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最新精選《挪威的森林》讀後感範文3篇

說到讀書的意義,那肯定是有很多好處了,因為知識是力量也是智慧的火炬,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最新精選《挪威的森林》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最新精選《挪威的森林》讀後感範文3篇
關於最新精選《挪威的森林》讀後感範文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村上春樹

時隔許久,我又從抽屜翻出來這本讓我難以忘懷的書籍,《挪威的森林》。我覺得,“孤獨”一詞,《挪威的森林》中貫穿始終。主人公以及出場的各色人物:直子、木月、綠子、永澤、敢死隊……無一不是孤獨的俘虜,他們是現代社會中將自我封閉起來的孤兒,是都市中並不合群的精神流浪兒,他們的孤獨才更顯得致命而無奈。綠子、渡邊在孤獨中苦苦掙扎;敢死隊、永澤在孤獨中自我炫耀;而木月與直子在孤獨中自我完結。

“害羞的時候往往摸一下發卡”的直子像蝴蝶一般優美的出現,像蝴蝶一般輕盈地隱去,最終像無法度過冬天的蝴蝶一般命中註定的消失了。她的心沒有人能真正讀懂,木月沒有,渡邊沒有,玲子沒有,甚至直子自己也沒有。她在喧囂的塵世中寂寞地煽動翅膀,陪伴她的始終只有寂寞。

“死的人就一直死了,可我們以後還要活下去”,只是對於孤獨者來說,失去了參照的生命無所適從,一切都只能在迷失中掙扎,從而導致了一切都只能聽任命運浪潮席捲的結局。無論時光如何流逝,每個人都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即使刻骨銘心的愛情也無法將他們從孤獨中救贖。

重讀《挪威的森林》,相比於數年前的自己,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是一本區別於以往的、模糊的、思想深邃的書。我相信,若再經過十幾年的生活歷練,再次重新翻看此書的時候,一定會有更澎湃的感受。

關於最新精選《挪威的森林》讀後感範文

這是一本很封閉的書,沒有過多的去敘寫那個時代的背景,而且,我對於日本的文化和歷史又知之甚少,這就是我擔心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一個原因。我所說的封閉只是一個外界環境的封閉,而決非作品中典型人物心理上的封閉,相反,對人物的刻畫上,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力,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震撼力,因為曾有人對我描述說這本書很黃,我感覺這失之偏頗,它更多的給我了心理上的震撼。這震撼很強烈,而且是全方位的強烈。

愛情、友情和性交織在一起,融洽、衝突、此起彼伏。從誕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充斥著憂鬱、痛苦的掙扎和無所畏懼的解脫,畸形的性接觸和近於病態的心理。抽象而出的一個個不正常的人,不正常的心理,把活的部分拖進死亡,又把死亡拖進活的部分,終於是從不成熟走向成熟。

你愛不愛我?這不再是可以簡單作答的問題。女人往往會把愛和性攪和在一塊兒,男人卻會毫不猶豫的把他們分得很開。所以渡邊不止一次的把愛的程度描寫成象在春天的絨綠裡和可愛的小熊打滾,很純真浪漫的情愫。男人對於性的態度和女人往往大相徑庭,永澤可以藉以消遣,甚至近於病態的追求,渡邊也一樣,只不過他把性分的細化了,有愛的性和無愛的性,有性的愛和無性的愛,甚至更加可以細化到友情。

所以在文章開始處的伏筆更有意思,直子講的那草皮掩過的讓人毛骨悚然的井,男人會小心翼翼的去提防,而女人,包括直子,因為不怕,或者那怕只是潛意識的怕,所以終於掉進去,是偶然之中的必然。愛,走的太近,付出的太全部,就可能變成相互的傷害。這些與性無關。玲子擁有的僅僅是友情和性,所以有一份不完整的幸福。另外,玲子又是超凡脫俗的女性,她可以把性從愛中解脫出來,坦然面對美好的生活,這區別於一般,顯得很不容易。

談及作品中悲劇性的人物,直子和初美,雖然通往悲劇的路途,一個激騰一個平坦,但其根蒂都在於對性和愛有太完美的憧憬,想得到的完美又不可能,終於導致悲劇。而綠子則很幸運的擁有確實的性和允諾的愛,更加堅強和果敢的性格給她帶來了看似較完美的結局。有更多的時候,幸福要依靠自己去爭取。

總的看來,這是一本區別於以往的更模糊,其實包含更加深邃思想的書。現在是一定不能完全體會作者思想的,因為年輕,或許,再經過十幾年的生活煉勵,重讀到這本書,重見到這篇文稿的時候,我會有更澎湃的感受。

關於最新精選《挪威的森林》讀後感範文

一種從頭至尾的安靜與祥和,我喜歡這樣的平淡,這個不應當叫做乏味,是一種生活的真正體現,其實平常的生活就是這樣,沒有太多波瀾,很平靜的。對於寫作的手法,我一直強調,我很喜歡村上的文字,或者說是林少華先生的翻譯,有一種阡陌的詩意,感覺似曾相識,又感覺似乎有些陌生,骨子裡還有一點吊兒郎當,一副玩世不恭的氣息。讀過所有村上的文字,就是隻有《挪威的森林》才最具有生活的味道,其中瀰漫著我們日常的縮影,感覺在文字中可以找到自己,可以感受自己的過去和現在,乃至未來。

對於渡邊君來說,直子就是回憶,綠子就是現實,而玲子就是一閃而過但是不容易忘記的短暫停留。如同現實的生活,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遇見一些人一些事情,然後開始在腦海裡慢慢劃分他們的類別,經過時間的洗禮我們知道他們的重要性,並且深刻的認識他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其實,很多時候這三者是矛盾的,因為如果說不能將三者融為一體,那麼只能選擇其一,在已經過去的歲月裡,似乎已經不能把握過往,短暫停留是因為不能留的住,那麼現實呢,是否還有可能不再成為回憶?今日聽到如此一句,對於遙遠的事情我們應該樂觀,對於眼前的現實我們應該悲觀。如此一個對於我來說的大人物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突然覺得一直還真的有人站在我一遍,因為我是一直這樣做,也是這樣想的。生活中的問題如同牛毛,而很多卻是需要超越自己現時的極限才能完成的,有時候悲觀一點有什麼不對呢?

渡邊對於直子的回憶是痛苦的,記得以前曾經提及過,對於過往的回憶,無非有三種:

第一,對於美好事物的回憶,因為美好,希望經常回味,從中能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第二,因為過往中有著經驗可以琢磨,需要時常回顧,需求更多的真知;

第三,過往中有莫名的苦痛經歷,棄之不捨,但是回憶起來又有點隱隱作痛。然而很多人還是不斷的回憶,無論得到的是什麼,只是不斷地回憶。

記得第一次看村上的《挪威的森林》的時候,心中有一種強烈的刺痛和不安,不曾想到有一個人,一個我對於他來說如此陌生的人能如此精確的描繪出我當時的生活和心理,隨即放下書,不願意去可以用別人的故事來詮釋自己似曾相識的生活。時間畢竟會洗滌一切,讓很多的過往變得已經沒有印記,當我第二遍、第三遍乃至更多遍的領會村上文字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是發掘文字中更深層次的意境和寫作的風格。生活就是這樣,我們有了新的目標,我們心中依然有著年少時純潔的夢想,不會因為一些什麼別的而做過多的停留。

現在的我,更多的喜歡文字的風格和意境,另一個就是富有哲理的對白。村上文字裡的對白,簡短、有力,並且還有一絲玩世不恭的冷漠。有時候人與人的交流和溝通是需要一點技巧的,或者說對於某些人不要那麼的一本正經,運用一點小聰明,用一點吊兒郎當自然和達到更好的效果。對於哲理性的對白,我一直很喜歡,有一種迂腐但不失高雅的味道。村上的哲理在於不是應用別人的話語,而是喜歡用歌曲的名稱開始對白,然後越來越多的文字描述,使得整個篇幅開始活靈活現,富有哲理,其中的文字都是他親手製造,無需引用他人的。

最喜歡的是《森林》的開始和結尾,很有詩意,很有一種讓人神傷的感覺。對於最後渡邊仰天長嘆,我自己到底在哪裡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捫心自問,曾經的有一段時間,我們自己似乎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對於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存在於成年和孩子之間,似乎很多時候永遠的長不大一樣,所以對待生活對待人和事物有一種依賴感,還有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態,難免迷失自己,找不到前進的路。

《森林》對於我來說是一部徹底反映現實生活,現實社會的文字作品,從中可以瞭解生活的細節,人生的起伏。最重要的是活著,真實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活著,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更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