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 《從10的加減法引出的思考與教學反思》

《10的加減法》是國小數學中的重要內容,但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反思,探討如何更好地教授這一知識點,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 《從10的加減法引出的思考與教學反思》

第1篇

我在《10的加減法》一課的教學中,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態度和習慣,全課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引導下的積極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與有用,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下面談談我的具體的幾點體會:

(一)教學中,我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嘗試。

這節課課一開始,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我課前準備了一包彩虹糖,找兩名錶現好的學生到前面來,請一名學生把彩虹糖分給他們,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塊彩虹糖,並引導學生說出是怎麼想的。接著我讓孩子分別嘗一塊彩虹糖,提問:現在有多少塊彩虹糖?進而匯入課題。

(二)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國小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 於是我採用了“ 數學規律的情景探究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把課件作為學生學習的工具,這時,資訊科技作為了交流討論 、表達的工具。我把每種關於10的加減算式都以創設生活情景展現給學生,突破教課書上的利用點子圖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讓學生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如在講授10-1=9這一算式時,在課件的畫面上出現一棵大樹,上面有10只可愛的小鳥在嬉戲,突然一隻小鳥飛走了。這時我在讓學生充分觀察畫面後,讓他們說說發生了什麼事,並提一個數學問題,提問的學生有權利叫另一名學生回答他的問題。這樣,既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用數學的樂

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三)培養學生多元的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發展。

在教學內容中我設計了“開放題”環節——巧填數,題目是:()+()=10 10-()=()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就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利於孩子思維發散性的發展。

(四)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在課程結束之前我設計“小小神算家”這一教學環節,在課件中出現關於本課的口算

題卡,並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這既是對本節課內容的複習,同時又增強了他們的團隊精神,孩子們都躍躍欲試。

《1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 《從10的加減法引出的思考與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這個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六單元的內容。聽課後,我有以下收穫:

1、由於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和好動,喜歡做遊戲,因此,吳志強老師在教學 “10的加減法”時,設計了一些遊戲活動:對數遊戲、破譯密碼、找朋友等等。通過遊戲活動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知識的學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進行。

2、注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時候,如果學生表達不清楚或不完整時,老師要求同學們對的發言進行整理,讓學生最終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說下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表達思路,對於學生日後的對數學的發展完成更的橋樑作用。

3、在練習環節設計中,體現練習的層次性和嚴謹性。練習由易到難,形式多樣,為學生的生成更好參與機會。

吳老師在教學減法時,缺乏說理,應留些時間讓學生都說一下減法的來由,加強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

總之,吳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他對教材的能深入鑽研教材,把握前後知識的銜接十分到位,課上隨機應變的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還較強,在數學問題設計方面嚴謹,能給學生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時間來參與學習。

本課課本內容比較簡單,在教學設計上根據課本要求,兩個課時足以完成。但是,作為《旅遊地理》作為專業基礎課,是學生將來的專業學習基礎,在內容上要更貼近學生。可以多找一些相關的視訊和圖片,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上來,而不是老師自己在講。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多用互動教學法。在課堂講授中穿插組織一些課堂活動,變換角色,讓學生當主角,來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讓學生先收集資料,自己總結出課程內容的教學內容;在展示旅遊圖片或旅遊音像資料時,讓學生開展講解競賽等。

第3篇

據我課前瞭解,我兩個班的學生大都已經學會了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也會根據具體情境正確地選擇加減法(熟練程度有差異),但是對?為什麼用加法計算??得數‘5’是怎麼來的?之類的問題講不出所以然。

10以內的加減法?教材安排了13課時。剛入學的孩子上課習慣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讓一年級的新生投入到數學活動中的關鍵是調動起他們的興趣,創造一個學生樂於參與的活動情境。我利用坐火車旅遊形式,將練習題串在一起,變枯燥的練習為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在練習中,通過用手指表示得數,將式子列在自己的紙板上,小組交流,搶答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都得到需要的數學知識。習題的內容上選擇有生活味的、學生熟悉的情景,可大大提高他們的興趣。比如點點人數,看看動物園,數數小蜜蜂,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注意,去思考,從而讓學生親近數學,喜歡數學,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用數學?過程的指導,讓他們明確大括號和問題所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1.對於大括號的作用的很好體現。在引入大括號時我用課件演示出大括號,讓大家體會大括號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起來,讓學生用手勢來演示,再讓學生來說說你覺得大括號有什麼作用,突出大括號的作用,體會大括號的意義。

2.在對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對比中,我逐個出示,練習,再讓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組題目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讓他們自己發現其中的不同,再通過他們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情況下用加,什麼情況下用減,教師這時做一個總結,這樣教學效果較好。

3.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一組生活中表示數量是8和9的資料,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活動,親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數和序數含義,同時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已經掌握了數數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學主題圖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找出數量是8、9的物體,並說明數量是8的物體用數字8來表示,數量是9的物體用數字9來表示,學生不僅初步瞭解了數字8、9的形成過程,而切培養了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大小,已經掌握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7、8、9的大小時,我沒有講怎樣進行比較,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直接用?>、

第4篇

20xx年的聖誕,作為職初教師的我有幸參加了本區的國小數學職初教師課堂教學研修活動,聽了三堂精彩的數學課,很感謝這三位老師在聖誕這一天送給我們珍貴的“聖誕禮物”。

雨外小的兩位美女老師上的都是珠心算課:《破5減》和《滿5加》,一堂珠心算新授課,一堂珠心算練習課。第一次瞭解珠心算也就是不久前在南京實驗學校田莉老師的展示課上,那一次真的被孩子們撥珠的陣勢所驚歎!課堂上算珠撥出的噼裡啪啦的響聲,很是悅耳。由於第一次接觸當時對於隔檔撥、空撥、想撥、看撥之類的大腦裡只是泛泛存在,那次聽完課回來我就立刻在網上搜索了關於珠心算的相關資料。比起展示課,於老師和陳老師的`珠心算課更讓我看清了如何撥珠,和孩子們一起我學習了滿5加時要加幾下補、減4要“去5上1”。

三節課中,朱老師的《10以內加減法複習》這節課最令我感染,朱老師臨危不亂的淡定、課堂上引人入勝的故事、豐富多彩的練習……現在想想感觸還是很深,感覺自己也像是數字王國裡的一員,也想通過練習得到火種來解凍自己的國家。這堂課的可惜之處是課件出了問題,但是朱老師生動的描述和豐富的表情,也給我們呈現了課件裡要呈現的美麗的故事情境,彌補了遺憾。上課之前,“課件不能用了”,朱老師並沒有講這句話直接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們想辦法怎樣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既拉近了和孩子們的距離,也在潛力默化中讓孩子們接受朱老師的辦法。這種臨危不亂的淡定,堪稱一種境界。

朱老師將這堂複習課改編成一個唯美的故事:數字王國裡住著國王數爸爸和一群數寶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數字王國被凍住了,我們需要幫忙收集火種解救王國……之後的每一題都是以闖關收集火種方式練習,設計巧妙,學生興趣極高,都在努力地尋找和收集火種。從認識0-10 ,到從這些數中選出3個數來寫四道算式,再到看圖列式、1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題……朱老師的設計很緊湊,過渡得非常自然。印象較深的是求加法中的未知數這一練習,朱老師引導孩子們想象加法算式就是收集火種途中的石子路,括號裡的未知數就是需要我們去搬的石子,只有搬來了石子才能過河收集到河對岸的兩枚火種,這是多麼有趣的設計!這正抓住了一年級小朋友的興趣所在,比起生硬的讓學生直接解決問題,我想我是小朋友我也非常喜歡也很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收集到火種。如果我們每堂課能有這樣有趣的設計,那又何愁孩子不喜歡數學課呢!

朱老師的這堂課之所以這麼成功,我想最多的是離不開自己的努力,我相信朱老師也是在認認真真上好每堂課中磨練出來的。我深知自己離朱老師還差的很遠,自己需要努力的還很多,在以後我會多多研讀教材和教法,多多學習新的教學技巧;多多閱讀教學相關書籍,增強自己的數學教學知識儲備量;多多思考,創設更多有趣的課堂情境;多多反思自己的教學。

作為職初教師,未來的教師生涯之路還很長很長,我想我會一直在路上,在發現的路上,在學習的路上,在反思的路上,一直在努力!

第5篇

關鍵詞:1.自主探究。2.形與數的結合。3.會用數字符號解讀身邊的事物。

根據學生已有的8和9的.加減法經驗,我提出三個問題:1.)將小棒自由的分成兩堆,並根據小棒圖說出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2.)你是怎樣將兩堆小棒寫成算式的。3.)觀察減法算式,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1.學生開始了第一次獨立的和同桌動手,思考問題動手體會到小棒與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絡,提高學生將小棒抽象成數字,將事物抽象成數學符號,融入到數字與生活中,初步體驗提高思考能力。

2.學會了觀察,觀察發現兩個加數交換位置結果不變,體會到減法的含義,減去一部分,等於另一部分,會用分與合計算減法。

3.初步體驗合作需要動手,動腦,更需要理解老師的要求,在失敗中知道合作的難度,在成功中體驗想成功就要按老師要求一步步完成才是智慧的表現。

1.為了培養孩子的動手合作能力,耽誤了大量時間,練習少了,時間分配不均勻我。

2.課內拓展沒有進行,加強課內知識點拓展有待重視。

2.注重挖掘教材隱含的知識能力。培養拓寬學生視野,學到有用的數學。

第6篇

我在《10的加減法》一課的教學中,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態度和習慣,全課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引導下的積極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與有用,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導思,探究新知,歸納總結,拓展練習四個環節為學生營造輕鬆自主的學習氛圍。從學生喜歡的遊戲入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集體交流積極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之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知識的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後還能注意到理論聯絡實際,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當中。

我順利地實施了自己的教學設計,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能夠做到看一幅圖列出四個算式。並能夠較熟練地口算10的加減法。

1.本節課上,在看圖列式的環節中,學生已會看圖列式,我卻讓學生自己用小棍擺,再說說,浪費了時間。

2.拓展練習的設計還可以更加有層次有深度,有針對性的使學生學習更加紮實鞏固。

3.教師的教學語言,尤其是激勵學生的語言還可豐富些,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加強備課環節。認真研讀教材教參,多向同組教師請教,正確把握知識的重難點。使教學環節更加合理。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上課時認真關注學生的反應,隨時進行調整教學狀態,使其更加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講多練。

第7篇

(2)數序,知道幾添上1是幾,明確它在數中的位置,會辨別前後。

(4)明確序數意義,會區分幾個和第幾,一般與左右的問題相結合。

(5)能正確、規範地書寫。以後碰到這樣的教學就不再作具體說明了。

一是看圖列四道算式(即一圖四式),兩道加法兩道減法。

這型別的題目要明確圖中的3個數,左邊一部分、右邊一部分、還有全部。在列算式時,要把左邊的加上右邊的,右邊的加上左邊的;用總數(全部)減去左邊的,用總數(全部)減去右邊的。經過一週的練習,孩子基本已經能正確完成了。不過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容易在減法上出錯。主要是把左右兩邊的數相減了。舉個例子:3+4=7、4+3=7,另外兩道減法算式應該為7-4=3、7-3=4。有的孩子則寫成了4-3=1。

二是用數學,這種題我在上次曾做過詳細的介紹,下面我主要講一下孩子易錯的地方這兩種題型的題目。看到題目,一般我都會引領著孩子們對圖意進行分析,如果問號在大括號的下面,就是求的全部(即總數)有多少,需要用加法;如果問號在大括號的上面,就是求的一部分,需要用總數減去已經知道的那部分(即不帶問號的`數)。目前減法出錯最多,主要是孩子所寫的減數不對,往往都減去問號代表的數,而問號所表示的應該是要計算出來的。這樣的情況在每年的一年級孩子身上都會大量出現,使我們非常重視的問題。在和一位家長朋友聊天過程中,發現讓孩子把問號所表示的圖用手捂上這個方法很不錯,我在班裡也會慢慢的推廣這種辦法。一旦用手捂上了圖,孩子就不太會減錯了。這兩部分都是最終考試必考的重點題型,我們會繼續加強練習。

為了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我把每天5分鐘口算練習改為了每天十分鐘(可分兩次完成),需要家長簽上名字,並說下孩子的口算情況。請家長給孩子準備好自制的口算卡片,(內容要全,以10以內的加減法為主。您如果覺得孩子掌握的比較好了,可以適當的提高難度,擴大範圍到20以內)。下週,我們將學習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課本第72~77頁)。再次感謝您對我工作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