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中班科學課教案推薦5篇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班科學課教案推薦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課教案推薦5篇

中班科學課教案篇1

目標

讓幼兒感知沙子的特性,比較幹沙與溼沙的不同,學習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樂趣。

準備

小鏟、小桶、篩子、模子、水等。

過程

活動(一) 幹沙遊戲

1、讓幼兒在沙地裡自由自在地玩沙子。可以光著腳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可以用鏟子、小桶、篩子等玩具玩沙子。

教師啟發幼兒:

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麼感覺?

用腳踩過幹沙子後,看看留下的腳印什麼樣?

用手捏一把幹沙子,試試能不能捏成一個球?

用鏟子挖洞、挖井、造房子,試一試能不能成功?

用篩子篩過的沙子什麼樣?摸一摸這些沙子有什麼感覺?

2、模仿遊戲:讓幼兒在沙池裡或沙灘上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如烏龜、螃蟹爬,小兔跳等。

活動(二) 溼沙遊戲

1、在沙箱或沙池中噴灑適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讓幼兒自由地玩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

用腳踩一踩,看看溼沙子上留下的腳印什麼樣?

用手捏一捏,試試溼沙子能捏成球嗎?

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溼沙子能變成什麼樣?

用篩子篩一篩,仔細觀察會出現什麼現象?

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畫畫、按手印、按各種圖型印,比一比,誰的圖案最美?

用溼沙子築長城、建城堡……比一比誰建的最牢固?誰造的最有趣?

2、討論:幹沙子與溼沙子有什麼不同?

活動(三) 小實驗

在玻璃杯中放些幹沙子,然後往杯子裡倒水。讓幼兒觀察杯子裡出現了什麼現象。(沙子裡會冒出小泡泡,說明裡面有空氣。)將杯子放到窗臺上,過一會再觀察,看看杯子裡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漏斗上鋪一塊紗布,將杯子裡的沙子倒入漏斗,觀察出現了什麼現象?

建議

活動(一)和(二)可以分開進行,也可以同時進行,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教師應創造條件,擴充套件以上活動內容。

中班科學課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瞭解平面鏡的特性,並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2、有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操作能力。

3、對鏡子感興趣,有探究的慾望。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平面鏡、動物玩具、音樂

各種透鏡、面鏡

活動過程:

一、照鏡子,瞭解鏡子的特性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照鏡子的遊戲。

2、請你找好朋友玩一玩照鏡子的遊戲。

3、小結交流: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二、鏡子反光實驗

1、幼兒分組探索

2、小結

三、遊戲:小動物照鏡子

1、第一次操作,發現動物數量的變化

2、第二次操作,發現如何變化

3、第三次操作,把兩面鏡子豎直面對面放,進行探索。

四、拓展經驗

1、平面鏡真奇妙,我們發現了好多平面鏡的祕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奇妙的鏡子,你知道有哪些?

2、這些鏡子也藏著許多祕密,我們在分割槽活動的時候再玩一玩,發現它們的祕密。

活動延伸:

1、區活動時,繼續探索平面鏡的其他特性。

2、在區域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其他鏡子的特性。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研究鏡子,由學生的探究學習為主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我主要處於引導者的位置對探究活動有計劃的進行組織。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大膽實踐,勇於創新的良好習慣。

中班科學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變化

2、有積極探索冰的興趣

3、製作冰燈

活動重點:

知道冰的變化,會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徵

活動難點:

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事先準備一些乾淨的冰塊

2、準備不同形狀的容器,各種裝飾物品,繩子,彩色顏料水。

3、“好玩的冰”記錄表

活動過程:

1、幼兒感知了解水會結冰,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今天我帶來了新朋友和你們一起玩!

師:你聽到水寶寶說什麼了?

師:水寶寶在什麼時候變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徵。

(1) 提問:你們想用什麼方法來玩冰娃娃?

(2)初次提問:幼兒用自己的方式玩冰,並用筆畫著記錄下來。

(3)提問:你們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摸、捏、砸、嘗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觀察並表揚探索方法特別的孩子,促進幼兒間相互學習。

3、討論、瞭解冰的物理特性。

(1) 提問:你覺得冰娃娃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

(2)小結冰的特性

師:原來冰娃娃有這麼多的祕密!無色、無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冰塊變化。

師:你忙你的冰娃娃和剛拿到時有什麼不一樣?

師:你真棒說出了一個新詞——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寶寶的。

小結:原來冰娃娃在手裡會融化掉!變成水寶寶!

5、幼兒製作彩冰燈。

師:讓我們動起靈巧的小手,一起來製作漂亮的冰燈吧!送給我們可愛的冬爺爺做新年禮物吧!

課後延伸:組織幼兒玩冰燈。

教學反思:

冬天是一個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個奇特的世界。在這個奇特的世界裡有雪花在漫天飛舞,有美麗的冰稜倒掛在簷邊邊,也有小娃娃陪著我們快樂的玩耍。雖然北風呼嘯、寒風凜冽,但在這個寒冷的世界裡,我們開展的活動卻是熱火朝天、喜氣洋洋,消融了冰凍帶帶給我們的寒意,讓濃濃的溫暖洋溢在我們愛意濃濃的班級裡。

晶瑩剔透的冰,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他們對冰有著濃厚的興趣,可對冰的認識僅僅只是一些感性的經驗,對於冰的特性並不是很瞭解,在開展“冰爺爺的禮物”主題活動中,我從孩子們的生活中設計教學方案,讓孩子自己動手實踐,喚起他們的已有經驗,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學就是要通過情景在學生的頭腦中引起認知的興奮,產生認知的衝突,形成思維爆炸,進而引發學生的認知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因此,我在設計此節科學課時,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孩子們的探究慾望。孩子具有好奇心,提供適合他們的認知特點的內容,喚起他們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其次,從幼兒實際出發,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間,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徵。

我認為,教師不應該把一節課的結束視作探究的重點,更不應該把孩子束縛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應引導孩子把探究的興趣和關注的事物延伸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注重長在真實的場景中進行教學,生成系列的不斷深入的探究活動。我們的延伸活動,是讓孩子們到戶外玩冰燈,激發他們繼續探究冰的奧祕。

設計背景:

“冬爺爺來了,冬爺爺來了”小朋友們拍著手、唱著歌,跳著優美的舞蹈,迎接著冬爺爺的到來。儘管北風呼呼的吹著,天是那樣的寒冷,小朋友的手、小臉、小耳朵都被凍得紅撲撲的,但依然沒有冰凍孩子們的熱情與好奇心,他們正用那明亮而閃爍的大眼睛,靈活而又堅強的小手探索著屬於冬爺爺的奧祕。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而科學活動最能有效地讓孩子們實現探索、發展的願望,於是我設計了此節科學探索活動——好玩的冰,讓孩子們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所隱藏著的奇特奧祕。

中班科學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植物的種子有很多種類,它們各不相同,生長在各自的果實之中。

2.通過觀察瞭解幾種常見植物種子生長的部位。

3.樂意動手操作,體驗發現的樂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類有種子的植物果實,如菜椒、蘋果、玉米、葫蘆、向日葵、花生、絲瓜及各種豆莢。

2.有籽西瓜1個。

3.每組小筐1個,塑料刀1把,小碟子若干,抹布1塊,水果刀1把(教師用)。

4.幼兒操作材料:《種子的排列》。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各自帶來的植物果實,引起幼兒尋找種子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帶來了這麼多的果實,誰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是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

鼓勵幼兒說出植物或果實的名稱及特徵。

2.教師出示西瓜,引發幼兒對西瓜種子的關注。

3.教師:今年的西瓜成熟了,我們把它摘下來。明年,我們還想吃西瓜時,怎麼辦?

4.引發幼兒對自己的經驗猜測並知道可用用種子種植。

5.教師:西瓜有種子嗎?你見過西瓜的種子是什麼樣子的嗎?

6.幼兒根據已有經驗描述西瓜種子的特徵。

7.教師:西瓜種子藏在哪裡呢?

8.根據幼兒提議切開西瓜,找出西瓜籽並觀察。

(二)探索其他果實的種子藏在哪裡。

1.教師:你們帶來的果實有種子嗎?找一找它們的種子藏在什麼地方?

2.幼兒自由探索尋找種子,將找到的種子放在小蝶子裡。教師幫助幼兒切開部分果實或敲開部分堅果的硬殼。

3.教師:你帶來果實的種子藏在哪裡?你是怎樣找到它的?種子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

4.引導幼兒談論並用語言描述自己用什麼方法找到種子,以及種子藏在哪裡。

(三)觀察各種果實中的種子是怎麼排列的。

1.教師:我們找到了種了,再來看看植物和果實內的種子是怎麼排列的。

2.幼兒講述,教師示範切開部分果實,引導幼兒觀察果實中的種子的排列方式。

3.請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種子的排列》中幾種果實種子是怎麼排列的。

4.教師:在種子不同的排列中,你又有什麼新發現?

(四)觀察發現種子的異同。

1.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對比觀察不同的種子。

教師:看看你個同伴找到的種子,種子的形狀顏色一樣嗎?有哪些一樣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2.幼兒對自己與同伴的各種種子做進一步的觀察,自由說說對種子的新發現。

3.教師:這些種子長得不一樣,可為什麼都叫種子嗎?種子有什麼用呢?回家可以去查一查資料也可以去找一找還能找到哪些種子。

活動延伸:

將幼兒帶來的植物的果實放在科學區中,引導幼兒繼續探索發現種子生長的不同部位或觀察種子的排列形式。

中班科學課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昆蟲的重要性,樂意保護益蟲。

2、瞭解生物鏈,知道昆蟲在裡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3、能用“假如沒有……就……”句型描述沒有昆蟲的後果。

活動準備

幼兒課本,各種昆蟲的圖片,青蛙、蛇、老鷹等圖片,各種昆蟲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問題匯入。

——師:你們知道世界上什麼動物數量最多?(昆蟲)

——師:假如世界上沒有昆蟲會怎麼樣呢?

二、談昆蟲作用。

——蜜蜂、蝴蝶:它們是傳播花粉的使者,它們飛來飛去為某些植物的繁殖後代忙碌著,假如沒有蜜蜂蝴蝶,這些植物可能無法開花結果,甚至滅絕。

——七星瓢蟲、蟬、蜻蜓等:它們可以為我們提供殺滅農作物及樹木害蟲的無償服務。假如沒有它們,害蟲會越來越多。

——蠶:它吐出來的絲可是天然紡織材料,假如沒有蠶,我們就沒有柔軟舒適的絲綢衣物穿了。

——屎殼螂:它會分解動物的糞便,幫我們美化環境。

小結:昆蟲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許多的幫助,我們不能沒有它們。另外,昆蟲也是許多動物的美餐,是許多動物生存的最基本的條件,是食物鏈中最重要的`一節。

三、認識生物鏈條。

——出示圖片:昆蟲、青蛙、蛇、老鷹,啟發幼兒討論它們吃什麼?假如沒有了它們,會怎麼樣?

——鳥類、青蛙等它們都以昆蟲為食,假如沒有昆蟲它們就會缺乏食物而死亡。青蛙是蛇的主要食物,假如青蛙滅亡了,蛇沒有了食物也會滅亡。蛇是老鷹的食物,假如蛇滅亡了,老鷹沒有了食物也要滅亡。在整條生物鏈裡面,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會破壞生態平衡,會引起整個自然界的大災難。

——教師小結:昆蟲的種類很多,它們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能沒有昆蟲。

四、開心遊戲:抓害蟲。

——請兩個幼兒手拉手做一個圈,其餘小朋友戴上昆蟲的頭飾,這兩個幼兒用圈去抓昆蟲,抓到的是益蟲就要說對不起,然後放走,抓到的是害蟲就要把它抓住,換人再遊戲。邊遊戲邊唱歌曲:許多昆蟲飛呀飛,飛呀飛,飛呀飛,許多昆蟲飛呀飛,快快抓害蟲。(套用倫敦大橋的曲調)

活動應變

可以讓幼兒補充生物鏈條的內容。

活動延伸

體育遊戲:天敵來了。玩法:幼兒模仿某一昆蟲四散活動,當教師說青蛙來了,幼兒跑回昆蟲的家。然後扮演青蛙跳,當教師說蛇來了,幼兒跳回家。接著幼兒扮演蛇學蛇爬,教師說老鷹來了,老鷹飛回家。

區角活動

益智區:將昆蟲和其他動物圖片投放區域,兩位幼兒猜拳,輪流找生物鏈上的動物,誰先排好生物鏈誰贏。

環境創設

主題展示區:張貼生物鏈條的內容。

家園同步

請家長協助幼兒找一些與生產生活相關的昆蟲,並跟幼兒解釋這些昆蟲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隨機教育

昆蟲分很多種類,有些昆蟲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它們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有些昆蟲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我們要消滅它們。

相關連結

電視節目《動物世界》。

附錄:生物鏈

生物鏈指的是:由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鏈條關係。這種關係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比如:有樹的地方常有鳥,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蟲。植物、昆蟲、鳥和其他生物靠生物鏈而聯絡在一起,相互依賴而共存亡。

生物鏈的例子常常在我們身邊,而且使人類受益匪淺。比如:植物長出的葉和果為昆蟲提供了食物,昆蟲成為鳥的食物源,有了鳥,才會有鷹和蛇,有了鷹和蛇,鼠類才不會成災……當動物的糞便和屍體迴歸土壤後,土壤中的微生物會把它們分解成簡單化合物,為植物提供養分,使其長出新的葉和果。就這樣,生物鏈建立了自然界物質的健康迴圈。

生物鏈也可以理解為自然界中植物長出的葉和果為昆蟲提供了食物,昆蟲成為鳥的食物源,有了鳥,才會有鷹和蛇,有了鷹和蛇,鼠類才不會成災。

自然界有相對平衡的生物鏈,即使被人類改造過的,如城市、鄉村,甚至農田在較長一段時間裡,不去人為進行干涉、破壞,生物鏈也會逐漸趨於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