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學生關於《創新中國》觀後感四篇

觀後感1.95W
紀錄片《創新中國》主要講述了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用鮮活的故事記錄中國偉大的創新實踐。那麼看了《創新中國》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學生關於《創新中國》觀後感四篇,以供參考。
學生關於《創新中國》觀後感四篇

《創新中國》觀後感

觀看《創新中國》紀錄片,讓我感觸很深。

一項項核心技術的發明,一件件創新產品的出現,正在方便我們的生活、豐厚我們的財富、加速我們的發展。“創新”兩字,讓“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改變,也詮釋著未來發展的方向。

無論是國家層面的高鐵、大飛機專案,還是企業層面的無人機、超薄玻璃專案,都是創新中國的典型表現。在我看來,創新無價,只有創新,才能擁有未來。一個人也好、一個企業也罷、一個國家更不用說。

一個人,如果喜歡創新,那麼這個人肯定是聰慧的,肯定是朝氣蓬勃的,肯定是積極向上的。這個人在當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獲得成功的機率必定遠遠高於其他人。

一個企業,如果善於創新,難麼這個企業必將是一個好企業,無論其規模大小;古往今來,國內國外,有太多的例子來證明,創新型企業的壽命,必將遠遠高於其他企業。善於創新的企業,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也是毋庸置疑的。有的企業一些關鍵領域和關鍵產品的創新,甚至能影響歷史的程序,改變世界的格局。

一個國家,如果勇於創新,那麼這個國家遲早會屹立在世界強國的序列內。即使現在還不是,但隨著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以後肯定會發展成為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度。一個國家,如果守舊不前,那麼距離亡國就為期不遠了。清朝末期,大清帝國採取閉關鎖國政策,整個國家死氣沉沉,最終導致各種喪權辱國現象的發生,直至被推翻政權。

創新,是一種變革的過程,是一種多樣的選擇,也是一種開拓的精神。遇山開山、逢河搭橋,是一種創新。遇山繞道、逢河填土,也是一種創新。那麼,如何創新,才是最正確的呢?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呢?才能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呢?這裡面,我個人認為,創新成功與否要靠常理去判斷,要讓時間來檢驗,要靠結果論英雄。就像條條大道通羅馬,但是不同的道路遠近不一,往來成本就成為檢驗選擇正確與否的標準。選擇最短、最安全的道路,這就是最佳的創新舉措,不是嗎?

創新,還需要有精神層面的支撐。個人、企業甚至一個國家,都需要一種創新精神。沒有這一股兒勁,就會死氣沉沉的,幹啥都會照搬照抄,不去思考和謀劃,也不會深入研究,往往停留在曾經或者當前的功績簿上沾沾自喜,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了。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創新之路,就是改革之路,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奮進之路。

《創新中國》觀後感

創新中國紀錄片共六集分別是:資訊、能源、製造、生命、空海以及浪潮。

通過觀看創新中國前三集,中國的超薄玻璃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端,打破了曾經外國壟斷的行業,長臂泵車,磁懸浮,機械手臂,3D列印腳踝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在這些創新成果中,有些是我們聽說過但沒見過的,也有在想象中未曾實現的,有我們已經在使用卻不知來之不易的,也有還處在攻克難關道路上的。

我感悟很深,之所以有如此的創新,離不開在一線的科技研究人員,離不開為我們這個國家守護的人員,是他們為了默默無聞的在這個國家在守著。古往今來,創新是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稟賦,只有敢於創新才有話語權,這是歷史的經驗教訓。落後就要安打,新的時代賦予一個國家和人民更多的責任和使命,在我們為之自豪的同時,應當繼續前進,在薄弱的環節奮起直追。人說,探索者無畏,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創新中國》觀後感

看了紀錄片《創新中國》,第一感覺就是好看。原本以為紀錄片的形式會比較枯燥,但《創新中國》裡的一個個精彩案例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甚至想一口氣把六集看完。將紀錄片拍得讓人產生了追劇的渴望,不可謂不成功。第二個感覺是大開眼界,特別是對於我這種文科生來說。《創新中國》裡的創新案例,有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遇到的,比如,用無人機來送快遞到偏遠地區;而有些是還僅存在於我們的想象當中,比如,模擬在火星上生活。第三個感覺是希望。看了《創新中國》,我感覺現在關於地球環境、自然資源、生命醫學、糧食生產、機械製造等方面限制人類發展、社會進步的問題,科學家們都在一一,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旦這些研究成果能廣泛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那人類的生活又將實現質的飛躍。創新,改變生活;創新,改變世界。這兩句話已經不只是口號,而是我們發自內心的讚歎。

聯想到最近在讀的《改革》一書,其中吳敬璉教授講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不能再依靠投資驅動了,而是要依靠創新驅動。創新需要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則需要人的知識的積累和思維的開拓。所以,今後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不能單純只靠人力的優勢,更需要高層次人才來提升效率。正因為如此,中國的企業才急需優化升級。再想到我們溫嶺的企業,還是將大量的資本投入於購買機器裝置、原材料和土地中,仍處於靠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中。而溫嶺經濟發展中另一個問題就是在享受塊狀經濟帶來的發展優勢同時,如何保護創新,保護智慧財產權。因為塊狀經濟有一個問題就是企業集中,大家都知根知底。今天一家企業開發了新產品,第二天其他企業都開始仿冒了。這樣的環境會遏制企業創新的積極性。這些問題是單純靠市場解決不了的,需要政府指導,完善制度,為企業創新營造好的環境。

作為個人來說,我們希望自己是創新所帶來福利的享受者、體驗者,更希望自己能夠是參與者。創新,不只是在科學領域,不只是在實驗室裡,在任何地方,我們都可以創新。對於政府工作人員來說,我們能參與、引導社會管理、服務模式的創新。比如說浙江省這幾年開展的浙江政務服務網這種“網際網路+政務”的方式和“最多跑一次”審批制度的改革,都是創新思維在政府工作中的體現。現在正處於改革的深水區,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更應該具備創新精神。因為只有管理制度、法治環境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才能為各行各業的創新提供保障。

《創新中國》觀後感

利用寒假空檔時間觀看了紀錄片《創新中國》,該片共分六集:資訊、能源、製造、生命、空海以及浪潮。拍攝了當今中國各個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在這些創新成果中,有些是我們聽說過但沒見過的,也有在想象中未曾實現的,有我們已經在使用卻不知來之不易的,也有還處在攻克難關道路上的。

觀看第一集資訊時,我就被紀錄片的精彩內容深深吸引住:順豐的無人機投送、無人駕駛汽車、網際網路農業、阿里雲等等,貼近生活卻又感覺不可思議,讓我不禁感嘆大資料時代資訊應用的觸角已經探向每一個角落。

當我認真看完六集,感觸頗多,《創新中國》如同科普宣傳片,將中國最頂尖的創新技術、最出色的創新成果、最有想法的創新人才,一一展示了出來。從這部紀錄片裡,我不僅能看到這樣那樣的最新創新成果,我更感受到了作為一箇中國的驕傲和自豪。

《創新中國》帶給我振奮人心的自豪感和無限的期望。曾幾何時,中國雖享有悠久的文化傳承,擁有光輝燦爛的歷史文明,但在世界的舞臺上,只是一個飽經滄桑與戰火,剛剛獲得新生的落後國家。值得我們自豪、能讓我們吹噓的,只有在文字與傳承中擁有的歷史。中國製造、MadeinChina一直被貼上價格低廉、質量低、品質差的標籤。但在當今的中國,我們看到了中國人、中華民族擁有的底蘊與力量,看到了中國在世界舞臺崛起所帶來的影響,看到了學成歸來、不忘祖國的科學家,看到了敢做敢拼、敢為人先的企業家們。中國製造已經真正實現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當然,我們還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世界依然處在一個高速發展、飛速變遷的時代,我們不能沾沾自喜、狂妄自大,在其他更多領域,中國依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仍在追隨國外的先進腳步。我們的身邊需要湧現出更多的人,為偉大崇高的理想或簡單執著的追求而不懈努力、艱苦奮鬥。

我努力讓自己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自我反省,人生的歲月已走過半程,我卻不時在消磨珍貴、美好的時光,滿足於現在安逸的生活,丟失了更崇高的追求。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家企業、一座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描繪著我們共同的未來。為了夢想,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