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三年級數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緊張的三年級一學期即將結束,相信教師在工作中一定都有不少總結,那麼是時候都來寫一篇工作總結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三年級數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三年級數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範文1

很快一個學期的工作已經結束,下面對該學期的工作作總結:

一、基本工作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數學學科的教學工作。工作中能做到認真負責,深入班級對學生的個性、學習習慣以及學生接受能力、探索能力、學習成績等做了深入瞭解,根據實際情況聯絡新形勢下創新工作教學的特點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1、從學生的聽課抓起。通過觀察學生大部分比較聰明,但他們的學習習慣相當差,自由散漫,惟我獨尊。課堂上至少有半數學生不會聽課,自主學習意識更加單薄。針對這種情況,針對他們的聰慧特點從他們自主學習抓起,教他們學會學習,怎樣探索,樹立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激勵他們做學習的小主人等措施。從而達到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

2、從基本功抓起。有的學生數學基本功很差,甚至是最基本的加減計算錯誤率都很高,我只得想方設法方法訓練學生,通過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對此我在班級中採取了“每天一練”、“小小‘醫生’就是我”——學生與學生動,相互找錯、久錯等活動強化學生基本功的提高。

3、緊抓學生作業不放,想盡辦法杜絕不按時交作業的現象。接手這個班不久我就發現這批學生很懶。接手這個班時,課後作業近半數 、課堂作業至少有三分之一同學不按時交,拖欠作業現象十分嚴重。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在做有關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與其家長聯絡,進行交流、溝通;對學生採取當堂作業當堂交,家庭作業次日早上到校必須交的辦法。學生交後立即檢查,及時批閱。如有拖欠作業的,一經發現,必須馬上解決。前一天家庭作業或當天上午數學課上的作業未完成,中午解決;下午數學課上的作業未完成,放學後解決。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拖欠作業的問題,現在基本杜絕拖欠作業的現象。

4、培優輔差。這學期我本著培優輔差的工作思路,採取讓優等生“優上加優”、讓差生“有若變優”的措施, 成立了“智慧星”“我也行”兩個數學興趣小組。前者是本班的數學優等生組合,對這部分同學注重拓展知識、開闊視野 ; 後者是本班的後進生組合,對他們採取樹信心、培訓興趣、加強基本技能的補習與訓練,以提高班級整體素質。

5、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與學生家長多溝通,可更有效地發揮教育作用。我把學生的家長電話號碼作以記錄,隨時向家長彙報其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這裡的“彙報”不單單是給學生“告狀”,而多半是抓住學生的點滴進步與其家長交流溝通,使其家長增強配合教師積極教育孩子的信心,以實現我們的工作目標。

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讓其終生受益。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終生受益。

三、做好單元過關教學質量檢測,切實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每一個單元,都要根據日常教學情況,認真編寫單元過關教學質量檢測題,檢測情況用a、b、c、d評價。檢測後,師生共同認真分析教學質量檢測情況,反思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以後更好的進行數學的教學與學習,並根據檢測情況決定是否進行二次過關。

四、教學反思

(1) 注重將知識積累與動手操作,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加強知識運用的綜合性,靈活性與實踐性;

(2)注重知識的全方位整合與綜合運用,分析;

(3) 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知識回顧與反思的習慣;

(4)在學習過程中強調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培養學生積累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

(5) 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注意能力的培養及習慣的養成;

(6) 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點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事實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總之,本學期我教學態度認真,任勞任怨,不遲到、不早退,能認真落實學校對備、教、批、輔、各教學環節的規定,努力向課堂要質量。積極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個別同學知識掌握不夠紮實,學習習慣有待於培養,改進與提高;整體知識整合不夠,學生分析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待培養提高;須加強全面培養與個別輔導。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需再接再厲,不斷努力,為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年級數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範文2


今天上午的教學狀況還好,,對於三年級,我一直重視學生的口算,並努力實施著,今天我進行了口算,並進一步講解今後20以內算式要認,而不是算。我還進行了聽算,促使學生們的五感全面發展。但是由於經驗不足,我似乎很不知所措,不知到底要幹什麼才好,這樣顯得有點手腳麻亂。我感覺與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我個人追求完美無缺,光想這也幹,那也幹,這也想立即完成,那也想立即完成。到頭來卻什麼也沒幹好,顧及的多,反而照顧到的少,什麼也幹不好,對於這種情況,我想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製作計劃。週末考慮整個一週的計劃,前天夜晚想第二天的計劃。

在二年級上課時,我先採用了撲克牌搶答口算的遊戲,似乎效果比較好,學生熱情高漲,但是這也有弊端,就是可能會有同學隨大流,矇混過關。於是,我及時採取一個一個的口算,大家一起評價他是否算的又對又快,同時,臨下課時,我讓幾位完成作業任務的同學玩撲克牌,誰算的快誰就贏得一張撲克牌,同學們玩的熱情高呼。在第二節課上,由於我發現幾位同學總是邊寫作業邊玩,於是我規定好時間,在時間內完成任務,否則要接受懲罰,效果較好,但不可重複使用,因為學生們只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因此我要尋找多種方法來“對付”我的娃娃們。

在晚上,我批改三年級作業時,我非常氣憤,改的頭都有些炸了,為什麼呢,因為這一頁作業,我在課堂上講了兩遍,並把答案都抄到黑板上了,但是好一部分同學卻寫或者說是抄的一塌糊塗,我感覺很失敗,紅筆在學生們的作業上恣情地揮舞著,好像我想把他們的作業統統撕掉一樣。但仔細想來,我的問題也很大,我突然想到我在講課時,並不太注意學生們的表現,並不關注學生們的表現,學生們是在聽還是沒在聽,我竟然不知道,這怎麼能行呢。這豈不是老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而不顧觀眾的感受嗎,也難怪今天的作業十分糟糕。在今後的課堂中,我要一定注意這方面,學生們走神了,我要提醒,學生們說話,我要組織課堂紀律,總之,要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不可自顧自地講課,要時刻記住不是老師在學知識,而是學生們在學知識,不可忘了主角是誰,這樣才能講一點就是一點或者是更多點,課堂效率才會顯示出來。對待學生一定要有愛心、耐心,面對學生們的錯誤,不可急躁,不可不尊重學生,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多考慮原因何在寬容。

       三年級數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範文3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一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和五年級兩個班的《品德與社會》教學任務。自工作以來,從事品生、品社學科教學,對於我來說,還是新教學科,有挑戰性。所以,我要認真學習教學大綱,課標,認真備課,瞭解學科特點,還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品德與生活教學要以兒童生活為基礎,幫助學生參與生活,學習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使品生教學充滿思辯色彩,充滿生機活力。它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基本渠道,以主體參與貫穿始終,以提高品生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下面就本學期教學工作做一總結:

一、用孩子的語言,動情引導,撥亮學生心靈。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裡,我採用編兒歌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面面俱到。在生活中我們發現一年級甚至更小的孩子在收看電視中的動畫故事片時往往能看到最後,叫他的名字,他都沒反映。說明這一時期只要能引起自己興趣和關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當長的時間,也就是說一年級學生在一定條件下,他們注意力可以集中相當長時間。他們注意力的特點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感興趣的問題上,就記憶了這個,而忘記了別的事情,他們注意力範圍狹窄。教學中,我注意設計國小生感興趣故事或情境,用兒童的語言,誇張的表演來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在情景中潛移默化地接觸規範,認識公德,創設適合孩子的遊戲和活動,使之在活動中習得規則和禮讓。同時嘗試進一步引導孩子們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範自我約束能力。通過小小的討論,議一議,相互評價,學習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能力,擦亮底色,撥亮心靈。

二、從“小”做起,及時獎勵,讓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

品德與生活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學生養成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國小是學生良好習慣形成和培養的關鍵時期。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國小生在習慣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責任感;缺乏環保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集體觀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面對困難和挫折。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發展,並將影響其一生。因此,在《品德與生活》課程這個主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在課堂上我嚴格要求,細心關照,國小生的良好習慣必須通過反覆訓練才能養成,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為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並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變為自己的內心需要。作為教師,我千方百計帶給孩子們喜歡的有紀念意義的小獎品,發揮獎勵和正向評價、激勵等起到重要作用。

三、生活實踐,感恩中感受責任。

現在的國小生只懂得接受長輩的愛與關懷,不知道關心別人,有的甚至從未想過回報長輩、體貼父母這一傳統美德。我總是抓住機會不懈引導,讓學生自己講述父母愛我的故事。學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邊,感受最深,通過老師的引導,自己的回憶講述,感知到父母對自己的一片苦心。再通過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說說平時在家裡是怎樣關心體貼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夠?今後打算怎麼做?等等,這樣,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後就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事。受到父母鄰居的表揚,更加堅定了體貼、關心父母的決心,不自覺又強化了自我體驗。

四、教學中感受“理想”與現實差距很大。

小孩子雖然是可塑之材,但受家庭、社會各個方面的不良和負面影響也不少,獨生子女的溺愛、金貴;忙於生意的家長的教育缺失等等,都給理想的教育潑著冷水,作為教師還是應該從容應對,切忌急躁,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用自己的愛,呵護孩子們純潔無暇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