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雅舍讀後感例文

雅舍讀後感範文5篇

雅舍讀後感例文

《雅舍小品》是2017年6月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實秋。主要講述的是作者對生活瑣事的感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雅舍》的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雅舍讀後感

偶然路過城東拔地而起的新樓盤,身邊的大人們不約而同地談論起房子。一會兒是某某小區環境好、價格公道但地段偏遠,一會兒又是某某樓盤地處黃金地段卻又實在太貴云云。他們談得起勁,而我卻有些不以為然。

近日偶讀梁實秋先生散文《雅舍》。也不知為何,就忽然覺得大人沾了些銅臭氣息的談話真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莫大諷刺。

就在半個多世紀前,還處於抗戰中的中國四川,身陷困境的千萬中國老百姓等待著從苦難的深淵中被拯救出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當時在東南大學任教的梁實秋幾經輾轉,住進了所謂的“雅舍”。

他筆下的那座“雅舍”可能與我們印象中的不大一樣。我想象中的雅舍應該是整潔明亮的,不需要那些華美的裝飾與累贅,越簡潔越好。可事實與我想象中的大相徑庭。在樑先生筆下,“雅舍”只有用火燒過的磚孤零零的四根磚柱,上面再加個木頭蓋子,光是想想,就覺得寒磣。

最可怕的是夏天,“夏蚊成雷”在這裡變成事實,“當別處蚊子早已偃旗息鼓之時,這兒的蚊子則格外猖獗,偶不留心,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米粒般……”不光有蚊子,白日裡隔壁傳來的各種聲響也逼瘋人,晚上還有老鼠出沒,各種磨牙聲抑或是其它聲響更是層出不窮,攪得人不得安寧。更可怕的是下雨天,屋頂到處都是溼印,屋頂灰泥崩裂,弄得滿屋狼藉亦不足為奇。

梁實秋先生所言之處說的皆是“雅舍”的簡陋,卻絲毫不令人覺得有多醜陋,反而能讓讀者從字裡行間讀出他的幽默與樂觀。所謂“室雅何須大”,大致就是如此。

與樑先生苦中作樂的精神相比,被王國維譽為“國初第一詞手”的相國公子納蘭容若就顯得太過消極。身為相國之子,父親與家族權傾朝野,從小含著金湯匙長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越生活,卻成日悶悶不樂,就連詞作的風格也大多是傷懷之作。稍作對比,高下立見。

人的慾望是無底洞。你得到的越多,那麼失去的也就越多。現在,有些人住在高大氣派的房子裡,卻始終怏怏不樂。就像是小孩子好不容易得到了想要很久的機器人,而目光卻立馬又被五顏六色的積木吸走,而先前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那個機器人則被丟在一旁,無人問津。

世間這麼多東西,總有些是你伸手就能夠到的,也有些是你跳起來就能夠到的,但總有些是你怎麼也得不到的。於是人們開始犯罪,企圖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獲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很多小偷、強盜根本吃穿不愁,卻始終抱有慾念和貪念。就像是貪官汙吏,在別人眼中,他們有著所謂的“金飯碗”,卻因為心中的慾念而貪汙受賄。就像有人說過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看不清的才是最美的。

現今人們討論著房價的高低,物價的漲降,抱怨這個抱怨那個,甚至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別人發生激烈的衝突,為了一些根本不值得的東西傾其所有,看所有的東西都是陰暗的、憂傷的。他們全然不懂得如何去樂觀看待一切,放任所有消極情緒覆蓋住我們生活中原本的色彩,自己把自己困在了灰暗的世界裡。所以,不要低頭停滯不前,請抬起頭,昂首闊步地前進。因為生活總有美好的一面。

雅舍讀後感

品讀《雅舍》,梁實秋老先生以寥寥幾筆將珍饈美味擺在眼前,又用平淡樸實的筆觸將喝茶飲酒、下棋遛彎再到談及世情百態、故都風物的日常瑣事歸於溫柔敦厚、中庸平和之間。

中華文化的意義不僅是它淵源的歷史文明,更重要的是它重視人的內在修養和精神世界,摒棄貪婪與粗俗。中華文化帶給華夏兒女的除了豐富多彩的戲曲書畫,富麗堂皇的名勝建築,更深刻的是教會我們處世的禮與仁,引導我們立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志。這也是中華文化不同於其他民族文化,並能在世界長河中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雅舍》彷彿就是《陋室銘》的衍生——展現了儒家文化裡的“安時處頓”“獨善其身”以及“中和之道”。其中既有儒家的沖和,又有莊子的通達,以平凡的瑣事表達對於生命的悲憫、個體的尊重、常態的嚮往。雅舍之“雅”並非在物質上的精緻與富足,而在於性情的高雅和操守的堅持。且不談陽春白雪,即便是最普通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其中都透露對生活從容灑脫,對世情百態誠敬謙讓的文化精神。

時下,社會浮躁的心態處處可見。年富力強的人不甘於誠懇踏實地勞動,而追求急功近利;富有的人揮金如土,用炫富來吸引眼球;學術研究者不肯下苦功夫掌握知識或課題,而用小聰明找捷徑……社會的浮躁,終究還是精神的迷茫與缺失。

有從容的態度才能夠對流言蜚語,不辯不爭;對逆境不公,不怨天尤人;對誤解委屈,不自怨自嘆。有灑脫的精神才能遇事不亂陣腳,能控制情緒做到榮辱不驚。憑藉一份從容灑脫,諸葛亮舌戰江東群儒談笑自若;憑藉一份從容灑脫,關雲長單刀赴會豪氣干雲;憑藉一份從容灑脫,居里夫人能在面對成為千萬富翁的機會淡然而笑,將自己畢生獻給科研事業,驚歎世人;憑藉一份從容灑脫,陝西師大手寫4500份通知書,以抱朴守拙的治學態度得到社會的敬佩……從容灑脫便成了一種必勝的信念,一種自信的威儀,幫助我們釋放自己,讓自己自由,不淪為金錢和慾望的奴隸,讓我們不侷限在利益得失,在簡單的生活中找到快樂。

除了從容灑脫的生活態度,中國誠敬謙讓的美德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這正是傳統文化思想對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的影響。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便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引以為傲,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以京劇大師梅蘭芳來說,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就像梁實秋所說“謙讓的儀式行久了之後,也許對於人心有潛移默化之功,使人在爭權奪利奮不顧身之際,不知不覺的也舉行起謙讓的儀式。”傳統禮俗中誠敬謙讓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

傳承中華文化,我們不需要絞盡腦汁在藝術建築裡下功夫,只需要時刻不忘聖賢給予我們的從容灑脫,誠敬謙讓的文化精神,在言行舉止間謹記禮儀仁愛的處世之道。只有先修身才可立世,文化只有紮好思想之根才能更好地被弘揚。

雅舍讀後感

我讀完梁實秋散文集以後愛不釋手,梁實秋的散文集是集文人散文與學者散文的特點於一體,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從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輯。旁徵博引,內蘊豐盈,行文崇尚簡潔,重視文調,追求“絢爛之極趨於平淡”的藝術境界,文調雅潔與感情滲入的有機統一體。而且因洞察人生百態,文筆機智閃爍,諧趣橫生,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文采呀。晚年的懷念故人、思戀故土的散文更寫得深沉濃郁,感人至深。我覺得梁實秋的散文不僅詼諧幽默,而且都是很生活化的東西,大有一種以小見大的感覺,很通俗易懂。梁實秋老先生的散文可以看出他那種樂觀豁達的心態,我對他那篇關於養狗的散文感觸頗深,實打實的抒發自己的真實想法,可以說是發自肺腑的共鳴。

在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我們行知園的教師都有幸收到了老園長陳老師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推薦的一本好書,我則拿到了梁實秋先生的散文集。儘管是較厚的一本書,但我愛不釋手地利用幾個午睡時間看完了《梁實秋散文集》,閱讀後,感觸很深,讀樑先生的散文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雅舍讀後感

正如此書封面語,它裡面是滿滿一本談話的藝術。

初讀這本書時我沒有注意到時間的白駒過隙,以及作業還有很多。他操著樸實無華而略帶一些小幽默的輕鬆筆吻,向我娓娓敘說著一樁樁一件件同樣無足輕重,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家常小事,就像喝著幾杯小酒和一個熟絡無比的街坊鄰居聊天。無論是痰盂還是蘿蔔湯,是吃相還是頭髮,是狗肉還是啤酒,他都能侃侃而談,就這話題無限發散開來,憑藉他八十年的閱歷,舉足輕重地作出洋洋灑灑數千字的言而有物的文章。不需深思熟慮,不需故弄玄虛,脫口而出已是渾然天成。這麼一個慈眉善目的耄耋老人,就這麼突兀的坐在了我的面前,他戴著眼鏡,圓臉,頭頂光溜溜,咧著嘴,兩眼彎得像月牙,笑得很自在。他笑,我也笑,他的笑容那麼平易近人,那麼有感染力,彷彿把空中的陰霾也染成了陽光,彷彿流雲也停滯不前;他罵,我也罵,不帶一絲煙火氣的冷嘲熱諷、嬉笑怒罵,像凜冽的冬風,奔流的江河,柔軟卻蝕物無聲。

他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啟發。首先是文章中頻出生僻字和成語,更加準確,更加精煉,能用一個字拎清,不用兩個字磨嘰,就是稍加模仿,也使我文章增色不少。其次是對事例的引用,在我書架上它是首屈一指的,從502017年前的堯舜禹湯,到昨天打的領帶,一篇雜文可以引用七八個恰到好處的事例。再者,與當今社會的浮華風正反,他的文風非常平實,從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可以豹窺一斑,在我的同學們焦慮的思考如何給讀後感取一個華麗的主題目來譁眾取寵給文章加分時,“讀後感”三個字已經概括了一切。除了作文,還有做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這是一本好書,我願意在空閒時想起他,願意吃撐時站著閱讀他健胃消食,願意在出遠門第一個想起他,願意向朋友推薦他,願意在作文山窮水盡時翻翻他,這也許就是對他最大的崇敬。

雅舍讀後感

文章給人整體的感覺多是用輕快,一本正經的語氣來陳述事例等,卻表現出諷刺的意味。有些幽默。總惹來無奈一笑。看得出來作者對於國學和外國文學都有很深的造詣,可以隨便拉出《尚書》一類書中的事例,句子,又可以引入外國文人或思想家的話語和做法。

隨筆描上寫的都是本身所想,實際經歷,世間百態。具有濃厚的時代特點,其中所描述的很多現象與揭露的事實一直存至今日。作者選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在平凡不過的事物,卻寫出豐富的內涵,看見我們沒有看見的東西,做出聯想。可見作者思考問題的深入,全面。和對事物的瞭解之深。

我讀《雅舍》並未覺出有多少晦澀難懂,卻依舊覺得讀得很累,或許是人生履歷不夠。沒讀一篇文章都要想許多,其中有問題,還有許多深刻的地方沒能理解。

雅舍品人與品世是最深刻的部分。品人中開頭就有男人,女人,然後按年齡寫,按職業寫,再到具體的五個人。基本表達了他對人的看法,有些並不全面,是著重以諷刺去了。如男人這篇,開頭一句便是“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髒!”。下一段開頭則是“對了,男人懶。”再如是“男人多半自私。”

至於品世,作者選取的都是平常事物,說出自己的觀點。舉得事例是我們熟悉,卻又不常用的。寫得很真實。如“音樂”疑問。很是實在,“音樂的耳朵不是人人都有的。”看多了那些高雅藝術,什麼歌劇,古典音樂會後,只能讓人有些許愉悅,可是花了多久的時間,受了多少磨礪才會這樣。我呢,沒有什麼藝術細胞,就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畫了什麼,我真沒啥感覺,連歷史書介紹它時都是用的“據作者介紹”如何如何。如果聽不懂,看不懂,就不必逼著自己,音樂和繪畫都是寧缺毋濫的。

再到雅舍談吃,就多是一些沒事的出處,做法以及世人對其的觀點,還聯絡了許多生活上,作者經歷過的事情。想想,也許作者是在懷念友人,回憶當初。看著,還覺得作者是享受生活之人,在入內就讀不出許多了。

至於海外擷英,多是寫作者在美國的所見所聞,語言風趣幽默。一“豆腐乾風波”為例,描寫的是作者踏上美國本土,與美國海關的一些故事。把當時美國人對中國的不瞭解寫了出來。至於有個美國作家寫的那本書,就像是個笑話,作者也僅是說自己孤陋寡聞而一笑而過了。有很典型的美國人形象。對於美國人的人情味,則有一種反諷的意味。

這本隨筆,對人生,對世間百態的看法。有許多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也許再過很多年再去讀,味道就不同了。

相關文章:

1.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2.梁實秋雅舍小品讀後感範文5篇

3.雅舍小品讀後感1000字作文5篇

4.梁實秋作品讀後感

5.梁實秋散文

6.中學生《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