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8篇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思考與作品的文化和歷史背景聯絡起來,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寫讀後感是一種溝通,通過它我們可以與作者建立思想的聯絡和對話,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8篇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篇1

很慚愧,之前為了完成任務囫圇吞棗式閱讀,加之對關於家庭教育的積累不夠,所以理解得很膚淺。經過幾輪的讀書交流,不斷加深了我對正面教育的理解。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時,原先無法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一下子有了新的認知。何謂經典,就是每字每句都透著智慧的光芒。我這次細嚼慢嚥,再次走進了《正面管教》,進行了整本書閱讀,我會在一個頁面反覆停頓,閉上眼睛,細細回味字句中蘊含的深意,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情況再上心頭。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和其他傳統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正面管教既不會羞辱孩子,也不會讓我們感覺難堪,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然後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他的各項能力。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堅定,這是因為“和善”可以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而“堅定”則可以幫助我們維護自己的權威,同時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實的態度。

教育孩子知易行難。我們教育孩子切忌太容易受情緒的支配而陷入權利之爭。我們的目的是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是激勵孩子做的更好,而不是讓孩子放棄自己;是啟發孩子探索式的思考,而不是在命令、責備中招致孩子的戒備;是讓孩子決定做什麼,而不是剝奪孩子的選擇權。

教育伊始,溝通先行。

7——9章用了非常多的例子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

一、核實能改善溝通。我們要多去發現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可以通過核實,以友善的方式,問啟發式問題來促進溝通。

二、探詢會促進溝通。我們可以用好奇心增進情感聯結並改善溝通。比如一種簡單的探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訴我一些”還可以接著說:“然後呢?然後呢?”孩子們不需很多鼓勵就會告訴你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他們需要的是知道老師對他們的觀點真正感興趣。只要我們不評判、打斷或糾正他們,她們就會告訴我們很多。

三、邀請會鼓勵合作。邀請學生多參與一些有助於他們變得能夠自我指導的計劃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如果一味地指揮會招致被動會主動的抵制與反叛。

四、肯定會愉悅溝通。要尋找機會肯定孩子們的成就和獨特性,當我們要求過多並且急於求成時,他們就會喪失信心。就像書中講到一個叫傑森的五年級孩子,在課堂上如何的搗蛋,傑森的老師在開始也試到使用懲罰,留下抄幾遍課文,請他站起,送校長辦公室,而結果是傑森只會做鬼臉。之後老師怎樣運用鼓勵,給與尊重和友善的態度,在傑森每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步,哪怕是今天的課堂只是比前兩天的.課堂少了幾聲亂叫,老師都會鼓勵並回以微笑,終於讓這個孩子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越來越愉快地相處。

五、尊重會深化溝通。當我們尊重學生時,我們就會認可我們和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尊重會創造一種接納的氛圍,並鼓勵成長和有效的溝通。不要因為別人不明白的事情評判他們,而要鼓勵學生尋求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當我們和學生之間建立相互尊重關係時,我們就會發現通過核實、探詢、邀請和鼓勵、肯定以及尊重賦予學生力量會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溝通中,會有大量的傾聽、尊重、好奇心和賦予力量。

當然,正面管教不會一蹴而就,過程可能會有反覆,這點作者在書中就曾說道:想把《正面管教》的書扔到窗外,不想讓人知道寫《正面管教》的作者也會反覆犯錯。

正面管教重點在於建立相互尊重和支援的班集體,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使教室成為一個培育人、愉悅和快樂的學習和成長的場所。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有一顆愛心,更需要知道如何去愛。知易行難,那就在實踐中反覆推敲吧!

讀書,使大腦充實;思考,則會讓智慧開花。教育絕非單方面的冥思苦想,更需要不斷摸索和實踐中的總結和改進。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努力先充實自己,做好自己,與孩子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在愛與歡樂中相處,在教育的道路上始終溫柔而堅定地走下去。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篇2

早聽說《正面管教》這本書如何好,是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我帶著期盼從學校圖書室借閱翻看,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通讀下來,果然讓我受益匪淺,真的是本好書!

合上書本,“和善而堅定”這五個字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裡,讓我印象深刻。書中說道:“在和善而堅定之中,把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給孩子。”“許多家長把和善而堅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兩個詞。”“和善能抵消過於堅定所造成的反叛、抗拒、對自尊的挫傷等。堅定則能抵消過於和善所造成的嬌縱、操縱父母、被寵壞的小孩,對自尊的挫傷等。”其實,簡單說來,“和善”就是表達自己對孩子們的尊重,這樣可以“贏得”孩子,讓孩子得到尊嚴,獲得孩子心甘情願的合作,而“堅定”卻是讓我們尊重自己,並尊重當時情形的需要,減少“贏了”孩子而帶給孩子的傷害,讓孩子們學會自我約束。專斷的方式通常缺少了和善,驕縱的方式卻缺少了和善,和善和堅定才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雖已從教四年,但是對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還沒有更多的自我見解。回視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做法離正面管教還有些差距。

我們班的三個孩子因為上課表現好,我上課的時候許諾獎勵給三個人每人一本作業本,可是,本還沒發到這三個孩子手裡,我就發現放在桌子上的作業本被撕了一半,我非常的生氣,問是誰幹的,沒人承認,最後還是有人說出了那個男孩的名字,我問那個男孩他才承認下來,我非常惱怒,要給他的爸爸打電話,那個男孩默默的掉著眼淚,抽噎著,這種無言的“抗議”讓我愣在那裡,班主任老師告訴我,這樣的孩子一定要通知家長,這又不是第一次了,這個男孩總是搗亂,上課也不認真聽。可是看著孩子因為哭泣良久而漲紅了的臉,讓我覺的很不忍心,很難過,卻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這個孩子無疑是一個活潑愛動的孩子,可是對於這樣的孩子該如何好好管教呢?

我想起了《正面管教》裡的一句話: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後來我有意無意的關注這個男孩,發現他有的時候上課表現的特別積極,他對同學也特別的熱情,突然覺得以前總是關注他的不好表現,對他一通批評,甚至讓全班的學生笑話他,這是一件多麼傷人的事情!也許以後我可以多在他身上花費一些心思,對他有了更深的瞭解,給他更多的關愛。這樣反而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於是在以後的課堂上,我讓他擔任一些英語對話活動的主要角色,給他更多的機會讓他展示自己。當然前提條件是他必須遵守課堂紀律,並且努力的把課堂活動中的對話學會,融入角色表演。或許這樣的尊重讓他收穫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勇氣,在以後的課堂中,他總是努力的做好我佈置的每一項任務,每節課的內容總是倒背如流。他的改變讓我為之一振,也讓我明白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終身受益的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更好地成績!

教育孩子需要忍讓,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對待孩子的錯誤,我們不能一味的生氣,要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找出犯錯誤的原因至關重要。在教育犯錯誤的孩子時候,我們要有錯必改的原則,不能驕縱他們,不然會積少成多,錯上加錯。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篇3

這個假期學校讓讀一本書————《正面管教》,說實在的,看了這本書的目錄,讓我感覺這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臨近開學了,為了完成任務,強制自己靜下心來看這本書,我卻發現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書的作者簡·尼爾森,是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她是七個孩子的母親,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有兩個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經擔任過十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國小、大學心理諮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眾多著名育兒及養育雜誌的顧問。

正面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讓學生們參與專注的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讓孩子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使他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導既不懲罰也不嬌縱,棄二者之短而採其所長,既有驕縱的和善,亦有懲罰的堅定,而剔除了驕縱的無規矩和懲罰的過分嚴厲。

整體來說,正面管教就是一種鼓勵模式。以往教師在針對犯錯誤的學生時,往往採取嚴厲的訓斥,孩子表面上服從了,但實際上不服氣,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不良的師生關係。而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讀完這本書,讓我對鼓勵和讚揚的區別有了深刻的認識:讚揚針對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勵針對的是行為,讚揚是評價式的,鼓勵是自我指向的,讚揚長期的效果是讓孩子依賴於他人,而鼓勵能讓孩子自信。舉個例子,我的孩子從上一年級開始,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寫作業都磨磨蹭蹭的,我採取了各種的方式,比如說按照我要求的時間寫完作業的,給予金錢上的獎勵,或語言上的表揚,但是效果甚微。以往我認為坐在孩子旁邊看孩子寫作業,陪伴孩子,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實際上,坐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寫作業,是在精神上給予孩子的一種鼓勵和支援。就比如練電子琴,在最初剛開始的時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邊,鼓勵她,幫助她想辦法一起解決問題,克服困難。隨著孩子彈琴技能的增長,現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我就放手讓她自己練習。鼓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老師要動腦筋、想辦法採取不同的鼓勵方式,來增強孩子的自信。

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還有一個感受,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現在的孩子,無論是國小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被家長包辦代替的太多了,大人們事無鉅細的替孩子們打算,抹煞了孩子辦事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的提高的機會,也讓他們失去了對生活、對社會、對事情的熱情。就比如說,這個假期我的孩子參加了一個軍事拓展夏令營,她從來沒有離開過我,我很擔心她能不能適應這個夏令營生活,但孩子快樂自信、頑強的笑容告訴我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通過這件事,我深刻的認同了這本書裡告訴我們的,尋找機會幫助孩子從自己的經歷中學習,學會放棄對孩子的控制,轉而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與孩子們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會有效,或者說老師家長的管教才會有效。

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一些溝通的技巧,其中有幾個我非常的贊同,比如說探詢,要用好奇心增進情感連線並改善溝通。和孩子一起探詢問題,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決問題中增進了與孩子的情感,這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還有一點就是尊重,當你尊重孩子時,你會認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觀點,尊重會創造一種接納的氛圍,並鼓勵成長和有效溝通。在尊重這點上,我還需要改善,有的時候在與孩子或者學生溝通時語氣過於強硬。

我相信,讀了這本書,我會通過自己的改變,來改變孩子,改變他人。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篇4

自從我接手這級新七年級以來,感覺自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動不動就愛對著學生大吼大叫,他們一天不讓我生氣,感覺就像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一直很苦惱,怎麼和這幫“不聽話”的孩子處好呢?剛好假期裡讀了《教室裡的正面管教》這本書,讓我有點茅塞頓開的感覺。下面是我的幾點心得:

“正面管教把重點放在建立一個互相尊重和支援的班集體,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去追求學業和社會的成功,使教室成為一個培育人、愉悅和快樂地學習和成長的場所。”這一點我感觸最深了。學生在學校的主要活動場所就是教室,如果他們在教室裡每天聽到的都是老師的吼叫,那讓他們積極快樂地去學習是不可能的。我一直想讓我的學生能在我的帶領下快樂地學習和生活,所以我必須想辦法來改變我對他們的態度,不能簡單粗暴地來處理問題,要尊重他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令人驚訝的是,相互尊重的教師管理的一種有效工具,竟然是什麼也不做,看看會發生什麼。”我上課容不得半點干擾,一有學生說話、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沒有學習資料、不做筆記……我一下子就來氣了,非得訓斥一番,這樣課堂上很多時候,我都是在“滅火”,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師生的心情也不好,課堂效率大打折扣。( )可記得有幾次,我因為生氣,竟然什麼也沒做,只是在靜靜地看著,結果說話的學生慢慢停了下來,有的學生還抱怨說話的學生,我有一種找到同盟軍的感覺。看來,一件事有很多處理辦法,並且肯定有很棒的法子在等著你,所以我要努力去探索,爭取把教室打造成一個充滿愛和歡樂,老師和學生都喜歡的地方。

“如果你用大量的時間說、命令、要求和告訴,但卻不用行動執行,你的話就會從一隻耳朵進,另一隻耳朵出。學生就會變得對老師充耳不聞。”“另一方面,如果你把事情只說一遍,並且執行,學生們就知道你說話時算數的。”對於這一點,我非常贊同。我一直堅持說到就要做到,我對學生說的事,就一定去做,不會去許諾一些做不到的事。這樣不但能幫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威信,而且還能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現在我有幾個學生最特別甜,也特別快,許諾個事情張嘴就是:“老師,我明天保證完成作業。”“老師,我下次肯定能默寫好。”……當時把老師哄個開心,下次作業還是沒完成,默寫還是寫得很差。我說過他們很多次,說話要負責任。希望在老師的潛移默化下,他們能成為講信用的人。

“很多老師確實關愛自己的學生,但孩子們卻得不到這種訊息。”“每當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她就衝他們大喊大叫、批評他們、當著同學們的面羞辱他們。”“當我批評我的學生們時我的聲音大得足以讓其他人都聽到。當我說學生做的好事時,聲音輕得其他人通常都聽不到。”感覺這就像在說我自己。我確實很關愛我的學生,可以說全身心都投在他們和我女兒身上,但是我總是衝著他們吼叫,他們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嗎?肯定不會。另外,我是不是太吝嗇對他們的讚美了?教了他們一個學期了,是不是受到我表揚的學生太少了?我女兒就說我總是教訓她,從不表揚她。我是不是要學著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並能適時地大聲地表揚他們?

有一天,巴克利先生正在處理一個正在上課想入非非的學生。他將手輕輕放在這個男孩的肩上,說:“想象一下。你 8歲了。你起了床,開啟音樂電視訊道。你知道里面的每一個歌手和每首歌曲的所有歌詞。但是,會有人給你一份工作嗎?沒門!為什麼呢?因為你在我的課堂上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凝視天空了。”這個學生抬起頭來,咧著嘴笑了,然後打開了書。這種幽默的方法比大聲叫學生的名字,提醒他注意聽講好多了。

書讀完了,我還在深思,我是有能力改變現在我和學生這種僵持的局面的,這需要我用心去發現那些美妙的方法,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去對待這些有頭腦的、有思想的孩子們!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篇5

我是一個五歲半孩子的媽媽。從好動倔強的開開出生那一刻開始,我就踏上了一段艱難的“修身養性”之旅。從他兩歲以內我對他的千依百順、萬般照料,到他三四歲時我的嚴格強硬、動則暴跳如雷,我開始變得越來越像個潑婦。而開開體內似乎有著一股洪荒之力,越來越不受控制,我慢慢意識到,孩子性情裡的狂躁可能是我和家庭帶給他的。而他,本來可以更好。

緣於一次正面管教的公開講座,我鄭重地端起《正面管教》這本書,開始認識孩子、認識自己、認識我們的情緒、認識正面管教。

書中的理念深深吸引著我,我第一次認識到,孩子也是社會人,也需要被賦予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感;孩子的錯誤行為目的緣於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或自暴自棄。我也開始意識到,雖然我的嚴厲、嘮叨和責罵都緣於對開開的愛,可他感受到的卻不盡相同。

書中從始至終貫徹了一個核心理念:和善而堅定,而其前提是認識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理解和尊重孩子。以前,我從沒想過一個幾歲的小不點也要被理解和尊重,也會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可最近的一件事讓我深刻體會到孩子被理解和尊重的需要。

我週末帶開開去他二姨家玩,正和二姨談論著他參加ef閱讀挑戰賽以來的進步。開開突然大聲叫“媽媽、媽媽!”“寶貝,你忘記了嗎?大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打岔”,我立馬制止了他。整整一天,開開情緒都很低落。晚上回家我問他:“寶貝,怎麼感覺你有點不開心?”開開沒有回答我。在我的再三追問下,開開委屈地哭了:“媽媽,我只是想告訴你:謝謝你每天陪我讀英語。”那一刻,我似乎聽見一個聲音,那是開開心裡無聲掉落的一片花瓣。

而理解和尊重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和嬌縱,因為只有堅定的態度和有限的規則,才能帶給孩子更大的安全感。嬌縱的方式,會讓孩子學會通過某些不良行為來操控家長;而懲罰的方式不能產生長期有效的結果,甚至可能會造成孩子的退縮、憤恨、反叛甚至報復行為。

認識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和善而堅定地管教孩子,讓孩子關注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對孩子的尊重和鼓勵,有助於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有助於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

積極的暫停、啟發式提問、鼓勵、給孩子選擇、讓孩子參與解決、班會或家庭會議、自然後果與邏輯後果等管教工具,給了我一些全新的思維方式。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成長的我,總認為嚴格的管教才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於是,我總會看到開開犯的各種大小錯誤,總在不停地批評、糾正他,直到有一次,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嚴苛和專斷導致的不良後果:

開開有時會從幼兒園帶回來沒見過的玩具車,問他就說是某個小朋友送的。我害怕他沒有是非觀念犯錯誤,於是給他定了個規矩:不許接受別人的禮物。但沒過多久,這個規矩就不再起作用,我又會偶爾發現他帶不認識的玩具回家,再問他,他就總是支支吾吾,說是在某個地方撿的。孩子的小謊言自然瞞不過我的“火眼金睛”,哪有隔三差五路上就會有個不錯的玩具可以撿的呢?這時,我的心底更加恐懼。

所幸我接觸了正面管教,它教給了我辦法。我將開開摟入懷中:“寶貝,媽媽看得出來,你很喜歡這個玩具車,對嗎?”開開膽怯地點了點頭。“媽媽理解你。當我很喜歡一樣東西,而朋友又願意送給我,我也會有點抗拒不了。”開開抬起頭看了看我,眼中閃過一道亮光。“當你接受了朋友的禮物,這時你應該怎麼做呢?”“跟他說謝謝。”開開語氣突然變得輕快起來。“還有嗎?”“媽媽,我可以也送給他一輛車嗎?”開開思索了很久之後問我。“不錯的主意。如果你喜歡朋友的玩具,但他不想送你,你怎麼辦呢?”“那我就不要唄!或者我可以拿一輛車跟他交換!”呼~我的心一下就落地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開開會主動告訴我誰送了他什麼玩具,他送了誰什麼玩具。我很高興看到開開的變化,他不僅更樂於跟朋友分享,也更樂於跟我分享他的快樂。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每次犯錯都是一次學習的好機會。孩子只有感覺好還能做的好,所以,相信孩子,給孩子理解和尊重,教孩子關注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才會更健康而快樂地成長。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篇6

我想只要在日常教育中,我們以心平氣和的心對待所發生的一切事,從孩子的角度換位進行思考,我們的教室一定會充滿愛與歡樂,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健康成長。當然,不管什麼樣的方法最需要的是我們要有正確的兒童觀。尊重、理解、關愛孩子的成長,贏得孩子,而不是要操縱孩子。這是最近經常聽到的關於正面管教的觀點,學校的師訓處也常常會推送一些正面管教的內容來分享。貌似通過採用正面管教方式可以更好的教育學生,更好的和學生相處。恰巧上課時候的紀律問題,對問題學生的處理是我最薄弱的環節,對於吵鬧的班級和學生我甚至懼怕上他們的課。有時想要讓他們更加的聽話,就擺出老師的姿態,我常常會像潑婦似的大聲怒罵,這樣的方式也只能使他們安靜一會兒。這不是我想要的效果,非常的苦惱。

剛好,年級組長處有《正面管教》這本書,借來拜讀了一下。讀完這本書後我被書中的成功案例吸引,我也可以成功嗎?我嘗試著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我選擇了兩個不聽話、不配合的學生來嘗試。這兩個孩子總是在上課時打嘴仗,無視我在講臺上的講解,無視課堂,從不做操作練習,總是肆無忌憚。小a最近特別愛說髒話,總和小b有仇似的,罵完了特別過癮解恨!而小b也絕不會示弱,大聲的怒罵回去,然後來來往往沒幾次緊接著動手動腳,太讓我崩潰!每週一節資訊課,次次如此,不斷的發火、鎮壓,我都夠了!

很顯然,這是每個老師最最不願意發生的事情。我開始責怪我自己,感覺自己被學生無視,很沒有面子。可是,閱讀了正面管教的教學後,我開始這樣嘗試。

1、減少摩擦。

因為我帶的班級比較多,不能記住所有的學生,所以為了上課的方便,我讓學生按照學號坐,小a和小b是25號和30號,剛好在同一排,雖然中間隔了幾個同學,仍被他們無視,最終我決定把他們換開,換到看不見對方的位置。這樣能減少雙方的摩擦。

2、鼓勵。

事先和小a、小b約定,這節課哪位同學守紀律,講的話少,聲音輕,對同學有禮貌,老師就給那位同學加星。一開始,他們還是會很吵,兩個都會講話,但是下課後我沒有批評他們,而是鼓勵了講話稍少的小a,給小a加星,很顯然,小a有點難為情。我也給小b加了一顆星,小b也很詫異,“因為你有進步啊!”我笑著說,小b也臉紅的低下了頭。看來這招表演和鼓勵是有效的。

3、和學生合作。

之前我會請紀律和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我做一些小事情。這次我嘗試讓小a和小b幫助我做事。我對他們說:“我可以請你們幫助老師做些事情嗎?我很需要你們兩個合作幫老師把交了作業的同學登記好!”他們聽了,很配合的幫我做登記,一個報學號,一個做記錄。兩人的關係得到了緩和。

4、給學生選擇。

小a不做作業,還打擾旁邊認真操作的同學。我對小a說:“我給你幾個建議,好不好?第一,老師再教你一次,你再慢慢做,只要你做了作品就好,完成之後你就可以玩一會兒單擊小遊戲;第二,你可以請一位好朋友來幫助你!”第三、不做作業,老師只能收回你的電腦,你只能在座位上坐著,也許你坐不住,還要打擾其他同學,其他同學又會告狀。小a很識趣的選擇了第一個建議。終於,他在那節課交了作業,雖然作品不盡人意,但還是有進步的,我很欣慰。

這些,都是我接觸正面管教的學習之後的一些教學片斷,一些我的改變和學生的改變。或許總結得不繫統,但是很真實,就是我現在的教學現狀。相比以前而言,我現在輕鬆了很多。我知道,未來,還有很多可以提升、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到時候再一起分享。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篇7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正面管教》,這本書出自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博士,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書中反覆強調: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主要介紹瞭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並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以及為什麼這樣做背後深層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為什麼必須這麼做的深層蘊涵,以及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錯誤行為背後的資訊,該怎樣採取最有效的應對方法。雖然這本書還沒讀完,但是依舊讓我獲益匪淺。

的確,不管是對自己孩子的培養,還是對學生的教育,都離不開正確的管教。作為一名從事教育事業的年輕教師來說,這本書教給我用另一個角度和方式與孩子交流。

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是的,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那麼什麼是鼓勵呢?首先我們要將鼓勵和讚揚有效的區分開來。作者也提出我們給予孩子的是鼓勵,而非讚揚,這一時讓我十分困惑,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難到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們讚揚嗎?帶著疑問我繼續讀下去,慢慢地才瞭解到話中的含義。鼓勵的學問非常深,平時我都沒有好好地運用鼓勵,而書中從若干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時機、相互尊重、著眼於優點等,讓我們瞭解到什麼才是有效的鼓勵。

書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給我們老師在與孩子們的相處過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方法,對待學校裡課堂上的一些活潑好動的學生們,老師們要學會用正確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們在自信、自立的快樂環境中健康成長。

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把握時機,及時讚揚鼓勵。

2、就事論事,堅持原則。

3、鼓勵也要愛的襯托。

總之,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明白,接受教育的方式就是要不斷的學習與思考,並且在實際的教學中慢慢感受與改變,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教育。也讓我在今後的工作中學習更正確、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

讀《正面管教》的讀後感篇8

如何關注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直是困擾家長和老師們的一個難題,閱讀《正面管教》後,我有了如下的看法。

一、把教育孩子的思路轉向關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後果上進行糾纏,需要態度和技巧上的一些小調整,調整雖小,卻能帶來巨大的變化。

正面管教關注的就是教給孩子要做什麼。孩子們是整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因為受到尊重的對待並且尊重地對待其他人的感覺確實很好,所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個內在的,價值無量的人生技能就是讓孩子知道“冷靜期”的價值。

二、積極的暫停,目的是“要幫助孩子感覺更好,而不是讓他感覺更糟”。遵循以下四項指導原則

1、花時間訓練,要和孩子談談好處,在解決問題前要等待每個人感覺好起來很重要。

2、讓孩子自己佈置他們的“暫停”區,這是一個有助於他們心情好轉以便做得更好的小地方。

3、事先和孩子們商量好一個好計劃,其碼自己先要認可做,去做。

4、最後,要教給孩子,當他們的感覺好起來之後,如發現問題仍然存在,就要緊跟著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做出彌補

和善而堅定的管教方法只有在大人理解了人類行為和各種管教方式的長期效果後,才會有意義。

三、啟發式問題,幫助孩子探討他們的選擇會帶來什麼後果,關鍵是要停止告訴孩子們答案。格外注意的是我們不能有腹稿,關鍵是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少問“為什麼”的問題,因為它聽起來像是在指責。

恰當使用啟發式問題的指導原則

1、不要預設答案;

2、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個人心緒煩躁,則不能提問;

3、你問的啟發式問題要發自你的內心。

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同時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我的感覺是,孩子離開我們就會起不良變化,而不是保持或者做得更好,孩子的問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很大程度上在於我們沒有很好的堅持,或者說在堅持的過程中沒有使用積極的暫停,導致越走越遠,話又說回來,在我們衝動的時候讓我們照著書中所說的做到那樣有很多時候不現實。

實際上,所有的觀點從提出者的角度看都是對的,過多的指令會增加孩子們的依賴性,消除主動性和合作意願,經常我們會感覺我們教給學生的東西,學生經常勉強把這件事做了最少的部分,留下儘可能多的部分讓老師去“煩惱”,這怎麼回事呢?比如說,如果你注意到自己不得不經常去重複自己說過的話,並且抱怨學生們不聽話,你就是給出了太多的指令。如果是那樣,你可運用邀請和鼓勵來促進溝通,如“馬上就要下課了,我會感激你們幫老師整理講桌,為下節課做準備。”指揮會招致被動或主動的抵制和反判,邀請則會鼓勵合作。在實際的運用中,比如,課前,老師可以說,“預備鈴已經響了,我非常欣賞按時回到座位的同學,我非常高興咱班的某某同學已經做好課前準備了,非常感謝咱班某某為老師把黑板擦乾淨,把講桌整理的這麼好,”而不是“今天該誰擦黑板和整理講桌了?”

要尋找機會肯定孩子們的成就與獨立性,而不是隻是期望。比如說,一個上課從來不舉手的孩子突然問了一個問題,可是他的問題與你正在講的東西沒有關聯,我們不應該批評他上課沒集中注意力或者插嘴,在肯定他善於提問之後,然後要問他對於正在討論的話題是否有話要說。對於作弊的學生,我們可以肯定他想得到一個好分數的願望,然後邀請他探究實現這一日標的其他方式。幾乎所有以“應該”或者“應當”開頭的話或者用生氣的語調說出來的話,都是一種成人主義。成人主義給孩子們造成的是內疚和羞辱,而不是鼓勵和支援,它傳達的資訊是:“由於你不明白我能明白的,你就是錯的。”當你尊重學生時,你會認可你和你的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尊重會創造一種接納的氛圍,並鼓勵成長和有效的溝通。比如,不要說,“你知道這個題目的要求!”而是要說,“你對於這個題目是怎麼想的?”

關注於解決問題,在某種意義上促使我們避開對後果的關注,如分數考的不理想這個後果,正常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這個後果的原因,可能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沒有認真的學習態度、沒有一絲不苟的堅持?所以我們應該關注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實際上,這些方面“引導”很重要,對於孩子的獨立,我們在支援的同時,要學會和善而堅定的說不,同時最重要的我認為,引導孩子,做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學習、做家務、個人衛生等等,每個孩子的境況都不一樣,方法也會不同,在這條路上我們都要一步一個腳印,有時也要回頭看看,想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相信孩子會成為我們內心的那個期待。

“以誠相待”、“讓孩子受到尊重”、“關注於解決問題”、“和善而堅定”讓我們記住這些有智慧的話,並努力去實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