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報告

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工作報告

一、基本情況

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工作報告

xx縣轄13個鄉(鎮)145個村(居)委會2568個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彝、瑤、仡佬六種民族,總人口40萬,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77%。20XX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3.3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8億元,農民人均有糧315公斤,人均純收入1694元。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500所,在校生68737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1125人,佔在校學生總數的74.4%。適齡兒童入學率99.72%,適齡少年毛入學率97.01%,青壯年非文盲率99.44%,人均受教育年限6.18年。全縣有教職工3800人,其中少數民族教職工2718人。

二、教育部門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情況

(一)充分保障少數民族學生受教育權利

1.依法實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保障少數民族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按照省、州政府的規劃和部署,我縣從1993年分階段實施“普九”。十多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特別是“十五”期間,在上級黨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富寧縣自加壓力,上下一心,形成全民抓“普九”工作的強大合力,1998年普及六年義務教育,20XX年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現“普九”後,我縣出臺了《xx縣鞏固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實施辦法》,落實各級各部門在“兩基”鞏固提高工作中的責任,把鞏固提高工作當作考核幹部政績的重要內容之一,實行一票否決制。鄉鎮依法組織適齡少年兒童入學,動員流失生返校,嚴格審批緩學、免學、停學、休學物件;教育部門嚴把學籍和畢業審驗關;勞務輸出部門嚴把輸出關,嚴禁將未完成義務教育的物件輸出務工;司法部門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非法婚姻嚴肅查處;勞動監察部門對使用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物件做工、經商或從事其它僱傭性勞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吊銷營業執照;民族宗教部門重點把動員少數民族兒童少年入學納入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工程加以落實;民政部門對貧困生實施扶貧濟困救助;共青團抓好“希望工程”救助;婦聯廣泛動員女童和女少年入學,提高女童和女少年入學率;公安部門重點打擊破壞教育環境和教學秩序的不法分子。20XX年以來,我縣“兩基”鞏固提高工作有序推進,每年都通過州政府“兩基”年審複核,20XX年5月,省政府複查為合格。“兩基”工作促進了民族教育發展。。全縣20XX至20XX學年中國小在校生62507人,少數民族學生46952人,佔75.11%;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58808人,其中國中在校生16529人,少數民族學生12360人,佔在校生總數的74.78%;國小在校生42279人,少數民族學生31918人,佔在校生總數的75.49%。國小階段適齡兒童入學率99.72%,其中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68%;國中階段適齡少年入學率達97.01%,其中少數民族適齡少年毛入學率達95.78%。

2.抓住機遇,逐步普及現代教育手段,讓少數民族學生充分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xx縣20XX年實現“普九”後,縣委、政府抓住了實施“普實”和“農遠”專案的機遇,不斷改善辦學條件,逐步普及現代教育手段,努力推進教育公平。20XX年啟動“普實”工作,通過向上級爭取和縣鄉自籌,共籌集資金2280萬元,其中投入1430萬元建成了縣一中、縣民中、縣三中等7所綜合實驗樓。20XX年縣級財政投入300萬元作為儀器藥品經費,社會各界捐資195萬元,基本解決實驗課桌椅經費。全縣192所中國小按類別標準配備了實驗室儀器,20XX年低“普實”工作通過省政府驗收。20XX年全面實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專案,總投入751萬元。縣政府解決“農遠”輔助裝置經費88萬元,鄉鎮政府、學校自籌資金230萬元。目前,全縣500所學校實施507個“農遠”專案,其中教學光碟播放點324個,衛星教學收視點186個,計算機教室25個,多媒體教室25個,惠及6.8萬名學生,其中惠及少數學生5.1萬人。

3.多方籌資改善辦學條件,為少數民族學生入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進一步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力度,縣委、縣政府將學校排危工作列為每年向社會公開承諾辦理的十件實事之一,將排危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排危資金100萬元。城市教育費附加主要用於義務教育。精心組織校舍危房普查和制定“十一五”校舍建設規劃,不斷完善和更新校舍建設專案庫資料,進一步調整校園佈局規劃,20XX年以來收縮了56個校點。積極爭取和認真實施寄宿制工程、危改工程、戰恢工程,積極申報希望工程,全面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兩基”驗收以來,多渠道籌資7555.62萬元,改擴建校舍83319平方米,排除危房27909平方米,學校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其中寄宿制工程專案2474.4萬元,危改專案879.77萬元、戰恢專案1111.55萬元,希望工程837.42萬元,其他專案1312.48萬元,通過融資渠道投入940萬元。硬體改善,為推進教育公平,解決少數民族學生上學難問題提供了硬體保障。

(二)少數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貫徹落實情況

20XX年實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以來,我縣享受“兩免一補”政策的指標逐年增加,享受補助標準逐年提高。

目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58808人全部享受免雜費和免教科書政策,26663人享受寄到宿制生活補助費。全縣少數民族學生44278人均享受到免雜費和免教科書費政策,上學不用交費,其中國小12360人,國中31918人。少數民族學生中有18154人享受到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費,佔少數民族學生的41%。

(三)少數民族雙語教學情況

全縣有教職工3800人,其中少數民族2718人,佔71.5%,其中雙語教學教師17人。我縣按照民族區域自治法要求,在瑤族聚集的洞波果布國小和新華團堡國小開辦雙語教學班,用少數民族語言和普通話兩種語言教學。去年以來,先後有36名教師參加“雙語”教學培訓,其中省級培訓25人,州級培訓11人。目前,我縣少數民族地區大部分學校在國小的低段,都採用雙語進行教學。其中以漢語壯語、漢語瑤語REader8.cn、漢語苗語相結合教學為主。

  (四)上級國家機關給予教育的優惠政策到位情況

1.在我縣設立省定民族中學1所。我縣民族中學是省定民族中學之一,1998年分設獨立辦學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與關懷下,辦學規模得到迅速擴大。20XX年12月被評定為二級乙等完中,現有在校生2400人,教職工152人。分設以來,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會考成績基本上是全縣第一,大學聯考上線率均在70%以上,尤其是20XX年大學聯考上線率達77%,為我縣發展民族教育,培養少數民族人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劃撥民族生生活補助費

上級機關每年劃撥資金對我縣民族中學民族生進行補助,每生每月47元,每年共補助1000人,每年10個月共47萬元

3.對少數民族學生給予特殊照顧政策

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招收我縣畢業生,對我縣少數民族考生均給予適當放寬錄取標準和條件。大學聯考錄取時,少數民族考生照顧20分錄取。高中中專錄取時,少數民族考生照顧30分。

4.幫助培訓和培養各民族教師

上級機關根據《民族自治法》幫助我縣培訓和培養各民族教師。“十五”以來,國家實施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為我縣培訓各類專任教師及專案學校校長885人次,資金投入156.3萬元,其中,專任教師學歷提高培訓294人次,專任教師新課程培訓248人次,短缺學科專任教師培訓204人次,專案學校校長短期培訓139人次。

四、制約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的因素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我縣的民族教育事業取得了較大發展,在獲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對民族教育投入仍有較大缺口,學校的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改善,部分學校存在危房,特別是村小和教學點一級的學校多數屬於危房,隱患危及師生安全。有的使用年限較長,已反覆維修多次,牆體斷裂;有的屋架腐朽;有的土基、木板、單磚牆房以及牆體傾斜。學生住宿擁擠等問題亟待解決。

二是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在適應新形勢、掌握新知識和深化教改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由於條件限制在村小和教學點教師緊缺的現象尤為突出。

三是民族學生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雖然在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實現全部“兩免”,但“一補”名額有限,仍有部分貧困生沒有享受到此實惠,少數民族子女入學仍是個難題,控輟保學形勢嚴峻。

四是受打工熱潮影響,處在學齡階段的民族學生外出打工數量呈現上升趨勢,鞏固工作難度加大。

五是民族村寨的少數家長法律意識淡薄,重男輕女、早婚早育觀念現象較為突出,隨意剝奪孩子的受教育權利。

五、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對策措施建議

一是要進一步加大對民族教育投入,多方籌措教育經費,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二是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對學校佈局進行微觀調整,均衡教育發展。

三是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科研興教,優化教師隊伍和教育管理者隊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立和制定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福利待遇優待政策,鼓勵青年教師到村小、教學點一級任教,提高民族地區教育教學質量。

四是加大少數民族貧困學生救助幫扶力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五是制定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就業優惠政策,提高少數民族畢業學生就業率。

六是增加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補助名額,讓全部農村在校貧困生得到資助。進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在校民族生助困力度,建立長效的貧困生救助助機制,讓每名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七是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教育綜合改革,鞏固改革成果,加快相關配套改革的實施步伐,提高學校活力,促進民族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