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1年《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最新

讀書可以建立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催化劑,書籍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淨的精華儲存起來。那關於《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2021年《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最新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1
 
一開始我對於這本書可謂是全無瞭解。第一次接觸是緣於老師的要求,以及八年級必讀書目榜單上大大的四個字。說實話,我原來對於這本書沒提起什麼興趣,覺得這對於我來講是一本晦澀無趣的書。不過,在與這本書慢慢的深入接觸後,我越發認為當初的想法多少有帶點兒偏見。尤其在瞭解到傅雷夫婦的遭遇時,蒸騰的熱血在我心中燃燒:好一個傲骨人!這便進一步激發了我的閱讀興趣。
 
傅雷作為一名翻譯家,不僅文采了得,在藝術方面也頗有造詣。文中有一段傅雷談論川戲的片段令我很感興趣:"川戲中的《秋江》,艄公是做得好,可惜戲本身沒有把陳妙常急於追趕的心理同時並重。其餘則以《五臺會兄》中的楊五郎為最妙,有聲有色,有感情,唱做俱好。因為川戲中的‘生’這次角色都差。唱正派的尤其不行,既無嗓子,又乏訓練。倒是反派角色的‘生’好些。"
 
傅雷對於川戲中的大段描寫、評價,都令我嘖嘖稱讚。他運用大量筆墨在這封書信中描寫了這部戲的優點和不足之處。他沒有因為專業不在此處就隨意評價略過,而是認真分析,一絲不苟。
 
這就好比我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不是聽老師講一遍就懂了,而是應該聽後能做到複述一遍給他人聽,並自己獨立寫出解題過程才算真懂。否則不用多久就會忘得一乾二淨,像沒學過一樣的空白。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時常缺少的就是像傅雷這樣認真鑽研的精神。無論什麼事情,我們都應該用心去學,去做,不馬虎,不敷衍,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認認真真鑽研,全心全意的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做一個有始有終,勤奮刻苦的人。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2
 
書是人汲取知識的源泉,一本好書可能就因此改變你的一生!從書中我們會發現那作者濃濃的情感!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感受到他對兒子的那分關心與關愛。
 
《傅雷家書》共記載傅雷寫給在國外學習的傅聰十一通訊。對於兒子的發展甚為關心,想方設法的指導著他。因此,關於兒子的音樂專業也是尤為關注。哪一樂曲,哪一樂章,哪一位元組都談談自己的體會,心得。怪不得有人說;這樣的教育,不成材都難。 讓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身影:因為我們生病,而徹夜未眠的身影;因為學習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發怒火的人……對就是他們,這些為了我們而嘔心瀝血的父母。傅聰傅敏理解了父母,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個成為國內國外知名的鋼琴家,一個也成為我國傑出的英語導師。而我們又做了什麼?不,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因為年齡的差異發生的磨擦,而大發脾氣。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不顧父母的辛勞,大手大腳花著他們的血汗錢,而不感到愧疚……不,我們應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一個人,如果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長大後又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那麼他會把這種愛延續下去,繼續傳給其他人,那麼世界上將會處處有愛。
 
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應該關心別人,體諒別人嗎?好好想想你傷害了多少人去對他們說一聲'對不起'.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3
  
《傅雷家書》自1981年初版以來,暢銷不衰。傅雷在家書中談藝術、談人生、談修養、談婚姻,讀者傾情於家書中所體現的家教家風和做人的道理,更有甚者照單全收,以此作為育人的信條。從中固然可見傅家門風的深刻和別緻,但並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傅雷和傅聰。為人父母者至少要有以下三種德性才堪仿照傅雷故事。
 
一是博學。在藝術、語言、時政上都能作一番深入的闡釋,能和孩子成為討論藝術的對手。二是敏感,敏感於藝術,敏感於為人,敏感於處世,敏感於空虛感的侵襲,敏感於家用拮据時向兒子張口,甚至敏感於貓的凍死,非得有一顆敏感的心,才能感受到這片赤誠。三是坦誠,坦誠少不更事的情感波動,成長經歷造成的性格缺憾,時代背景造成的虛無幻滅。
 
有段時間曾流行過“認真你就輸了”這句話。我一直不認同。果然,在任何一個時代,認真除了受到尊重,也會被人嘲笑。“認真”這樣一個詞,也許不適合被放在社會中去討論,不適合放入外部的評價體系裡,被評價為認真,也許是呆板、教條的另一種說法。其實“認真”,在我的心裡一直是對自己的要求,盡人事聽天命,要求做事的過程對的起自己,不辜負自己就可以了,是某種程度上的自律。所做過的事,都會累積成人生上墊腳的路,至於想走什麼路,那就看你要不要“認真”了。
 
在書中,傅雷這樣對孩子說:“至於‘認真’受人尊重或被人訕笑的問題,事實上並不像你說的那麼簡單,一切要靠資歷與工作成績的積累。即使在你認為更合理的社會中,認真而受到重視的例項也很少;反之在烏煙瘴氣的場合,正義與真理得勝的事情也未始沒有。”
 
我一直覺得他說的很對,在社會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事情,被人嘲笑“認真”,在生活中,有許多的事,讓人可以不那麼認真地去做,比如上一些選修課,有的人總是“水一水”就過去了,然而,有些事情,是不能這樣的。認真或許已經變成了另一種含義,但是,至少,要堅持自己的本心。
 
書中“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體現了傅雷對傅聰離家的不捨但又不得不為的矛盾心理。
 
愛孩子,就讓他向外發展,讓他在經歷風風雨雨後學會成長,傅雷夫婦對傅聰和傅敏的愛,是那麼含蓄卻又深刻。他們沒有把他們寵成溫室裡的花朵,當傅聰遇到挫折跌倒哭泣時,傅雷並沒有心疼地把傅聰扶起來然後跟他說“孩子,前面有困難,咱不前行了”,而是通過和風細雨般的鼓勵讓傅聰自己爬起來,然後勇敢地向前;愛他不等於包容他的錯誤,面對錯誤,他鼓勵傅聰“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做人——不僅學會做一個有品德的人,還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傅雷用自己現身經歷的說法,告誡傅聰要有民族榮辱感,做一個寬容大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