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大班科學教案油和水反思5篇

想要寫出一份優秀的教案,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目標,教案是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事先編寫的文字材料,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班科學教案油和水反思5篇,感謝您的參閱。

大班科學教案油和水反思5篇

大班科學教案油和水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細緻觀察並發現排序的規律。

2.能夠合作發現兩種以上排序規律,並按照規律進行排序。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有規律排序》ppt,大卡紙4張,一段舒緩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人: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今天我們座位排列的順序有什麼規律?(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有一組圖形寶寶排列的順序和我們很相似,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

二、基本部分

1.ppt依次出示三種排列規律,請幼兒讀一讀每張圖片是什麼,發現了什麼規律。

(1)出示圖片一,提問:有哪些圖形在排隊?它們的隊伍是怎麼排列的?(_dakao8_com)後面還可以怎麼排? (引導幼兒用ababab分組。)

(2)出示圖片二,提問:它們是誰?都是怎麼排的?後面應該怎麼排列呢? (引導幼兒abb abbabb分組。)

(3)同樣,出示圖示三,引導幼兒小結abcabcabc排列的規律。

2.幼兒自創排序規律。

創設情境,提出要求:動物園的小路壞了,要幫助小動物們鋪一條小路。要求:有規律,與眾不同。

3.展示作品,總結作品中的創新之處。

4.遊戲:幼兒用身體動作排序,拓展排序方法。

(1)幼兒自由探索用身體動作排序。

(2)聽音樂,自創有規律的動作並與同伴交流。

5.引導幼兒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有規律的現象。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規律的現象和事情,比如說斑馬身上的條紋、斑馬線、項鍊、毛衣花紋、花壇、晝夜交替、四季輪換等。鼓勵幼兒將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規律和現象與同伴進行交流。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幾種簡單的規律,這些簡單的規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稍加註意就能發現,讓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規律,好嗎?

活動反思:

上個星期,聆聽了張老師的一節《按規律排序》的公開活動,這是我第一次聆聽張老師的公開課,發現張老師這個活動上得特別成功。我想,成功的背後肯定付出的許多,比如課前準備等都非常的充分。一開始,她用情境的匯入法進行,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花環的出現,提高了孩子們的興趣,使他們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尋找花環的排序方式。在這個環節中,我發現張老師很會處理活動的活動的重點,在孩子回答的同時,請孩子共同複述,是一個不錯的亮點,這樣即提高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讓孩子明白花環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序的。所以,孩子在操作時就顯得異常的輕鬆,孩子也樂意參與到活動中去。接著在老師出示半成品腰帶,請孩子先讀出腰帶的規律,在老師操作,請孩子檢驗,這樣孩子很容易發現老師操作上存在錯誤-----在這個環節上,我發現張老師請孩子先讀腰帶的規律,然後請孩子檢驗,把難點分解的比較好,這樣邊讀邊操作,孩子就不容易出錯。

這個活動從開始到結束,老師始終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孩子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真正體現了活動的主體性。

大班科學教案油和水反思篇2

設計意圖:

在地球上,所有東西往上一拋都會落下來,這是小班幼兒都有的生活經驗。但是對幼兒熟知的經驗有沒有進一步探索的意義和價值呢?我們試圖通過一個集體活動來推動幼兒對這些生活經驗進行深層次的探索,以幫助幼兒學習觀察、比較、記錄等科學探索的方法。

目標:

1、觀察、比較物體下落時的現象,對物體的下落現象感興趣。

2、能用記錄的方式和語言來表達觀察到的現象。

準備: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紙杯、紙盤、泡沫積木、樹葉、羽毛、軟球、絲巾、繩子、手帕、廢棄的飲料瓶、三毛球等,數量之和多於幼兒人數。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記錄紙和筆。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樣大小、顏色的手工紙每人一張。

過程:

一、觀察一種物體的下落現象並清楚表達

1、提出任務。

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沒那麼簡單考考你"的挑戰遊戲。"沒那麼簡單考考你"是什麼意思呢?(看上去很簡單,其實不簡單。)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拋,都會(幼兒補充:落下來。)這個問題真的很簡單!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種東西落下來是什麼樣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暢的語言來表達呢?"

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物品落下來的樣子,等一會兒要請你表達。

2、教師操作,逐一讓物體下落。

3、交流與總結。

(1)幼兒交流。

(2)教師總結:大家通過仔細觀察,把"落下來"這件事情表達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來的聲音,有的觀察到了落下來的樣子,有的發現了落下來的速度。很棒!(開門見山地讓幼兒帶著任務觀察物品落下來的現象,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經驗準備。)

二、觀察、比較兩種物體下落現象的不同,用記錄方式表達觀察到的現象

1、提出任務。

我們今天的挑戰是"沒那麼簡單考考你",下面請選擇兩樣物體,讓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用動作解釋"同一高度,同時落下"),觀察它們的不同,並記錄下來。

教師在幼兒操作時的指導要點如下:

●注意瞭解幼兒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時落下"的規則。

●當幼兒有了自己的發現時提醒他們記錄下來。

●當幼兒記錄有困難時,可以讓他們觀察同伴記錄,提醒他們用符號進行記錄。

2、交流與總結。

(1)幼兒交流自己的記錄。

教師這時可以關注以下兩個方面:

●幼兒創造性地用符號來表示自己的發現。

●幼兒記錄物體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現。

(2)總結物體下落現象的相關因素。

大家通過觀察、比較、記錄,知道了物體落下來時有許多不同。可是,這些不同可能和什麼有關係呢?(根據幼兒的回答總結:可能與物體的輕重、大小、形狀以及風力有關。)(這個環節的任務難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個環節觀察的基礎上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並且從語言表達轉為記錄表達。)

三、探索讓同樣的紙出現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務。

請記住我們的挑戰題目是——(幼兒補充:沒那麼簡單考考你。)

(出示一張手工紙,使其落下)給你們一張同樣的紙,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樣。看上去簡單,其實不簡單哦!試一試吧。

2、幼兒操作。

教師邊與幼兒一同操作,邊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指導要點如下:

●當幼兒出現摺疊動作時,便上前鼓勵,並與之比較兩張紙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當大多數幼兒受同伴影響採用摺疊方法時,教師應進一步引導:除了摺疊。你還有不同的方法嗎?(團、撕開等。)

3、交流與總結。

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思維放到了首位。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作用。活動延伸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慾,給幼兒提供了繼續探索的方向。

大班科學教案油和水反思篇3

設計思路:在運動會跳繩比賽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跳繩計數的結果產生了分歧,原因在於跳繩計數方法不對,計數結果不準確,孩子們覺得不公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已能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為抓住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真”問題,並以此作為支援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契機,我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學習正確計數。

3.能與同伴分享合作,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來自幼兒真實生活的錄影片段——“跳繩比賽爭執瞬間”,記錄紙和筆。

2.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和家長一起蒐集有關體育比賽的資料,觀察瞭解各種比賽的過程和名次確定的方法;幼兒已有跳繩和跳繩計數的經驗。

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通過實踐,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在不斷增強計數興趣的過程中學習正確計數。準備運用實踐體驗法、討論法與遊戲法突破這一重點。

2.難點:能夠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準備運用啟發提問法、活動延伸法突破。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觀看錄影,進行討論。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錄影,請你們看一看,錄影中發生了什麼事情?看完錄影後提問:

(1)錄影中的小朋友因為什麼事情發生了爭執?

(2)為什麼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的問題?

2.第二遍錄影(慢速播放),便於幼兒觀察跳繩速度與計數速度的對應關係,分析現場計數時出現的問題。

提問:

(1)為什麼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問題出在哪兒?

(2)如果是你,會怎樣為跳繩計數?

3.小組實踐,集體分享:如何使跳繩計數更準確。

(1)幼兒分組活動,每組取一根跳繩。幼兒可以邊實踐,邊商討計數方法,並通過圖畫標記等形式記錄跳繩計數的方法。

(2)集體分享

a.分享探索過程,如:

開始計數時你們遇到了哪些困難?

你們是怎樣想出解決辦法的?

b.分享計數方法,如:

看跳繩小朋友跳動的腳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起伏的頭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掄繩的雙臂計數。

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c.討論計數注意事項,如:

跳與數要對應上;

踩繩或一腳跳過另一腳沒跳過,不能計數;

記清楚小朋友跳過的數,再往下接著數,並說出最後計數結果。

4.分組學習跳繩計數,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意願嘗試跳繩記錄方法,還可以探索和發現新的方法。

5.討論:還有哪些運動專案是通過當場計數來統計結果的?

如:幼兒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戲;體育專案中的足球、排球比賽等。

6.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運用計數方法解決體育比賽及生活中的問題,如值日生髮碗筷、取午點等,並用繪畫、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記錄下來,張貼到主題牆上,和同伴分享、交流。活動反思

首先,本次活動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聯絡在一起,突出科學領域學習“情

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特點。通過探索“跳繩計數方法”的活動,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絡,使幼兒從研究現實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而體會數學的真正價值及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其次,活動過程符合《綱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兒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中,有利於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品質。

第三,活動過程體現了《綱要》和《指南》倡導的以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而教師也更多地成為幼兒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由“教授”轉變為“支援”和“引導”。

大班科學教案油和水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氣象於人們生活的關係。

2、學習通過觀察天氣和溫度計做氣象記錄。

3、有探究氣象變化的興趣個求知慾。

活動準備:

1、提醒幼兒注意近期的天氣,能經常聽天氣預報。

2、紙、筆、幼兒畫冊第三冊p333、天氣預報的錄影。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將自己瞭解到的近期天氣變化情況告訴大家。

2、觀看一週天氣預報錄影。瞭解一週的天氣變化情況。

為什麼我們每天要看或聽天氣預報?

3、學看溫度計。

提出問題:人們是用什麼方法知道每天不同的氣溫的?

提供氣溫表,教幼兒測量活動室內外地氣溫。

教師根據幼兒報的氣溫用圖示或實物投影儀進行演示。

4、學習記氣象記錄。

幼兒分組討論用什麼方法將看到的、聽到的天氣變化記錄下來、學習用圖表的形式將觀看一週天氣預報記錄下來。

附:圖表

活動反思:

?做氣象記錄》他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學習觀察天氣和溫度計來做氣象記錄。想要給每個小朋友準備個溫度計來進行操作好象不能實現,於是我就將這篇教案來個大整容。

教案涉及到“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這四個地方,小朋友人不認識這四處地名啊?”“當時候我來給孩子豐富一下,花點時間讓孩子認識一下這四個地名就可以了吧!大班了孩子的認知能力還是可以的。”我放心地說道讓她不用擔心這個。想來想去總認為有點簡單,上的時候不要一會兒就上完了,於是我又選擇了幾個氣象標誌,如果真的一會兒就上好,可以讓小朋友認識一些其他的氣象標誌來充實一下課堂的內容。

星期五上午展開了實際行動。活動一開始,ppt天氣預報錄影的匯入,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眼球,孩子們對這個活動的內容看來還是感興趣的。當我問到:“為什麼要聽天氣預報呢?”孩子們各抒己見,爭著表達自己的觀點。接下來的環節應驗了一句話,“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我覺得這堂課的最大不足之處是我讓幼兒記錄的天氣地方太多了。因為小朋友們有的還是不認識這四處地名,他們不知道城市與表格的對號入座。雖然我在記錄前先示範一下記錄北京的天氣,其他三個城市讓小朋友們記錄,但是有的小朋友還是沒有對起來。我覺得如果每個地名上分別標上1、2、3、4,那效果一定會比現在好的多,或是以圖片展示,讓幼兒看圖片記錄會更好。

另外,幼兒的注意沒有成人注意的長,他們聽了天氣就不會去聽溫度,聽了溫度就忘了天氣。所以在記錄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喊到我沒聽到天氣,有的小朋友喊到我沒有聽到溫度,非常亂。這也關係到視訊展示時的時間太快,孩子一下子不能全都記住。因為小朋友記錄這一環節超時所以導致下一個環節不能按計劃進行,最終還是無法把“山羊老師”請出來。

大班科學教案油和水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認識並說出球體的主要特徵。

2、能找出並說出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一些物品。

活動準備:

圓紙片、乒乓球各40各;橡皮泥40塊;圓柱體積木、光碟、小球、彈珠、瓶蓋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對比發現球體可向任何方向滾動。

1、小朋友你們來看,這是什麼?(圓片)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小圓片,你來玩玩這些小圓片,但在玩的過程中不能讓圓片離開桌面,一會我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是怎麼玩的。

2、幼兒自由操作。

3、你是怎樣玩的?(轉著玩的、滾著玩的)怎樣滾著玩?(立起來滾)誰和她的玩法是一樣的?"把小圓片立起來他可以朝哪些方向滾動?(前後,一個方向和與這個方向相反的方向)只能朝一個方向和與這個方向相反的方向滾,如果不離起來會不會滾?(不會)師總結:把小圓片立起來他可以朝一個方向和與這個方向相反的方向滾動。

4、出示乒乓球:這是什麼?他可以向哪些方向滾呢?我也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乒乓球,你來試試,看看乒乓球可以朝哪些方向滾。

幼兒操作:誰來說說,乒乓球可以朝哪些方向滾動?

師總結:乒乓球及可以朝前滾朝後滾,還可以轉著滾,他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滾動。

二、比較乒乓球和圓片,指導球體不管從那一面看都是圓的。

1、請小朋友摸一摸,握一握乒乓球和圓片,然後告訴我他們在什麼東方是不一樣的,有什麼不一樣?

師總結:圓片摸上去扁扁的平平的,所以在摸的時候有一條楞,乒乓球摸上去鼓鼓的,握住兩隻手就會撐起來。

2、從不同的角度看乒乓球和圓片在形狀上有什麼不一樣。

師總結:圓片看上去有兩面是圓的,但也能看到一條直線,乒乓球從不用的方向看都是圓形的。

師總結: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像乒乓球這樣會朝任何方向滾動,摸起來鼓鼓的,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是球體。

三、聯絡生活找出並說出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一些物體。

1、出示大盤: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好玩的東西,你們來看看這是什麼?請你找出裡面的球體。相互之間看看找的對嗎?為什麼不對?

2、老師也找了一個,是球體嗎?為什麼不是球體?

3、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像球體?

四、幼兒操作:製作球體剛才玩具公司的老闆給老師都打來電話,他要生產一批玩具,他想請小朋友幫忙製作一批球體,請你用橡皮泥來做一做吧。

活動反思:

?指南》之科學領域中強調“在尊重兒童認知發展的前提下開展數學教育”,對孩子而言行動和經驗是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本次數學活動是通過孩子的操作,讓孩子逐步理解扁圓形和球體的不同,從而認識球體;在此基礎上,又通過分類、講講生活中的事物,擴充套件了孩子的思維;最後,通過尋找不同類使活動進入高潮。在整個活動中,我尊重每位幼兒的人格,讓孩子和我處於平等的地位,讓他們儘可能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儘管我的語言中不乏資訊和技能的講解傳遞,但最主要還是一些試探性的提問和商談式的建議,目的是為了引出幼兒自己的探索和表達,而不是製造和控制幼兒的行為。所以不管是傳遞、示範還是提問,其目的都在於為幼兒的主動探究和表達創造積極的條件,營造良好的情緒。

每個活動總有不足之處,在孩子滾動小球時,有的滾到了地上,於是孩子們高興地滿地跑,現場一時比較騷亂,最後雖然安靜下來但顯然孩子們還不盡興,所以我設想,如果能將這節課改成室外課,讓孩子們玩各種球類物及扁圓的物體,如體育球類,輪胎,油桶,滾環及各種圓柱體物體,或類似球體的東西,孩子充分的感受之後,積累的經驗會更加紮實有效,只不過這樣需要教師有較強的控制活動的應對能力和張力,值得嘗試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