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窮查理寶典讀後感7篇

讀後感是我們對書中人物命運的思考,是我們對故事情節的體味,讓我們更加理解人生的起伏,作品中的對話和對白是重要的資訊源,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讀這些對話,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窮查理寶典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窮查理寶典讀後感7篇

窮查理寶典讀後感篇1

終於把《窮查理寶典》這本書看完了,陸陸續續加上從頭看竟然看了兩個多月。

整本書都是查理的問答或者演講。是回答問題和演講,而不是講座,但是儘管這樣,擁有及其豐富跨學科知識的查理芒格也讓我覺得很是難懂。當然,有些篇章他自己也說很難懂,那是對專業人士說的,對於我這麼一個大學四年沒有學過數學,高中函式基本忘光的人來說,更是難懂。所以我是硬著頭皮看完的,比看研究生時候的專業書還痛苦。但是,作為一個一旦開始,不結束就很難放下的處女座來說,我是一定會看完的。

這種很難半途放下不然就心心念唸的執著勁兒也在昨天晚上貼衣櫃上顯示出來了,新租的房子比較舊,衣櫃就是非常簡單的木板釘成的,外面看著還行,裡面就是原木,還不是很光滑的那種,我就在萬能的淘寶買了那種翻新木頭的紙,昨天收到貨後就迫不及待的貼起來,因為實在是看著不舒服,也怕好好的衣服被劃。所以張先生忍著我扔了滿床的衣服無處坐的痛苦,各種找別的事情來做,等著我把自己的衣櫃貼完,從七點貼到了九點半,基本上就洗洗睡了。

作為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整本書大部分都是在講投資的,儘管有些不是完全在講投資,也是影響投資的方方面面。如果說我看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一些理財知識,那麼看完之後我變得更加小心謹慎了,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任何一個領域隔行如隔山的論斷是沒有錯的,所以很多專業人士講得我們不懂,不懂就會產生許許多多的問題,專業不等於正確。所以,能夠相信的仍然是自己的判斷力,而正確的判斷力來自於方方面面綜合性知識基礎。

那麼,這就仍然要回歸到查理所說的普世智慧了。只有掌握了更多跨學科的知識,掌握了各個學科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底層理論和思維方式,才能更好地進行判斷,做出正確決策的概率才會增加。所以,我可能只能接受風險較小的理財方式,或者就是所有人都能學會的傻瓜方式——儲蓄。

查理還特別強調了心理學的重要性,雖然他一直在強調自己除了看過一本發展心理學的教材外,就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或者看過其他心理學著作了,他甚至花了50個小時修改最後一篇《誤判心理學》的講稿,可見心理學在他所講的跨學科知識領域的重要性了。在他看來,心理學幾乎可以解釋大部分正確或錯誤的決定、事件、結果的原因,但是他又批判了學院派心理學的混亂和不足,儘管他人為學院派心理學是有用的,但是這不影響它的缺陷,它本可以做得更好。

而解決一切心理錯誤傾向的方案是讀書。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奠基底層理論知識,增加做正確判斷的概率,自然就會避免越來越多的錯誤傾向。

窮查理寶典讀後感篇2

有些經典書籍是值得重複反覆閱讀的,而隨著你自己閱讀能力、閱歷的提升,重讀經典書籍都能不斷有收穫。《窮查理寶典》就是這麼一本值得多次閱讀的經典書籍,當再次閱讀的時候,又有了一番新的收穫。

跨學科知識聯動運用。芒格在書中多次提到跨學科知識的運用將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視角。在談到規模效應的那篇演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大多數人都聽過規模效應,也都大致都能理解規模效應指的是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公司的成本下降從而獲得競爭優勢。但是芒格卻把規模效應的理解進一步運用,結合到各種商業生活之中。和不知名品牌相比綠箭口香糖更有知名度所以就具有規模效應,從而使得人們傾向於選擇綠箭即使綠箭的價格略高;羊群效應是規模效應的一種展現方式,因為人們不喜歡跟周圍的人不一樣;報紙傳媒中的頭部效應也是規模效應,人們會傾向於選擇知名度高的報紙(今天報紙的作用已被網際網路公司所取代)……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學習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書中芒格提到了基礎學科基礎知識有哪些),如此才有可能帶來思維方式的改變。

不斷運用學到的知識。芒格提到了數學的核心知識概率論和排列組合,也正是因為他深刻理解所以他才提到了堅決不去賭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到此都充滿著概率論,因為世界是不確定的,沒有人能準備的預測未來,因此我們的每項決策都是一種評估概率的過程,我們評估選擇對我們有利卻概率最高的局面作為我們的選擇,而不是一時衝動之下就去做決策。

提升閱讀能力、增加閱讀範圍的重要性。這次閱讀《窮查理寶典》能讀懂更多的東西,主要是由於我比與當年第一次閱讀此書的我相比,我看了很多書。以前也看到芒格說到心理學的重要性,可那個時候不明所以。而現在我讀了大量的行為經濟方面的書籍,深刻理解到我們人是多麼不靠譜,我們會在不知不覺做出不理性的行為。這個時候再看到芒格說的,就徹底理解也徹底認可;因此看到芒格說到學校裡的心理學教授都不專業的時候,也就能理解了,因為他們都只懂得心理學而不懂得將心理學與日常行為聯絡起來。所以,這也堅定了我給自己立的每日閱讀1個半小時的`flag,堅信以後再讀《窮查理寶典》又將有新的收穫。

窮查理寶典讀後感篇3

大三時,我就聽說了這本講述著名投資人查理。芒格的書,2021年抽了幾周時間看完了。遺憾看到這本書看到得太晚了。

這本書有個推薦語是“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讀完後確實可以從他的人生經歷和言論中汲取很多智慧。

第一個智慧,是頭腦的智慧。芒格從小就顯露出高智商。智商是成功的硬體之一,普通人至少不能糟蹋自己的腦子,比如不要熬夜玩手機。

運用智慧去把手頭的主業做好,是非常重要的。記得書中有一句,芒格招聘學生的時候,最看重學生的成績。

多說一句學歷的事情,芒格最後是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但是第一學歷不是那麼好的學校。本科畢業後入伍了一段時間,之後申請進入哈佛用了關係。

可以通過學習增加智慧,芒格喜歡讀人物傳記,尤其是美國富蘭克林總統的人物傳記。我記得之前看過,位元組跳動張一鳴曾經也喜歡看人物傳記。我看過某些人物傳記,對人物的美化過分了,學不到多少東西,但是《窮查理寶典》講芒格就不錯,我也準備多讀一點人物傳記,選擇經典的去讀。

第二個智慧,是投資的智慧。鑑於芒格的工作就是投資,工作的智慧也包含在其中。這裡麵包含非常多的內容。令我印象深刻的,總結起來是,跨學科學習建立自己用於思考的幾十個重要模型,重視價值的實現而不要寄希望於低概率事件的發生,熱愛你的工作並不斷投入。書中的觀點我會重看一遍,並梳理總結。

當然這部分實際上是芒格作為一位傑出的投資人,大家看這本書最想了解的。我挑一些點寫:1、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大部分收益,來自於少數幾隻股票的投資。說明投資要抓大放小。2、芒格寫道他們買股票是投資公司,在我看來,從持股比例和估值方法等方面看,他們更像是在做股權投資。很多人浪費了大量生命關心股價波動的白噪聲,從絕對收益看不如從價值出發去看公司。3、不好的投資就要及時止損。芒格他們收購某公司後發現行業已然不景氣了,但是為了老員工的就業等原因,他們堅持開了下去,最後虧了很多,關廠止損。4、芒格投資關注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不是企業的科技水平。白酒不能興國,但是白酒廠確實賺錢。同一行業的高科技公司,也優先選盈利能力強的。5、金融行業,以前最重要的是會計能力,會計是人類的一個重要發明,現在數學水平的影響越來越大。

第三個智慧,是生活的智慧。芒格的生活觀念是很保守的。我欣賞芒格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幾點,一是很穩,他的節奏很穩,而且慾望總是保持在能力範圍內。二是重視跟人的連結,找靠譜的人合作。三是他關注社會的發展,社會責任感強(主要是對美國的責任感)。

最後,以一個他的觀點結尾,也許不是這本書裡的,但是我很受用:找到一位優秀的伴侶,首先自己要是一個優秀的人,因為優秀的伴侶都不是傻瓜。

窮查理寶典讀後感篇4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著現金坐在那裡什麼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沃倫·巴菲特的搭檔,他們共同帶領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窮查理寶典》收錄了芒格近20年間的所有講話,從這裡可以瞭解他如何處理事情:

我們要找到自己擅長的事情,並把它做好。一個人只要做好準備,抓住人生中僅有的幾個機會就夠了。在這樣的機會到來之前,不斷地尋找和等待,並且對世界充滿熱情。激情比頭腦的能力更加重要。

做事之前,先注意應該避免什麼。從前人的失敗中總結教訓,並且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要用跨學科的方式思考,他常用的幾個模型:冗餘備份模型、複利模型、臨界點傾覆模型、現代達爾文綜合模型、認知誤判模型。重要的學科有數學、會計學、硬科學和工程學、生物學、心理學、微觀經濟學,必須熟練掌握這幾門學科最重要的內容,並且對更基礎的學科更多的關注。

年輕人在工作中的原則:別兜售你自己不會買的東西、別為你不尊敬和欽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歡的人同事。

簡化任務的最佳方法就是先解決答案顯而易見的大問題。

凡事往簡單處想,往認真處行。

窮查理寶典讀後感篇5

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那裡啦。

有人說《窮查理寶典》是一本投資聖經,而在我眼裡,它是一本“學習聖經”。我用三天的時間,通讀了全書。在第一遍閱讀中,我重點關注的是本書第四章第十一講:人類誤判心理學。因為,我非常好奇查理是怎樣通過自學掌握心理學的,並且我也很想自學心理學。

在此,我想先談談我為什麼要讀《窮查理寶典》這本書。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其實也是一個“選擇”,而我做出這個“選擇”只添加了一個必要條件:有用。因為,對我而言,向聰明人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查理。芒格是沃倫。巴菲特的合夥人,而巴菲特又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我相信他的合夥人——查理也是非常聰明的人。而且,在我最近閱讀的資料裡,《窮查理寶典》曾被多次提及,好奇心驅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這本書裡到底傳授了什麼樣的智慧?

通過閱讀,整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五個關鍵詞:問題、大量閱讀、逆向思考、檢查清單、經常使用。正所謂,水滴石穿,重複的力量無比巨大,全書都只在不斷重複這五個關鍵詞,這就是大道至簡。

簡單是長期努力的結果,而不是起點。——弗裡德里克邁特蘭德

愛因斯坦說,“科學理論應該儘可能簡單,但不能過於簡單”。我也喜歡追求簡單,但不能過於簡單,所以,我想從三個不同的層次分享我的收穫。

第一個層次,我初次看到了跨學科學習的有效路徑。

查理說“如果你輕車熟路地走上跨學科的途徑,你將永遠不想往回走,那就像砍斷你的雙手”。

查理不厭其煩地重複強調,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隻用幾種。事實上,他在自己的“檢查清單”中借用並完美地糅合了許多來自各個傳統學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這些學科包括歷史學、心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

查理最喜歡的反面案例就是“鐵錘人傾向”。他說,大多數人都只使用學過的一個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說經濟學,並試圖用一種方法解決所有問題。查理喜歡把人們的觀念和方法比喻為“工具”。如果有了更好的工具,為什麼不換呢?大多數人永遠捨不得他們那些較為沒用的舊工具。有句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這是處理問題的一種笨方法。

第二個層次,我切身感受到思維習慣的強大力量。

首先,解決問題是生活的核心。查理有兒童一般的好奇心,又有第一流科學家所具備的研究素質和科學研究方法,一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幾乎對所有的問題都感興趣,任何一個問題在他看來都可以使用正確的方法通過自學完全掌握,並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比如,查理之所以學習心理學,最初只是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去思考“邪教”的問題。因為那些邪教通常只需要一個長週末的時間就能夠將完全正常的人轉變為被洗過腦的行屍走肉,並長期讓他們保持那種狀態,查理想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其次,逆向思考,也就是反過來想。查理最喜歡的一句妙語“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哪裡啦”。其實,這就是查理的人生追求,他在漫長的一生中,持續不斷地收集並研究關於各種各樣的人物,各行各業的企業,以及政府管治,學術研究等各領域中的著名失敗案例,並把那些失敗的原因排列成作出正確決策前的檢查清單,這使他在人生、事業的決策上幾乎從不犯重大錯誤。簡單的說,查理一般會先弄清楚應該別做什麼事情,然後才會考慮接下來採取的行動。事實上,他只是不想成為一個愚蠢的`人,為此他不斷地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最後恰好成了大家眼中的聰明人。

第三,經常使用“檢查清單”。查理知道人類有“不用就忘傾向”,也知道重複的力量,所以創造了核對“檢查清單”的終身習慣。他不只是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他同時也願意,甚至渴望,去證實和承認他自己的錯誤,並從中吸取教訓。正如書中所說“任何一個問題在他看來都可以使用正確的方法通過自學完全掌握,並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在我看來,他所說的正確方法就是掌握並經常使用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

第三個層次,我再次意識到學習方法需要不斷學習。

查理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也沒有”。沃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我的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在我看來,查理是一個典型的終身學習者,他的學習方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帶著問題學習,不斷尋找錯誤判斷的案例。想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查理習慣於收集各種錯誤判斷的例子,然後仔細考慮如何避免。比如,他用自己總結的25個心理傾向列表作為一張檢查清單,完美解釋了人類誤判心理如何在麥道公司飛機乘客撤離測試中一步步推動了慘劇的發展。同時,查理還喜歡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利用反面教材是他的特長,他真的喜歡講那些結局很悲劇的故事,這也是一種重複使用錯誤案例的智慧。

二是掌握並經常使用“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查理說,現實世界中的問題,不會恰好落在某個學科的界線之內,所以,他完全無視不同行業、不同學科的界線。事實上,我們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識,只要吸取各個學科最傑出的思想就行了。簡單的說,我們必須經常使用所有可以從各個學科的大一課程中學到的概念,如果能夠熟練地掌握這些基本概念,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將不會受到限制。最關鍵的是,經常使用所有概念,查理的方法就是把這些概念當作“檢查清單”,並在作出決策前反覆核對。

三是大量閱讀,向比自己聰明的人學習思維方法。查理喜歡向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有用的思維方法,幫助自己避免犯一些自己所處年齡段的人容易犯的大錯。比如,查理雖然沒有上過心理學的課程,但它通過《影響力》等書學到了有用的心理學知識,最後還用自己的語言總結了25種人類誤判心理傾向,並把它們當作“檢查清單”在決策過程中經常使用,他為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查理說,你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後才能進步。這就是我讀完《窮查理寶典》後所有的收穫,我沒有什麼要補充的。

原文摘要一:講故事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查理經常利用家庭餐桌這個講壇來教育他的子女。他最喜歡的教育工具是德育故事,講的是某個人面臨道德難題,並作出了正確的選擇;還有反面教材,講的是某個人作出了錯誤的選擇,最終遭遇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災難,生活和事業都損失慘重。利用反面教材是他的特長,他真的喜歡講那些結局很悲劇的故事。

查理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在故事裡,他旗下某家公司的財務負責人犯了錯誤,給公司造成了幾十萬美元的損失,那人發現錯誤之後,馬上向該公司的董事長彙報。當時董事長說:“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我們不希望你再犯同樣的錯誤。但人孰無過呢,我們可以不追究這件事。你做了正確的事情,就是承認你的錯誤,如果你試圖掩蓋錯誤或者拖延一段時間再坦白,你將會離開這家公司。不過,現在我們希望你留下來。”

原文摘要二:人類誤判心理“檢查清單”使用案例

我最喜歡的事例是麥道公司的飛機乘客撤離測試:

政府規定,新型飛機在銷售之前,必須通過乘客撤離測試。測試要求滿載的乘客在一段很短的時間內撤出機艙。政府的指示是,這種測試應該和現實的情況貼近。所以你撤離的乘客如果是一些只有20歲的運動員,那麼肯定是通不過測試的。於是麥道公司安排在某個陰暗的停機庫進行撤離測試,請了許多老年人來扮演乘客。飛機客艙離停機庫的水泥地面大概有二十英尺高,而撤離的通道是一些不怎麼結實的橡膠滑梯。測試在早晨進行。有二十個人受了重傷,而且整個撤離過程耗時超過了測試規定的標準。那麼麥道公司接下來怎麼辦?它在當天下午進行第二次測試。這次也失敗了,多了二十名嚴重受傷的人,其中還有一個還落下終身癱瘓。哪些心理傾向對這個可怕的結果作出了貢獻呢?

把我的心理傾向列表作為一張檢查清單,我將會作出如下的解釋:

獎勵超級反應傾向驅使麥道公司迅速採取行動。同樣驅使該公司的還有避免懷疑傾向,這種傾向促使它作出決定,並依照決定採取行動。政府的指示是測試應該和現實的情況貼近,然而在權威—錯誤影響傾向的驅動之下,麥道過度遵守政府指示,採用了一種顯然太過危險的測試方法。到這個時候,整個行動的過程已經被確定下來,於是避免不一致傾向使得這種近乎無腦的計劃得以繼續進行。當麥道的員工看到那麼多老人走進陰暗的停機庫,看到飛機客艙是那麼高,而停機庫的水泥地面是那麼硬,他們肯定覺得非常不安,但發現其他員工和上級對此並沒有表示反對。因此,社會認可傾向消除了這種不安的感覺,這使得行動能夠依照原定的計劃進行;而計劃能夠得以延續,也是受到權威—錯誤影響傾向的結果。接著出現了災難性的結果;當天早晨的測試失敗了,還有許多人受受傷。由於確認偏見,麥道公司忽略了測試失敗中強大的反面證據;而失敗則激發了強烈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促使麥道繼續原初的計劃。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使麥道就像賭徒,在輸掉一大筆錢之後急於扳平,狠狠地賭了最後一把。畢竟,如果不能按期通過測試,麥道將會蒙受許多損失。

也許你還能提出更多基於心理學的解釋,但我的解釋已經足夠完整,足夠證明我的檢查清單是很有用的。

窮查理寶典讀後感篇6

查理芒格是一個特別愛學習,愛讀書的一位智慧老人,而且還是一個德行和才能兼備的智者。即使到了他的晚年,他都沒有停止過學習新事物,他還有一個特點是,他的學習不是專注於某一個領域,而是學習了非常多個學科。

這本書中很強調掌握跨學科技能和多元思維的重要性,雖然說這本書把掌握跨學科技能和多元思維分在了兩個不同的地方進行論述,但這兩者是絕對密不可分的。只有掌握了多個跨學科技能,才能具備多元思維的能力,而具有多元思維的能力,又能反過來促進更好的學習並掌握新學科的知識,達到一個複利的效果。

歷史上包括現代都出現過很多偉大的人物,他們最終取得偉大成就的,並不一定是他最早從事或最早開始學習的領域,有的人可能是半路出家,有的人可能在處理相關事務的時候,發現自己有極大的天賦。

我以前在學校裡會經常去聽一些牛人的講座,就發現他們中很多人,最後做出科研成果的往往不是他們最早專研的領域,很多人在他們的學習生涯中,轉換了多個專業,從事過多個領域的研究。

比如我們公司的一位教授,他的本科,碩士和博士,也都是學的不同的專業,但也正是因為,他掌握了這些不同學科的知識,當他把這些融會貫通的使用起來時,他能想到別人不知道的點,後來開發出了獨創的專利技術,也因為這項獨創的技術,他成了第一位受邀在某個國際組學大會上做會議報告的華人。

更好玩的一點就是,這個大會是針對醫學的,參會的都是醫學界的大咖,而他的研究領域是農學,一群醫學界的大咖,在國際醫學會議上聽農學教授做報告。這也說明了一點,厲害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學習心態是很開放的,願意接受其他跨領域的新東西。

掌握多項跨學科技能,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查理芒格就是通過自學,掌握了很多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他非常喜歡看書,身邊會隨時帶著書,只要有時間他就會看書,只要有書,他也就從來不會覺得浪費時間,比如說坐飛機等飛機或者是約會等人時,都在看書。而絕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這一點,但也正是很多人做不到的這一點,對全域性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多元思維模型在很多不同書本中被反覆提及,大家也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也非常希望自己能有多元思維的能力,但是卻忽略了,它是建立在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學科重要理論的基礎上產生的,只有對一個學科非常熟悉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很好的利用這個學科裡面的重要理論建立該學科的思考模型,也就要對這個學科進行大量的學習。想要擁有多元思維就要對多個學科發起高強度的猛烈學習。

那掌握了這麼多不同學科的知識,有了這些思維模型,有什麼用呢,書中提到的lollapalooza 效應,指的就是在多種因素共同的作用下,產生的一個爆發式效應,我們所學的多學科知識和多元思維,就是產生這個效應的多種因素。

可能在學習積累的過程中,我們會有一種漫長,而又看不到結果的狀態,這就是一個積累量變的過程,在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產生質變發揮出lollapalooza 效應後,我們才能看到它的威力,在這之前很可能看不到正向反饋的結果,可往往就是這個量變的過程,很多人不能很好的堅持下來。

但如果知道這個過程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針對這個看不到結果的過程給自己設定一個激勵機制,不能堅持很多是因為時間太長,短期內收不到正向反饋,也就容易放棄,但如果在這個環節呢,給自己人為的設定一些好的反饋,看到我們正在學習的內容發揮出了一定效果,也就有動力堅持做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要強調把看的書運用起來的重要性,當我們看到書中學習的內容在生活和工作中運用起來,我們自然就有動力,看更多的書,學習更多的新內容,產生新的運用,如此不斷的良性迴圈。

當經過學習之後,每提升一層認知,下一階段的學習就會更容易,也會產生更大的效用,因為是建立在我們進步的基礎上,再進步,這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人類第八類奇蹟:複利的魔力。

lollapalooza 效應,和巴甫洛夫聯想有時可以看成是並列,也可以看成是遞進的關係。我覺得它更像是一種遞進的關係,當我們做的事情,學習到的東西產生了產生lollapalooza 效應後,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反覆留下印象,最後產生巴甫洛夫聯想。

比如可口可樂的風靡和暢銷,德芙巧克力的絲滑,oppo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這些都能引起我們的條件反射,一想到這些特點,就會和他們的產品聯絡起來,這些成功的例子在我們現在看來很自然,但是為了營造出這種巴甫洛夫聯想的效果,前期做的努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可以不妨再逆向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想要達到巴甫洛夫聯想,讓別人接觸到某些特點,就聯想到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逆向推匯出我們要完成的幾件最重要的事,找到做成這幾件事情需要掌握的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通過不斷堅持的學習,積累量變,在這過程中,給自己一些正向反饋,激勵自己能堅持學下去。然後運用學習到的多個學科理論,建立起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產生lollapalooza 效應,達到巴甫洛夫聯想。

窮查理寶典讀後感篇7

一年來,很多次聽到或看到別人在引用查理·芒格的名言,而且聽完、看完之後都很受啟發,所以,早就決定要買《窮查理寶典》來學習一下。因為拖延症,直到5月份才真正開始讀,經過近一個月才讀完。很多啟發,受益匪淺,雖然因為閱歷不夠,有些地方還不是很明白。

價值投資,巴菲特和芒格的基本投資理念,其核心是:投資股票或實體,關鍵是考察它的實際價值和增長潛力。比如你買股票,不要看股市的價格波動曲線,因為其實際的價值不可能每天那麼起起伏伏。短期內股票的價格波動影響因素太過複雜,就像人心一樣,即使是頂尖的專家也沒有辦法把握。而長期看,一支股票價格一定和其價值保持高度相關。什麼是長期,在芒格的眼中大概要在 0年以上,才能稱為長期。假設買騰訊股票,它當前價格是實際資產價值的2倍,如果認為騰訊在未來 0年會很好地發展,每年的增長率不會低於 5%,那麼 0年後相當於價值增長了4倍, 0年投資的年均收益 0%,真看得那麼準肯定會投資。怎樣去看一個企業長期好不好,關鍵看它行業內的地位、行業的發展空間和有沒有實際的對手,當然還要看它領導人的水平。李笑來的投資三條件:資金的大小,資金的使用時長和站在資本背後的智慧,相當於對價值投資的細化說明。

我們理解了價值投資,就很容易理解他的一些其他的觀點。比如他認為耐心和長期的求知慾望是特別重要的品質。一個人要長期地考察一件事情,以確保長期收益,沒有這個素質,根本不可能做好價值投資。比如他認為分散的投資是愚蠢的。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也很容易理解,因為,分散意味著你不知道好的投資點到底在哪裡,意味著心存僥倖。再比如他認為金融衍生品很危險。實體價值沒有增長,衍生品之間的相互促進,致使賬面好看,必然導致泡沫,最終一定引發嚴重後果。在次貸危機中,巴菲特和芒格的公司還在逆勢增長,因為他們已經看到風險。

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的人生,很有借鑑意義。一個人的薪酬是價格,能力是價值。長期來看,要想薪酬增長,必然要能力增長。如果你天天盯著短期薪酬的波動,期望始終在價格的最高點,最終收益一定很小,是負的可能性非常大,就像無數的散戶一樣。相反,如果你盯著能力,堅持不懈地投資能力,那麼價格一定大漲。投資股票和投資人生異曲同工。

用多元思維看問題是芒格的另一個重要觀點。芒格認為各學科的相互割據和相互孤立是致命的。因為,世界是渾然不可分割的,物理、化學、數學等等是融合在一起的,在一個事件當中,這些東西不可分割。因此,把學科分割然後深入研究,然後再用學科的觀點看待事件,不管你學科知識多麼豐富,一定是盲人摸象。他有一句名言大意是:手中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想釘子。所以他認為大學教育存在很嚴重的問題,必須進行改革。他自己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採取了兩種措施。一是儘可能多地學習(被成為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建立多種思維模型;二是開放的心態。他認為一種不能界定其邊界的能力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能力。這句話特別重要,如果我們知識還不夠豐富,我們就要儘可能地界定已有的能力,搞清楚已有能力適用的環境,不要認為自己擁有的某種認識、某項能力是在全世界通用的,這樣就會減少犯錯。

以世界是混沌的觀點來看人生,也很有意思。世界既然是混沌的,那麼就會對各種行為進行迴應。比如,你認為積極的人生有意義,你就會積極行動,世界就會給你積極的反饋,於是積極的人生有意義就會被具體的事件、時光(世人稱為成功的案例)所充實,積極的人生有意義就擁有了實實在在的內涵,你會受此激勵而繼續努力。相反,你認為努力的作用微乎其微,你會放棄努力,世界也會給你積極的反饋,於是努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就會被具體的時間、時光(世人稱為消極的案例)所充實,努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就擁有了實實在在的內涵,你會受此激勵而更加堅定自己的觀點。這應該就是自證預言的原理。你擁有一個觀點,你總能從混沌世界中挑出一個事實來證明它,如果你反對這個觀點,你也可以從混沌世界中挑出事實來證明它。所以,你相信什麼,就會擁有什麼,當然我所說的是觀點,而不是物質。比如你相信努力一定有回報,只要你去努力,回報一定有。至於努力是 回報是 100,還是努力100回報是 ,那還要受世界其他規律所支配。

逆向思維是芒格的一個特長。你想成為一個聰明人很難,但你要避免成為一個蠢貨就會容易很多。如果人能一輩子都不要成為蠢貨,那麼這個人的成就不一定很高,但一定不會差。這其實和他的價值投資的觀點很接近。投資首先要做的是不要進行愚蠢的、盲目的投資,這樣一來就會心平氣和很多,然後在很多不蠢的選擇中做出決定,就會有很大的成功率。這很像路瑤《人生》中的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成為一個聰明人,要和別人競爭,受外界環境影響大;而不成為一個蠢貨,決定權就在你手中。這又有點和儒家推崇的“內聖外王”相似,什麼事先求諸於內。想定義一個好企業是什麼比較困難,但定義不是什麼應該比較容易;定義一個好領導應該是什麼樣比較困難,但定義一個好領導不是什麼樣就比較容易。先從不是一個壞員工、壞領導幹起。

誤判心理學,芒格先生也有很多研究,其中很多內容在《認識你自己》的讀後感裡都說過了,就不再贅述了。《窮查理寶典》共上下兩冊,僅僅看一遍估計是不行的,我想自己可能還要讀幾遍,才能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