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窮富翁觀後感7篇

觀後感3.33W

觀後感是我們對電影中的細節和鏡頭的感受,一篇言之有物的觀後感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去看相關的作品,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窮富翁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窮富翁觀後感7篇

窮富翁觀後感篇1

雅各布斯在《美國電影的興起》中提出:“電影有三個方面的屬性:一是商品,二是工藝,三是社會力量。”好萊塢的影片大都很好的遵循了第一條屬性,但要成為一部經典,則既要給觀眾視覺上的刺激,又要讓觀眾心靈得到震撼,《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則很好的將電影的這三方面屬性結合在一起,讓我們在享受感官愉悅的同時,心靈得到撫慰,靈魂得到洗禮。《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一部最富娛樂性的出色作品”今日美國如此報道。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放映之後,《紐約時報》驚歎,“100分還未足以顯示這部電影的過人之處… 它是我最近看過最富娛樂性的出色作品”。截止到2009年5月21日,《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全球票房已經達到了3.1億美元,這其中包括了1.7億北美以外的海外票房。影片在中國舉辦了隆重的首映之後,上映當週即創下2000萬人民幣的票房佳績。在韓國,影片票房首周位居第二,但在中國首映式之後的第二週,它立刻佔據了韓國票房排行榜榜首。商品屬性是電影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這就需要電影本身具有娛樂大眾的功能,可以說好萊塢的經典影片無不在吸引觀眾方面有自己的過人之處。《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在商業上巨大成功的元素我認為可以歸納為三個反方面:好萊塢造夢傳統的延續,經典愛情主題,大團圓的浪漫結局。

一、好萊塢造夢傳統的延續

電影又被稱為“銀色夢幻”,它可以製造逼真於現實卻又遠比現實完美的心理幻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之所以動人,在於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與殘酷,但是在這樣的殘酷和黑暗中,主人公一直都沒有放棄理想和純真,最終他不僅贏得了百萬大獎,還抱的美人歸。這個世界上,幾乎人人都有成為百萬富翁的夢想,這和每個小女孩都有個灰姑娘的夢想,差不多是與生俱來、順理成章的。畢竟,巨大財富所擁有的青蛙變王子的神奇魔力總是能夠讓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的。以善於實現人類各種奇怪夢想著稱的電影,從《一日貴婦》到《百萬英鎊》,從《奪寶奇兵》到《國家寶藏》,窮小子變成闊老闆最後還抱得美人歸的故事被翻來覆去講了成千上萬,可觀眾們依然不厭其煩,照樣看的津津有味。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雖然我們都擁有偉大的富翁夢想,但卻極少有人可以實現。我很喜歡傑瑪贏得了大獎之後,全印度的觀眾都為之慶祝歡騰的那個場面,傑瑪最後贏得的只是金錢嗎?當然不是。在這樣一個充滿了黑暗與殘酷的不公的社會裡,傑瑪就是他們心底裡的一個童話,一個夢想的寄託,這也是很多賣座的娛樂片的共同特點。

二、經典愛情主題

浪漫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雖然好事多磨,但終成眷屬,這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電影引人入勝的法寶。雖然很多人說,影片的愛情主題比較的牽強,但我認為,這一直都是故事的主線。傑瑪參加這個答題節目的初衷,就是為了找到心愛的人,這也是他一直努力堅持答完最後一道題的原因。童年時期的傑瑪,對愛的執著,就令人感動。小小的人物,大大的眼睛裡,散發出了與年齡極不相稱的思念與憂傷。越來越遠的卡提拉……,一旦有了一點點的機會和希望,傑瑪就會熱切和執著的去尋找。他的愛,無論時間和環境怎樣的改變,雖然沒有什麼豪言壯舉,驚世駭俗,但他一直都在堅持和努力。傑瑪和拉提卡在歷經了各自的坎坷之後終於擁抱在一起,他們對待愛情的持之以恆的態度和精神,讓我們不得不感動和欣慰,尤其是傑瑪。正如《華爾街日報》所評,“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愛情夢幻曲,一個關於至死不渝的愛戀故事。”

三、大團圓的浪漫結局

作為一部完美的商業電影,不但要有曲折的故事,能觸動觀眾內心的情節,同時又能告訴人們一些道理,和發人深省的思考,大團圓的浪漫結局,是觀眾最樂意看到的,也是最期待的。善惡終有果,人們總是喜歡皆大歡喜,宣揚真善美,結尾處的歌舞表演,也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人們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祝願,可以說《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很好的抓住了觀眾的心理。

窮富翁觀後感篇2

今天爸爸告訴我,去看一部有著深刻意義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我便在網上找到了這部曾獲得眾多獎項的影片,認真仔細地看完了這部令人回味無窮的電影。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影片利用插敘和倒敘的拍攝手法,描繪了一個精彩的故事。講述了賈馬爾·馬里克—— 一個來自孟買的街頭青年,他在一個遊戲電視節目中答對了十個問題獲得了兩千萬盧比的故事。但他在回答最後一個問題前被人揭發作弊,被警察抓走。在給警察解釋時,他告訴警察:他從小就和哥哥和一個小女孩在一起生活。過了很多年那個女孩被黑社會老大抓走,而哥哥也成了黑社會的一員。他為了找到那個女孩,便來參加這個電視節目,好讓女孩找到他。至於他答對了那些問題,是因為那些題有很多他都親身經歷過。警方相信了賈馬爾·馬里克,並把他送回去,讓他繼續參加節目。他成功地答對最後一個問題,贏得了兩千萬盧比。而他哥哥為了救女孩和黑社會老大同歸於盡了。最終賈馬爾·馬里克和女孩在火車站相遇……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感慨良多,閉眼回想,腦海裡又出現了電影裡的畫面。在這部影片中賈馬爾·馬里克最讓我感動。他以執著的精神找到了和他闊別多日的女孩。從中讓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一顆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心,做事要善始善終、堅持到底。當然賈馬爾·馬里克還有一個精神品質就是他奮發於逆境之中。他雖然和大多數人一樣生活在印度十分貧窮的貧民窟裡,但他靠自己的堅定的信念去生存,不加入黑社會。還靠自己的生活經驗在遊戲節目中成為百萬富翁,走出了貧民窟。這讓我知道了我們不要在乎自己的生活環境,只要我們制定好目標,努力奮鬥、拼搏,就一定會成功的。

看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影片讓我獲益匪淺,讓我明白了處人做事許多的精神品質。

窮富翁觀後感篇3

“嘭”電影院的燈亮了起來,人們都從焦熱的座椅上站了起來。我卻依然靜靜的坐在位置上,久久不能平靜我激動的心情。

我剛剛看完一部高分神作——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這部印度阿三的電影真正詮釋了什麼叫“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知識”,同時也揭露了社會中最大的歧視。

主人公是一名平民窟裡的小孩,他正在參加一個名叫“誰是億萬富翁”的電視節目,而且他已經答到了第八道題,這時,他被警察帶走了,原因是他被主持人指控作弊。

接著,他把自己為什麼能答出這些題作了回答,原來這些事都是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最後,她在自己愛人的幫助下得到了10,000,000盧比,成為了億萬富翁。

這部影片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那位警察說的話:“你可以回去了,你並沒有作弊。你要回去,讓全國,全世界的人知道,一個貧民窟裡出來的人也可以擁有知識。”警察一邊說著,一邊點頭表達對他的認可。

這句話使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他側面反映了社會的醜態。現在的社會,所有工作都要有一個“證書”才可以。為什麼那些沒上過學的人,就不會擁有知識呢?知識就像水,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它,都有權利可以擁有它。

爸爸曾經給我講過他自己的故事。那一年,他剛從中專畢業,滿懷期待,躊躇滿志。恰恰是那一年,國家取消了中專生工作包分配製度。天無絕人之路,也正好是那一年,也是唯一的一年,中專生可以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他就決心奮力一博。

那天,報考公務員的人把小小的辦公室擠的水洩不通。裡面有一個工作人員看他只有一張小小的“中專畢業證”,一臉不耐煩的說:“你一箇中專生來湊什麼熱鬧?我們大學生都報不過來呢!”

老爸他一眼就白了過去,說:“為什麼?我就是比大學生少唸了幾年書而已,我難道一定比別人差嗎?”他的語氣中盡是痛恨和不滿,手一拍向桌子,上面的報名表也被振了起來。

此時,一位站在一旁的白髮老人發話了:“年輕人有志氣,為什麼只有上過大學的人才能擁有知識呢?知識是屬於所有人的,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知識。我當初只是上過國小,後來從軍隊退伍來到現在的單位,不是也乾的好好的?”

爸爸很爭氣,最終他打敗了n個大學生,以第一名的成績加入了公務員隊伍。

“知識是屬於任何人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知識”,我們並沒有理由去拒絕一個天才的誕生,但我們有時就會在無意之中阻止了一個天才的誕生。每個人都可以當“天才”,只是有一些還沒有遇到屬於自己的“伯樂”。

窮富翁觀後感篇4

沒有人不幻想成為富翁,但也都知道成為富翁的機率很小。如果你沒有叫李剛的爸爸,沒有手握權勢的爺爺,沒有煤老闆身邊的天然資源,沒有鐵道部“反正我是信了”的“堅定”信念,也沒有巴菲特的才能,沒有喬布斯的智慧,更沒有中五百萬大獎的運氣,那麼,就別幻想了,老老實實的做你自己吧。賺兩分花一分,賺兩萬花一萬,合理的控制你的收支,那麼,即使你無法成為百萬富翁,你也會過上幸福生活的。因為幸福並非只與金錢掛鉤。

拿到這本《鄰家的百萬富翁》,我是想窺視一下富人們都過著怎樣的生活,是不是滿身的珠光寶氣,開豪車,住闊宅,帶名錶,喝名酒。事實恰恰相反,作者斯坦利博士在本書中告訴我們,真正的富翁並不都在意這些,甚至極少人這樣去做,他們大部分都是提倡儉樸生活而不是超前消費的。在書中,斯坦利博士為我們介紹了三種富人,一種是光鮮耀眼的真富人,一種資產負債表型的富人,另一種是收入報表型的富人。第一種光鮮耀眼的富人擁有絕對龐大的財富,即使他們享受再奢華的生活,他們的支出也不過是一小部分,這樣的富人生活往往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第二種資產負債表型富人的收入一般並不太高,大都是通過合理理財而讓自己逐漸富裕起來的。他們藉助嚴格執行財務計劃、理智投資和勤儉生活積累財富,通過這種極端的防禦策略變成富翁。他們最本質的特點是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費。而第三種收入報表型的富人的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的賺取他們的收入,他們消費很高,缺乏預算或從不制訂財務規劃。他們追求奢靡的生活,以使自己看起來像光鮮的富人一樣活著,但是他們財富指數最低,甚至給球童的小費都斤斤計較。他們將大部分收入轉變成奢華的消費,其實賬上已經少的可憐,一旦經濟環境惡化,必定是首先破產的一批,他們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偽富人”。

對於這三種富人,作者在書中詳細分析了他們的生活習慣,通過多項財務資料的對比,將他們的生活方式清晰的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看到這三種人生活習慣,財務狀況,價值取向的根本不同。光鮮耀眼的真富人們擁有足夠的資本來享受奢華生活,但同時他們懂得合理支出,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在最合適的地方,以使自己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資產負債表型的富人一般不選擇住在高檔的社群,對名錶名酒都不感興趣,他們只選擇自己感覺最合適的生活方式,由於積累的財富讓他們有了財務獨立的自由,所以能夠感受到強烈的幸福感。而收入報表弄的偽富人們只注重奢華光鮮的表相,通過高額的消費來滿足自己置身富人區的虛榮。他們住著與他們收入並不匹配的豪宅,不斷與鄰居的消費層次攀比,反而讓自己經常處於一種“月光族”的境地,這樣的壓力只會讓他們形成表面的風光,其實內心並不幸福。

通過對這三種富人的分析,作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幸福感不是買來的。收入與生活的總體滿意度存在著明顯關聯,但並非唯一要素,消費模式也是對生活滿意度存在差別的重要原因,生活方式、價值觀和需求都對生活滿意度產生影響。所以,成為富翁也並一定代表著幸福,幸福也不需要你必須成為百萬富翁。幸福往往取決於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雖然作者在書中分析的都是美國富人,但其結論對今天的中國具有一樣的指導意義。近幾十年來,中國的富豪數量激增,社會思潮也似乎唯“利”是圖,對金錢的過度崇拜漸漸扭曲了人們的價值觀,一種追求奢華的風氣日益盛行。不斷有新聞曝光中國的富人們排隊搶購外國奢侈品的場面,除了說這是一種暴發戶的心態還能說什麼呢?不光成年人自身如此,他們對待孩子更是盲目攀比,比如孩子上國小,很多的“好學校”都要收取天價的擇校費,甚至有些學校交錢也不一定能夠進入,還要動用國家領導層面的高階關係才行。這是多麼恐怖的事情!試問,進了這樣的學校對孩子的成長就一定有利嗎?不一定吧!一群富豪家庭的小孩整天對著家長的豪車相互攀比,孩子們的價值觀不就被浮華的社會表相和盲目攀比的風氣扭曲了嗎?這樣的社會狀況不禁令人感到擔憂。我倒真的希望那些盲目拜金的人們能夠拿起這本書好好看看,看看真正的富豪到底該怎樣生活,怎樣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切莫再通過奢華闊綽的生活麻醉自己了!

窮富翁觀後感篇5

看完這部電影沒有喜悅,沒有感動,沒有痛苦,沒有悲傷,僅有類似記錄片帶來的震撼!

擁擠不堪的棚戶區,骯髒的汙水,生存的打鬥,這些都是貧窮的表象。貧窮到底意味著什麼

貧窮意味著能夠沒有道德底線。在影片中,沒有父母可依靠的孩子,欺騙,貪婪,敲詐,偷盜……可這些在以生存為目的的現實面前不值一提。扒火車,偷鞋子,裝作導遊等等,男主角和夥伴們做的那些事,不僅僅沒有讓人指責他們,反而為他們堅強的生存毅力叫好。貧窮讓人成了本能恢復的動物。

貧窮意味著沒有尊嚴。就因為男主角出身貧民窟,答對了問題,就會被懷疑,被審問,拷打。拉提卡就因為窮,被男人當成玩物,身不由己。沒人問過她的意見。中國有句古話人微言輕。在那裡,甚至沒有微人,沒有輕言。貧窮讓人成了裝飾品。

貧窮意味著對生命的不尊重。影片中似乎是宗教衝突殺死了主角的媽媽,其實不然。在貧民窟裡,爭取更多的利益,空間才是目的。還是因為貧窮。在那裡,生命如同草芥,幾十個活生生的人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轉瞬沒了蹤跡。小孩子的眼睛被人弄瞎,沒人在乎。貧窮讓那裡的人們穿上了隱身衣。

可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男主角艱難長大了,貧窮並沒有讓他放棄所追尋的友情,感情。這給影片沉重中帶來了一抹亮色,讓人充滿期望。他真的.貧窮嗎

恰好今日的報紙上有一則關於女大學生承受不住找工作的壓力而自殺的訊息:她沒有生存的壓力,沒有尊嚴喪失的危險,沒有生命的威脅,她只是覺得找工作太難了。好的工作,人家不要我;不好的,我還不想去。這讓她了無生趣,於是自殺了。她真的不窮嗎

物質的貧窮,精神的貧窮,到底那一種更可怕?

窮富翁觀後感篇6

昨日看完了這部得奧斯卡獎的影片,心中唏噓不已。一是感慨於主人公命運的多舛,二又感慨於這部片子不勵志,卻又沾了那麼一點邊。

影片內容在此不加贅述。我只想說,一個生長於貧民窟裡的孩子參加了檔電視節目,然後靠運氣得了2000萬盧比,最終帶著女友遠走高飛的故事算勵志嗎?很顯然,不算。這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多大的指導意義。靠選秀、中彩票發家致富、改變命運的人寥寥無幾。現實中比他慘的人多了去了。就和《布魯克林》一樣,你說你在美國遭了多大罪,其實你在美國已經夠舒坦了。一般的商業片,根本不會表現現實中最慘的人的經歷。一是因為沒有戲劇性,二是因為不符合“主旋律”,人們通常都不願意面對血淋淋的現實。連勵志都算不上,更別談英雄色彩了。充其量,馬利克只能是自己的英雄。

但是,既然能得奧斯卡獎,就一定有一些它自己的長處。我認為這部片子主要想表現的是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和人性的複雜面。不過,愛情似乎又不是很強烈,因為雖然馬利克是為了拉提卡才去參加電視節目的,但是一開始拉提卡還是不願意和馬利克私奔——因為沒有經濟基礎。儘管靠什麼都能生活,但是已經習慣了錦衣玉食的拉提卡還是不能接受辛苦的生活。反而是在得知馬利克很有可能成為富翁的時候,拉提卡才去找他。不禁讓我想起“日久生情就是權衡利弊”這句話。這跟《泰坦尼克》裡那驚世駭俗的愛情根本沒法比。所以,最讓我拍案叫絕的是影片表現出來的人性的複雜面。而相比內向懦弱的馬利克,他的哥哥薩利姆更顯出了人性的偉大和複雜。

第一類細節:薩利姆是一個好人。1、在他們逃出村莊,在一個管子裡度過雨夜時,馬利克想讓拉提卡進來,薩利姆不讓。但稍後馬利克以為薩利姆睡著了,便讓拉提卡進到管子裡過夜。其實,薩利姆一直沒有睡著。2、薩利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殺死了最後一個對弟弟有威脅的人——薩利姆的老闆,然後被爪牙們亂槍射死。

第二類細節:薩利姆是一個壞人。他偷取弟弟的簽名照然後賣掉、他為了擺脫馬曼的追捕扔下了拉提卡、他凶神惡煞般地對待小夥伴、他殺死馬曼並追隨馬曼的敵人、他為了前途逼著弟弟離開???但是,這一切都是為影片的結尾作鋪墊。又彷彿在告訴人們:每個硬幣都有兩面、每個人都不只有純粹的善和惡。

第三類細節:薩利姆是一個悲情角色。他的本性並不壞,只不過被殘酷的生活扭曲了他的心理。和弟弟重新見面之際,弟弟重重地打了他一拳,說道:“我永遠不會原諒你。”薩利姆只是低聲說了句:“我知道。”他是愛弟弟的,因為那是他唯一的親人,但他只能被自己所愛的人憎恨。在知道自己不久於世之際,他用鈔票填滿浴缸,然後躺在浴缸裡——到死也不願做一個窮鬼!物質的極端匱乏導致了他對物質的極端渴望。

由亞尼?卡普扮演的主持人則是一個現實生活中成功人士的典型,他邪惡、虛偽、勢利。表面上尊敬馬利克,實則冷嘲熱諷,還故意給馬利克錯誤答案。幸好馬利克涉世已深,沒有上他的當。他將馬利克誣告進警察局,使馬利克遭受酷刑折磨???最後馬利克贏得獎金的那一刻,我想主持人心裡其實在流淚吧!從這裡我想起了劉強東在《開講啦》裡的言辭:“我覺得這是一種很錯誤的價值觀。像我的父親,一輩子當農民,但沒有偷、沒有搶,我覺得他也很成功。”當時我差點破口大罵,讓你上這個節目是讓你教我們怎麼獲得現實的成功的,你卻如此虛偽!如果我在《開講啦》現場的話,我當即就會問他一個問題:“你說一個農民也可以很成功,那我想問您,您覺得像天天姐這樣的女性會不會嫁給這樣一個成功的農民?”偽善,鋪滿了成功人士的表面,使其閃閃發光,卻不知其內心腐爛無比。

另外,那檔電視節目的水平,說實在的,實在不高。和《一站到底》相比,它的難度低很多,獎金卻高很多。看來不只是美國人民,印度人民的積累量也遠遠趕不上中國人民。以那種難度,鄙人雖不才,也能拿幾十萬回來。

綜吾上文,我認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不符合勵志片的要素。但是,其對人性的深刻思索仍然可讓人深受啟發。另外,雖然中國的現狀讓人鬧心,但是和印度、巴西的貧民窟人民比起來的話,我們確實生活地相當幸福。所以,這部片子還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發:不要豔羨遠方的美景,珍惜當下、珍惜今天。有了今天,遠方有可能到達;沒抓住今天,遠方永遠只能是幻想。

窮富翁觀後感篇7

在低矮的貧民窟中,那裡有狹窄的街道,雜亂的人群,渾濁的河水,觸目驚心的垃圾,還有個單純卻又執著的賈馬爾。

電影主要講述了出生在貧民窟的賈馬爾通過一檔節目意外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賈馬爾經歷了躲避保安的追打,目睹在宗教衝突中被打死的母親,偶遇了在大雨中瑟瑟發抖的女孩阿提卡。逃離乞討蛇頭之後,在火車上游離,在車廂內賣東西或者從車頂順著繩索爬下來偷盜,流落到泰姬陵時假扮內行去當導遊。在這不斷被生活折磨之下,賈馬爾始終保持著善良之心,毫不猶豫把自己因捱打而得來的100美元給被弄瞎雙眼在地下道悽然高唱的流浪小孩,在艱難的生活環境中依舊不放棄尋找丟失的女孩阿提卡。最後他走進了“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節目,因為他知道阿提卡喜歡看這個節目,並因此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但令他想不到得是痛苦的生活經歷居然在答題中派上用場,每一道題目彷彿就是當年的寫照,刻骨銘心的經歷,不用思考就可脫口答出。他用那顆執著的心堅持到最後,贏得了兩千萬盧比,同時找回了自己心儀的女孩阿提卡。

很難用一句話去概括這部電影,因為他包含的內容實在太多。有勵志,有批判,有愛情,甚至還有商業電影裡常見的追逐戲。本片在敘事技巧上相當高明的一點,就是三段敘事巧妙的剪輯到了一起。一是他在臺上,在攝影機前,在眾人的目光裡回答可以讓他得到金錢的問題;二是他被警方抓走,因為懷疑他涉嫌作弊,在警察的盤問下重新揭開這些問題他為什麼會選擇那個答案;三就是這個問題,在他的生命裡,究竟是通過什麼來證明的。這種敘事手法極大的豐富了觀眾對於整部電影的感染力,從一開始的第一個問題,就揭露了主角賈馬爾的命運。在數個問題的背後,所反映的不僅僅是賈馬爾一個人的生活和成長,更多的是展現了整個印度社會底層平民的生活狀態。

電影主要場景是貧民窟,那裡有觸目驚心的垃圾,混亂的建築工地,把窮人當成螞蟻的警察,還有幾乎不受任何制約的黑幫。外來的力量只能給它短暫地散播一些清新的氣息,但卻根本無法改變它的現狀。貧民窟的生存規則就是簡單的叢林法則,強者在吞噬弱者,弱者在互相吞噬,在這個過程中周而復始,維持著一種穩定的狀態。而外界對此並不關心,他們在過著體面的生活,在享受印度的進步,並且儘量不和貧民窟的居民發生任何聯絡。事實上,只有堆滿垃圾,環境骯髒才是貧民窟嗎?誰說互相傾軋,爾虞我詐的名利場就不是另一層含義上的貧民窟呢?

這部電影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僅是在於那種社會階層極大反差下,社會的畸形與躁動,還有那種在生存邊緣掙扎的社會最底層的孩子依然那麼艱難而快樂的成長,也許印度孟買貧民窟的賈馬爾是幸運的,但是他的成功和成長過程卻目睹了那麼多不完美生命的苦難。影片裡得不平衡,歧視,骯髒彷彿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賈馬爾即便受到陰暗,矛盾,畸形社會的迫害,還依然不拋棄不放棄。他為了要一張明星的籤照不惜掉入糞坑,逃出昇天後仍回到火坑尋找困於黑幫的夥伴,這些足見他是一個沒有被醜陋人性和環境影響到的孩子,一個在黑暗中仍會以一個孩子的心態快樂成長,他心存有夢想便使得險惡環境中的生存成為可能。

除此之外還有那關於被謊言矇蔽的世界、貧富差距孽生的罪惡、善良與美麗的較量……等等,也一幕幕刻在我的心底。賈馬爾那剛毅誠實的眼神令人難以忘記;黑暗中阿提卡孤獨的奔跑與佇立暴雨中無助的身影令人難以忘記;舍利姆滿身覆蓋著金錢,躺在浴盆中持著槍,傾聽弟弟的勝利與等待自己的死亡欣喜與果斷同樣令人難以忘記。最後,導演安排舍利姆死在自己一直渴望的金錢中,同樣也死在對弟弟不捨的追求和堅毅性格的欽佩中,更是死在對正義和善良的迴歸與讚許中。

此影片讓我知道:無論身處何種惡劣的環境中,只要堅持不放棄自己的信仰、夥伴、信念與愛人等等,人人都能成為“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