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師成長》讀後感6篇

每當大家讀完一本好書,學會寫讀後感也很重要哦,其實每個人都是知道讀後感的寫作的重要性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教師成長》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教師成長》讀後感6篇

《教師成長》讀後感篇1

“海量閱讀”,初次聽到這一名詞的時候,我並沒有感覺到很新奇。語文教育改革時至今日,讓孩子大量閱讀已成為教育界,乃至社會的共識,無需再加論證。

在20xx年,參加工作還不到一年,我就自發地產生了要讓孩子大量閱讀課外書的念頭。當時,一線的語文教育實踐告訴我,平時喜歡閱讀的孩子,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進行了大量閱讀的孩子,學習語文極為輕鬆。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面對同一文字總能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強,能說會道,寫出的文章也很有靈氣。

當時,我就倡導語文學習“三分課內,七分課外”,並進行一些課外閱讀的探索。如,每天孩子的回家作業就是閱讀,然後做好讀書筆記。我把讀書筆記取名為“採蜜集”,專門摘抄閱讀中畫下來的好詞佳句。在學校,我會從語文教學時間裡擠出一些課時作為“自由閱讀課”,帶領和引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經過四年的教育實踐,最後的成果雖然沒有進行研究的考量,但是,孩子們對語文學習的熱愛,和對作文的狂熱,已經給了我答案。我的探索之路是成功的。尤其是到了六年級,有些孩子的作文,我都難以下筆批改。它對我的文學底蘊提出了考驗。

現在回想起來,那幾年應該是我語文教育成長的關鍵期,遺憾地是我錯過了這一關鍵期。我時常想:一個老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專家的引領、教育閱讀寫作和同伴互助。其中,專家引領和同伴互助是外因,閱讀寫作是內因。那時,我雖然遇到了幾個賞識自己好校長和一幫關係特別親密的同事,不過他們的志趣似乎都不再教育上,在我的專業成長上起不到引領和互助的作用。

沒有了成長的外在環境,還好,我迷上了閱讀,特別是針對語文教育的專業閱讀。這一習慣,雖然促進了我的成長,但並沒有讓我真正跨進語文研究的大門。管建剛老師在《教師成長的祕密》一書裡談到:“所謂成功人士,只不過比平常的人,多做了10%,超前了10%,這10%,不得了,為他們贏得了一個卓越的人生。一個老師要從‘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麼?就兩個字:記錄。每天用上10%的時間進行記錄,記錄當天的教育喜悅、教育煩惱、教育小失敗、教育小智慧,記上三年,你一定能從‘平凡’走向‘優秀’,再記五年,你一定能從‘優秀’走向‘卓越’。

是的,我缺的就是記錄——教育寫作。對於研究來說,記錄是第一步,有了這第一步的資料,才有下一步的整理分析,沒有整理分析何談研究。閱讀固然重要,但其實教育寫作才是真正的閱讀啊,它讀得是現實教育這本生活的大書,它需要的自我的投入、體驗、思考、踐行。平時在閱讀和教育生活中,我常會有一些思考,但總感覺這些思考沒有條理,很凌亂、零散、淺顯。管老師告訴我們:”只要拿起筆來寫,‘寫’能幫助我們思考,進入條理、集中、深入。“

讀《教師成長的祕密》,我有一種恍然大悟,頓悟十年磨一劍造就了那麼多的名師,而自己十四年了終歸還是在原地踏步。過去的十多年已成過去,後悔也無任何辦法了,而未來的十年是全由自己把握的。管老師說:”成為大師要天賦,成為人才,則人人可以,只要選定一點,堅持十年。“

年過三十啦,再也耗不起啊!還好,自己的教育人生開始遇到了能引領自己的專家和同伴,也對專業成長的途徑有了刻骨的認識,像管老師那樣,以一條道走到黑的韌勁去追求、探索,相信我能穿過”黑“,達到別人沒有走到的路的身處,欣賞到路邊的別樣的風景

本學期,一年級”海量閱讀“已實施了一個學期了,而我還沒有留下絲毫的文字記錄。這也許就是我在十幾年前就已有同樣的想法和做法,現在我還是當初的”我“,而韓興娥早已借”海量閱讀“之名享譽小語界的原因。

成長,從教育記錄中開始吧!

《教師成長》讀後感篇2

在與學生共同閱讀、成長的日子裡,我閱讀了劉良華教授的《教師成長》,然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確切地說,我從未如此認真地閱讀過任何一本教育書籍,但是這本書的許多案例深深地吸引著我,如《死亡詩社》、《父親的腳後跟》、《學生哭喊著衝出教室》、《愛心與教育》、《賜予我控制感吧》等等。我無法用我笨拙的語言來表達出我內心的感受,但卻被書中的幾句話真切地打動著。

一、“差的教師各有各的差,而好的教師幾乎有一個共同的好,即這樣的老師絕不會‘照本宣科’”。

“新課程”有一個流行的課程口號:“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一個優秀的教學工作者首先是一個“調整教材”、“補充教材”或“重新開發教材”的人,其中包含了“吃透、利用教材”、“補充教材”和“更新教材”。我們應該學會用“減法”和“加法”的態度對待教材,努力在學生“吃不了”和“吃不飽”之間作合理地取捨、安排。這也是劉良華教授所講的教師的課程智慧。

二、“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教育是什麼,我們的教育又為了什麼?

在1992年舉行的中日孩子夏令營活動中,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孫子,中國家長來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一次短短的夏令營,暴露出中國孩子太多太多的弱點,我們的愛心表現為讓孩子免受苦,殊不知,過多的呵護只能使他們失去生存能力。我們必須鼓勵孩子坦然去承受困苦,學習在各種艱難環境中生存的本領,否則,他們就不僅不可能有自己強勁的翅膀,甚至可能在一旦失去護翼時中途夭折。我們的教學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總是過多地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一味地要學生“尾隨”,有時甚至是將學生“揹著走”的。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採用要學生“帶路走”的趕牛教法,只要我們指明方向,教給方法,因為我們的“教”是為了達到最終的“不需要教”,是為了引起學生的主動學習。

三、“愛,不等於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沒有愛”。

到目前為止,班主任管理領域出現了三個極具代表色彩的“民間英雄”,一個是“自我管理”與“制度管理”為核心理念的魏書生;一個是愛學生出了名的李鎮西;另一個則是“與學生鬥智鬥勇”的萬瑋。不管是哪一位老師的哪一種教育管理方式,我認為都少不了一個“愛”字。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有的學生實在太調皮,光靠愛心根本管不住呀!”對此,李鎮西老師說:“愛不等於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沒有愛。”教師愛學生是一種具有活力的“酶”,它通過遷移、轉化在學生心靈上發生作用,學生得不到師愛,往往產生焦慮,防衛心理,或是形成攻擊性格以致對社會疏遠,懷有敵意。李鎮西老師認為,愛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他提出了“民主教育”。他是這樣做的,他把自己與學生放在一起,一起制定班規,一起執行班規,接受班規的約束……這,也許是我們探索的另一片領域。

四、“渴望賞識是人性的弱點,也是人性的優點”。

有人說,“被賞識是人內心最深處的一種需求,當賞識的訊號傳入大腦以後,體內會產生興奮細胞,使人體處在一種超過正常水平的狀態,如果長此以往,就會使被賞識者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蹟。”因而作為教師,學會賞識要比學會一種教法更容易挖掘出學生的潛能。賞識就是牽著孩子們的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別把他們的手拋開,也別把自己的手別在身後,賞識是孩子眼中的一熄星火,溫暖的卻是他們的一生。

老師們,我們一直在教育的陣地上摸爬滾打,我們都知道,當環境已經變成客觀事實,我們不應該成為環境的挫敗者,而應主動地去改變環境。最後,我想用書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對命運的過早抱怨或者詛咒其實是衰老的表徵,真正的強者是不抱怨的。命運把他扔到天空,他就做鷹;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把他扔到大海,他就做鯊。”

《教師成長》讀後感篇3

什麼是幸福人生?什麼是專業成長?我從來沒有把它們和我的職業聯絡在一起思考過。不知不覺已經工作3年了,從剛來時的稚嫩和懵懂,但滿腔熱情,到現在成熟和自信,但激情卻在逐漸消退,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已經進入職業倦怠期,那種工作的滿足感和個人價值的體現,似乎越來越淡,越來越匱乏。教師難道真的只是一個社會角色,是一種職業一份工作而已嗎?

後來看了學校給我們每位老師訂的一本書《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以後,我有了新的感悟。正如書中所說,教師是一種知識轉化與智慧增值的職業,是一種心靈浸潤與人性化的職業。作為一種社會角色,它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而教師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最樸素的概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同時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

這一點我在沙盤技能隊中深有體會。進入沙盤技能隊快一年了,跟著劉鋒老師征戰過市賽省賽乃至全國賽,也送走了一屆的學生,即將迎來新一屆的學生。我們的沙盤隊能在比賽中屢創佳績,離不開和諧的師生關係。每天的訓練,我們都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心情,討論問題的時候可以嚴肅,開玩笑的時候又可以很肆無忌憚,老師既是他們的導師也是朋友。在沙盤隊裡,學生們都親切地叫我“峰姐”。我很喜歡這個稱呼,因為我感覺得到他們對我的尊重和喜歡。在此之前,我真的沒有想過,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可以這麼好。在沙盤隊裡,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師的幸福。

書中這樣一段話,讓我感動不已:“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一切的快樂源自內心,一切的幸福感也來源於內心,也許在工作忙碌的時候,在學生調皮搗蛋的時候,我偶爾還會有厭煩的感覺,我偶爾還會有一刻的倦怠。但強大的內心會讓我從容很多,因為我要時刻提醒自己用心發現美的地方。用心感受身邊的幸福。

記得有位老師這樣說過:“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其實不管是平常之心、寬容之心,還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將教師視為一種藝術,樂此不疲雖苦猶甜,那麼你就能夠擁抱幸福!

《教師成長》讀後感篇4

寒假期間,有幸拜讀了北師大肖川教授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並上網聆聽了肖教授有關教師的幸福人生等方面的視訊講座,感受頗深。

幸福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體驗和追求,教師的幸福是教育過程中的愉悅的美好的情感體驗。學生是教師的幸福源,當學生在難題解決時,當“後進生”學習明顯進入狀態時,當低年級學生的良好習慣養成時,當學生把自己當成“大人”時,當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時,我們教師都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的情感體驗,這就是教師的幸福。

肖教授總結幸福人生的四個有:心中有盼頭。即有目標、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師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喚起學生對於美好未來的憧憬,讓學生帶著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長。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著你還是一個有用的人,是一個愛崗敬業奮發有為的人。身邊有親友。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欣賞,這是所有人一個共同的需要。家庭有積蓄。一定的積蓄是我們安心生活和工作的保障,能夠使我們淡泊名利。

教師的幸福是一種精神享受。教師的幸福體現在遊刃有餘的教育教學中,體現在課堂上融洽的教與學的互動中,體現在單位同事的互助互學中,體現在天下桃李的溫馨問候中,體現在與家長的良好溝通中……

只有教師是幸福的,才能創造出幸福的課堂,教出幸福的學生。“幸福=充實(精神上有成就,物質上寬裕)+閒適(沒有過強的外在壓力,沒有內在的緊張)”。教師的心態決定著我們幸福的感觸,教師的心態應該是寬容的、平靜的、陽光的、熱烈的。我們只有擁有這樣的心態,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教師應該學會關愛每一名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太陽。作為一線教師,要善於利用各種機會,如休息時間、課堂教學、班會、主題教育等活動,多關注那些近來表現不佳的學生。尤其是一些後進生、調皮生、孤獨生、單親家庭的學生等,往往都有著不幸的和不愉快生活經歷,更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因此,教師應該利用一切時間和機會,讓他們感受教師和同學們的關愛,使他們都能幸福快樂地學習和生活。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才會有一群幸福快樂的學生。

快樂是一種美德;微笑是一種力量;歌唱是心靈的陽光;簡單就是享受;優秀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心態;清白是溫柔的枕頭;幸福是靈魂的香味。“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讓我們始終以陽光的心態、感恩的心情投入工作、感受激情,我們的人生才能充滿陽光和幸福。

《教師成長》讀後感篇5

拿到《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我看了半天題目,回首自己8年的教師生涯,當我上了一堂成功的課時我是幸福的;當我被學生認可時我是幸福的;當我被領導表揚時我是幸福的;當我和同事相處愉快時我也是幸福的……當我一頁頁地翻讀著書本時,才發現自己對幸福的理解是多麼淺顯。在書中,肖教授在第一、第二章節中指出教師的幸福來自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過程也是教師的專業不斷成長的過程。第三、第四章節主要介紹了教師的成長、發展、快樂都應有完美的知識結構,教師面對學生要因材施教等等。

而第五章節提到中提到了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尤其讓我印象深刻,肖教授提到: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管理中最為微觀、最為核心的管理,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備技能和知識素養,決定著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決定著一個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雖說我教的是體育學科,可能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不能起到什麼作用,但是任何一門學科的課堂管理都制約著教學效果的實現,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體育課管理與其他的課堂管理相比,又有其不同的特點,強調的是學生的表現和參與。新課程標準“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張揚自己的個性。然而課堂中往往有許多同學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影響課堂秩序,降低其學習興趣等。我認為在體育課上課需要制定比在班級教室上課更為周密的課堂常規管理。

首先,作為在開放的操場上上課,學生比在自己原來班級上課具有放鬆感,又是體育課,學生便有更大的鬆懈。而體育課堂又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節課都有幾個班級在上課,這就使課堂管理加大難度。如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一個難點,而要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就必須先提高他們對於上課內容的興趣,因此,每節課課前對於上課內容的分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其次,我喜歡用“我們班”這個稱謂來拉近與各班學生之間的距離。無論上哪個班,課堂上我喜歡用“我們班”而不是用“你們班”這三個字,比如說“我們班今天表現真好!”“我最喜歡我們班的學生了!”“我們班同學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等等。學生們一聽,覺得很親切,他們就會認為,老師和我們是一個整體的,是我們一個班裡的一員。我這樣稱呼,就是告訴學生,我願意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從心理上不排斥我。

第三,體育課要有自己的管理特點。比如,一個學生,老是喜歡在隊伍中講話,我會在課堂上先制止他,等課後再把他叫來,聽聽他的感受,你的行為要影響整個班級的,這樣幫助他分析不會傷他的自尊心。也有的學生,喜歡在課上故意搞出點事情來,只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我們要好好地關注每一個學生,一定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老師在關注他。

要創造一種寬鬆、寬容,富於活力的教學氣氛,構建起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方式,以促進學生和諧的個性發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於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地發揮。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應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於學習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和服務者。課程的開發者……。

照此要求,我們任重道遠,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探究學習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幸福來自於哪裡,幸福來自於心理,成長的自己可以得到幸福,成長的學生更能使我得到幸福。

《教師成長》讀後感篇6

放假前夕,學校佈置了個暑假作業,讓大家在假期裡好好精讀、品味肖川博士的這本《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教育隨筆。放鬆的日子總是過得太快。轉眼,假期已經過了一大半,有一天,我想起還有這樣一個“任務”沒完成。於是,找了這本快被我遺忘的書來“讀”。很快我就被書裡優美的文字和耐人尋味的話語所吸引。隨著對這本書一天天深入的讀,我一天比一天更欽佩作者文筆的精緻優雅和言語中透露出的個性的豪放瀟灑。合上書,我不禁問自己:“作為一名教師,你幸福嗎?”回想自己五年的教師生涯,來自於學校的壓力、家庭的壓力,有的時候真讓我透不過氣來,再想想那並不豐厚的待遇,能談得上幸福嗎?但冷靜地思考思考,在苦、累、煩的背後,教師職業的那份神聖,社會給予的那份尊重,學生眼中飽含的那種渴望和純真,不有時也有欣慰、甜蜜的體味嗎?我想,這就是一種幸福快樂的滋味。自己也悟出了幾點體會:

一、教師應該關愛自己的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育的過程是教師施之以愛的過程,愛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教師觀察學生的優點,撲捉教育契機,這是愛;教師信任學生,給學生一份支援,這也是愛;學生有了一點點進步,教師及時給予鼓勵,這也是愛……作為教師,要關注細節,抓住各種機會關愛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光明。教師付出了愛學生回報給你的也是愛,在與學生深入交往與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在師生情誼中體味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更能感覺到自身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體會到一種他人無法感受到的快樂。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肖教授說:“教師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學生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

二、善於調整生活,學會感受幸福。

目前,教師的職業倦怠,正在消磨無數教師的工作熱情。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也許我們並不富裕,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逛街、旅遊。不是也常常感覺到很幸福嗎?肖教授提出:“對教師而言,要養成專業心態中的良好心態,就是‘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世界。”幸福就是一種感受,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肖教授特別指出“擁有健康人格的人,不必浪費時間去處理內心的掙扎;擁有樂觀的心態的人,不會將精力浪費在對付情緒的起伏上;擁有健康的自我形象的人,不會浪費心力去在乎別人的評頭品足;擁有進取的人生態度的人,不必浪費心力去擔心未來風雨;擁有穩定的精神情緒的人,不會生活在自怨自艾之中;擁有積極的自我肯定的人,不必浪費精力去尋找外在的肯定”。

三、提高專業素養,不斷追求幸福。

教師的專業素養是影響教師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同樣的工作思路,如果專業素養很高,就會舉重若輕,如果專業素養很差,就會感到非常吃力,別人乾的很愉快的事情,自己則感到很吃力。如果你專業素養很高,你就更能夠得到領導的信任,同行的尊重,學生的愛戴。正如肖教授說的那樣“教師的專業成長與詩意生活的營造可以相互促進,形成一個良好迴圈。一個能夠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師也更有可能以更積極和光明的心態,更飽滿的熱情關注自己的專業成長”。

肖教授給我們上了一節關於教育、專業成長、人生幸福的課,發人深省,令人受益,我堅信,我努力,我就會幸福。 就讓我們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去享受自己幸福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