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于丹感恩教育》觀後心得五篇

觀後感1.08W
《于丹感恩教育》主要談了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自信,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于丹感恩教育》觀後心得五篇,以供參考。
《于丹感恩教育》觀後心得五篇

《于丹感恩教育》觀後心得1

  今日我在吉林教育頻道收看了于丹教師的《中國小生感恩教育講座》,受益匪淺。
  
  節目的開頭講的是一個小故事。把大樹比喻成父母,大樹陪著孩子長大,時時刻刻奉獻著自我的果實、樹枝、樹幹,讓孩子實現了願望。孩子長大後,大樹變老了,孩子明白每一天陪著大樹。這時于丹教師講到了“孝”字。百善孝為先,要我們明白感激父母,尊敬師長。“仁”字是要我們充滿愛心,和善待人。“自立、自強、自信”是說孩子的成長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是經驗和悟性。
  
  想想自我,有時候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他們囉嗦。有時候他們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我總是不情願。想到那裡,我感到很內疚,爸爸媽媽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而我卻不明白感恩,總惹他們生氣、悲痛,真是太不應當了。我今後有空閒的時候,給爸爸媽媽送一杯溫水、一杯熱茶。足以表達女兒的孝心。幫媽媽拿東西、洗幾次衣襪,只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讓我學會感恩。
  
  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最主要的,否則即使你考試得了100分,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于丹感恩教育》觀後心得2
  
  今日,我看了于丹教師的專題講座,感觸很深。
  
  于丹教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我們中國小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教師,關心他人,讓每一箇中國小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于丹教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尊敬教師。孝不可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職責
  
  然後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係,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裡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歡樂,兩個人分享,歡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我健康,歡樂的成長。
  
  最終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資訊。
  
  經過於丹教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想想自我,有時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囉嗦,有時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願,想到那裡,我不禁感到很內疚,爸爸媽媽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還不明白感恩,總惹他們生氣,悲痛,太不應當了。在那裡,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我以後要聽你們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齊歡樂的學習,樹立自我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進取進取,做一個優秀的合格人才。
  
《于丹感恩教育》觀後心得3
  
  週六早上八點十分,我準時開啟電視,收看于丹教師感恩教育的專題講座。我異常的感興趣,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于丹教師先講了一個故事《樹與人》,男孩小時候很喜歡和大樹玩耍,大樹每一天都等待著男孩;到了男孩少年時期,大樹讓他摘取果子換取學費和玩具;青年時期,大樹又把樹枝給了男孩蓋房子和娶新娘;之後大樹貢獻出樹幹給中年時期的男孩做獨木舟去周遊世界。能夠說大樹為男孩付出了一切,最終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樹樁。當男孩成為老人時,他想去的地方已經去過了,想看的東西也已經看過了,此刻他只想和樹樁在一齊晒晒太陽。聽完這個故事我忽然想到:這不就是孩子與家長的故事嗎?孩子想要什麼,家長狠下心來再貴也要達成孩子的心願。之後于丹教師講起“孝”這個字來,“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百善孝為先,孔融讓梨等很多的成語故事都與“孝”字有關。這使我想到了一個故事,在吉林的一個普通家庭中一位阿姨對她的女兒百依百順。一次,阿姨的手被熱水燒傷了,女兒正在看動畫片,她把手伸向女兒,女兒卻不聞不問,還把阿姨的手推到旁邊說:“別煩我,我在看動畫片呢!”我不禁想到了這位小女孩太不懂事,父母生養了我們,教育我們,而她卻不會感恩,我真為她感到羞恥。
  
  其實,生活中爸爸媽媽總是在一點一滴地關心著我。好吃的、好喝的都是讓我先吃;而剩飯剩菜從不讓我吃;髒了的衣褲、襪子僅有我脫下來放在一邊,媽媽總是第一時間將它們洗乾淨;每一天下班後他們又總是第一時間衝進廚房為我準備可口、豐盛的飯菜;我有不開心、不順心的事總是向他們述說,他們會為我排憂解難,而他們卻從未對我講述自我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難事和不快,因為他們總期望我每一天快歡樂樂地、健健康康的。
  
  看了于丹教師的講座後讓我明白孝敬父母,從家中的家務事做起,盡一份孝心,讓父母也能夠歡樂起來。
  
《于丹感恩教育》觀後心得4
  
  星期六早上8時,我們家長和孩子按照學校的通知,一齊及時收看于丹教授《如何培養孩子的德智體能全面發展》電視講座。主要是關於中國小生“人格教育”為主題的一個講座。受到了一次極好的教育,看完之後感觸很深,受益匪淺。
  
  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
  
  第一:于丹教師經過講述和舉例,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經過“一碗米的價值”的闡述,比喻一個人、一個孩子的價值的創造。明潦又深刻。一個孩子的空間大小也因人不一樣,除了教師和家長要幫忙他發現最大的價值空間,更重要的是教育他自我來認知自我的生命價值。懂得了“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能不能擁有歡樂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完成自我的開發。這是大家都企及的一種教育的境界。並嚴肅的指出“我們陪伴孩子成長,不能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教會孩子在應對挫折,讓孩子獨立去完成自我的發現,去完成自我成長的修復。”必須要遵從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為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而踏實走好每一步!
  
  第二:于丹教師剖析了《論語》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讓我從孩子的身上去感受、注意和發覺這一點。懂得,在學習一種知識的同時,掌握它不如喜歡它,喜歡它不如歡樂地理解它。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果一味的讓孩子去死搬的理解知識,並不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相反,久而久之,還會適得其反地厭惡學習。作為家長,異常是作為教師,雖然是傳道、授業、解惑,但也要為孩子的歡樂著想,在課堂上或家庭學習中加些帶有孩子感興趣並且結合學習資料的作料,使得孩子能夠有興趣學習並理解新的知識。
  
  第三:于丹教師講了一個寓言故事使我印象更深。有個孩子異常愛發脾氣,他的父親就在牆上釘釘子來記錄發脾氣的次數,孩子看到一天之中釘了那麼多的釘子,自我也傻了,發誓要改掉這個壞毛病,控制住一次就拔掉一顆釘子,慢慢地釘子拔完了,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釘子雖然拔完了,可是那麼多的洞卻永遠也抹不掉,你發脾氣的時候,讓多少人為你痛心呀!”此刻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總是發生“五個過分”的問題;在學校裡受點委屈,家長就會找教師論說,試想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會有好處嗎!
  
  第四:于丹教師講了自我和孩子一個關於“小花籃”的故事,也讓人很受啟示。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要經常鼓勵孩子以進取的態度對待一切困難,調動孩子的學xxx取性;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家長也要和孩子一齊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孩子,到達了勇敢應對一切困難,進取想辦法去解決的素質和品德的目的。
  
  第五:于丹教師還講了幾個有關孩子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學習壓力過大,以及在生活和人際交往等事情中,想不開就產生和發生輕生的傾向及事件的真實事例。使我們更加認識到培養孩子人格和心理素質的重要性,不可掉以輕心。
  
  總之,在我認真仔細聆聽了于丹教授的講座,進一步明潦:無論在家庭或者學校,家長還是教師,在孩子的教育中,不但要教給孩子文化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禮儀教育”、“挫折教育”、以及“生存教育”,讓每個孩子能健健康康地為自我的將來而學習。“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人類永恆的課題。讓我們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共同努力吧!
  
《于丹感恩教育》觀後心得5
  
  今日我觀看了于丹教師的講座,于丹教師演講風格語氣平和、神閒氣定,常常用小故事比喻一個道理,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于丹教師的演講分為四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是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本事的重要意義,四是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自信。其中第一個主題是我最有感觸。
  
  在講第一個主題的時候于丹教師首先講了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明白,但它卻再一次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從前有一顆粗壯的大樹和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每一天小男孩都來找大樹玩,摘幾個果子吃、摘幾片樹葉玩,大樹都不生氣,每一天都盼著小男孩來和它玩,大樹一天一天的盼著,可是有一天小男孩不再來找大樹了,又過了很久他已經是個國中的孩子了,小男孩很苦惱的嘆著氣,大樹說:“孩子啊,你怎樣了?”小男孩說:“別人都有錢買新玩具我都沒有。”大樹說:“你把我的果子都摘了去賣錢吧。”於是小男孩每年秋天都來收果子。之後,小男孩於是好久都不來看它,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大樹底下嘆氣,大樹問:“你又怎樣了?”“別人都有錢蓋新房子、娶新娘,我卻沒有。”“那你把我大的樹枝都看下來賣錢吧。”小男孩就照做了。小男孩又是好久不來看大樹,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樹下嘆氣,“你學業也成了,房子也蓋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呀?”大樹問,“別人都去海外了,我卻在家裡待著。”大樹說:“你把我的樹幹砍了做船吧!它能帶你去你想去的地方。”於是,小男孩就把樹幹砍了坐船了。有一天小男孩回來了,他已經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大樹問:“我什麼也沒有了,只是一個大樹樁,你肯定我不願理我了,
  
  哎。”“不,我回來,是因為想和你一齊晒太陽,這是我的心願,一生的心願。”
  
  父母無私地給予我們這麼多,我們應當懂得珍惜和回報。目前我能回報父母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操心。于丹教師還講了周總理每次回家都給老父親餵飯,然後才自我吃,父親去世後好長時間都爺爺流淚。臺灣一個大老闆都習慣跪著給父母餵飯。
  
  名人尚且如此,作為普通人我們也要孝敬父母,讓她們覺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