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國詩讀後感推薦6篇

只有將書籍中的內容進行分析,我們才能寫出優秀的讀後感,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人們對名著理論的領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國詩讀後感推薦6篇,供大家參考。

中國詩讀後感推薦6篇

中國詩讀後感篇1

春天到了,百花爭豔,蝴蝶翩翩起舞,花香沁人心脾,翠竹如綠霧遮掩著小山坡,帶有幾分神祕感,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老師和同學們出去郊遊,山上到處鳥語花香,他們正在這裡觀賞的花兒們,他們成了這裡最美麗的風景

老師撫摸著那些美麗的花兒,說:“你們看,你們不就像這些花兒嗎?”

同學們臉上全都寫滿了問號,望著花兒,再望望老是那綻滿笑意的臉龐十分不解。

老師又說:“這美麗的大地不就像我們美麗的祖國?花兒從大地裡吸取養分——大地養育著花兒;花兒呢?花兒把自己裝點得漂漂亮亮裝扮著大地。"

這時一個男生心有所悟,“騰”地站了起來,興奮地說:“老師,我懂了!我懂了!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養育著我,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我們的祖國奉獻出一生,讓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老師說:“說說你們的理想,長大以後將如何報答祖國?”

“我要成為發明家,讓祖國變得更加繁華,讓祖國的科技立於世界巔峰!”

“我要成為醫生,讓疾病從人們記憶中抹去,讓祖國人民脫離病魔的糾纏!”

“我要成為警察,為祖國人民排憂解難,讓恐怖的車禍從人間消失,讓死神的腳步離我們遠去!”

同學們七嘴八舌,老師聽了連連點頭,臉上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春風吹過,花香四溢,蝴蝶翩翩起舞,祖國的花朵將會綻放。

花香撲鼻,他們醉了……

中國詩讀後感篇2

近日用零碎的時間讀完了辜鴻銘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其中的內容讓我更深層次地領悟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真正的中國人的精神。

這本書的作者辜鴻銘先生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可見他當時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書中,辜鴻銘認為,要估價一種文明,必須看它能夠生產什麼樣子的人,什麼樣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評那些被稱作中國文明研究權威的傳教士和漢學家們實際上並不真正懂得中國人和中國語言。他獨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國人和中國文明,那個人必須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純樸的,因為中國人的性格和中國文明的三大特徵,正是深沉、博大和純樸,此外還有靈敏。

他認為中國人是特別講禮貌的人。真正的禮貌的本質是考慮別人的感受。中國人有禮貌,是因為他們過著一種心靈生活,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慮別人的感受。中國人的禮貌,雖然沒有日本人的禮貌那樣周全,卻讓人舒服,因為它是,正如法國人完美表達的那樣,是心靈的禮貌。相反,日本人的禮貌雖然周全,卻不那麼讓人舒服,它可以說是一種排練過的禮貌--類似於戲劇作品中用心學習的禮貌。這與直接來自心靈的、自發的禮貌不同。事實上,日本的禮貌好像沒有芳香的花朵,而真正禮貌的中國人的禮貌有一種芳香,來自心靈的名貴油膏的香味。

他還論述了中文的問題。漢語口語的容易根源在於它是一種極其簡單的語言。它是一種沒有語格,沒有時態,沒有規則與不規則動詞的語言。事實上,也不存在語法或其他任何規則。因此,對於中國人來說,漢語口語本身並不是一種很難的語言。但是對於那些來到中國的受過教育的歐洲人,尤其是半受教育的人來說,即使是漢語口語也是一種很難的語言。他認為漢語口語是一種完全未受教育人的語言;事實上它是小孩的語言。當那些有學問的漢學家堅持說漢語是如此之難時,歐洲小孩學習漢語口語卻是如此的容易。因此他認為學習漢語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小孩,你將不僅進入天堂之門,而且也能學好漢語了。

然而書中有一些觀點我不太贊同。例如納妾制和維護三寸金蓮。但書中的主旨精髓還是值得我們去借鑑的。

到底中國人的精神是什麼?那並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回答的。此書通過中國人的精神,中國女人,中國語言,約翰在中國,一個大漢學家,中國學幾個方面闡述了中國人的精神。辜老先生通過許多例子和對比深入剖析了中國人的精神。我覺得中國人的謙虛是最可貴的並需要延續下去的,中國人的精神也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借鑑別人的好的地方,中華民族才能發揚光大,而不再出現八國聯軍侵華時期被人欺凌的狀況。作為新時代的中國人,我認為要借鑑書中有益的部分,努力做一個深沉、博大、純樸和靈敏的人。

中國詩讀後感篇3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叫《中國寓言故事》。其中有三篇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狐假虎威》、《畫龍點睛》和《此地無銀》。

?狐假虎威》說的是狐狸藉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這個故事告訴了我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一樣,假借別人的威風,恐嚇別人,其實自己沒有什麼本事。讓我明白了不能像狐狸那樣,藉助別人的勢力來欺負弱小,實際上自己非常弱小。

?畫龍點睛》說的是樑代有一位擅長畫龍的畫家,名字叫張僧繇,龍畫的栩栩如生,可是都沒有眼睛。大家覺得很奇怪,便問:“為什麼不給龍畫眼睛?”張僧繇說:“不能畫,一旦畫了,龍就會飛走。”大家都不相信,一直催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拿起筆,給其中兩隻龍畫上眼睛。結果畫上之後,雷聲大作,兩條龍沖天而去,牆上只剩下沒有眼睛的另外兩條龍。這個成語常被用來比喻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的地方加上一兩句重要的話,好比給龍“點睛”,使文章變得生動,並且點中要害,或變得深刻有力。

?此地無銀》這個故事講了古時候有叫張三的人,他有三百兩銀子。他把銀子藏了起來,在藏銀子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此地無銀三百兩”。但是這一切都被阿二看到了,阿二把銀子偷走之後怕被懷疑,就在旁邊又貼了一張紙條“隔壁阿二不曾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隱瞞某件壞事,結果反而更加暴露。

在這本書裡我學習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識,我要多讀書,學到更多的知識。

中國詩讀後感篇4

早就聽說費孝通老師的這本書,一直沒有騰出時間拜讀,近期抓緊時間終於看完了。一本關於社會學的著作,在裡面融入了質性研究和比較研究的科學探索方法,通過對比現代經濟下西方的團體格局和鄉土經濟下中國的差序格局,引出中國情境下的關係社會的緣起等,更深層次解釋了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現象,受益匪淺。裡面有很多喜歡的語句和思想,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幾段話:

1.中西社會結構的不同: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絡。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中西社會關係的理解: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所謂瞭解,是指接受著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絡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而西方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改變。

3.最欣賞的戀愛觀: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種程度上的瞭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為目的,是生活經驗的創造,也可以說是生命意義的創造,但不是經濟的生產,不是個事業。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不斷地克服阻礙,也是不斷地發現阻礙,要得到的是這一個過程,而不是這過程的結果。

中國詩讀後感篇5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這本書是臺灣的陳衛平先生寫的,書中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文字,描繪出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神話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兩篇神話故事是《女媧造人》和《大禹治水》。

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世界上還沒有人類。在茫茫的原野上,走來了一位上古大神——女媧,人首蛇身,是伏羲的妹妹。於是她照著自己的模樣,用泥巴和水,捏出幾個小東西來,還用雙腿代替了蛇尾。她稱這些小東西為“人”。女媧不停地工作,捏了一個人又一個人。但世界畢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雙手都捏得麻木了也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她想這樣下去肯定不是辦法,就順手從附近折下一條藤蔓,沾上泥漿向四周揮灑,結果點點泥漿變成了一個個小人,和用手捏成的差不多,女媧見新方法奏了效,越灑越起勁,不久,大地上就到處有了人。再後來,女媧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人類便一代代得在這個世界繁衍下去。

古時候,洪水氾濫,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家庭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率領民眾,獲得了抗擊洪水的勝利。體現了大禹“舍小家,愛大家”的精神,我從他身上學會了堅持不懈和捨己為人的精神。

暑期裡通過閱讀《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本書的內容,我深深感到中國歷史的發展是悠久和曲折的,驚歎於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偉大,作為國小生的我,將奮發圖強,努力學習,為建設祖國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詩讀後感篇6

有一些書,你一旦拿起來,就不願意放下,有些書,則需要收斂精神,屏氣凝神地制定閱讀計劃,督促自己讀下去。這本書無疑是前者。

用其他人的眼光來看周邊熟悉的事物,是一種特別的體驗。《論中國》作者基辛格全程參與了70年代兩國關係改變以來幾乎所有的重要歷程,所以他對中國的認識,更是獨到。

就其觀點而言,中國的印象是:老大帝國,文化自尊,意識形態的狂熱,戰略的巨集大與戰術的靈活,對中國曆任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對未來的期許,這些都不是新鮮事物,有兩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

一、中國在與俄羅斯比較中,是較為好鬥的一個,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與印度的紛爭、與俄羅斯在東北和西北的對抗,與南越在海上的戰爭、對越南的懲戒,與臺灣的炮戰,在其他人的眼中,中國是比較好鬥的,其中包括與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蘇聯和美國。而基辛格提出了一種解釋:中國因為自身的經濟原因,本質上並不求戰爭,但是戰爭隱患存在的時候,他並不畏懼戰爭,甚至通過精心設計地戰術,事先挑起戰爭,然後主動熄火,最後實質性的目的,還是避免全面戰爭的發生。中國比較好鬥與中國好鬥的原因分析是我以前從來未曾接觸和從未思考的東西,好鬥是事實,原因分析更是道出了精髓(打得一拳開,贏得百拳來),這是基辛格厲害的地方。

二、美國的立場。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美國是我們頭上的陰影,是巨無霸,是所有負面因素的集大成者。但是美國是嗎?首先他沒有這麼大的能量能夠籠罩天空,他有強的地方,實際上也有虛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美國對中國沒有惡意是基辛格一再強調的東西,朝鮮戰爭是被迫還擊,就如同在歐洲的希臘一樣,不能允許共產主義在亞洲的蔓延;越南戰爭同樣如此,美國的目的是穩定戰線。而中國認為美國在孤立之外,又展開了包圍圈。基辛格意圖是說明美中兩次戰爭(如果越南也稱為一次直接的對抗的話),在美國認為本質上是意識形態,而中國則誤解為了有地緣政治的一面,導致中國做了錯誤的決定(讓北越統一了南越,親手打造了自己的競爭對手,給自己十多年後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基辛格一再強調,美國沒有這麼多的惡意,世界的未來,取決於美國和中國兩個國家怎麼認識自己,認識對方,找到雙方的同,寬容對方的異。

上述是思想上的收穫,其次是我個人通過這本書,以及傅高義所著的《鄧小平》,學到了一種重要的思想,就是文字也好,語言也好,如果組織得當,一定能夠將複雜的事務描述清晰。想一想,作為美國人,描述中國,描述鄧小平先生,情感上一定是複雜的(幾十萬條生命的戰爭,加上意識形態幾十年的對抗,幾十年地緣政治的對抗與合作,可謂既有血海深仇,又有戰友情誼,既有觀念分歧,又有共同利益),但是兩本書都闡述得非常客觀,甚至可以說得體(客觀闡述了差異,又說明了共同處),這是駕馭文字的能力,深層次是思想的能力。通過最近讀的這兩本書,讓我體會到,無論自己有什麼樣的情感,都需要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和思考問題,最後自己能夠找出最為客觀冷靜的立場來處理事情(如像兩位作者一樣進行客觀的描述和闡述),這是我讀這兩本書最大的收穫。本質上是讀書得知識,卻更深入地體會到了一種方法論的威力,哈哈,果然是開卷有益啊。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