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中物理功教案推薦5篇

撰寫教案是一件能夠幫助我們提升教學質量的事情,優秀的教案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中物理功教案推薦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中物理功教案推薦5篇

國中物理功教案篇1

第——怎樣認識和測量電流

【教學目標】

(1)通過類比的方法理解電流的概念,

(2)掌握電流方向的規定

(3)掌握電流單位及換算

(4)認識電流表,知道電流表的圖形符號。

(5)會正確選擇量程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和正確讀數

【教材分析】

電流的概念比較抽象,為了讓學生更輕鬆的理解和接受電流,老師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說說“水流”、“人流”、“車流”的形成,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流動的物質如水、人、車,二是朝某一方向。與“水流”、“人流”、“車流”類似,電流的形成也要有兩個條件,就是電荷和向一定方向,把電流的概念引出。電流方向的問題是物理學的規定,要求學生記住通過p15圖11-27的演示看到燈泡的亮度不同,說明電流有強弱和水流有急緩類似,公式i=q/t可補充,同時電流的單位的內容也隨機說明介紹。認識電流表藉助實物和掛圖講解,用電流表測量電流通過實驗器材操作演示給同學們看,有時間和條件的讓學生動手練習,達到增強記憶加深印象和提高興趣的的效果。

【學情分析】

學生對電流的概念比較難理解,用類比的方法講解讓學生通俗易懂。電流表的讀數一定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寫法上不要忘了單位。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避免出現錯誤的操作動作。

【教學理念】

本節的教學重點:電流的方向的規定

正確選擇量程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和正確讀數

本節的教學難點:電流的概念

正確選擇量程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

【教學過程】

我們知道閉合開關,電燈會亮,風扇會轉,各用電器會工作,說明電路中有電流通過了電燈、風扇和各用電器。通過用電器是否工作來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那麼電流是什麼呢?物理學中常用電流與水流、人流、車流來類比,引入電流的概念。

一、認識電流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或者說向一定方向移動)形成了電流。

2、電流方向:物理學中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由於正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也可以說電流的方向與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用電器接入電路閉合開關時,電源外部電流沿著電源正極→開關→用電器→電源的負極的方向流動,電源的內部電流從電源的負極→電源的正極的方向流動。

如圖11-3-1所示串聯、並聯電路電流方向。會標電流的方向

3、電流的定義:用每秒電荷通過導體任意橫截面的電荷量表示電流的強弱叫電流。用字母i表示。表示式i=q/t,其中q表示電荷的多少,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c。t表示時間單位秒符號、電流的單位:國際單位安培,簡稱安,符號=1c/s 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換算式:1a =1000 ma 1 ma=1000μa 1a =106μa 檯燈工作時的電流為的含義:表示每秒通過檯燈的電荷量為

二、怎樣測量電流

1、認識電流表

①作用:測量電路中電流的大小

②電路符號 圓圈內的a表示所測的電流用安培作單位。

③有三個接線柱,標了“—”或“+”表示公共的接線柱,另二個標數字的表示量程的接線柱。二個量程:“0~”“0~3a”對應的分度值分別為,

2、電流表的使用

為了方便學生記憶,將書p16電流表使用說明書詳解後歸納為以下幾個字。

①校零:使紅色指標對準“0”刻度線。

②串聯:只串不併,並則短路,因電流表電阻很小,相當於導線。

③正進負出:使電流從電流表“+”接線柱進,從“—”接線柱出。

④量程:估測或試觸(從大量程先試,如偏角小則試小量程。)

⑤禁止:不允許把電流表不經過用電器直接接在電源的兩極。

3、電流表的讀數方法

①看量程

②看分度值

③看指標向右偏了多少小格,用分度值乘以小格數就是電流表的示數。但記住一定要把單位讀出來。練習讀出下圖11-3-2電流表的讀數,若改用“0~3a”的量程結果又怎樣?

4、用電流表測電流

在活動3中目的是使學生能正確接入電流表,用不同的量程正確讀出讀數;比較讀數的不同,知道用哪個量程測量會使結果更準確。注意:在電路電流不超過的情況下使用“0~”的量程,讀數會更準確。因為“0~”的分度值,“0~3a”分度值,測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測得的結果越準確。

三、課堂小結

四、佈置作業:

自我評價與作業

國中物理功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解歐姆定律,並能運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電路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歐姆定律的探究學習,學會“控制變數法”研究問題,並加強了電路實驗的操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和實驗操作,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到物理與生活密切聯絡。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歐姆定律的概念和表示式。

難度:實驗探究歐姆定律的過程和歐姆定律的應用。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匯入

多媒體展示: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城市夜晚燈光璀璨,霓虹燈閃爍的情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場景中燈光的變化,學生根據知識經驗能得出變化的燈光是由電流的變化引起的。

教師引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電路中的電流是如何輕易改變的?以及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到底存在這怎樣的關係?進而引出課題——《歐姆定律》。

環節二:新課講授

探究實驗:電流跟電阻電壓的關係

提出問題:電壓能使電路產生電流,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那麼,電壓、電阻是怎樣影響電流的大小呢?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猜想與假設:學員根據之前所學電壓和電阻的概念和特點,可能會猜想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首先設計實驗電路,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討論,完成實驗方案的制定。

①電流與電阻和電壓均有關係,如何確定電流的變化是由電壓還是電阻引起的?(控制變數法)

②如何保持電阻不變,而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電阻不變,更換電池數量或改變滑動變阻器阻值)

③如何保持電壓不變,而改變導體電阻?(更換不同阻值的電阻,並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使電阻兩端電壓保持不變)

④為了更好的找到規律,應該如何測量實驗資料?(測量多組實驗資料)

學生根據之前學習有關電壓和電阻的知識,交流談論問題答案,確定實驗方案。

教師總結得出要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係,可以分成兩個課題分別探究。

課題一:控制電阻不變,改變電阻兩端電壓,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課題二: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改變電阻,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

教師引導學生據此畫出電路圖,進行展示,並確定實驗步驟。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學生分組合作根據電路圖完成實物的連線,進行實驗操作,收集多組實驗資料。教師強調注意事項:連線電路時開關出於斷開狀態;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阻值調至最大值等。

分析與論證:根據記錄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電路中電流隨電壓增大而增大,隨電阻增大而減小。

多媒體展示:教師通過大螢幕向學生展示歐姆對電路規律的探究歷程,以及相關人物事例。引出歐姆定律的內容。

教師講解: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就是我們本節課索要學習的歐姆定律。用公式表示為,並明確各物理量單位,以及公式表達的物理意義:電路中的電流由電壓和電阻共同決定,且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環節三:鞏固提高

出示習題:手電筒的小燈泡上標有“2.5v0.3a”,表示加2.5v電壓時,通過的電流為0.3a,燈泡正常發光。則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時多少?

環節四:小結作業

1、小結:提問的方式進行提問總結,梳理本節課知識點。在獲得物理規律的同時,感受物理探究的樂趣,提升動手操作能力。

2.佈置作業:思考為什麼電流表不能直接連線在電源兩極,而電壓表可以連線在電源兩極

四、板書設計

(略)

國中物理功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密度在中學業物理中佔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會考題中也經常出現有關密度的計算或實驗設計題。同是它又是一個應用十分廣泛的物理概念,也是今後學習液體內部壓強、大氣壓強、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必要基礎。通過本節教學應使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使用比值的方法來定義密度對國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因此,新教材在引導學生實驗的基礎上,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由此引入密度的概念。這樣既複習了天的使用,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教材要求來看,教學大綱與新課程標準有明顯不同。教學大綱要求“理解密度的概念”,屬於“理解”水平層次,強調學生對密度概念的理解。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實驗理解密度的概念。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既有“獨立操作”水平層次,又有“理解”水平層次。與教學大綱相比,更加突出實驗和探究。同時對密度知識的應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能利用密度知識進行質量、體積、密度的計算,能解釋簡單的現象,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具體問題等。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係;通過師生互動,學習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科學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學生用學過的密度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歸納總結密度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

通過學生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具有的共性———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並用影象表示等思維方式的培養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教法設計

教學模式:實驗引入,設疑導學模式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實驗,體驗物質屬性;

(2)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實驗結論,得出密度的定義;

(3)師生由密度公式討論匯出密度的單位以及密度知識的實際應用。

五、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量筒、鐵塊、鋁塊、銅塊、投影儀。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二)新課教學

1、密度概念的建立

2、密度概念教學

(1)密度的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表示符號:ρ。

(2)密度的公式:密度=質量/體積ρ=m/v。

3、密度的單位

4、密度表

5、例題(課本)

(三)總結擴充套件

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對同一種物質來說,在一定條件下,密度是一個常數。密度表示的是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例如鋁的密度是2、7×103kg/m3,它的意義是1m3的鋁的質量是2、8×103kg/m3。可見物質的密度是用物質的質量和它的體積的比值求出的,而不是由它質量的多少或它體積的大小所決定的。例如一塊鋁切去一半,剩下一半的密度是否發生了變化呢?沒有,因為當這塊鋁切去一半時,體積變為原來的二分之一,質量也變為原來的二分之一,但m、v的值即ρ並沒有發生變化。

(四)聯絡實際

國中物理功教案篇4

(一)教學目的

1、瞭解太陽能的優點。

2、知道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兩條途徑

(二)教具有關掛圖、錄影資料等。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教師:人類利用的常規能源是什麼?可以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學生:常規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和風力、水力資源等等,可以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等。

教師:回答得很好,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核能的開發和利用,用鈾做燃料的反應堆雖然能大大減少能源的消耗,但是鈾的儲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時要產生放射性汙染;輕核的聚變雖然比裂變乾淨,還能釋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還沒有真正解決和平利用的問題,所以還要開闢新能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太陽不但一直間接地向人類提供生存和發展的能量,而且還是可能為人類長期地直接提供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能。

2、進行新課

板書:第五節太陽能

(1)太陽能的優點

①太陽能十分巨大。

教師:同學們想想,太陽能有什麼優點呢?

板書:(一)太陽能的優點

學生:太陽能非常巨大,從前面表中可見,太陽能向周圍空間輻射的總功率達3.8×1026瓦。

板書:1、太陽能十分巨大

教師:說得很好,太陽能十分巨大。同學們知道太陽能輻射到地球表面的總功率是多少嗎?(通過檢視課本答:l.7×1017瓦)

教師:同學們計算一下,太陽每小時輻射到地球的總能量有多少?(學生上黑板計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

教師:地球每小時從太陽獲得的太陽能量有6.1×1020焦,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內能源生產的總量還多,可見太陽能有多麼巨大。

②太陽能供應時間長久。

那麼太陽能會不會用完呢?根據科學家推算,太陽像現在這樣不停地向外輻射能量,還可以維持60億年以上,對於人類來說,太陽能可以說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永久效能源,所以太陽能的第2個優點是:

板書:2、太陽能的供應時間十分長久

③太陽能分佈廣闊,獲取方便。

教師:我們到哪裡去取太陽能?怎樣獲取呢?(只要太陽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陽能,不用專門去尋找;只要用東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開採)

教師:很好,所以太陽能的第3個優點是:

板書:3、太陽能分佈廣闊,獲取方便,無需挖掘開採和運輸

④使用太陽能安全、不汙染環境。

太陽能是最乾淨的能源,開發、利用太陽能不會給我們帶來汙染。所以,太陽能的第4個優點是:

板書:4、太陽能安全、不汙染環境

(2)人類直接利用太陽能有兩條途徑

教師先請同學議論:如何利用太陽能?然後總結。

板書:(二)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兩條途徑

1、把太陽能轉化成內能以供利用(講解:例如用太陽爐、太陽能熱水器等裝置把太陽能轉化成內能來做飯、燒水等等,也可用集熱器把水加熱,產生水蒸氣,再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這就叫太陽能熱電站。)

2、通過光電轉換裝置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講解:例如用矽光電池——也叫太陽能電池,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已很廣泛,像人造衛星上的電源、太陽能汽車上的電源,小型電視機、計算器上的電源,城市道路路燈的電源等等都可用太陽能電池,我國還用太陽能電池做航標燈的電源,鐵路訊號燈的電源等等)

(3)利用太陽能的困難

教師:既然太陽能有那麼多優點,為什麼不大量推廣、大範圍應用呢?目前還有些技術問題沒有解決。

板書:(三)廣泛利用太陽能的困難

1、太陽能雖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講解:經計算,垂直投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麵積上的太陽能只有幾百瓦,所以要大規模開發利用太陽能必須設定龐大的收集和轉換能量的系統,目前造價還太高,影響推廣。

2、由於地球的自轉和氣候、季節等原因,太陽能的功率變化大,不穩定,給正常連續地使用造成困難

3、目前太陽能轉換器的效率不高(講解:光熱轉換的效率為50~60%,而光電轉換的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還要下大力氣研製高轉換效率的材料)

(4)結束語

要大規模地直接利用太陽能還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現在已取得一定成果,只要不斷努力,必將會不斷有新的進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有人預言,到21世紀,太陽能將會成為人類的重要能源之一。

(四)太陽能教學設計

國中物理功教案篇5

課前準備:

一、教學設計:

昇華和凝華是自然界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物質在固態和氣態之間直接轉變的過程,但我們的同學們,對這種轉變的過程和轉變過程中的吸放熱情況並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難直接觀察到,因此要掌握好這一節內容,我們可以在實際教學中把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過程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活動的過程。

二、具體步驟:

(1) 佈置同學們課前複習歸納。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質三態是固態、液態、氣態,固體和液體之間的`轉化、液體和氣體之間的轉化都已學過,通過對已學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提高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讓同學們自覺體會和產生固態與氣態之間是否會轉變的疑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

(2)佈置學生收集有關資料。

佈置學生通過上網、查閱圖書,收集有關人工降雨的資料,弄清人工降雨的常用方法、使用材料和原理等。通過對課外知識的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3)觀察生活中的現象。

在學習了前面關於固態和液態、液態和氣態之間的物態變化之後,觀察日常的生活中有沒有固態與氣態之間直接轉化的過程,並做好記錄、與同學進行交流和探討,培養同學們觀察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最後在課堂上引導同學通過小組活動完成課本中設計的實驗,並通過實驗歸納課本中的重點知識。同時,再用學過的知識來解釋一些前面討論的現象和問題。然後,對學生收集的知識進行討論和交流,並給予一定的評價和指導。

三、教學目標:

1、 知道什麼叫昇華,什麼叫凝華。

2、 知道昇華是一個吸熱過程,凝華是一個放熱過程。

3、 能夠解釋生活中常見的昇華、凝華現象。

4、 通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收集材料和對日常現象實驗的觀察,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探求知識的慾望。

5、通過小組活動、課外和課堂的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教具、學具、實驗儀器:

1、學具: 收集的文字資料、實物、圖片。

2、教具: 實物投影儀、照片、鐵架臺、燒瓶、酒精燈、細線、碘

五、教學重點、難點:

1、 知道昇華、凝華現象及它們各自的吸放熱情況。

2、 解釋生活中的昇華、凝華現象。

3、 瞭解昇華、凝華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六、課前學習的內容:

1、 歸納前面所學的物態變化並瞭解其吸放熱的情況。

2、 查閱有關人工降雨的資料,瞭解其中的原理和涉及的物態變化情況。

3、 觀察生活中的物態變化,瞭解那些發生在固體和氣體之間的。

4、 與同學交流觀察學習的情況並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想法,並做適當的記錄整理。

教學過程:(教學階段與時間分配、教學指導、學生活動)

一、 複習引入 (3分鐘)

前面我們已學習了有關自然界中物質狀態及其變化的情況。下面來做一個簡單的回憶和歸納。

1、 自然界中的物質常見的存在狀態主要有哪些?

2、 發生在固態和液態之間的轉化過程分別叫什麼?吸熱還是放熱?

3、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屬熔化?哪些屬於凝固?

4、發生在液態和氣態之間的轉變過程分別叫什麼?吸熱還是放熱?

5、 汽化的兩種方式是什麼?它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6、那麼我們來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態與氣態之間能否轉變呢?舉例說明。

學生1答:固態、液態、氣態。

學生2答: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是一個吸熱過程;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是一個放熱過程。

學生3答:如冰化成水、鐵變成鐵水等是熔化;水結成冰、油變成固態油脂、蠟燭油變硬等是凝固。

學生4答: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是一個吸熱過程;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是一個放熱過程。

學生5答:蒸發和沸騰 它們的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要吸熱。不同點:溫度條件不同; 發生地點不同; 劇烈程度不同。

學生6答:能; 如:衣櫃中的衛生球變小冰凍的衣服幹了;冬天的雪人變小了;雪花的形成等。複習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整理歸納知識的能力。老師要幫助學生整理糾正一些不正確的答案。

二、教學過程 (35分鐘)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通過活動來觀察物質在固態與氣態之間的變化:

1、 先裝置好實驗儀器

2、觀察瓶中碘的變化並做好記錄。

3、移去酒精燈,然後觀察瓶中的變化。

4、棉線上析出的碘像什麼?

5、下面我們來歸納一下活動中發現的一些現象。

(1)碘是怎樣變成氣體的?

(2)什麼是昇華?

(3)昇華時我們必須給碘加熱,這說明這是一個什麼過程?

(4)什麼叫凝華?它吸熱還是放熱?

6、課前同學們收集的物態變化中,哪些是昇華?哪些是凝華?

學生活動:在錐型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懸掛一段棉線,用酒精燈微微加熱。學生觀察:瓶底有紫色的碘蒸汽冒出,但沒有看到液態的碘。學生觀察:瓶中紫色的碘蒸汽消失,瓶中細線上出現針狀碘固體,非常漂亮。

學生1答:像雪(人造雪)

學生2答: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

學生3答: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昇華。

學生4答:吸熱學生答: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它是一個放熱過程。

(說明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會學生如何記錄實驗現象。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歸納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小結 (7分鐘)

四、作業佈置、教師引導:

1、同學們在課前收集了有關人工降雨的一些資料和圖片。下面請同學們分別交流。

(1)在這種方法中涉及哪些物理原理和現象?

(2)人工降雨的第二種方法是什麼?涉及哪些學過的知識?

(3)人工降雨的第三種方法是什麼?又涉及哪些學過的知識?

2、除了人工降雨外,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昇華、凝華,它們幫助人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1、 學生歸納總結本課內容。

2、歸納出物態變化的網路圖或迴圈圖。

(1)食物保鮮(2)舞臺製造白霧(3)利用衛生球除蟲

(說明活動鼓勵同學們質疑、提問、補充,提高學生合作學習和多向思維。老師提一些問題讓學生解決或有的同學不太清楚的問題請學生幫助解決,使學生體會成功和幫助人的喜悅。培養學生聯絡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另外,通過對日常現象的觀察和比較,使同學們體會到生活、物理、社會的關係,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服務的欲)

板書設計:

昇華和凝華

一 、活動:

1、過程

2、觀察、記錄現象

3、結論

二 、昇華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

凝華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

三 、昇華吸熱 凝華放熱

四 、生活中的昇華、凝華現象及應用。

標籤:教案 國中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