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萬有引力教學案例

  萬有引力教學案例

針對本學期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採取重知識和重概念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能力的方法:強調學生的課前預習,爭取少講、精練、多思考。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萬有引力教學案例資料,提供參考,歡迎閱讀。

萬有引力教學案例

萬有引力教學案例一

一、教學簡析

1.教材分析:

本學期期採用的教材為xx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選修3-1,共分為三章,分別是

第一章靜電場、第二章恆定電流、第三章磁場。靜電場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內容之一,它的核心是電場的概念及描述電場特性的物理量,全章共9節內容,從電荷、電場的角度來研究電學中的基本知識。恆定電流為第二章內容,其主要研究的內容為一些基本的電路知識,主要包括歐姆定律、焦耳定律、串並聯電路等,本章的知識須要以靜電場的相關知識作為基礎,在教學中應注意聯絡靜電場的有關內容。最後一章為磁場,磁場和電場密切聯絡又具有相似性,因此通過對比,可以對本章內容起到良好的幫助。

2.學生分析:

本屆高二學生基礎不是太好,但不能降低要求,除對少部分同學要提高要求以外,對大多數學生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為主要目的,此外還應適當掌握分析物理問題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並提高能力。

3.教法、學法分析:

針對本學期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採取重知識和重概念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能力的方法:強調學生的課前預習,爭取少講、精練、多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加強學生實驗的教學,加強物理綜合知識的分析和討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

二、教育目標任務要求

1.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及調整意見、體會教材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學習過程,瞭解

不同學生的主要學習障礙,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方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2.要特別強調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 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對課堂例題與習題要精心篩選,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強調例題與習題的教育教學因素,強調理解與運用。

3.加強教科研工作,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掌握基本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4.通過觀察實驗和推理,歸納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使學生學習和掌握有關規律,同時著重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實驗能力,以及由實驗結果歸納出物理規律的能力。

5.結合所學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三、措施

1.嚴格執行教學處的集體備課制度,提高集體備課質量。每週集體備課,先由上一週安排的每一節教學內容的主備人向全組明確本節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主要例題、課後作業、教學案等,然後由全組教師研討、質疑、確認,形成共案。全組老師要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規範。

2.制定教學進度。在認真分析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確定課時安排。為實現給全體學生奠定一個紮實的物理基礎提供合理的時間保證。必修物理將突出文科學生的特點、合理安排,以便保證全年級在學業水平測試中獲得滿意成績。

3.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加強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細化每一章每一節的教學要求,明確課時分配及每一節課的課時目標。對每一節課的重難點內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討,確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徑。加強對各種課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課。

4.精選習題。針對每一節課的課時目標,精心選擇典型習題,做到知識點與習題的'對應。分類編排課堂例題、課外鞏固習題、小練檢測題、章節複習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過程。

5.強化作業批改。通過作業批改督促學生端正課外學習的態度、瞭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規範學生的答題。為課時目標的確定和分類教學指導提供依據。

6.加強學科組老師的交流與合作。通過聽課、評課對教學模式進行探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精選習題過程中,選題與審題分工合作;對每一節課的重難點進行突破時集思廣益。

7.充分開發教學資源。加強實驗教學,能充分利用實驗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邊資源開發有價值的小實驗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認識。蒐集多媒體素材,製作課件,提高教學容量與效果。

8.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立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表達能力;舉行學科競賽,促進學生的特長髮展。開設講座,介紹物理學前沿與物理學家生平,讓學生明白科學的價值和意義。

萬有引力教學案例二

一、課題:萬有引力定律

二、課型:概念課(物理按教學內容課型分為:規律課、概念課、實驗課、習題課、複習課)

三、課時:1課時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含義並會用萬有引力定律公式解決簡單的引力計算問題。

2.知道萬有引力定律公式的適用範圍。

(二)過程與方法:在萬有引力定律建立過程的學習中,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與推理論證等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研究問題時,抓住主要矛盾,簡化問題,建立理想模型的處理問題的能力。

2.通過牛頓在前人的基礎上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思考過程,說明科學研究的長期性,連續性及艱鉅性,提高學生科學價值觀。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及表達公式。

難點:1.對萬有引力定律的理解;2.學生能把地面上的物體所受重力與其他星球與地球之間存在的引力是同性質的力聯絡起來。

六、教學法:合作探究、啟發式學習等

七、教具:多媒體、課本等

八、教學過程

(一)匯入

回顧以前對月-地檢驗部分的學習,明確既然太陽與行星之間,地球與月球之間、地球對地面物體之間具有與兩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的引力。這裡進一步大膽假設:是否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這樣的.力?

引發學生思考:很可能有,只是因為我們身邊的物體質量比天體的質量小得多,我們不易覺察罷了,於是我們可以把這一規律推廣到自然界中任意兩個物體間,即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萬有引力定律.然後在學生的興趣中進行假設論證。

(二)進入新課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第40頁萬有引力定律部分,思考以下問題:

1.什麼是萬有引力?並舉出例項。

教師引導總結:萬有引力是普遍存在於宇宙中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日對地、地對月、地對地面上物體的引力都是其例項。

2.萬有引力定律怎樣反映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其數學表示式如何?並註明每個符號的單位和物理意義。

教師引導總結: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是:宇宙間一切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兩物體間的引力大小,跟它的質量的乘積成下比,跟它們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式中各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F為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單位:N.m1、m2分別表示兩個物體的質量,單位:kg,r為兩個物體間的距離,單位:m。G為萬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它在數值上等於質量是1Kg的物體相距米時的相互作用力,單位:N·m2/kg2.

3.萬有引力定律的適用條件是什麼?

教師引導總結:只適用於兩個質點間的引力,當物體之間的距離遠大於物體本身時,物體可看成質點;當兩物體是質量分佈均勻的球體時,它們間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計算,但式中的r是指兩球心間的距離。

4.你認為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有何深遠意義?

教師引導總結: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有著重要的物理意義:它對物理學、天文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它把地面上物體運動的規律和天體運動的規律統一起來;對科學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給人們探索自然的奧祕建立了極大信心,人們有能力理解天地間的各種事物。

(三)深化理解

在完成上述問題後,小組討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深化對萬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即:

1.普遍性:萬有引力存在於任何兩個物體之間,只不過一般物體的質量與星球相比太小了,他們之間的萬有引力也非常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2.相互性:兩個物體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3.特殊性:兩個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和物體所在的空間及其他物體存在無關。

4.適用性:只適用於兩個質點間的引力,當物體之間的距離遠大於物體本身時,物體可看成質點;當兩物體是質量分佈均勻的球體時,它們間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計算,但式中的r是指兩球心間的距離。

(四)活動探究

請兩名學生上講臺做個遊戲:兩人靠攏後離開三次以上。創設情境,加深學生對本節知識點的印象和運用,請一位同學上臺展示計算結果,師生互評。

1.請估算這兩位同學,相距1m遠時它們間的萬有引力多大?(可設他們的質量為50kg)

解:由萬有引力定律得: 代入資料得:F1=1.7×10-7N

2.已知地球的質量約為6.0×1024kg,地球半徑為6.4×106m,請估算其中一位同學和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又是多大?

解:由萬有引力定律得:代入資料得:F2=493N

3.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則其中這位同學所受重力是多少?並比較萬有引力和重力?

解:G=mg=490N。

比較結果為萬有引力比重力大,原因是因為在地球表面上的物體所受萬有引力可分解為重力和自轉所需的向心力。

(五)課堂小結

小結: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認真總結概括本節內容,完成多媒體呈現的知識網路框架圖,並把自己這節課的體會寫下來、比較黑板上的小結和自己的小結,進行生生互評。

(六)佈置作業

作業:完成“問題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