘果子——回家。整個活動情境較為完整,使小班的幼兒能夠融入其中,從而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另外,製作的多媒體課件能與幼兒實現有效的互動,特別是“唱得好,籃子裡摘到的水果就會多”這一內容,對促進幼兒大聲歌唱、唱清楚歌詞有著不可或缺的激勵作用。因為有了它,幼兒在後面的演唱一遍比一遍好。

2.小步遞進的引導方式,有效提高幼兒學唱歌曲的效率

新授歌曲時,教師採用了小步遞進的引導方式:先讓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內容;然後再次聽賞歌曲,理解、記憶歌詞內容;接著根據旋律節奏拍手,鞏固對歌詞的理解;最後完整演唱,一步步讓幼兒理解歌詞,學會演唱歌曲。過程中,教師還能夠關注對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在每一次示範演唱前,教師能夠提出明確的聽辨要求,如聽一聽唱了一些什麼、漏掉哪一句、這一句到底應該怎麼唱等,讓幼兒能帶著目的去聽辨,從而大大提高了幼兒聽辨的有效性。

3。教師的引導語言應與情境相聯絡,提問的針對性還需要加強

首先,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自身也要融人情境之中,在提問時要儘量用情境中的語言,避免對整個情境的破壞。例如,幼兒學唱歌曲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果園摘蘋果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用“看餚誰能摘到最大最紅的蘋果”、“眼睛要看清楚蘋果在哪裡才能摘”等情境中的語言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式演唱。

其次,提問缺乏針對性,無法有效幫助幼兒記憶和理解歌詞。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從欣賞歌曲人手,然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學唱歌曲。具體來說,在第二環節第一次聽賞歌曲後,教師提問:“你們聽到了什麼?”一旦有幼兒準確回答出來了,教師其實可以直接將回答的內容唱出來,而不是用語言敘述出來。比如,有幼兒回答到“紅蘋果”,教師就直接用歌唱的形式接上“樹上許多紅蘋果”(這句是幼兒要學唱的歌曲的歌詞)。這樣的提問和回答更具針對性,也更形象直觀,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

小班音樂教案篇3

設計意圖:

在“小司機”主題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去馬路邊觀察來來往往的車輛,一起分享玩車、坐車的經驗,在區域活動中體驗做一名小司機的快樂。在孩子們積累了有關汽車的知識經驗後,我設計了集體活動“怪車軲轆轆”,旨在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賞、歌唱、遊戲,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和音樂來表達、表現。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說說、唱唱變出的《怪汽車》。

2、知道汽車的主要特徵,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flash動畫“怪汽車”,畫板,蠟筆。

2、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塑封的.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圖片,塑封的各種大小不同的紅色、黃色、黑色的圓形輪胎圖片若干,雙面膠。

3、歌曲《汽車開來了》、《汽車軲轆轆》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幼邊唱著歌曲《汽車開來了》,邊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2、你開著什麼車到森林裡來玩?(我開著摩托車、汽車、助動車,等等。)

3、美麗的森林到了,我們把車停好坐下來吧!

二、引入故事《怪汽車》

(一)播放flash動畫《森林新發現》

1、今天森林裡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看!它們在森林裡發現了什麼?(它們發現了西瓜、草莓和蘋果。)

2、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著“房子”在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狐狸警察為什麼叫他們停下來呢?(因為馬路上不能隨便滾東西。)

3、哎呀,那可怎麼辦呢?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4、幼兒自由討論,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辦法,肯定幼兒的合理想象。

5、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

(二)播放flash動畫《西瓜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你們怎麼知道這是一輛西瓜車?(因為有輪子、方向盤、門。)

2、一輛西瓜車變出來了。狐狸警察看到西瓜車在馬路上開很奇怪。咦,這是什麼怪汽車呀?我們一起來告訴狐狸警察這是一輛什麼怪汽車吧。

3、師幼共同編唱歌曲《汽車軲轆轆》。

(三)播放flash動畫《蘋果車》《草莓車》

1、小老鼠、小螞蟻會怎麼運蘋果和草莓呢?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對汽車主要特徵的已有經驗進行回答。(給蘋果、草莓裝上輪子、方向盤、窗戶、門,就能變成車了。)

2、鼓勵個別幼兒編編、唱唱“蘋果車”和“草莓車”。

三、

小班音樂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流暢的音樂風格,用圖譜來感受、瞭解aba的曲子結構。

2、運用肢體感應a段的漸強漸快,分辨b段樂句的音樂元素。

3、藉助故事情境來想象,體驗傾聽、辨析、互動的樂趣。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小的礦泉水瓶、水、蓋子裡有顏料、魔法布、約翰斯特勞斯《加速度圓舞曲》選段1:27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激趣引題。

1、師:在森林裡,有一間小木屋,裡面住著小精靈,她可神奇了,會變魔法呢。

2、提問:什麼叫變魔法?(幼:變魔術……)

會變出什麼異想不到的東西呢?(幼:好吃、好玩……)

3、小結:變魔法就是會出其不意變出你想不到的東西。

二、情境貫穿,感受旋律。

1、承接:小精靈會變很神奇的“魔湯”,變魔湯時,要用到瓶子和布。(遮擋)

2、師出示瓶子和魔法布,開始神祕的變魔法。

3、播放音樂——一邊聽音樂,一邊變魔法。(師故作神祕的肢體動作和著音樂節奏魔法)

4、音樂結束後,水瓶裡的水變色了。

提問:在變魔法時,老師做了哪些動作?

(幼:點一點、搖一搖、手指收攏放開的動作……)

三、繪畫記錄,引出樂譜。

1、承接:小精靈把魔法配方放在音樂裡,我們嘗試著把音樂記下來。

2、邊完整聽音樂旋律,邊用記號筆在黑板上描繪樂譜。

3、梳理經驗,提問:誰能看明白這個魔法祕訣要做些什麼事情?

(攪拌——用力轉圓圈;追問:一共要攪拌幾次?3次。在什麼時候要攪拌?)

(手晃動——誰能看出來用有什麼不一樣?迴應:反正看上去下邊要比下邊要長一點,大一點)

(追問:還有兩個很小的點點。在哪裡?幼兒在樂譜上指認。迴應:點住它,不讓魔法逃掉噢。)

(??——這是問號。迴應:等到我們上了國小就知道它的用處了)

4、幼兒通過圖譜,聆聽音樂。(教師帶動幼兒做動作)

細節提問:每一次攪拌好後,要加幾次魔法?(4次)

四、動作感知,深入樂段。

1、老師帶動幼兒共同聽音樂做動作。(提出拿瓶子的要求)

常規要求:瓶子拿好後,放前邊,不要亂動噢,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道具準備:這一次沒有在瓶蓋上塗上顏料。

提問:怎麼了?——幼:沒有變出來。

2、討論為什麼沒有變出彩色水的原因。

細節回顧:先輕一點攪拌,後再變快速度。

小結:力氣不一樣,速度不一樣。

4、再次嘗試聽音樂變魔法(節選到攪拌動作)

5、接著討論搖晃的動作,輕的幾次?重的幾次?

6、收回瓶子後,用音樂把魔法傳遞給大家。(閉上眼睛)

五、展現成果,昇華活動。

1、師:請小朋友們隨意站在一個瓶子前面,用神祕的口吻告訴幼兒:“魔法師變魔術可要用到魔法布噢。”請幼兒將布蓋在瓶子上。

2、師幼和著音樂做動作。

3、音樂停止,師:現在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許個願,就能美夢成真。

4、揭開布,孩子們發現了瓶子水色的變化。

六、延伸活動:

師:這首好聽的音樂名叫《加速度圓舞曲》,可以叫爸爸媽媽到網上搜索一下,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這首好聽的樂曲。

活動反思:

在反思中,我意識到音樂教育不是用說理的方法,而是通過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陶冶情操,豐富幼兒感情,啟迪幼兒智慧,培養良好個性。我的主打比較強,沒有放手讓幼兒自己大膽去思考討論嘗試,在引導幼兒音樂欣賞上面還沒有達到目的,在分析音樂上讓幼兒去說,去做,不一定一直是我帶著幼兒說,同時,也看到了隨機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及自己在引導幼兒學習、隨機教育策略方面的欠缺。

小班音樂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看看、說說、演演中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內容。

2、瞭解育兒袋的作用,萌發進一步表演的慾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袋鼠

材料準備——袋鼠裝飾及玩偶、ppt、錄影等等

活動過程:

一、動物走走

1、複習歌曲《走路》

要求:願意用好聽的聲音,愉快地跟著音樂演唱歌曲,並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模仿不同小動物走路的模樣。

2、袋鼠來走路

——冬天來了,小動物們為了讓自己身體變得暖和都出來做運動了。有一個動物媽媽看見了,也想出來動一動。它會是誰呢?引導幼兒和袋鼠媽媽打招呼小結:原來是可愛的袋鼠媽媽,袋鼠可是跳著走路的。

——讓我們跟著音樂的節奏,來學學袋鼠媽媽走路的樣子吧。二、說說袋鼠1、 育兒袋

——小朋友們,袋鼠媽媽長得怎麼樣那它和其它動物有什麼地方時不一樣的?小結:原來,袋鼠媽媽有個袋袋。(幼兒學說)——這個袋袋裡裝些什麼呢?(幼兒猜想)

——到底裝的是什麼呢?和你們猜的一樣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小結:袋鼠媽媽胸前有一個袋袋,像口袋一樣,其實叫做育兒袋,這個袋袋是用來養育、保護小袋鼠寶寶。其實這個育兒袋就像我們小時候睡的嬰兒車,媽媽到哪兒都會推著嬰兒車。袋鼠媽媽真愛自己的小乖乖,就像你們的媽媽愛你們一樣。

豐富:乖乖是什麼意思?——原來,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裡面有個乖乖。2、相親相愛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可喜歡我的乖乖了,不管我走到哪兒,都會把乖乖放在我的育兒袋裡帶它去我去的地方。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可喜歡我的媽媽了,不管我的媽媽去哪兒,總會把我放在它的大袋袋裡帶我一起去,我離不開媽媽。

——袋鼠媽媽愛乖乖嗎?乖乖愛袋鼠媽媽嗎?(說說)

小結:是啊,就像我們小朋友說的,乖乖和媽媽誰也離不開誰,走到哪裡二個人都是在一起的。在媽媽心中,乖乖就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媽媽最喜歡自己的乖乖,而在乖乖的心中,最喜歡的也是自己的媽媽,最最離不開的人也是媽媽,寶寶愛媽媽,媽媽愛寶寶,這個就叫做相親相愛。

——乖乖和媽媽相親又相愛。

三、袋鼠媽媽

1、欣賞歌曲

——袋鼠媽媽今天還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講的就是袋鼠媽媽和乖乖的事情,讓我們一起聽一聽。提問:你聽到歌曲裡說了些什麼?(進一步熟悉歌詞)

2、幼兒表演歌曲

四、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角中願意和同伴一起進行歌表演。

上面內容就是差異網為您整理出來的7篇《小班音樂教案》,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

小班音樂教案篇6

一、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樂意用動作進行表現。

2、能聽辯音樂中的滑音部分並作出反應,學習遵守遊戲規則。

3、在輕鬆愉快的遊戲場景中主動地參與遊戲。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歌曲《貓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師扮演大貓。

2、材料準備:活動場地內擺放自制的立體的樹木、花朵、蘑菇等,《貓捉老鼠》音樂完整版及分段版,貓和老鼠的胸飾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小老鼠吃米

(1)明確角色,提煉動作。

師(戴上鼠媽媽的胸飾,給幼兒戴上鼠寶寶的胸飾):寶寶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嗯,我是鼠媽媽,你們是......

師:聽,鼠寶寶們在做什麼?(播放《貓捉老鼠》前三段音樂)

師:你會跑來跑去嗎?誰會輕輕地跑來跑去?(幼兒個別及集體相結合做動作。)

(2)跟著音樂做動作。

師:哎呀,我的肚子好餓。你們餓嗎?我們一起出去找點米吧!(引導幼兒在場地中間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動作。)

師:米的味道怎麼樣?你是怎麼吃米的?(請個別幼兒示範。)

(3)再次表現。

師:你還想吃點什麼米?我們一起去找一找。(鼓勵幼兒嘗試運用不同動作表現“吃”這一行為。)

師:寶寶們,吃了這麼多米,讓我們回去休息一下吧!

師(小結):剛才有的鼠寶寶會輕輕地跑來跑去,找到米還會一口一口地吃,這些鼠寶寶真能幹!

2、大貓來了

(1)聽辯音樂。

師:聽,誰來了?它來做什麼?(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師:你是從哪裡聽出來的?

師:大貓是在什麼時候發現小老鼠的?(再次聽辯第四段音樂中的滑音部分。)

(2)明確遊戲規則。

師:聽到大貓的叫聲,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師:對,我們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3、遊戲:貓捉老鼠

(1)由教師扮演大貓,師幼共同遊戲。教師鼓勵每個幼兒參與遊戲,觀察幼兒能否遵守遊戲規則,即聽到滑音後逃回家。

(2)由幼兒扮演大貓,師幼共同遊戲。

師:大貓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它是什麼時候去捉老鼠的?(幫助幼兒梳理遊戲情節,將其與音樂進行匹配。)

師:誰想做大貓?

(3)引導幼兒變換躲藏地點進行遊戲。

師:如果我們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找米吃,大貓來了,我們還可以躲在哪裡呢?(如大樹後面、花叢後面等。)(遊戲進行2——3次,教師逐漸退出遊戲。)

師:寶寶們,現在我們到更遠的地方去找一找還有些什麼米可以吃。

標籤:小班 教案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