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均衡發展工作總結6篇

工作總結寫好了使大家能夠發現工作中的風險和挑戰,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和計劃,工作總結促進我們思考如何更好地應對職業發展中的困難和障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均衡發展工作總結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均衡發展工作總結6篇

均衡發展工作總結篇1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我局把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區未成人社會保護領導小組,印發了《市區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建立完善了相應的未保工作機制。村(社群)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點,並落實了負責人,鄉鎮成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站,區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中心。

二、密切組織,實施救助

我局認真做好符合低保、孤兒政策規定條件的學生家庭的救助工作。

(一)城鄉低保工作。城市低保家庭中的未成年人19人,1-5月份年累計發放低保金3.66萬元。農村低保家庭中的未成年人448人,1-5月份年累計發放低保金63.84萬元。

(二)孤兒工作。孤兒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及生活補助範圍工作,超齡孤兒在校生斷續享受孤兒生活補貼,按月發放全區5名孤兒生活保障金,1-5月份年累計發放孤兒生活保障金2.03萬元。

(三)開展關愛活動。每年開展兩次農村困難留守兒童和未成年困境兒童關愛活動(“秋季助學”關愛活動、“寒冬送溫暖”關愛活動),“秋季助學”關愛活動,為114名農村困難留守兒童和未成年困境兒童發放了總價值約5.5萬元的衣服114套、書包114個、大米2850公斤(114袋)、食用油1140公斤(228桶);“寒冬送溫暖”關愛活動,為184名農村留守兒童和未成年困境兒童發放了大米184袋(25公斤1袋)、菜籽油368桶(5公升1桶),純牛奶368件,共計7.9萬餘元的救助物資,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愛。通過關愛活動,使農村留守困難兒童在生活上得到了幫助,未成年困境兒童在心裡上得到了撫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完善機制,制定制度

認真做好單親、貧困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和孤殘兒童保護工作,我局加強與各鄉(鎮)及區級各部門的聯絡和溝通,互通訊息、資源共享,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一是建立鄉(鎮)村(社群)未成年人隨訪和定期回訪制度。二是建立家庭指導服務和監督機制。三是建立失去依靠未成年人的家庭、學校、社會迴歸機制。四是完善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生活救助機制。及時掌握單親、貧困家庭未成人和孤殘兒童的保護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各種形式的保護工作,並制定了幫扶、教育措施,切實解決了衣、食、住、行和學習等困難問題。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區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部門幫扶力度有待加強。三是工作流程有待進一步規範。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不斷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認真開展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為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推進社會文明進步做出積極貢獻。一是進一步加大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宣傳,提高社會各方面對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的知曉度。二是進一步強化部門、鄉(鎮)聯動機制,努力實現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的常態化。三是進一步加大對困境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努力解決困境未成年人的實際困難。四是制定完善未保專幹和社工定期回訪制度。五是結合各種“送溫暖”活動,加大未成年困境兒童、農村困難留守兒童的關愛和救助。

均衡發展工作總結篇2

20xx年金秋時節,我們迎來了教育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組的領導、專家,他們對我們學校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評估,實地考察了學校的功能室,觀看了學校課餘活動,欣賞了大型腰鼓表演,仔細查閱了學校的檔案資料,進行了師生問卷調查,據說還暗訪了學生,對我校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所做的努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別對學校的藝術教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認為羅田實小的藝術教育將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社會相結合,並形成了優秀的教師團隊,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藝術小人才,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很好的典型,值得宣傳和推廣。

我校這次迎評工作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

一、認識統一

從領導到教職工都認識到這次迎接國評工作是對學校多年辦學成果的一次檢驗,對學校辦學特色的一次推廣,對學校辦學品位的一次提升,同時也會看到學校的不足,可以找到改進的方向。學校希望通過專家組的評估,促進學校的發展,提高辦學質量。

二、團結協作

領導高度重視迎評工作,召開了兩次行政辦公會,兩次教職工大會,營造了良好迎評氛圍。成立了工作小組,分工明確,更團結協作。

全部迎評檔案由各處室負責,辦公室彙總。教務處、總務處、政教處、教科室、電教處、藝教處人員日夜加班,不計報酬,整理材料。特別是教務處的唐學明、金世華、閻持一同志細緻精心地整理學校教育教學的檔案資料,對全校3000多學生、70多個班級的學生名冊、教師任課進行了仔細的核對,保證了萬無一失。總務處塗光明為了合理分配教學資源想盡了千方百計,很多事自己動手,任勞任怨。電教處童知文為了電教裝置的配置,樓上樓下,不辭辛苦。

體育組全體老師更是出人又出力,冒著烈日精確地測量籃球場、羽毛球場,精準地畫線。架設籃球架這樣的重活主要由體育組和後勤人員完成,是在雨中和黑夜用車燈照著進行的。

前勤和後勤人員更是攜手努力。教輔後勤人員突擊整理圖書,將原來不標準的圖書標籤一一撕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重新貼上。圖書管理員王老師中秋假期趕到大河岸國小學習圖書管理。

儀器管理員孫老師動作快行動早,多次找科學老師填寫實驗申請單。

特別值得稱讚的是廚房的工人們,粗活重活髒活不計較,報仇多少不計較,為潔淨校園,做出了貢獻。

全體教職工都是迎評人員,都在精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班主任老師補齊了落下的圖書借閱記錄冊,所有任課教師沒有因為迎評耽誤上課,而是覺得迎接國評更要上好每一節課。迎評工作小組成員中秋三天假都只休息一天。很多人更是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

三、面貌一新

通過迎評,真正促進了學校的工作。專家對學校的藝術教育讚不絕口,更加堅定了學校領導和藝教老師弘揚藝術,以藝育人的決心。有了將藝術教育這塊品牌做大做強的信心。

學校籃球場、羽毛球場、教師電子備課室、心理諮詢室、書畫教室等借這次迎評的東風都佈置完成,將會有力促進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教育的優質均衡。

通過迎評凝聚了全體教職工的人心,學校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師生們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四、迎評反思

迎國評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以順利過關,當評估組專家說我校的藝術教育“做的比說的更好”的時候,本人作為這次迎評工作的材料員,既感欣慰又感慚愧,所以當晚專門寫了一篇藝教的總結送給專家們。

我們學生的圖書借閱和到閱覽室閱讀幾乎空白,科學課的實驗儀器和實驗室基本空閒。除了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之外,更需要反思我們的.教育思想。

作為材料員我深深地謝謝你們——為均衡而並肩戰鬥的朋友們!因為有了你們的努力,基本均衡國檢已順利通過。每一盒檔案裡包含著你們的心血,每一項活動裡浸潤著你們的汗水,每一個數據中都閃爍著你們的智慧,每一篇材料裡都折射著你們的文采,每一個夜晚裡都留下了你們孤寂的身影……這一切,實小的歷史不會忘記!

迎評已經結束,幸福教育在向我們招手,美好的生活將永遠延續。願我們以一顆平常心把握當下,過好每一天。該吃飯的時候好好吃飯,不挑三揀四;該睡覺的時候好好睡覺,不輾轉反側;該散步的時候好好散步,不左顧右盼;該讀書的時候好好讀書,不胡思亂想。一心一念去做當下的事就好了,好好珍惜此刻你正擁有的生活。

迎評順利過關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邁不過去的坎,也沒有永恆的傷,學會放下,讓心胸開啟,則日日都是好日,一切都只不過是雲淡風輕。

均衡發展工作總結篇3

近年來,我縣在實現縣域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構建和諧伊通教育。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有關會議和檔案精神的同時,縣委縣政府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伊通縣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組織協調並及時解決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督促指導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領導,努力構建伊通教育均衡發展新局面。到20xx年底,通過優化資源配置,統籌規劃城鄉教育佈局,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等途徑;並採取措施建立完善了教育經費持續增長和均衡分配的保障機制、教育資源的共享機制、師資合理流動機制、生源調配機制和均衡發展的督導評估機制等,推進我縣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水平,實現了新的跨越,初步實現了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在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我們的主要做法是實現“五個一體化 ”:

一、加強組織領導,實現城鄉教育責任考核一體化。

改造農村薄弱學校,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首先是要形成政府主管、教育部門和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一是加大縣級政府對教育的統籌和投入力度。確保公辦中國小教職工人員經費、公用經費、校舍維修改造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並做到逐年增長。二是完成“普九”債務化解工作,建立起制止發生新的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的穩定機制。在上級財政的大力支援下,我們拿出了( )元,用於化解義務教育債務和對鄉鎮薄弱學校校舍和場地進行全面改善。三是完善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制度。把當地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發展狀況納入領導幹部任期內的政績考核內容。將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提高城鄉教育一體化水平的情況,確保教師工資、中國小公用經費、校舍建設維修改造經費等教育投入情況,作為考核的主要內容。

二、科學合理佈局,實現城鄉學校規劃建設一體化。

首先是推進學校佈局合理化。為了解決農村廣大人民群眾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權利和優質教育資源需求問題,我們徵求多方面意見和建議,科學合理地制訂並實施中國小布局調整規劃,合理整合教育資源,有計劃地撤併佈局不合理的村級國小,特別是“微型”學校和“微型”班級。其次是實施學校建設標準化。政府加大了教育轉移支付力度,加快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近年來總計投資( )元,改造危房( )平米,撤併村級國小( )所,基本消滅d級危房;中國小校佈局基本合理;學校設施、教學裝置基本達到建設標準,基本實現相對均衡化。

三、激勵約束並重,實現城鄉教師隊伍建設一體化。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重點要提高農村中國小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認真實施中國小名師培養工程,進一步發揮名教師、學科帶頭人的示範作用。縣教育局每年組織骨幹教師到外地參加培訓學習,並舉辦各學科名教師的教學研討課,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示範和引領作用。二是積極推進學校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師聘任制,實行“資格准入、競爭上崗、全員聘用、合同管理”。20xx年、20xx年招收的300多名特崗教師全員分配到農村學校,為農村學校的教師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三是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進一步理順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管理體制和培訓職責,推進教師培養和在職教師繼續教育改革,提高在職教師的學歷層次。每年都對農村教師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全面輪訓,有計劃組織農村教師到縣內外參加培訓學習,提高了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均衡發展工作總結篇4

國家多次提出教育要均衡發展,特別是對義務教育,國家提出在20xx年實現區域內初步均衡,20xx年區域內實現基本均衡。省教育廳在實現教育均衡方面最為突出的措施,就是把經濟欠發達而教育又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國小校長、幼兒園園長,派往經濟較發達、教育較先進的地區掛職學習。本人作為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園長參加了xxxx年的掛職學習培訓班,並被安排到湘潭市第一幼兒園掛職學習、體驗。

掛職期間,看到當地的幼兒教育辦得如此好,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但同時又感受到:邊遠民族地區幼兒教育要均衡發展,阻力重重。要在20xx年實現區域內教育基本均衡,道路還很漫長。本人就邊遠民族地區的幼兒教育要達到教育均衡發展所受阻力,談談自己的看法:

阻力一:幼兒園硬體設施差且城鄉佈局不均衡,

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基本上依附於中心國小而建,一鄉鎮一所中心幼兒園,中心幼兒園可下轄一所或幾所村小幼兒園,只有縣城才有獨立成校的幼兒園。儘管近幾年農村中心國小硬體設施有了一定的改善,幼兒園辦園條件相應得到改善,但仍無法與縣城幼兒園相比,校園面積與生活服務設施遠遠滿足不了實際的需要,幼兒遊樂場所、遊樂器具,幼兒保育保健等對部分農村幼兒園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有的甚至幼兒教室都滿足不了。我所在的會同縣堡子鎮中心幼兒園,在校幼兒300多人,可校園面積還不到20xx平方米。園內沒有可供孩子玩的沙坑,可讓孩子洗澡的水池,沒有專門的遊戲室、音樂室、美術室。說白了,只有幾間教室和一架幾百孩子都可玩的滑滑梯。這和我掛職的幼兒園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縣城幼兒園硬體設施雖好些,與農村幼兒園存在客觀上的差異,但城鄉佈局也極不合理。隨著外出打工的人數增多,不少條件較好的家庭,將子女轉入到縣城幼兒園就讀。這樣縣城幼兒園嚴重超員,不堪重負,如我們會同縣的機關幼兒園,平均每班人數在50人以上。相反,部分農村村小幼兒園人數過少,少的只有五六人。因村小幼兒園離中心幼兒園太遠,孩子又太小,不能撤併到中心幼兒園,人數雖少,也須派老師前往任教,管理。這實質上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

民辦幼兒園是幼兒教學的重要補充,近年來民辦幼兒園得到大力發展,但民辦幼兒園還需進一步規範管理,特別是民辦幼兒園的辦學條件,應進一步加強。有少數民辦幼兒園辦園條件相當簡陋,僅靠租來的幾間房子辦園,無任何基礎設施,這樣怎能擔負起幼兒教育的責任呢?

要想解決以上問題,我認為首先必須進一步增加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投入,教育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其公共投入應當作為政府考核的“硬指標”,如同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等採取一票否決制,只要是投入不到位的,年終考核一律一票否決。並使增量公共資源在教育服務均等化中發揮積極作用;其次,要做好公共資源配置上的傾斜,城鄉之間向農村傾斜,學校之間向薄弱學校傾斜,群體之間向困難群體傾斜,然後在各個鄉鎮辦一所各項設施齊全的高標準的幼兒園,把學齡前兒童全放在這裡學習,安排好孩子們的生活、保育、保健工作,確定專職護育老師。只有這樣,阻力才會消除,教育才會均衡發展。

阻力二:教師年齡老化,師資配置不均衡。

當前,我國教師資源呈現逐級向下的模式,即一級發達城市聚集了大批優秀教師資源,其次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等二級中心城市聚集了剩餘大部分資源,再次是市級城市,然後是縣直中國小,再後就是鄉鎮一級,最底層的是農村學校。教師年齡存在著明顯的不合理,有人戲說:“哥哥姐姐教大學,叔叔阿姨教中學,爺爺奶奶教國小。”真正幼教專業的幼師在幼兒園任教的,少之又少。有很多村小幼兒園,是以往的代課教師轉正後,一直堅守在農村教育那一片天地。他們當中有些已經接近退休的年齡了。工作幹勁且不說,能歌善舞、遊戲活動教學更不用說了。舊的知識怎麼適應的了新時代的發展呢?

由於前些年學生人數的急劇減少,加上教育經費的緊張,近年來一些邊遠地區基本沒有招聘新教師。國家實行“特崗教師”政策,但因邊遠民族縣財政經費緊張,怕三年後安排不下,只能少招或不招聘。即使如此,這種“特崗”還“特”不到幼兒教育工作上來。目前我們農村中國小和幼兒園的教師很大部分是60年代出生的由民辦轉為公辦的,不但年齡偏大、知識老化,還因為待遇不均衡而情緒低落,積極性不高。

要想解決以上問題,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強化和改進:

一是優化城鄉教師隊伍結構。建立新教師補給機制,新增教師崗位,更多地招錄幼師畢業生,滿足農村、城鎮幼兒園的需求。

二是全面調整和明晰教師的考核、獎懲制度。要在以省為區域內均衡教師績效工作待遇的同時,還要對農村教師工作的加以偏重,提高農村教師獲得晉升的機會,提高農村教師中的中高階教師比例。建立城鎮教師、新招師範畢業生及幼師到農村學校、幼兒園任教和支教制度,把城鎮教師在農村學校、幼兒園任教或支教經歷作為高階職稱評審的前置條件,以促進城鄉教師的合理流動。

三是加大對農村教師培訓的力度。應對在編在崗教師開展有計劃性、針對性、實效性的學科培訓,偏重對幼師專業的培訓工作,切實提高現有教師隊伍整體綜合素質。

阻力三:評價滯後導致學生髮展不均衡

實現教育均衡就意味著: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培養少數精英,每一位學生都應享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每一位學生都應當平等地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但一直以來,我們又依然在做著應試教育,學校的指揮棒也不由自主地指向應試教育。幼兒教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小年紀就被灌輸著義務教育階段才該接受的知識,早已喪失了幼兒的天真和浪漫,這一點我們從一些學校幼兒園小朋友那沉重的書包就可知了。

要真正想讓教育均衡,讓學生的素質得以均衡發展,首先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客觀規律。既注重幼兒的全面素質發展,又要注重因材施教,要認真落實“差異教學”、“分層次教學”,使教育適合每一個幼兒的發展,使他們獲得一種可持續的學習能力、發展能力、創造能力,使終身教育成為可能。其次要改革以應試為主的招考制度,不能讓小孩從小就認為分數決定了自己的“好”和“壞”。

總而言之,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它有著歷史的因素,又和區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但我們只要朝著這一目標前進,總有一天會實現我們的願望的。

均衡發展工作總結篇5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全面推進和深化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造就現代教師的必由之路;同時也將廣大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每位教師既是新課程的實施者,也是新課程的探索者。國家課程改革實施已有三年,教師整體素質有了提高,學校的教學研究氣氛十分濃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了進一步提高。課改給學校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新的教學理念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

一、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觀念,樹立全新的課程觀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進行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統乃至全社會在轉變思想觀念、機制改革等方面的一次深刻變革。課程改革改變的不只是傳統的教學理念,還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原有的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自課程改革以來,無論是校長還是普通教師,都積極投入到改革之中,各校在校長的統一領導下,積極組織教師學習課改的先進理念,多次聘請專家到校進行指導,結合學校實際深入研討,不斷引導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念,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在教育教學中,有了科學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做後盾,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教學行為也有了很大改變。

二、積極進行崗位培訓,用課改新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在三年的課改實驗工作中,各校嚴格按先培訓,再上崗,不合格,不上崗的原則,積極進行崗位培訓,學習《新課程標準》,教學幹部和任課教師一起聽教材分析,一起研究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加強集體研究,開展專題性研究。在統一認識前提下,準確把握教材特點,立足課堂,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推動教學改革深入發展。各校領導在重視培訓的基礎上,還十分重視配備較強的師資力量參與課改,濾布各校參與實驗的教師是教師中的骨幹力量,保證課改實驗的順利進行。

三、深入改革,立足課堂,把好質量關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立足點,是教育的永恆主題,是教育的生命線。優化教學管理是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課程改革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各校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有計劃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以常規管理為依託,通過多種渠道,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富有成效的活動,全面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學生的全面發展。我中心學區為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組織校長、教學幹部深入課堂一線,及時掌握課改第一手材料,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指導,以確保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課改是在不斷總結壓濾機濾布、不斷改進、不斷創新中循序漸進,學校非常重視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的課程與教學行為、決策以及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學校通過教學心得記錄、總結、反思等方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實現從教書型、體驗型到研究型、創新型的轉變,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四、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改善硬體設施

為了保證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各校非常重視課改年級教學硬體配備。各校領導對實驗年級採取了“傾斜政策”,加大了對實驗年級的投入,配置了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各校課改年級,參加實驗的每個班級和相關學科專用教室都配備了實物投影、電腦和磁性黑板,為課改創造了理想的物質條件。

五、問題與困惑

在三年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中,各校都在積極的探索教育教學方方面面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在課堂教學中,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在智力水平、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儘管教師應用各種方法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效果不明顯。

2.新課程的教學任務較重,教師普遍認為內容過多(特別是語文),對於紮紮實實完成每個知識點有一定的困難,有時出現趕課時的情況。

均衡發展工作總結篇6

一、全縣義務教育概況

目前,全縣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44所,其中初級中學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國小24所。20xx年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

二、主要工作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堅持高位推動,促進辦學理念均衡。一是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將教育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財政預算時,優先考慮教育發展。嚴格執行《縣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等綱領性檔案,明確了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在政策上做到教育發展優先研究、教育問題優先解決、教育人才優先引進、教育規劃優先落實。二是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定期邀請人大代表視察教育工作,邀請政協委員進行教育調研,並根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整改,解決教育存在的困難和問題。20xx年,答覆人大建議8個,政協提案10個。三是嚴格執行《縣中國小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實施方案》,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納入縣政府教育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加強對學校辦學行為的全程監督與指導。20xx年,完成了《縣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情況統計報表》。

(二)強化教育經費保障,促進辦學條件均衡。20xx年,義務教育段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351.13萬元,直接用於農村學校建設資金331.68萬元。其中,投入250萬元,新建英額布中學食堂、宿舍1000平方米;投入101.13萬元,維修改造中國小校5所。投資1090萬元,為全縣中國小完善了教學裝備。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生均裝置值國小達到20xx元以上,中學達到2500元以上,硬體條件得到全面提升。

(三)提升教師素質,促進師資配置均衡。一是合理配備師資。科學制訂教師補充計劃,20xx年,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和特崗教師招聘等途徑引進新教師86人,其中,安置到農村學校60人,教師學歷和年齡結構進一步改善。二是提高教師待遇。嚴格執行《關於省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補貼的通知》要求,發放鄉鎮教師補貼612.69萬元。在村級國小設定一級教師特設崗位,切實提高偏遠學校教師待遇。三是完善職稱評聘政策。按照國家和省統一要求,取消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設定城鄉差別,實行義務教育學校城鄉統一的崗位結構比例標準。四是加強校長教師交流。出臺了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政策,鼓勵校長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確保交流輪崗校長教師人數。20xx年,交流校長5人,教師58人。制定《20xx年縣中國小校特設崗位實施方案》,在農村偏遠學校設立支教崗位13個,經過評審,現有9人開展支教工作。五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行動,制定了《縣教育系統20xx年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實施方案》,公佈師德師風建設“七禁令”“紅三條”,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和職業道德行為。20xx年查處違反職業道德行為教師2人。六是加強師資培訓。建立教師培訓機制,制定並落實培訓計劃。組織中國小教師參與國家、省、市培訓,“國培計劃”參訓率、合格率均為100%。

(四)提高管理水平,促進教學質量均衡。一是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合理劃定學校招生範圍,實施公共學區制度,引導家長和學生理性擇校,合理分流學生,城區和鎮區公辦國小、國中就近劃片入學比例達到100%。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嚴格執行陽光分班制度,消除超班額現象,義務教育學校達到標準班額的比例為95.52%。二是加強學生體質鍛鍊。大力推進“陽光體育”活動,保證中國小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建立學生體質狀況監測、公佈制度,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三是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建立了學校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排查和集中整治行動,確保了校園及周邊環境安全。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組織學校開展各種應急演練。20xx年,未發生校園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五)關愛特殊群體,促進入學機會均衡。一是保障隨遷子女就讀。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納入全縣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體系,外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得到全面保障。20xx年,安置進城務工隨遷子女199人,並和本地戶籍學生混合編班和統一管理。二是全面關愛留守兒童。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心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教育網路,完善在校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絡卡制度,及時、有針對性地解決留守兒童的困難和問題。三是抓好特殊兒童教育。制定了《縣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實施方案》和聯席會議制度。建設了特殊教育學校,保障了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權利。完善殘疾兒童普查登記制度,加強隨班就讀管理,切實做好送教上門工作。目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共計198人,接受義務教育學生181人,隨班就讀123人,“送教上門”58人,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1.4%。四是做好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工作。籌集資金78.5萬元,實施寄宿生生活補助等資助專案,資助貧困學生1466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縣義務教育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城鄉教育日趨均衡,學校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教育投入需進一步加大。化解縣城部分學校大班額問題還需持續發力。二是部分學校教師學科、年齡結構不夠合理,特別是音體美等專職教師相對短缺。三是校園文化挖掘還不夠,需進一步探索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學校文化,真正實現“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辦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