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小說《受戒》讀後感範文參考

小說《受戒》讀後感範文參考

《受戒》描寫了小和尚明海與農家女小英子之間天真無邪的朦朧愛情,蘊含著對生活、對人生的熱愛,洋溢著人性和人情的歡歌。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小說《受戒》讀後感範文參考,歡迎閱讀參考。

小說《受戒》讀後感範文參考

小說《受戒》讀後感範文參考一

《受戒》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叫做庵趙莊的地方。“趙”,是因為莊上大都姓趙。叫做莊,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這裡兩三家,那裡兩三家。“庵”,是因為有一個庵,庵叫菩提庵,而這個菩提庵在這個莊裡十分重要,因為這個地方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豬的,有的地方出織蓆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彈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畫匠,有的地方出婊子”。在這裡,和尚算是一種職業。這個庵如此重要,卻被大家叫訛了,叫成了荸薺庵。這篇文章就寫了發生在荸薺庵的零碎瑣事,這些事全似信手拈來,全都平常之極。整篇文章沒有深奧的人生哲理;沒有轟轟烈烈、蕩氣迴腸的故事,沒有高大光輝的人物形象,卻處處充滿濃濃的鄉土氣息和人情味。

這裡的和尚,沒有僧人的苦行修持,也沒有出家人的清心寡慾,“他們吃肉不瞞人。年下也殺豬,殺豬就在大殿上”,“三師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鮮紅的豬血就帶著很多沫子噴出來”,“可以收租、放債”,“可以賭錢、可以有相好的,而且不止一個”,“不興做什麼早課、晚課,這三聲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後,挑水,餵豬”,讓人看來有些離經叛道之感。但因為和尚在此地不過是種職業,所以這些實實在在的世俗人情與人間煙火讓讀者們看到了和尚謬的閒適的生活,看到了他們的與世無爭,率性隨意。

而本文的主角——小和尚明海,是個聰明好學,悟性高而多才,純樸又老實的一個孩子。他與同樣純樸善良、聰明伶俐的農村小女孩——英子之間的絲絲情愫,似乎形成了這篇文章的線索,但都淡得讓人把握不住。

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腦子裡一直在回想著一部小時候看的電影,是林志穎主演的《旋風小子》,又叫做《笑林小子》。釋小龍演的那個小和尚,和那個古靈精怪的郝邵文,他們和明海一樣純真無邪,無所謂塵世如何,自有自己的歡樂。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好像是和表哥一起看的,那時候會去租VCD來看,五毛錢一張。後來我一遍又一遍樂此不疲地看這部電影,因為那時候電影頻道總會一遍又一遍樂此不疲地放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除了有郝邵文和釋小龍帶來的歡笑,還有包括林志穎他們帶來的關於少年時代的幻想——少林寺,打棒球,滑輪,開車,女朋友……

那時候的我還在上國小,每天放學回家都會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視機——五點半的動畫城,六點的大風車,從來都不會錯過。藍皮鼠和大臉貓,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西遊記,哪吒……部部經典,時至今日提起仍然如數家珍。那時候的生活平淡但也不失精彩——紅領巾,升國旗,合唱賽,眼保健操……還有每個週末去少年宮上奧數班。那時候不會有什麼特別大的追求,所謂的理想似乎都在很遙遠的以後,也從來不會有面對塵世的辛勞之感。

讀著《受戒》就好像回到了那時候,看到了無拘無束的自己。

小說《受戒》讀後感範文參考二

文章開篇就用緩慢的文筆描述了一個獨特的世外桃源,與其說獨特更不如說荒誕。庵趙莊的人們太寬容了,在他們心中,和尚就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像是郎中,書生,當鋪,商人之類的職業,沒有區別。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可以還俗,可以近女色,唱淫歌,可以賭博打牌。

和尚不用守清規還是和尚嗎?——這樣光怪陸離的生活,和人生的苦澀全然無關,完全不符合中國人傳統的觀念。

再說小英子一家,趙大伯是田場上樣樣精通的好把式,不僅脾氣好,身體也結實的像一顆榆樹;趙大媽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僅家鄉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樣子也是眾家嫁閨女的稀罕物;兩個寶貝女兒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靜,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潑,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鵲。由此村莊獨特的幸福生活可見一斑。

汪曾祺淡淡的文筆描述了這樣一個地方,沒有苦澀,沒有勾心鬥角,可以不包容一切原始慾望的世外桃源。荸薺庵裡,二師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還把他老婆接來避暑納涼;三師父更是人不僅漂亮,有一手“飛鐃”的絕活,甚至每場法事之後,村裡就會有大姑娘或小媳婦驀然失蹤。然而卻沒有人指責,這一切的荒誕在村莊裡是如此和諧。

我並不贊同網路上大部分人所說,這是對人性最原始的復甦的讚美。更有甚者,說這是對人類原始的愛的讚揚。

設身處地地想,《受戒》原文來說,“一場大焰口過後,也就像一個好戲班子過後一樣,會有一兩個大姑娘、小媳婦失蹤,——跟和尚跑了。”這是愛嗎?與其說這是自由戀愛,還不如說打著和尚的幌子誘拐良家婦女。那家人的父母知道含辛茹苦養大的女兒又會作何感想?

另外,文章中關於和尚殺豬的描寫也讓我不舒服。不殺生,本身就是和尚的戒律,然文中的和尚殺了,“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樣”,只不過在豬臨昇天時假惺惺地多了一道“往生咒”。噁心!有這種偽善的和尚在身邊,這裡還是“桃花源”嗎?

在我看來,和尚本身不是一種職業,守清規也並不是對人性的壓抑。對於那些看破紅塵的人來說,選擇出家反倒是解脫。給心靈困惑的人們一個遠離塵世的機會。而文章中,和尚變成職業,用來賺錢,是對佛教信仰的侮辱。

再說全文的主線,明海和小英子,二人兩小無猜的感情倒是讓人動容。也只有在庵趙莊這樣寬容的環境裡才有可能成長髮芽的戀情。這也是全文唯一讓我覺得像世外桃源的地方。

文章題目是受戒,而受戒卻放在結尾,被淺淺一帶而過。作者適意讓人錯覺離題,然後再體味作者的用心良苦。“受戒”後,和尚本身就應該數著平淡的清修生活的,可是他們“不正經”,於是題目與正文便產生了反差效果,而這種反差效果恰恰是表達了作者心中想諷刺的現象。

小說《受戒》讀後感範文參考三

“我與我周旋,寧做我,我與我比我第一。”這是汪曾祺晚年時說過的一句話。

汪老先生是我十分喜歡的一個老人,喜歡汪老文字中流露出來的一派天真,喜歡他對世間尋常萬物的憐惜珍愛之情。他的文字很淡,所寫的小說不大有跌宕曲折的情節,但有的是意境之美,如青橄欖,如蘆花蕩,十分耐嚼,回味甘甜綿長。讀他的文字,時常會激起我對平凡世俗煙火生活的感激欣賞之心,是一遍一遍重讀亦不覺厭倦的好文字。

曾經,不止一次地置身於汪老先生《受戒》中的桃花源,在這裡我彷彿來到了一個原始的烏托邦,一個寧靜美妙的世外桃源,那是一片理想的樂土。

小說的標題叫《受戒》,開頭的第一句話是“明海出家已經四年了”,讀者一開始就會以為這是一篇寫佛門生活的作品。它也確實描述的是出家人的故事。只是讀著讀著,你會漸漸覺得小說中的人與事雖然未離佛門,但讀者感受到的並非佛寺的森嚴和佛徒生活的單調與清冷,而是與之相反的濃郁的世俗生活的情致與意趣。

人們實在看不出作為小說主人公的明海在這裡到底受了什麼戒,反倒是他和他的老小夥伴們在這裡盡情享受著日常世俗日子的溫馨與快樂。與其他職業相比,當和尚的好處一是可以吃現成飯,二是可以攢錢。因此,明海之所以去當和尚並且還有望當一個好和尚,就是非常好理解的事情了。他不僅嗓子好,而且記性好、相貌也好。更值得提及的是,他出家以後連名字也不用改,還叫“明海”。出家了的明海被大家喜歡著,但似乎從來不因為他當和尚的“本職工作”做得好,而是因為會畫畫、會唱歌、幫人幹農活。“唸經,一要板眼準,二要合工尺。”說的都是不關內容的形式方面的要求,因此小明海唸經又怎麼會去關心經文字身的涵義?值得注意的,倒是他看見小英子的腳印,“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覺得心裡癢癢的。”那每天本來就出於應付而不得不敷衍的經文恐怕早就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小說的最後,作者是把這種日常生活的詩情和溫馨渲染到了極致,那就是明海和小英子的戀情在回家途中的瓜熟蒂落,那一段優美的文字令所有的讀者讀後無不悠然神往。本來,明海剛剛受了戒,等於在出家人的人生中完成了一個重要儀式,沙彌頭、沙彌尾的前景開始在他的眼前浮現。殊不料小英子對所謂的沙彌頭、沙彌尾毫無興趣,她所想的,是給明海當老婆,而且要他馬上回答要不要。明海頭上的戒疤餘痛未消,此刻卻要馬上回答這樣的問題。但明海似乎很快就被小英子給俘虜了,回答了“要”以後,兩人的小船就划進了既充滿詩意、又引起人不盡聯想的蘆蕩,小和尚這會兒頭上的戒疤恐怕是什麼感覺也沒有了吧。

作者在小說結尾說,這是“寫四十三年前的一個夢”,可見從那時起,汪曾祺對於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就已顯現這樣的特徵。在許多曾經大紅大紫的應景之作被人漸漸遺忘的今天,汪曾祺的小說卻以它特有的個性和魅力依然受到讀者的青睞,我們現在這樣饒有興趣地欣賞和品味《受戒》不就是一個證明嗎?

小說《受戒》讀後感範文參考四

文章開篇就用緩慢的文筆描述了一個獨特的世外桃源,與其說獨特更不如說荒誕。庵趙莊的人們太寬容了,在他們心中,和尚就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像是郎中,書生,當鋪,商人之類的職業,沒有區別。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可以還俗,可以近女色,唱淫歌,可以賭博打牌。

和尚不用守清規還是和尚嗎?——這樣光怪陸離的生活,和人生的苦澀全然無關,完全不符合中國人傳統的觀念。

再說小英子一家,趙大伯是田場上樣樣精通的好把式,不僅脾氣好,身體也結實的像一顆榆樹;趙大媽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僅家鄉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樣子也是眾家嫁閨女的稀罕物;兩個寶貝女兒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靜,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潑,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鵲。由此村莊獨特的幸福生活可見一斑。

汪曾祺淡淡的文筆描述了這樣一個地方,沒有苦澀,沒有勾心鬥角,可以不包容一切原始慾望的世外桃源。荸薺庵裡,二師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還把他老婆接來避暑納涼;三師父更是人不僅漂亮,有一手“飛鐃”的絕活,甚至每場法事之後,村裡就會有大姑娘或小媳婦驀然失蹤。然而卻沒有人指責,這一切的荒誕在村莊裡是如此和諧。

我並不贊同網路上大部分人所說,這是對人性最原始的復甦的讚美。更有甚者,說這是對人類原始的愛的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