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範文

書中自有苦辣酸甜,書中自有悲歡離合,書中自有喜怒快樂。書是人類的明燈,幫助人們開啟黑夜的大門。那麼看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經典小說《飄》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的閱讀。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範文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範文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讀的書確實不多,尤其是名著、世界名著。在學校時,匆匆地讀《茶花女》、《紅與黑》等,也許是由於文學素養的淺薄,或是世界觀的差異,它們並沒有帶給我多大的震撼。暑假時,友人推薦我讀一下《飄》,當時還記得她很神祕,開玩笑地說了聲:“讀完了,你會改變你的擇偶觀呦!”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看完了它,很慚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書速度,卻也不敢恭維自己看得有多精。讀完後,心裡有股淡淡的惆悵感覺,朦朧中,總覺得自己身上依稀有思嘉的身影。讀完《飄》,它確實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喚起我對過去的懊悔。同時,對書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愛情,我也感觸頗多。

關於人生的善與惡,我不敢妄加評論,因為,畢竟我走的人生路還不及三分之一。十六歲的我,想法也許是很幼稚的。《飄》中女主人公思嘉·奧哈拉並不是傳統觀念的好女人,她有著迷人的外貌、聰慧的頭腦、堅強的內心、果敢的行為。同時,她也驕傲、貪婪、虛榮、追求實際,甚至曾經有過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她渴望愛情,不顧一切世俗觀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但當感情和現實利益相沖突時,她毅然將經濟需求放在首位。如果說我佩服思嘉,那我更衷情於瑞德,因為我也同樣的崇高自由,他的豪放不羈,他的現實,他的勇敢,都傳神地說明了他在亂世社會中成長的一個人才,是在亂世生存與發展的強者,強者應適應任何一個社會,這也成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在經濟社會中對精神的取捨,在面對新生事物時,是適應還是迴避?思索過後,相信我們會有更多的啟發!

談到友情,雖然在《飄》中,作者並沒有極力去描寫友情,但媚蘭對朋友的這份友情仍然是讓我羨慕不已。記得桑費有句話:“朋友有三種:愛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記你的朋友。”我想媚蘭就是那種愛思嘉的朋友。她對思嘉感恩、感激,甚至為了她可以去死,她的真心在臨死前終於讓思嘉明白她是她唯一的真正朋友。在人的一生當中,誰能沒有朋友?有幾個真正的朋友便成了人一生最珍貴的東西。對待朋友,最好也是最真的辦法--那就是真心!

讀完了整本書,我也摘出了最喜愛的兩句話:

“美貌並不能使人高尚,衣著也不能使人尊貴。”--警告貪慕虛榮的人。

“我向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他們黏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一模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一一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著那些碎了的地方”。一遍匆匆的略讀,並不能體味多少真諦,也許,等我再讀幾遍時,會有更多的收穫吧。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範文

有時候特別羨慕斯嘉麗,有一個特別瞭解自己的人,而且還特別疼愛自己,有時想這種男的存在嗎?他勇敢、執著,他能那麼深地愛著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所以當他們的女兒出生時,瑞德把他所有的愛都傾注於她的身上,邦妮不像斯嘉麗,邦妮愛她的爸爸,瑞德能從她的身上找到溫暖,找到希望,找到愛。但是他曾經說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瑞德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銳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說,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唉,想起來也的確挺傷感!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艾希裡,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德,那她就不會失去他。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以文學角度來說,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飄讀後感4

一直以來不喜歡看翻譯的外國名著,還自嘲的感覺翻譯的真爛,買《飄》是因為一朋友在我耳邊經常嘮叨她的經典,也就在噹噹網上買回來了,靜靜的躺在床頭櫃上好久了,一天是在無聊的很,我隨手翻看了幾頁,誰知居然越看越有趣,看上冊的時候我感嘆的是美國的歷史,看下冊感概最多的是斯佳麗和瑞特的愛情。

關上書,腦子裡都是書裡的情節,斯佳麗,瑞特,玫蘭妮,阿希禮,黑媽媽,埃拉,塔拉莊園,美國南北戰爭。有幾點讓我感觸良深:

1、美國的南北戰爭,美國通過南北戰爭實現了國家的統一,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建立在深深的陣痛之上的。

2、斯佳麗每一次遇到挫折總是想到埃拉(她的媽媽)和塔拉莊園(她的家鄉)。回想起自己每當遇到困難時何嘗不是這樣,家和媽媽永遠是自己的避風港。媽媽——每次下班回家,看著樓上的燈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小跑著跑上樓,媽媽總是開著門在迎接我。

3、玫蘭妮,她不是人,她是神,一位偉大的女性

4、黑媽媽,永遠忠誠於自己的上司,如此之人,一生何求?

5、斯佳麗和瑞特的愛——自虐似的馬拉松似的愛情。很多時候,相愛的戀人在乎的東西是飄渺的?在斯佳麗病重時她心理明明想的是瑞特,為什麼沒有說出口?瑞特那麼牽掛著斯佳麗,為什麼都不進房間看看,兩人都在乎對方,都渴望心靈的感應,也許瞭解的太多,也許瞭解的太少,這一對戀人過的有些自殘。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範文

這部小說以南北戰爭為背景,向人們展示了戰亂給婦女生活帶來的影響。女主人公是熱愛生活,性格堅強,精明能幹,對愛情執著,男主人公聰明機智,忠於愛情,忠於自我。

這部小說故事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絃。一個擁有上流社會血統的美麗少女思佳麗,接受著來自母親的傳統淑女式教育,可是她身上同時流淌著愛爾蘭人的自由奔放的血液。她就像個小孩,有著無窮無盡的旺盛精力,有著不屈不饒的倔強。

她知道艾希禮結婚的訊息後,馬上採取吸引無數追求者,盡而表白的方式,以為這樣就不會丟失尊嚴,可是恰好這一幕被瑞德這個人所看到並得到了別人的嘲笑,她出於對名譽的考慮,毫不猶豫的嫁給別人,她不知道這意味這什麼,只知道擺脫了現在的境況,她很精明,可是眼光不夠長遠,也不明白婚姻的實際意義。

艾希禮結婚了,可她卻依然愛著他,她的愛情不會被婚姻等社會觀點約束,她自由奔放。可是艾希禮不同,他很在意社會約束,他愛著思佳麗的美貌,愛著她的勇敢,可是他更在意生活,他是不折不扣舊思想的化身。接著是那場可怕的戰爭,思佳麗失去了他的第一任丈夫,得到了一個孩子,沒有期盼的孩子來到這個社會終究是得不到寵愛的,有些孩子還沒出生就有著萬千的寵愛,而有些孩子一生註定只是一場悲劇。

失去丈夫使得她不能參加她喜愛而且自信的舞會,可是雖然以為人婦以為人妻可是她因沒有嫁給他愛的人而同樣有顆少女般的心,或許她天生就有這樣的旺盛精力。這時有個人在後面默默地關心她愛護她,可是她的愛情至今還活在表面,還只知道調情、運用手段等的角逐。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範文

屋外下著淅瀝小雨,屋裡洋溢著平靜的音樂,我獨自一人靜坐在書桌前看完《飄》的最後一章節,合上書,心中不免對美國女作家瑪格特·米切爾產生崇拜之情。

《飄》從寫作藝術上來說,不愧於世界名著之一,小說極富於浪漫情調的構思,細膩生動的人物和場景的描寫揭示出超乎作者主觀願望甚至與之相勃的內容。

從《飄》的內容上說描寫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動亂的社會現實,以"亂世佳人"思嘉萊為主線,描寫了幾對青年的愛情糾葛。思嘉萊為主線,描寫了幾對青年的愛情糾葛。思嘉萊年輕貌美,但她的所作所為顯示了沒落奴隸主階級的某些本質特徵:殘酷,貪婪,自信:為了振興家業,她把愛情和婚姻作為交易,三次婚姻沒有一次出於真心:後來才終於明白她一直念念不忘的艾希禮懦弱無能,倒是自稱與她同類的瑞德值得愛。

讀罷這部鉅作我仍沉浸在小說中,似乎自己是女主人公思嘉萊的一位朋友,瞭解她。記得莎士比亞曾說過"女人啊女人,華麗的金鑽只會讓你剩下勢力的傷,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這句話近幾年來我一直深深的印在心裡,除了此話十分優美之外,更點出了一個人生的真諦。女孩溫柔的天賦,獨有的天真在當今這樣的社會上在金錢權利的引誘下或許真的只剩下"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正如思嘉萊一樣到最後才發現真愛就在身邊。

我涉世不深,本沒有任何理由來過早的談人世間最純潔的情感--愛情,但是看罷《飄》心中不免有些遐想,不管是通過新聞,訪談類節目,還是周遭發生的一些事情都讓我對當今所謂"愛情"有自己的看法。梁祝似的兩小無猜,單純簡單,還是《巴黎聖母院》中執著低調,或許只會在小說中才能真正演繹,愛情一詞才能得到真正的詮釋。

思嘉萊的悲劇應該讓它結束,處於新時代的我們應該似《簡·愛》中簡·愛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堅持著個人的獨立性,縱使在愛情與此發生衝突的時候也是如此。讓愛變回它原來的面目,讓女性恢復天真善良的秉性。

"獲得了整個世界而失去了自己的靈魂。"我們要重拾靈魂,正如《飄》中所說"明天真正的自己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