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三篇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範文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各恩彙報,老師,您是我一生也不會忘記的那份恩情,那麼關於相關的心得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三篇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範文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1

近幾日,又再次翻閱了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大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他的每一條建議,都凝聚著他的聰明與智慧,都寄託著他的夢想與希望。文章中有談如何教書育人的,有談如何關心後進生的,有談如何提升自身素質的。特別是《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這篇文章對我的觸動特別大。

他在文章中說:教育素養的這一重要特徵的第一個標誌,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在擁有這一真正寶貴財富的教師那裡,講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談的對方(學生)發表議論。教師不是宣講真理,而是在跟學生娓娓談心:他提出問題,邀請大家一起來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在分析問題時候,大家會感覺到:在教師跟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密切的交往關係。你,作為教師,也會被學生思想的潮流所帶走,你會忘記你是思想方向的引領者,你會感到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你跟一群孩子一起為發現真理而歡欣鼓舞,你在心裡回答著教師提出的問題。可見,教師在他所教的科學基礎學科方面,如果沒有深刻的科學知識,就談不上教育素養。那麼怎樣才能使每一位教師不僅懂得一點教學的常識,而且深知本門學科的淵源呢?

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

作為一名老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沒有較深的教育理論素養,如何勝任自己的工作呢?受其影響,我開始反思自己:業餘時間大都浪費在了閒談與家務上了。與書籍的接觸越來越少,不管是專業的教育知識和自己的知識面,都逐漸狹隘,真是慚愧不已。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作為教師的我怎能不與時俱進呢?從現在開始,逐漸改變生活步驟,多走進圖書館,去翻閱新上架的教育理論書籍以及綜合性的各方面書籍,真的很有必要。多讀一些國內外的教育家有關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驗方面的著作,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並將好的經驗應用於教學之中。同時注意積累、總結自己教學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並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讓自己的身後也留下一串歪斜而踏實的腳印。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2

多少位普普通通的教師都是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又有多少位名師在談及自己的成長之路時,會講述從這位大師身上汲取的教育智慧。他就是——蘇霍姆林斯基。

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當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於烏克蘭共和國一個農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讀於波爾塔瓦師範學院函授部,畢業後取得中學教師證書。1948年起至去世,擔任他家鄉所在地的一所農村完全中學——巴甫雷什中學的校長。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8年起任蘇聯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9年獲烏克蘭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功勳教師稱號,並獲兩枚列寧勳章和1枚紅星勳章等。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寫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甫雷什中學》、《公民的誕生》等教育專著,立志從教。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一個好的學校管理者,一定要有科學而明確的教育思想。校長不應該是“行政幹部”,而應該成為教育思想家和教學論研究家,是全校教師的“教育科學和教育實踐之間的中介人”。他認為,教育思想應該以“如何促進人的發展”為核心,任何教育思想都應該來源於實踐,在充分吸收的基礎上再次加工創造,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或教育信念”。好的教育思想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一個優秀的學校領導必須是先進教育思想的創造者和教學工作的榜樣。他在學校管理上堅持民主的原則,採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將在教學和教務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彙集到一起,召集全校工作者共同討論,將結果凝練成學校的意志,再推廣到每一個學校工作者身上,成為他們身體力行的嚮導和學校認同感的一部分。恰如他所倡導的那樣,“領導普通學校的藝術就在於:用統一的教育信念把低、中、高年級的教師團結在一起,使他們共同關心學生的學習,使每個教師的個人創造像一條條永不枯竭的溪流,彙集成集體技巧、集體經驗的巨流。”

每每細讀書中的段落,大師的教育智慧,都給我以深刻的啟迪。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喚醒人,賦予人自我學習的能力。真正合格的大學生,不是從學校裡學了多少知識,而是掌握了持續學習的有效方法。富蘭克林發現,培養一個人的自我學習能力。基本能力與知識的訓練至關重要。這些能力與知識,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於公眾場合,大大方方站出來,口齒伶俐而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能夠不插話不打岔,精確捕捉住對方話語的要點。

二是閱讀能力,會讀書而不死讀書。富蘭克林認為,書本上的文字,並不能夠表達撰寫者的思想,真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要能夠讀出文字背後的人性邏輯。

三是嫻熟的寫作能力,能夠敏捷的組織文字,疏理自我,表達自己的思考及智慧。

四是認知世界抽象法則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數學能力。能夠把現實的問題數學化、數字化,發現日常思維無法看到的真相。

五是掌握現實的物理法則,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不確定的,但不確定中卻隱含著確定性,把握住這種確定性,人才能夠獲得自由。綜上五點,構成大學學習的基礎。

構成一個人基本的能力,構成一個人知識結構的廣度。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

書中還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人常說:一個人沒有知識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可見,作為一個人,這三樣哪樣也不能夠缺,但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道德行為了。因為縱使一個人有很淵博的知識,很強壯的體魄,但如果德行敗壞,那他只會給國家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現在的社會,由於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各種思想潮流的侵襲,以及電視網路等多種媒體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發育。青少年涉世未深,自控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還沒形成,極易受到暴力、金錢等不良思想的誘惑和侵蝕。再加上現在的孩子不比我們小時侯了,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他們在物質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但精神世界卻極度空虛——沒有理想、目標,缺少責任感,自私、任性、惟我獨尊,尤為突出的是在道德行為上的嚴重缺失,既少尊師重教的意識,也缺少愛父母、友同學的心理。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係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所以,道德教育刻不容緩,責任重大。

教育要做的,就是給教師和學生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個開闊無垠的精神視野,讓他們對人的內心複雜性有更為深切的體驗,不但要了解生命的偉大和宇宙的博大,而且要感受生活的豐富與人性的豐厚。感謝經典,感謝大師,正是在與經典的對話中我找到了身為教師的發展方向,在與大師的交流中找到了適合學生髮展的特色之路。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3

幾縷斜斜的陽光透過玻璃照射在窗臺上,對映在我手中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上。春光是如此的明媚,我的心情不由得開朗起來。昨天那調皮搗蛋的學生被我一頓訓斥,想必也該平靜了吧,下週的研究課要上了,也該理理頭緒了;哦,還有兒子的學習,該查查了……一想到這些,心中不免有些躁,我急忙調整自己的思緒,生活要每天去面對,事情每天都會產生。好心情壞心情每天都要過。

其實,在這個多變的世界裡,誰能活在世外桃源,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其特定的苦楚,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更不用說啦。正如魏書生老師所說:“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是呀,“心境”本身就是一道風景。何不讓我們的心境盛開快樂之花。

身在教壇,笑擁春風。

腳踏大地,心安理得。

在忙碌的日子裡,我們不妨放慢自己的腳步,去感受空氣的氣息,去享受花草的繽紛,讓自己的感官靈動起來,開啟心靈的門,讓心靈出來晒晒太陽。

在喧鬧的日子裡,大街上人來人往,商場人頭攢動,股票狂漲狂跌……我們不妨沉下心來,讓自己靜一靜:今天的作業改完沒?被訓的學生想通了嗎?這節課該怎樣教?

是呀,教學雜事,煩事只有在靜中才理得清。

是呀,教學突破,效率的提高,只有在靜中才能把準脈。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文人居士陶淵明的境界,更是我們新時代教師的共識。教師要學會靜,教師更需要靜。惟有靜才不亂,惟有靜才安寧,惟有靜才會享受生活,品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