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6篇

大家甚是喜愛哪一本書籍呢!所以在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之後,都有寫一篇讀後感的好習慣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閱。

最新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6篇

最新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1

艾德勒在美國學界和出版界都是個傳奇性的人物。範多倫是1950年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位博覽群書、才氣過人的出身書香門第的年輕教授。艾德勒在1940年出版了《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版。在1970年艾德勒找到範多倫改編《如何閱讀一本書》。這也是我現在看到的這個版本。

讀得快、讀得多就是讀得好嗎?讀得慢、讀得仔細就是讀得好嗎?

這是這本書解答的第一個問題。那就是引用了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有些書只需淺嘗輒止,有些書該囫圇吞食,還有少數的書則當細嚼慢嚥。”不管是速讀還是仔細讀,讀者要有自己的選擇。作者認為可以仔細讀的書不過一千本。另外讀得多也不見得就是讀得好,讀得越多,卻沒收穫的這種情況叫可憐。作者認為只有讀者從書中獲得了營養才算讀得好。

在這本書的作者看來閱讀分成四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基礎閱讀就相當於國小生的閱讀能力。檢視閱讀是速讀的能力,分析閱讀是指讀者能從書籍分類、書名知道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並能從大概上了解到作者的寫作思路。

主題閱讀是指讀者能用帶著共性的話題感強的問題從一本書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一個讀者要帶自己的主動性去選擇自己想讀的書。作者在這本書的最後提出不同型別的書的閱讀技巧。實用型、想象文學、故事、戲劇、詩、歷史書、科學、數學、哲學書、社會科學。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讀得多就不一定是讀得好。有些書必須要精讀,即使讀不懂,也要找到自己能找到的切入點來堅持下去愉快閱讀。

我的好朋友也跟我說有想法就要寫下來,不然就是紙上談兵。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所以我就在這的最後一段給他致謝。謝謝你哦!

最新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2

這本書實際上讀起來有些艱難,一方面是年代的原因(本書寫成於1940年代),另一方面這本就不是一個所有人都能讀懂的書。

最近一直在思考近期讀過的一本本書,大部分都應該歸為暢銷書之列,這些書讀起來很輕鬆,就像看一部肥皂劇或是綜藝節目一樣,有收穫嗎?一定有。但確實有限。而被本書所推崇的以及認真研讀的一定不是這些書。是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全神貫注細細研究的書,是經典中的經典,是可以給人啟示和提高的。

說到這裡需要提一下讀書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是娛樂,消遣?排解空虛,填滿自己?學習知識?還是解決困境迷惑?如果是前者,可以不需要閱讀如此無趣的書,但如果是後者,就需要有本書這樣的一本實用書籍做指引,因為你是有追求的。

這本書讀下來真的需要些勇氣和堅持,因為有些地方實在很無趣。但如果你需要藉由書籍提高自己,讓自己不困過,更多的瞭解這個世界,那樣的書籍可能都是這麼無趣的,但知識有時候就是這麼無趣。還是看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本書最後提供的書單以及一些實用的方法非常好。

最後借用本書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樣讀那麼多書,我就跟他們一樣愚蠢了。”所以量的積累需要質的保證,需要讓自己不因讀書讀的少而焦慮,這一點很重要。

最新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3

這本書寫的其實挺深而全面的,講述了閱讀的目的,讀書四問,閱讀的層次,閱讀方法,讀與寫。讀書四問是我們讀一本書時應該一直存在腦海中的指導思想,可以讓讀者帶著這四問來讀懂書中的內容。

我覺得在四問中,為什麼讀這本書,這個問題是最核心的,然後才是讀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對你有沒有用。用最後的應用,通過想找到應用的方法反過來指揮自己選擇書,解答為什麼選擇這本書,能讓我們讀起書來更有目的性。但不可否認的是,比如說我,讀起書來盲目的時候更多一些。只是單純的想看看這本書講了什麼,至於對我有沒有用,能為我帶來什麼這些事上,肯定會有,但我可能提前並不能想到,這種探索過程,也不失為讀書的一種樂趣。至於讀書方法,我覺得因人而異,可以去學習不同的學習方法,然後不斷改善自己的讀書方法就好了。書中所講的閱讀的層次和讀與寫部分,我覺得是屬於一種閱讀的進階層次了,這需要是擁有了讀書愛好的人,在讀過了很多書後有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實現的。我覺得我目前還達不到這種層次,讀了一本書,摘抄幾句,寫幾句感想,做個札記就是我當前的目標了。如果我能繼續的熱愛閱讀下去,讀到了下一個層次的時候,我會回來重新翻閱這本書,相信那時會有不同的感悟。

最新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4

關於書,關於讀者,書與讀者的關係,書的分類,怎樣認識、瞭解和評判一本書,各類書的閱讀方法,最主要的是閱讀的四個層次: 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作者講的非常詳細,有分析、介紹和具體步驟,內容豐富。本書是關於閱讀的藝術,是為了增強理解力而寫的。娛樂消遣式閱讀不在作者探討範圍。

這本書有點閱讀門檻,提到的各類書,如果有過接觸更利於理解作者的相關介紹和閱讀技法。而且本書涉獵的內容很難一朝一夕全部消化,更適合目前遇到哪方面問題就先在實踐中具體試試看,一步步來。以不同閱讀方法接觸不同讀物,說到底讀書是很個性化的事,閱讀方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主動閱讀,明確目標,提出問題並在閱讀過程中嘗試去回答問題,專心致志,邊讀邊思考。這本書總體在談些什麼,想辦法找出作者的想法和論點,做出自己的判斷,他說的有道理嗎?這本書和你有怎樣的關係?~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對書籍內容探索更強,收穫也更多。說到更加有效地理解掌握一本書,最好的方法是做筆記做筆記做筆記,現在越發覺得不做筆記就像沒讀過一樣。做筆記除了幫助記憶、鍛鍊表達能力,還能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保持頭腦清醒,促進主動閱讀。有時讀完一本書,我們覺得自己有被觸動到,內心有所感悟有想法,但就是說不出來寫不出來,其實這隻能說明你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而閱讀效率和理解程度&閱讀速度兩者有關,多數人是可以比目前速度再提高一些的。讀不同書用不同速度,根據書的性質和複雜程度採取不同閱讀速度。每一種書有適合的速度,太快或太慢都會影響到效率。

說了這麼多,最後只想說一句: 自己想怎麼讀就怎麼讀。

最新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5

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感覺就是一本閱讀指南,介紹怎樣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閱讀所應具備的視野。一開始作者就強調了一個觀點: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通過主動的閱讀,你會投入心思去不斷思考,這樣才會有更大的收穫。

說實話,最初是好奇的心態來讀這本書的,但是看過這本書後,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首先意識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良師的對話。一本新書彷彿就是一個陌生人,他包含學識卻不願吐露心聲,只有當你主動去開啟一本書時,才開啟了你與良師的交流之門。

閱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這本書關於閱讀者的看法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代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了一些分類,仍具有科學性,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將閱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適用於閱讀紙質書籍,對電子書、網路閱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儘管很多時間閱讀是為了放鬆或者打發時間,但我們還是應該以嚴肅的態度去面對閱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心血結晶,人生歷練,更是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著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閱讀。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當你翻開書的那一刻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涉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力。真誠閱讀一本好書,對於作者對於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讀完這本書,才明白最初的想法有多麼愚不可及,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簡單而隨便的,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有它的章法。《如何閱讀一本書》它也是一種哲學。

最新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6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合著的一本教授閱讀方法的書籍,被許多讀者奉為閱讀聖經。

本書的開篇指出了任何一種閱讀都是一種活動,因此必須要有一些主動的活力。很多人在閱讀的時候,常常沒讀多久就開始出現雙眼停滯、頭腦昏睡的狀況,這種精神不濟的狀態根本無法將閱讀進行下去。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閱讀缺乏主動性。

完全被動的閱讀只會越讀越疲憊,越讀越乏味,直至放棄閱讀。所以,預備開始閱讀的人首先要認識到的是: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情,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

既然閱讀是一種活動,那麼也必有活動的目的。閱讀的目的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為獲得資訊而讀,第二種是為求得理解而讀。

閱讀與自身知識水平相當的書,那麼閱讀的目的就只是為了獲得這本書所載錄的資訊而已。閱讀高於自身知識水平的書,並試圖讀懂讀透它,向自己現有的理解力發起挑戰,則是閱讀的另一種目的——提升理解力。

這本書所針對的讀者就是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在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的情況下,只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為止。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從粗淺的瞭解推進到深入的理解,認知自我破繭而出。

好的閱讀者應該具備敏銳的觀察力、靈敏可靠的記憶、想象的空間,以及訓練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然而並不是所有閱讀的人都擁有這些閱讀能力,但好在這些能力和技巧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而獲得的,答案和祕訣就藏在這本閱讀聖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