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中生關於課文《最後一課》讀後感範文合集

對喜歡閱讀的人來說,看書是一種享受。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那麼看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國中生關於課文《最後一課》讀後感範文合集,歡迎大家的閱讀。
國中生關於課文《最後一課》讀後感範文合集

國中生關於課文《最後一課》讀後感

今天在課上老師讓我們默讀法國小說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讀完這篇文章後,我被深深地震撼。

這篇文章向我們展示一個頑皮、不愛學習,也不知道什麼是國家命運、民族尊嚴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過上最後一節法語課,他認識到普魯士隊不僅佔領他的家鄉,還要剝奪他們學習本民族語言的權利,實行奴化教育,這使得小弗郎士在心靈上、精神上受到極大的震動。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小弗郎士有對自己的悔恨、有對侵略者的痛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當韓麥爾先生翻開教材,開始講法語課時,小弗郎士對自己平時最討厭的語法,居然“全都懂”,覺得韓麥爾老師“講的似乎很容易、很容易”。

因為是最後一堂法語課,小弗郎士的心靈受到很大的震動,他面對的殘酷現實是他始料不及的,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來,他已經敏銳地感覺到,他不但失去生養他的這塊再熟悉不過的土地,而且失去一個民族賴以共同生存下去的紐帶——本民族的語言。一種懊悔、憤恨、失落、茫然的複雜情緒,一股腦兒湧上他的心頭。面對如此不可抗拒的如此冷酷的現實,小弗郎士突然開始感覺到祖國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他悔恨自己沒有好好學習,愛國之心在此時此刻也表現的那麼強烈,他一下子成熟、懂事,過去討厭的東西一下子變得那麼可愛,他眼裡的一切都跟“祖國”兩個字緊緊地不可分開。這時的小弗郎士狠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該學的祖國語言知識都學好。

讓我們以此為戒,好好學習自己的母語、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吧!

國中生關於課文《最後一課》讀後感

陳毅曾經說過:“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祖國是我們人民共同維護且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地。而在最後一課中小弗朗士因為學不到祖國的語言而感到傷心。

《最後一課》主要講了因為普魯士戰勝了法國,所以法國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省割給了普魯士。而普魯士希望這兩個省的人忘記法國,所以他們不許這兩個省教法語。而宣告下來的前一天,韓麥爾先生給小弗朗士等人上了最後一節法語課。

國家讓我們感到自豪,我在想如果我是小弗朗士的話,我該如何抉擇,我到底該選擇一生都不學習法語,還是學習德語。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因為和學業比起來國家才是最重要的;但同時我也相信有一些人會為了學業甘願放棄國家的榮譽。畢竟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而《最後一課》表現了韓麥爾先生和小弗朗士等人對普魯士的痛恨,表現了他們強烈的愛國精神與愛國情懷。我相信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省,總有一天會回到法國的環抱中。

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屹立於全世界,則國屹立於全世界。”少年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使祖國母親免受其外國的侵略。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繁榮昌盛,讓我們的國家站在世界的頂峰!

國中生關於課文《最後一課》讀後感

細細品味過《最後一課》後,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沉重卻也無力反抗的無奈之情。

韓麥爾先生沉痛的感受,使我讀著讀著眼淚也在打轉。我驚異,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要哭?!我想起了我讀過的另外一篇文章《哭泣的圓明園》,驀然發覺,中國也遭遇過這樣的窘境。

回想起八國聯軍在中原大地犯下的種種劣跡,我似乎也能明白八國聯軍的心思。我中國軟弱必將會被欺凌,“落後就要捱打”是恆古不變的真理。一個人懦弱並不傷大雅,但一個國家,後果將是多麼可怕!我們正值年少,如果像弗朗士一樣的荒廢學業、只顧玩鬧,那也必將會有如弗朗士一般的懊悔,只怕悔之已晚。

正如梁啟超所言,中國之責任全在我少年。阿爾薩斯的悲劇不會再在中國上演,我也希望我中國少年奮發圖強,真正的勝於歐洲,雄於地球!

今天,我讀了《最後一課》這本書,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感到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叫小弗朗士的法國小孩,小弗朗士他到學校上學,這卻是小弗朗士的老師韓麥爾先生給他們最後一節法語課。因為,可惡的普魯士人佔領了小弗朗士的家鄉,小弗朗士連說自己祖國語言權利也被剝奪了。他們以後再也不能說他們祖國的語言,而是說普魯士人的語言。真實一群可恨的普魯士人。

我們中國科技不算太發達,至今也沒有實現我們中國人的登月夢想。而美國呢?科技日益發達,處處想佔我們中國人的便宜。我們要勇於實驗,勤動手,動腦。讓我們成為祖國的棟樑。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出力,讓科技日益發達。

國中生關於課文《最後一課》讀後感

國是一個大家庭,家裡溫暖的港灣,是冬天裡的一杯熱茶,是夏天的一口西瓜。家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家裡的每個成員都很愛她。那麼對於每個人來說如果家被侵佔,或者發生矛盾,都會使我們很心痛。

都德是一名普通的法蘭西教師,由於他的國家被侵佔,他再也不能給他的學生教法語,上完這最後一堂課,他就要永遠離開這裡,這是多麼悲哀啊。可是,他並沒有被傷痛打垮,他要盡最大的努力,在有限的時間裡儘量教給孩子們更多的知識。跟自己國家的語言分手,跟自己的祖國分手,這是何等難以忍受的悲痛。看到這一切,我不由的想起:“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一個國家被侵佔就象一個孩子失去家庭,無依無靠,失去溫暖和安全感。我覺得這篇文章舒發作者對自己祖國的眷戀與熱愛,深切的表達愛國之情。一個人不能說自己國家的語言,就象嬰兒不能喝奶一樣,那是何等痛苦啊。失去國家,失去語言,才知道國家的重要,才知道語言的可貴,可這一切都晚啊。

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走過六十年的風雨歷程,聯想起都德的最後一課,我知道國家的重要,愛國的緊迫性。我們大家只有團結起來,建設祖國,保衛祖國,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美好,更加繁榮富強。

國中生關於課文《最後一課》讀後感

明天開始,我們就不能再上法語課了,這個噩耗對於大家來說無異於一枚重磅炸彈,教室裡鴉雀無聲,隱約能聽見幾聲嚶泣。韓麥爾先生邁著沉重的步伐上了樓,高大的背影顯得佝僂而憔悴,我緩緩地將法語書一本本塞地書包,雙腿似乎灌了鉛,躊躇地走出教室。天色暗了下來,要下雨了,天地間彷彿蒙上了一層黑幕,我留戀地回望這美麗的校園,一步三回頭地離開。

大街上出奇的安靜,行人稀少。鐵匠華希特此時正和徒弟匆忙地收拾著行李,準備遠離這片丟失的土地,只聽見他邊收拾邊悲憫地抱怨:“這兒以後是普魯士人的天下了,哪能容得下我們,指不定哪天還是會攆我們走,還不如自己走得遠遠的。”唉,哀莫大於心死,我抽答了一下,鼻子酸酸的。

天空中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彷彿在訴說著亡國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畫眉依舊蹲在那棵老樹上,似乎也很不愉快,尖厲的叫聲好象也在控訴普魯士人的惡行。那塊布告牌仍然立在那裡,只是人早已散去,村民們好象躲避瘟神一樣遠遠地離開。不遠處,一群普魯士士兵正耀武揚威地拆除街道上的法語招牌,那些標註著熟悉文字的標牌被他們粗暴地踩得稀爛,然後點火燒掉……

我想:該死的,這裡屬於法國,他們沒資格這麼做,該有人去阻止的。但誰能上前阻止呢?這片土地從此已經屬於普魯士了,這裡再也不是屬於我們的家園了。

雨下得更大了,豆大的雨點無情地肆虐著,摧毀了周圍的一切。我奔走在雨幕中,腦海裡一片混亂。迷惘中,彷彿又看見自己正坐在那明亮的教室裡,讀著那些優美的文字。講臺上,韓麥爾先生的話語仍然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窗外,飄揚著鮮豔的法蘭西國旗!

國中生關於課文《最後一課》讀後感

昨天我們學習了《最後一課》,一篇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故事,在文學史上一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給予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們的喜愛。學完之後,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平靜。

阿爾薩斯和洛林的人本來生活地很平靜,但是,戰爭卻無情地摧毀了他們的家園,被迫改學德語,遠離祖國的懷抱。

小弗郎士一開始還為學習法語而苦惱不已,短短几分鐘內,他的心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著又那麼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覺得“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

其中,韓麥爾先生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深深觸動了我。一個國家的語言是多麼重要,一個連自己國家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的人,還怎麼說自己愛國呢?我覺得韓麥爾先生說的很對,語言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基礎,沒有語言就沒有文明。

我也不得不佩服韓麥爾先生的勇氣,他有勇氣上完最後一課,為學生灌輸最後的愛國意識。如果是我,我很可能連上完最後一課的勇氣都沒有。

文章中沒有對韓麥爾先生的心理變化有很細緻的描寫,但我們可以推測出,整堂課上,他是有多麼的傷心、不捨以及對侵略者的憤恨。

由此,我又有了更深一層的想法;世界上為什麼會有戰爭?每個國家都好好相處不行嗎?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想必每個人都清楚,可明知如此,為什麼還要打仗呢?這是一個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