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心理課程的心得6篇

出色的語言表達是寫心得體會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優質的心得體會是可以幫助我們總結過去的經驗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心理課程的心得6篇,供大家參考。

心理課程的心得6篇

心理課程的心得篇1

x月至x月我幸參加了延邊州班主任遠端培訓,通過二個多月的網路培訓,我學到了許多班級管理方面的知識,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學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專題後,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現今的學校裡,如何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心理健康的內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著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繞著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為為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學生中間,或者指某個個體中間,對自己或者對自我一種積極的肯定的評價,體驗或態度。老師們都很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因為學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為自強、自立、自信的年輕一代,因此自尊的問題最重要。

三、正確區分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

一般來說,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為三種:正常狀態、不平衡狀態與亞健康狀態,與這三種心態相應,其社會行為方向也表現出十分重要的特點。

在沒有較大困擾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處於正常狀態之中。這種狀態之下,學生的行為基本上預期價值觀體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徵相一致,是一種健康或者優秀的狀態。

第二種狀態是不平衡狀態。一旦發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情緒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足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這裡指學生處於挫折、焦慮、壓抑、恐懼、擔憂、矛盾等狀態。一般來說,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地經歷各種不平衡狀態,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的面對不平衡狀態才會帶來發展或者成長的契機。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不斷打破物件的平衡,促進其發展。對不平衡狀態的外在或內在的非建設性或傷害性處理,才會導致所謂的“病態、變態、或偏差”。

異常行為是學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一種偶發性行為,這種行為在學生正常狀態下是不會發生的,它與常態行為不同,可以稱為“偏態行為”。班主任如果能及時鑑別學生的行為,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擺脫心理的危機狀態,回覆到正常狀態,那麼,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為、不道德行為以及意外事件就會大大減少。

第三種狀態是不健康狀態,當學生處於不健康狀態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生不適應行為,包括反社會行為和異常行為。所謂“非線性”地發生,是指這些行為的發生常常是沒有明確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關係,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國小生突然害怕方格或類似方格的所有物體,這是一種異常行為,包括他自己在內,誰也弄不清他為什麼會怕方格。正是由於這種非線性的特點,我們對其不適應行為的產生就無法預測。學生在心理不健康狀態下所發生的反社會行為或異常行為既沒有直接的原因,也沒有明確的行為動機。因此,談不上是其價值觀、道德水準或人格特點的必然產物。這類行為我們稱之為“變態行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不適應行為的發生有不同的特點,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看到廣大學生的兩個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學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學生由於學業、生活、環境的壓力產生暫時的心理不適,他們要求給予指導,以幫助他們正確應對遇到的問題。對於班主任,在面對學生髮展中所出現的心理偏差,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而針對極個別的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則要能夠及時甄別,並積極尋求專門機構予以解決。

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二)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心理課程的心得篇2

公選課的選課可謂用“廝殺”二字來形容,而我比較幸運地選到了陳錫林老師的生理心理課為公選課。記得第一次走進教室,陳老師播放著《you raise me up》這首很勵志很溫馨的音樂,突然覺得這門公選課是那麼溫暖,這是很久違的感覺。

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在陳老師的課堂上,我們不僅學到了有用的有關身體,心理健康的知識,還學到了好多比如為人處事,積極心態這些原本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記得有一次聽陳老師的課有很捨不得下課的感覺,陳老師在告訴我們男生該怎樣對女生,女生怎麼好好做好自己。頓時我感到這才是真正的大學,像這樣把我們當孩子看,能耐心教給我們這些道理的老師在大學真的很少,所以才那麼珍貴。

如果說第一堂課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個不同學院,年級的同學的相互介紹,前後桌握手,課堂瞬間溫暖,那麼最後一堂課上讓我們最難忘記的就是陳老師告訴我們的“成熟--成熟和年齡無關和大學無關,是一個人對所經歷的事情的感受感知”。

記得聽過一句話"成熟不是變老,而是淚在打轉還能微笑。"作為一個大學生,在面對自己的學業,自己的愛情,沒有成熟的心態是不行的。人總是要長大,不可抗拒,總有一天不得不自己獨立,而在走入社會之前,必須經歷這一個心理上的蛻變。成熟不等於變得現實,而是學會用一種客觀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去看待發生在周圍的事情,只有這樣自己才會有自己的想法,才會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人格而不至於一直在追求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

老師說“大學聯考後的孩子眼睛裡會有一層看不見的成熟,叫惆悵。”雖然很不願意那麼愛鬧愛玩的自己在慢慢變得成熟,變得理智,但還是要學會長大。成熟是要付出代價的,總要失去一些自己怎麼也不願失去的獲得一些自己也很意外的事情才會懂得。成熟了就不能一直那麼天真,總該靜下來好好想想。但相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成熟有代價,更有收穫。還是那句話,成熟不是變老,而是在看清問題之後還能繼續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用常規來限制自己。

上完公選課,印象很深刻的還有陳老師積極坦然的人生態度,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謝謝陳老師,讓我們一起在蘇大進步。

心理課程的心得篇3

20xx年5月15日到17日,我很有幸參加了《實驗心理學》國家精品課程的高校師資培訓,聽實驗心理學界專家郭秀豔教授的講授,感觸很深,收穫頗豐。郭教授及其團隊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以及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我啟發很大。雖然還沒有系統的講授過《實驗心理學》這門課,但是通過這短暫的三天的學習,使我對精品課程的建設有了更具體的、感性的認識,開闊了視野,對研究性教學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同時網培中心精心組織的討論交流活動也使我受益匪淺,通過交流使我瞭解到各高校實驗心理學開設以及教學情況,學到了很多成功的教學案例和寶貴的教學經驗。下面結合我在高校的教學工作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精品課程的建設是一項“立體工程”。

通過郭教授的介紹我深深體會到,精品課程的建設不僅僅是編好一部教材、上好幾節課、做好幾個實驗,它是一項系統、立體工程,需要教學團隊長期不懈的努力,它包括課程特色、隊伍建設、教材編寫、教案、輔助資料、教學錄影等諸方面的要素,而重要的是要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較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先進的教學理念是課程建設的靈魂,這是課程建設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有一個教學團隊,現代社會任何成功都不是靠個人單打獨鬥的,而是靠一個團隊的力量,必須要依靠團隊成員的集體智慧,發揮各自的特長,共同努力實現目標。比如《實驗心理學》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就具有一支知識、年齡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每個人的分工有所不同,發揮自己的特長,如課程負責人是楊治良教授,郭秀豔教授、莊錦英副教授和葉斌副教授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中青年教師,是課程的主講教師;李林則是基本理論功底紮實的新生代年輕教學人員,課程組還聘請了黃希庭教授、遊旭群教授作為教學顧問。課後輔導工作由郝興昌博士與唐菁華博士負責,課後輔導工作,一方面減輕了骨幹教授的教學負擔,另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教學輔導條件。實驗指導工作由王新法老師與朱磊博士負責。對學生實驗的指導工作,十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實驗心理學的教學須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能力。

“實驗心理學”一直是公認的“難講”課程,對學生而言,“實驗心理學”是他們頭痛的一門專業課,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畏懼和厭煩心理;對老師而言,“實驗心理學”是學生不愛聽的枯燥的一門課,因此,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授課教師和學生。通過郭教授的講授以及朱磊老師的實驗示範課,通過與同行教師們的交流,我發現“實驗心理學”並不是難在課程教學內容,而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郭教授的教學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她把教師課堂講授與指導相結合,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對學生髮現的問題不直接給以答案,而是積極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做實驗,自己分析調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以及培養學生學習和鑽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創新精神。她的教學實踐也表明,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對問題、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歸納、整理和分析,並運用學習的知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對提高“實驗心理學”教與學的效果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作為實驗心理學的老師應著重培養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並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實驗教學應將計算機實驗與儀器實驗相結合。

心理學實驗計算機化已經成為心理學實驗教學的發展趨勢,比如傳統心理物理學方法(具體包括最小變化法、恆定刺激法、平均差誤法、等級排列法和對偶比較法),訊號檢測論(包括有無法、迫選法和評價法),反應時方法(包括簡單反應時、選擇反應時和辨別反應時),資訊加工實驗(包括刺激編碼方式、資訊加工模式、句子理解、記憶搜尋方式、表象旋轉、刺激的聽覺編碼和視覺編碼等方面的實驗),學習和記憶方面的實驗(包括學習遷移、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系列位置效應、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記憶的保持和遺忘規律等方面的實驗都可以通過計算機完成。這就對實驗心理學的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提高了實驗老師設計實驗的靈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最後,衷心感謝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路培訓中心為我們提供學習機會,感謝郭秀豔教授以及朱磊老師的講授,感謝網路培訓中心的工作人員。

心理課程的心得篇4

通過心理學的學習我對自己主觀的心理世界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認清了自己性格中的優點和缺陷,明瞭了自己的潛力所在,為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指明瞭方向,心理學教會我在不喪失自我的前提下,從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看待問題。心理學教給我如何適應紛繁社會,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迅速成長的技能與技巧,讓我能夠抱著一份平淡與坦誠去面對現實中的人與事。

但性格中敢為性的一面註定我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我不固守書面理論,盡力嘗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印證理論,以理論指導實踐。並能很好地做到靈活變通,在實踐中將理論提升為符合現實情景的操作xing技巧。

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展現一個了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讓我不拘泥單純的理論和盲目的實踐。

多次社會實踐經歷,如營銷策劃,車展設計,也證明和表現了我較高水準的組織策劃和溝通協調能力,顯示了相關的問題解決及管理能力。

現在我已不僅僅滿足於單純的實踐,我需要更大的展現自我的舞臺。社會為我提供了,我也清楚在這個舞臺上充滿了挑戰,但挑戰與機遇並存!

我已準備好了接受挑戰,迎接機遇!微笑面對每一天,我的前途是光明的!

在校兩年來,學習上我嚴格要求自己,注意抓重點和老師講課的筆記,認真聽課及回答老師提問的問題,積極思維,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強,學習成績優良。在班上學習態度很端正,得到了好幾門功課的老師表揚!

我遵紀守法,尊敬師長,熱心助人,與同學相處融洽。我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努力為班為校做好事。作為一名團員,我思想進步,遵守社會公德,積極投身實踐,關心國家大事。在團組織的領導下,力求更好地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 性格活潑開朗的我積極參加各種有益活動。

三年的`中專生活,使我增長了知識,也培養了我各方面的能力,為日後我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通過將近三年的學習,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夠,具體就體現在學習上“鑽勁”不夠、“擠勁”不夠。當然,在我發現自己的不足後,我會盡力完善自我,培養吃苦精神,從而保證日後的學習成績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作為21世紀的一代,我們即將告別學生時代的酸甜苦辣,邁入社會去尋找另一片更加廣闊的天空。在這最後的社會生活裡,我將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學習成績,為幾年來的中學生活劃上完美的句號,也以此為人生篇章中光輝的一頁。

心理課程的心得篇5

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成功與否,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幾點心得: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於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髮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國小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國小生很少易發生心理行為偏差。近年來,國小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於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群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全他們的人格。

二、抓學科滲透,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髮展的過程。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認真上好每一節心理健康課。

三、從細處著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我努力時刻做到以身示範,通過開展健康教育講座、主題隊徽等活動,能夠明顯感覺到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優化

四、抓家庭教育,引導學生家長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於學生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係,感情和道德上的內在聯絡,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在發現學生心理有缺陷時及時與家長聯絡做到及時矯正,並在學校上對家長開展如何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引導家長科學地教育孩子,從而培養孩子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和自制力,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總之,要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學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好心理知識,遵循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教育規律,探索學生的心理髮展,總結心理教育的經驗,與家庭、社會緊密聯絡,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課程的心得篇6

一、對心理學工作者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思索

走入心理學這個專業領域,就象揭開蒙娜麗莎的神祕面紗。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人類對生活和科學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人類已知的領域永遠沒有未知的領域多;雖然人不能為所欲為,但我們在生活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類的潛力是無窮的,智慧的力量給了我們無窮的希望。正如恩格斯所言:“心理學是世界上最美的奇葩”。

觀察和實驗是人類認識科學的基本途徑,也是科學教學的特點。觀察實驗能使學生直觀地獲得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概括問題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學研究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愛因斯坦說: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對於實驗心理學來說,也需要學生能夠不斷髮現問題、不斷提問,這樣才能學好。加強實驗心理學的教學,通過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思維的訓練更為重要,也是提高科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作為心理學工作者,始終要本著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來工作、教學與研究。

二、關於地方師範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

地方師範院校教學受條件、師資力量等限制,在教學資源蒐集方面相對困難多些。目前實驗教學的主要資源包括:一是來自權威專家編著或翻譯的實驗心理學教材;二是來自網路教學資源,主要是“實驗心理學”國家精品課程和一些院校的精品課程;三是相關的心理學研究專著、論文等出版物等。但由於涉及到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一些精品課程的網路資源往往不能方便下載。如果國家師培中心能適當加大對精品課程資源的開放力度,我們這些地方高校的課程與教學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在地方學校,一門專業課一般由一名主講教師承擔。我以為,由一名教師主講的課程是不能建精品課的,因為無法組成課程組。雖然主講該門課程的教師只是一人,但是和我們這門課程建設有關的人員都可以成為我們課程組的成員。聽了郭秀豔教授關於課程團隊人員主要職責的介紹,我的體會是:如果我們要建好實驗心理學這門精品課程,一要加強團隊的建設,比如多交流,多聽課,以科研課題來帶動整個精品課程團隊;二、實驗心理學專業性強,需要有一批專業人才互相支撐,可以把心理學研究方法、認知心理學等課程的老師都整合進來;三、在學校引進人才時要考慮團隊建設;四、我們的老師大都孤單地做著個人專業發展,容易出現職業倦怠感,可以用企業管理中的`團隊素質拓展訓練的方法來激發一下大家的團隊意識,增進大家的凝聚力,搞搞頭腦風暴。

三、關於實驗心理學的核心——實驗設計的原理與應用

變數和實驗設計這個章節是最有實驗心理學特色的一章。實驗設計的理論講的時候不難,但真正面對一個問題進行實驗設計時,覺得無從下手,實戰更難。具體學習哪一章哪一種設計時學生都很明白,具體進行實際的操作,如學生自己進行某一項科研時、寫畢業論文進行實驗設計時總是會出現各種狀況。我們應該提倡學生在“做中學”,先模仿以往成功的實驗設計案例,逐步學會自己設計。實驗設計是較難的,受教學條件和設計能力的影響,我們一般做的是傳統實驗,驗證型較多,如何激發學生產生創造性思維與培養創新能力,最主要的是藉助設計性實驗這一環節去做文章。實驗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的參與和思考很重要,很多時候學生覺得課程太難,總覺得參與不進來,可以找到一些經典的有意思的研究主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討論題目,請學生討論和設計實驗方案。

實驗設計這一節應該與統計知識結合起來講解比較好,這對理解它們的內在聯絡很有好處,而且有利於學生論文寫作,很多學生往往做了研究後,再來找統計方法,但經常誤用。實驗心理學老師要有這個意識,把統計學的知識與應用性結合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不少學生學習知識是割裂的,機械的,缺乏分析學科內在邏輯聯絡性的意識與能力。有一個結合的方法,就是在學生做完每個實驗後,提出幾個問題,要求他們在寫實驗報告時必須通過資料的統計處理來給出結論,這樣使她們溫習、討論、練習適用統計方法。

實驗心理學的教學也可以借鑑案例教學的方法(當然是在學生對基本概念有所瞭解後),可以選一些經典的研究案例,讓學生先討論(討論的時候先不讓他們知道這是個經典的研究),然後給他們介紹研究案例,再請學生分析和評價這個研究案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概念和例項更深層次的思維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