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東坡突圍的讀後感6篇

我們在讀後感中能夠將作品中的美學價值和藝術魅力傳達給其他讀者,激發他們對文學的興趣,讀後感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東坡突圍的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東坡突圍的讀後感6篇

東坡突圍的讀後感篇1

喜歡餘秋雨教授很久了,他的“文化”系列及小說作品都有涉獵,對於餘教授的小說作品我不多說,但是他的散文我是由衷的愛讀。不只從一個人那裡聽到“餘秋雨是寫考場作文的”,也常常聽說為了會考大學聯考要去突擊“餘秋雨”好為作文填素材的。或許一年前我還會想要論辯幾句,還會因為和一些人在網路上爭論到被封號而生氣,而現在我只想單純地以一句話來表達我對餘秋雨散文作品的感覺:這些確是一個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的人的用心之作。

關於蘇軾恐怕沒有幾個人會說“我不瞭解”,即便是上我國小的外甥都會背幾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說出蘇軾的血淚史,也不是所有人都對字句間的故事感興趣。蘇子,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是一個標準的文人墨客,豁達瀟灑,才華出眾。正如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裡寫到的一樣:“做一個不是朝廷中元老重臣級的官,心情好時,喝喝小酒,寫寫詩詞;心情不好時,喝得酩酊大醉,對著月亮抒發抒發心中的怨氣,倒也是挺瀟灑自在的。”然而樹大招風,一個儒雅而豪放不羈的文人,勢必會招致無恥小人的妒忌和陷害,朋友也好,政敵也罷,甚至偶爾走過的幾個跳樑小醜,都有,總之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正在一步一步靠近著蘇子。公元1079年,“烏臺詩案”東窗事發,蘇子因作詩諷刺新法,“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流放黃州。餘秋雨在這篇文章裡面引用了蘇軾寫給友人李端叔的一封信:

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免矣。

餘秋雨寫道:

我初讀這段話時十分震動,因為誰都知道蘇東坡這個樂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復一日的應酬,連篇累牘的唱和,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內容,他一半是為朋友們活著。但是,一旦出事,朋友們不僅不來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們都知道蘇東坡是被冤屈的,現在事情大體已經過去,卻仍然不願意寫一兩句哪怕是問候起居的安慰話。……即便這封無關巨集旨的信,他也特別註明不要給別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來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覺,晚上一個人出去溜達,見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絕不喝多,怕醉後失言。

蘇軾當時煢煢孑立於天地之間,無處吶喊,那是怎樣的一種蒼涼。身邊的繁華似潮水般退去,往昔的得意如夢一般消失得不留痕跡。只有眼前南國的山水,靜默著,提醒生活的繼續。面對壓迫,面對摧殘,面對這不公的世道,他心中有恨,但又能恨什麼呢?恨李定、恨舒亶?不!他們這些小人不值得一恨。恨神宗?也不能!畢竟自己身為人臣。想來想去,他終究選擇了恨自己,恨自己才華橫溢,鋒芒畢露。正如餘秋雨先生在文中所說那樣:

一段樹木靠著瘦瘤取悅於人,一塊石頭靠著暈紋取悅於人,其實能拿來取悅於人的地方恰恰正是他們的毛病所在,他們的正當用途絕不在這裡。

這件事對於蘇軾來說是件災禍,而對於文壇來說,卻是一個“機會”。說來諷刺,亂世出佳人,也出佳作,那麼深愛著文人的我們,又該期待文人平庸而安逸地度過一生,還是感謝使他涅槃的烈火?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詞中萬般寂寞壓在蘇軾身上,他終於成熟了,覺醒了。餘秋雨說: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蘇軾自己回憶人生時稱,自己的一生的成就都在被貶之處了。我們感謝歷史送給我們一個豁達的蘇軾,讓他即便遭受重重磨難也依舊沒有放棄過。蘇子的心離開的官場,不是不懂官場,而是真的懂了。他更懂得官場名利只是過眼煙雲,於他是格格不入的,只有明月清風才能長伴於他。沉醉於山水之間,侶魚蝦而友麋鹿,攜飛仙以遨遊,抱明月以長終,也許黃州才是他的真正歸宿。風、雨、天、地、人,已渾然融為一體。這是大徹大悟之後的.笑對人生,是悠然於“入世”與“出世”之間的恬淡瀟灑,是物與我皆忘的大智若愚,是忠實於心靈的信念堅守。我們感謝蘇軾,他懂了,因為有好多人致死沒懂得這中道理。

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幸好,他還不年老,他在黃州期間,是四十四歲至四十八歲,對一個男人來說,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後還大有可為。中國歷史上,許多人覺悟在過於蒼老的暮年,換言之,成熟在過了季節的年歲,剛要享用成熟所帶來的恩惠,腳步卻已踉蹌蹣跚;與他們相比,蘇東坡真是好命。

東坡先生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在逆境中沒有沉淪,仍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他那些著名的詞篇,散文及書法代表作,大都是在他被貶黃州的十年中所作,氣勢磅礴,酣暢淋漓。可見東坡先生當時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英雄氣概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豁達與傲岸。面對境遇變化時的豁達,既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思維方法。蘇軾謫居黃州時,效法陶淵明,躬耕東坡:“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晚年遠貶海南,艱苦備嚐,九死一生,而筆下春景仍富有生氣與活力:“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由此可見作者確實做到了“此心安處是吾鄉”。東坡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積極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為,引導他熱愛生活和人生;道家的無為非凡是莊子的齊物論,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顯得從容自如;佛家的靜達圓通,則啟迪他走向圓融和通達。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作者的人生境界達到最高,那就是包容。蘇軾在其詞作中表達的關於人生哲理的沉思,無疑體現了一種深切的人文關懷,能給後人以有益的啟示和精神的滋養。一生起伏跌宕,個性鋒芒畢露,言語真情意切,詞作大氣磅礴,這樣的蘇東坡我們受益無窮。而我,也因此有了機會,欣賞成熟的蘇軾帶來的不俗的作品。

東坡突圍的讀後感篇2

歷史文化名人是怎樣煅燒出來的?高溫高壓,還是和風細雨?

在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中,他為我們展現了東坡的生命線。他高高在上,卻又可親、可愛;他被貶黃州,卻又捨生忘己。

正如作者所言,“高處不勝寒”。“烏臺詩案”的飛來橫禍砸向他,躲也躲不過,反而讓那些無名小卒、人格扭曲小人鑽了空子,他被無數骯髒之手推進了監獄,“詬辱摧殘”,差點葬送了性命。最後苟全性命,帶著官場文壇潑給他的滿身汙水走向黃州。於是,蘇軾的一段與“黃州”休慼相關的人生拉開了序幕。

經歷了生死折磨,看盡了人生炎涼,東坡在此思索,悔不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自我的檢討,又怕因此連累親友,重情重義的他便想“夜闌風靜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入黃州,生活困苦,卻又在這裡寫下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種灑脫,飄逸的豁達之大懷,“如積水空明”,隨緣自適。

他在這種現實中進行著反省。他無情地剝除了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哪怕它們曾給他帶來過官職、榮譽和名聲。他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迴歸於一種完全的自我。

他的一生,如同鑽石的產生,深藏在地殼之中,必須承受地層的高壓、高溫,長時間的探勘、發掘、切割、琢磨,才呈現出光芒璀璨的美鑽。

遭受磨難本身是痛苦的,但磨難之於人生又何嘗不是一種磨礪,一重洗禮呢?試想,假如蘇東坡沒有因小人陷害而被貶黃州,那他又怎麼會看清官場之黑暗,體會到真正的孤獨寂寞呢?也許,他不會失去朋友的聯絡,但他絕不會體味到忽然間整個世界在身邊轟然消失的寂寞、孤獨與恐慌。也許,他會照常作詩,但我們絕不會從他的詩作中看到受挫後的憤憤不平和再生後的淡泊寧靜。在不少情況下,才氣會招致磨難,但磨難更可能成就輝煌,因為正是磨難增加了東坡的人生閱歷,把他推向更高的境界。

漫漫人生路,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出現磨難,但你無論如何設計,總逃不脫命運的安排,失敗與磨難總會光臨你的溫馨小屋。此時,我們應該直麵人生,戰勝磨難,隨蘇子在赤壁的月下高歌一曲“大江東去”,淺唱一回“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東坡突圍的讀後感篇3

初讀餘秋雨先生的《蘇東坡突圍》儼然被一種才華橫溢的文風所吸引,讀罷久久不能平復心情,一代文豪蘇東坡命運之坎坷是身為凡人的我們所無法想象的,這是第一次穿越古今文化深入瞭解一個人,歷史隔著斑駁的圍牆印記,展露給我們一個我們無法企及的高度,對東坡,轉而深深膜拜。

“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這是蘇東坡,餘秋雨筆下的蘇東坡,憑弔歷史文人,這種表達無疑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鳴。些許心酸,些許感嘆,流芳百世的蘇東坡在他生活的時代竟如此不堪,“烏臺詩案”竟湧現出如此多的小人,儘管平日裡毫無過節卻還是會隨大流落井下石,令人心寒的遠不止這些,東坡昔日好友竟無人現身求情,淪落到如此孤寡地步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吧!

在《蘇東坡突圍》裡處處體現著命運的嗟嘆,著實被餘秋雨先生的文人風度深深感動了一把,文人與文人,惺惺相惜,本該如此。讀書的人在有所感悟之後也是該戛然而止,不去追究過多細節,心裡的那份執拗還是想要把所有的事情刨根問底,朱大可先生的《甜蜜的行旅——論餘秋雨現象》被捧在手上,所謂的餘秋雨現象到底指代的是什麼呢?懷著疑問讀完這本書,竟有些晦澀難懂,但文章裡的肯定與批評還是讀出一二,朱大可先生說餘秋雨文化散文的煽情成分頗多,有一種自覺地把文人精神上升到國家與民族意識的高度,仔細想來,不無道理。

“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這句話歷來被人們所指摘,“試問,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行徑使得“烏臺詩案”這一歷史事件隔著千年光陰來光明正大地拷問現代人,餘秋雨先生怕是多慮了吧!”已看過諸如此類不少的爭論,大多情況作為一名默默無聞的小卒選擇保持沉默,文人自有文人的想法,我始終不敢苟同或反對,但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思想。

寫文章始終是一件自得其樂的事情,對文章越是保持一種純粹的想法,越能從中收益良多。不否認有市場的文學作品更容易在短時間獲得讀者的青睞,而那些真正能夠體現文學精神,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高度,能夠長久的為人民大眾所服務的文學作品才能夠有更為長遠的儲存價值。

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也是一份需要用時間來醞釀的情緒。在急功近利的當今時代,作家更應該保持一種倚世獨立的品格,那樣寫出的文字更能獲得時代的認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或許能與所有寫文章的人共勉。

東坡突圍的讀後感篇4

今天翻開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忽的便翻到《蘇東坡突圍》一文,便覺興趣突起,於是便找了一個安靜的地方讀起來。這位當代文學巨匠會對這位宋朝的文學驕子作出怎樣的評價呢?不,蘇東坡不應只屬於宋朝,他屬於整個歷史、整個中華乃至整個世界。

蘇東坡的文學造詣已被無數人頌揚,我也就不在多說了。讀了《蘇東坡突圍》之後不知為什麼總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就想把它寫下來。

東坡才華橫溢、名震九州、官居太守,有太多的榮耀和光環,越鋒芒畢露,危機就越來越深重,終於有一天,它在一群文學小人的鼓搗下爆發了,既像一場毫無預警的地震又像是一個蓄積已久的堰塞湖轟然崩塌。最終他被流放到了黃州,落魄孤單。因為他的才氣、他的鋒芒最終造成了自己的被貶,而又是同樣的原因造就了千古傳誦的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造就了這個偉大的詩人。

前幾天補課時,我的一個同學和我聊天時說到她自己在班上太默默無聞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她怕在班上出風頭會有人背地裡說她閒話。我想了一下,答道:“你要知道,若沒有人說你的閒話也就沒有人說你的好話呀!”古往今來的偉人們哪一個沒有被這種“閒話”困擾過?有的人正是這種“閒話”鑄就了他,就東坡一樣,而又有多少人在這種“閒話”下害怕了、屈服了,失去了他們的可愛、高貴與魅力,卻得意了那些邪惡、低賤與粗暴呢?在歷史長河中,這個叫做“閒話”的旋窩不知旋進了多少英才,消逝了多少偉大,使這些本該大展巨集圖的人失了勇氣、消了鋒芒,史書上又不知失去了多少本該有的才華橫溢,整個中華又不知失去了多少精神食糧。

這些人退縮了,“閒話”戰勝了他們。他們沒有了“閒話”的干擾,但也失去了歷史的褒揚,不管他們有多少才華,也就從此淹沉了。而有的人戰勝了“閒話”便達到了更高一層的境界,達到了一個永垂青史的高度。而東坡正是突破了這個圍,才達到了這個歷史的高度。

不要害怕展現自己,不要畏懼那些只會躲在暗處的小人的閒言碎語,因為那是世人對你的肯定,是你汗水的結晶,但也不要在成就下眩暈,理智的面對你所擁有的一切,才能把握住這一切從而走向更高更遠。

東坡突圍的讀後感篇5

路過一間教室,聽到學生誦讀《飲湖上初晴後雨》,加上最近陰雨連天,睹物思人,便想起此詩的作者蘇軾。為顯尊重,我還是叫他蘇東坡吧,多一個字,我不覺麻煩。

餘秋雨的散文如《遙遠的絕響》、《歷史的暗角》、《抱愧山西》、《一個王朝的背影》等我都看了好多遍。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蘇東坡的突圍》。

學生時代的語文課,每當學習蘇東坡的詩詞時,老師都說蘇東坡是豪放派。豪放派嘛,給我的刻板影響是,肯定吃不愁,穿不愁,沒有煩心的事兒,遊山玩水,寫寫詩詞,一副樂呵呵的樣子。在沒讀《蘇東坡的突圍》以前,從不理解蘇東坡的命運多舛,更不瞭解蘇東坡在精神世界的壯舉:自我突圍。

蘇東坡才華出眾,在朝為官,因烏臺詩案,被流放黃州。起因是蘇東坡政見不同於新黨,新黨內別有用心的人,想給蘇東坡扣帽子,說他寫的詩詞是反詩,還拿出曾經的詩詞,斷章取義,牽強附會,滋事說他造反,極盡誣陷之能事。後來蘇東坡被抓了起來,參與誣陷的那些官員,輪番地嚴刑拷問他,最後蘇東坡大概也覺得,雖然自己造反子虛烏有,但可能真得要被這些人折磨致死,還不如少受點皮肉之苦,基於這種想法,蘇東坡稀裡糊塗的被定了死罪。當時為官的人群中,除了誣陷蘇東坡的新黨,還有部分人搞投機,為了贏取政治資本,落井下石,向蘇東坡潑髒水。而更多的人真正知道蘇東坡並沒有罪,為了自保,雖沒有參與迫害,卻都集體選擇了沉默,其中有經常和蘇東坡一起吟詩作賦的朋友。蘇東坡當時的處境是極其危險的`。好在極少數的有良知的人,還是敢於替蘇東坡說話。皇帝其實也不相信蘇東坡寫的詩詞,真有什麼不妥,內心並不想殺他,但為迎合針對蘇東坡的輿論導向,便於繼續進行新政,才抓了蘇東坡。最終皇帝改判蘇東坡流放黃州。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在群山惡水的蠻荒之地,寫下了許多著名的篇章。其中就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

流放後的生活,缺吃少穿,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困難。沒有糧食,那就自己開荒耕地,沒有蔬菜,那就自己建園種菜。望著荒蕪人煙的黃州,起初最難忍的是孤獨,因為孤獨,他給以前的好朋友寫信,向他們訴說苦楚,結果沒有人回信給他,後來無望,也就不再寫了。失望,孤獨,困苦之中,他選擇了享受孤獨,逆流而上,耕地、種菜、烹飪、尋訪古蹟、禮佛……流放帶來的消沉,被一種孤獨之後的,煥發著新生命力的蓬勃所取代。

此時蘇東坡是豪放派,洗淨鉛華的豪放,突圍荊棘的豪放,徹悟的豪放。

上課鐘聲已響,我早已來到教室,學生集體朗誦:"這梅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

窗外依然飄著雨,學生的朗讀,很有帶入感,我能不想到蘇東坡嗎?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決定先從此刻開始,不抱怨:陰雨帶給道路的泥濘。

東坡突圍的讀後感篇6

有人將評論餘秋雨先生的歷史散文見諸報端,言語之間頗有些不恭之詞。秋雨先生十分惱火,於是連篇累牘地一通發洩,他發表的一些散文中,這種情緒溢於文字之間。最具代表性的是他最近出版的《山居筆記》當中一篇叫作《蘇東坡突圍》的文字。

我喜歡讀散文,當然也包括秋雨先生一些寫得不錯的散文。但對他以歷史為題材的散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某種情緒和理念,讀後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那篇《蘇東坡突圍》。英雄氣短,偉人困厄,這本來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帶有規律性的事情,更何況是在黑暗的中世紀。因為他們傑出,因為他們超越同時代的大多數人。

他們不被常人所理解,特別是不被世俗所理解是很正常的。東坡先生也常有“高處不勝寒”的感受。東坡先生在宋代文壇獨樹一幟,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其重要的位置。作為一位文學天才,一位書法大師,他是出類拔萃的。他又是當時一位著名政治家,顯赫一時。

由於他代表的利益集團,政治主張及自身的歷史侷限等十分複雜的原因,而遭到排斥,貶謫,這也是歷史中很正常的事情。也許正因為如此,正因為這種特有的身世與經歷,才造就了東坡先生大氣磅薄的詞風,酣暢淋漓的書意與不同群倫的政治才幹。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去考察歷史人物,那種被理想化了的,既在文壇得意,又在政壇顯赫,名利場中雙雙獲利的傑出人物,實在難尋難覓。

文學上的不同觀念,學術上的不同觀點,可以,而且也應該交換意見,甚至可以展開評論,批評,這才是正常的現象。如果聽到某些批評意見,也許這種批評中有偏頗之處,便給人扣上“群小”、“陷害”、“圍攻”等等罪名,那誰又敢再批評閣下呢?別人不批評了,難道就證明自己“傑出”了嗎?這恐怕也是一種“霸道”作風吧?東坡先生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在逆境中沒有沉淪,仍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他那些著名的詞篇,散文及書法代表作,大都是在他被貶黃州的十年中所作。可是東坡先生當時並沒有“突圍”的意圖,也沒有

怨天尤人的憤慨,反而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英雄氣概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豁達與傲岸。拋開歷史的真實性不談,單就一個替蘇東坡突圍的命題,會不會使人有借題發揮之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