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事蹟心得體會模板7篇

只有認真寫好體會,我們才可以讓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露出來,出色的心得體會是我們分析了事情經過後寫出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事蹟心得體會模板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事蹟心得體會模板7篇

事蹟心得體會篇1

今天全院組織了深入學習英雄校友xxx,捨己救人的英雄事蹟。會中由他的班主任老介紹了xxx在校時的點點滴滴,同時也介紹了xxx在部隊成長的歷程和犧牲的過程。但xxx留給我印象較深的是,他是一個陽光、自信、樂於助人的同學,剛入學時他還只有十五歲,個子小小的,見到老總會熱情的叫老師好,同學老師們都很喜歡他。記得有次聽他班主任說過:有天深夜他們班級有個同學突然生病,班主任就叫了幾個大個子的同學一起去醫院,當時xxx同學就同主要求也要去幫忙,班主任考慮到他個子小,還要把生病的同學搬上搬下就沒有讓他去,但他還是偷偷的跟在後面,並陪護生病的同學到深夜。

現在想想xxx同學這種大愛並不是橫空而來,正是來自於他平時那種樂於助人的小愛,不斷積澱而來。我想世上本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些愛心,存一份感激,我們的生活就可能變的不一樣。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身上所承載的責任更大。

我常想老師的工作,就像是在蓋房子,社會的這所大房子安不安全,能不能住,與我們老師的愛心與責任密不可分。

在學習時xxx的事蹟時,讓我想起荀子《勸學篇》中的兩句話:一句是,“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一句是,“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前一句是學生可以勝過老師,當然也可以成為老師學習的榜樣,韓愈《師說》中也有過類似的論述: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第二句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我曾經整天不停地思考,卻不如實際去做(或學習借鑑別人)的過程中得到的收穫多。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時代,在教育部擬定的教師教育標準中,就把終身學習列為三大教師三大原則之一。一個人如果想不被時代和工作所淘汰,不斷學習,持續學習,終身學習,可能是唯一的辦法。

我想學習同學的事蹟,除了要學習他的那種捨己救人的精神,更重要的其實就是要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的去教育身邊更的同學,同時自己也在這當中要不斷的去感悟,去踐行。只有把同學的事蹟不斷的去告訴更的同學,教育更多的人,xxx的犧牲才更有價值。xxx同學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留給我們的精神永存,並一定會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激勵和鼓舞更多的人。

人總是有點精神的,物質沒有了,我們可以努力獲得,精神沒有了,那就只剩下軀殼了。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最後想說的是,讓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從我做起,用愛與責任去教育和影響更多的學生。

事蹟心得體會篇2

抗“疫”英雄白衣天使

武漢疫情爆發以後,迅速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此次疫情比十幾年前的非典發展得更迅猛,也因為此次疫情,讓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也讓我對醫生這個詞有了更深的敬意。

有多少像彭銀華那樣的年輕醫生因治療病人過程中遭感染而壯烈犧牲,讓人悲痛不已。可他們沒有畏懼,因為他們是醫生,現在祖國需要他們!

我看到那一張張軍令狀,想到他們不畏生死,明知前路艱辛卻依然決絕地走上前線,前仆後繼,不禁感嘆“江山代有才人出”,也堅信此次疫情不久後便會迎來柳暗花明的一天。病房如戰場,穩定“軍心”何其重要!當鍾南山院士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一邊勸誡民眾不出門,一邊衝鋒前線,還拖著疲憊的身體出現在新聞,我們便知道,希望一定會如期而至。離上次非典已經有十幾年之久,鍾南山院士依舊心懷大眾,毅然的說“既然國家需要,那就要去!”如此堅強的話語,如何不叫人感動?

要想打贏此次“戰役”,光靠信心和勇氣顯然是不夠的,還需物資,醫療器械……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少企業和個人捐款捐物,為此次的無煙戰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還有許多外國也支援了中國。通過此次疫情,我重新認識了“江蘇”,這個在我心裡一直是經濟代名詞的江蘇,在疫情面前江蘇也毫不猶豫地傾囊相助,大概是大海給了他們那份擔當和慷慨。疫情開始前不久,江蘇就已經有四十家企業捐款達8.9億。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中華民族本就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疫情當前,我們更應該有責任,有擔當!

冬天已過,春天不遠,讓我們一起等待春暖花開!

事蹟心得體會篇3

華坪女高的時間是以分鐘計算的:早上5分鐘洗漱完畢,10分鐘早讀到位,出操1分鐘站好隊,學生出入教學樓、去食堂、回宿舍幾乎都是跑著的。

張桂梅比學生起得早,一個人摸黑爬四樓,把走廊的燈全部點亮;學生跑步的時候,她就在佇列邊緊緊跟隨;學生打掃校園時,她已經第一個來到校門口,拿著掃把和鏟子等候。她還總是舉著小喇叭喊:“快點兒,快點兒!別掉隊!磨蹭什麼?”

為什麼要把學生在校時間安排得這麼滿、這麼緊?原來,女高的作息時間與其他高中都一樣,學生下了課就聚在一起玩耍聊天。可女孩們的話題總繞著家長裡短、雞毛蒜皮和那個被大山圈起來的小小世界。

必須用一個更大的世界,一種更廣闊的精神,將女孩們的心靈充實起來。

華坪女高學生普遍入學基礎差,高中不僅要學新知識,還要補之前落下的課;更重要的是,必須讓她們知道什麼是文明,什麼是先進,什麼又是現代化。用三年時間完成這一切,不多付出一些、不嚴厲一些能行嗎?

於是,張桂梅不得不化身“愛罵人的張校長”。10分鐘早讀到位,5分鐘打掃校園,她用一個個嚴苛到分秒的要求,改變著這些女孩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

但華坪女高的學習生活時間安排得再緊張,也從不佔用音樂課,與一般高中相比,學生唱歌、跳舞的時間還要多很多。

每天上午10點,是女高雷打不動的紅色課間操時間。20分鐘裡,孩子們先集體背誦《七絕·為女民兵題照》,再唱跳《紅色娘子軍》等革命歌曲編成的健身舞。20xx年,張桂梅聽說城裡的孩子都在跳“鬼步舞”,也讓女高的學生學著跳:“‘鬼步舞’有一個好處就是快,‘快’對她們有幫助,可以提精神”。

回憶起在女高唱過的歌,華坪女高首屆畢業生黃付燕說:“那時候日子是苦的,精神是滿的。”

女高的學生不留長髮,不打扮,她們卻總能讓張桂梅感到美,感到驕傲。“這個社會裡,男女是平等的,女人不是靠妖嬈來過日子的,我們要憑著自己的本事和本領過生活。我不希望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希望她們能在莊嚴中透露出一種美,一種精氣神。”張桂梅說。

20xx屆女高畢業生又取得了好成績。張桂梅卻並不滿意:“今年大學聯考成績比往年好一點,一些指標無論在華坪縣還是麗江市都排在前列,但與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

有人勸她知足,張桂梅卻回答說:“我不能知足,因為我相信我們的學生有潛力。”

山裡的女孩也能走進最好的學校。辦學十多年來,華坪女高已經把上千名畢業生送進大學。她們之中有曾因厭學、貧困、偏遠而造成的輟學生和落榜生;她們之中有人只因為是女孩,從出生到長大,爺爺奶奶從沒與她說過一句話。但如今,她們考入了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學府,她們讀研、讀博,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閃閃發光。

她每年都在鼓勵女孩們考上更好的學校,她對這些女孩有更高的期待:“我對她們的期望是什麼呢?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我希望她們變得更強,有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事蹟心得體會篇4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鉤聯絡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群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這眾多榮譽的背後,是他不忘初心,紮根基層,苦心鑽研的深刻體現。在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後他曾說“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這種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獲得的一切榮譽。

不忘初心,信念堅定,以祖國強大為一生奮鬥目標。朱有勇辛辛苦苦做了幾十年的科技工作,本該退休頤養天年的他卻主動去找活幹,而且乾的還不是一般的活,啃的是扶貧的硬骨頭,在條件艱苦的窮鄉僻壤大山溝裡一干就是五年。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一名先進分子,就應站在高處,胸懷全域性,以看到還有貧窮的群眾自己也吃不下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祖國強大為自己畢生的奮鬥目標。

不怕困難,刻苦鑽研,用科技改變家鄉貧困。開展扶貧工作後,朱有勇經過全面調研,把雲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確定為科技扶貧示範點,以此為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餘人的教授、博士專業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面對諸多困難,朱有勇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迎難而上,他認為“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為。在他身上,人民群眾真切地感受了黨員幹部一心為民的赤子之心。

不負桑梓,發揮餘熱,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發明專利20餘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眾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他說他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他就是一名農家子弟,是黨和人民把他培養成院士,樹高千尺不忘根,他始終不忘這份恩情,始終關注著家鄉人民的生活。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幹部和大學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輩人才學習,學習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民立場、真摯的愛民情懷,把視線投向國家發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業的舞臺,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珍惜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之以恆奮鬥,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事蹟心得體會篇5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願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心繫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繫群眾、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衝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紮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鬥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裡—更需要我們!

事蹟心得體會篇6

全國勞動模範,這是一個光榮而又響亮的稱號。見證著中國勞動人民的堅定志向,堅韌品格和勇攀高峰的精神。他們的事蹟不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是推進新中國不斷向前的力量。

她,是2020年的勞動模範;她,用自己堅韌不拔的精神,一心為拉祜族的脫貧致富做著重大的貢獻;她,憑著對民族文化的摯愛,用自己的歌聲,唱響了神州大地,讓全國各地人民瞭解到拉祜族的文化;她,是一位80後的姑娘,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是體現新一代年青人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文化的熱愛的一種表現,也是對自己努力拼搏,回報祖國做了榜樣。她,就是拉祜族姑娘:李娜倮。

作為祖國新一代的年青人,我們要向李娜倮學習。學習她在傳承文化上做出的努力,以及她那顆對民族熱愛的心,和堅定不移的精神。她寫了30多首拉祜族歌曲,其中的“快樂拉祜”最能體現出拉祜族人的純樸文化成為經典,成為膾炙人口的歌曲。我們要學習李娜倮不畏困難,堅持到底的精神。她,早上跟族人下地勞作,晚上挑燈排練節目。她為了拉祜族文化脫貧致富的目標,不辭辛勞,披星戴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她堅韌的品格,勇攀高峰的精神,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好榜樣。

新中國一步一步走向繁榮昌盛,一步步走上世界強國。離不開作為中國人對民族的熱愛,離不開每個熱愛祖國的人的辛勤耕耘。讓我們一起用勤勞的雙手,為祖國添磚加瓦,為祖國走向更強的道路上,增添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事蹟心得體會篇7

說到奉獻,你會想到誰?是“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還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

在當代,又湧現出了這樣一位楷模,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蕩氣迴腸的愛的奉獻之歌。從教數十年,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不因崗位平凡而漫不經心;從教數十年,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因工作繁忙而叫苦叫累;從教數十年,她不忘初心,默默耕耘,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從教數十年,即使身患重疾,即使步伐顫顫巍巍,她從未退縮,從未放棄,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自然擊她以風雪,她報之以歌唱;命運置她於懸崖,她饋人間以芬芳。她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張桂梅。

她堅守為人師表、立德樹人,願做一名有溫度的“領路人”。

在思想上,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不忘“為黨育人”初心,牢記“為國育才”使命,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在工作中,她本著學校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堅定個人利益服從學校利益的信念,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做工作;在生活裡,她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以自己的“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範,言傳身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她信仰以愛之名、用心育人,甘做一名有溫度的“暖心人”。

華坪縣的學生,有些是留守兒童,有些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甚至還有些是孤兒。為了做到特殊學生排查到位、困難學生幫扶及時,放學之後,她經常抽空去學生家裡串串門,和家長拉拉家常,聊聊育兒經。一天天的接觸,一戶戶的走訪,她很快摸清了班裡每位學生的家庭情況,掌握了困難學生的第一手資料,為後續幫扶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憑著自己對工作的一腔熱血,對學生無微不至的照顧,無兒無女的她成了華坪兒童之家眾多孤兒的媽媽。

她深感教育扶貧、責無旁貸,望做一名有溫度的“扶智人”。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更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縱使條件艱苦,她從未打過退堂鼓,沒有資金就奉獻出自己的工資,工資用完了,就四處“化緣”去籌措資金,甚至不惜提前支取自己的喪葬費。路很難走,但她走的很有力量,她無非是想讓她的孩子能夠擺脫貧困,用知識助自己立於高山之巔,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用學識助自己為人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願以寸心報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作為人民教師,我願以張桂梅老師為楷模,一支粉筆傳授知識,兩袖清風嘔心瀝血,三尺講臺立德樹人,四季耕耘無怨無悔,在清貧中收穫純真,在奉獻中享受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