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惡童觀後感5篇 惡童:撕心裂肺的無助與成長

《惡童觀後感》是一部以社會現象為背景的紀實性紀錄片,引人深思。影片通過深入觀察和記錄,展現出一些惡劣行為背後的根源和影響,從而引起了觀眾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本文將深入剖析該片的思想內涵和藝術表達,為讀者提供一個透視現實社會展開思考的機會。

惡童觀後感5篇 惡童:撕心裂肺的無助與成長

第1篇

看畢,午夜剛至,走出戲院,滿肚子裝的是長春系列甜到倒胃的爆米,滿腦子塞的則是種種比對原作與電影異同的細節,反倒對螢幕中單純的惡童形象愈顯模糊。

基於對原作小說有超過十年以上的震撼回憶,我姑且算是自以為老屁股的屁孩粉絲吧。看電影的《惡童日記》,總會拋不開小說的《惡童三部曲》,用愈顯刁鑽的品法去讀去看電影的種種呈現。

對於導演 jános szász對小說節奏的取捨,我是不大能苟同的。請得到原作的改編權(本作同時也兼具紀唸作者過世的意義),不一定能拍得出原作的每份情。

電影有電影的三幕劇節奏,對改編物的剪裁無可厚非;節奏的公式本身並不決定影片高下,它只是讓觀眾比較容易進入電影的一種系統。小說原作本身的題材相當上好,但如何用一百二十分鐘的影像去呈現,就會透露出電影工作者的觀點取向,無可避免。

當然誰都知道「去蕪存菁」的道理。只是甚麼部分該是「蕪」?甚麼部分該是「菁」?而「去」的捨失,「存」的求得,又是基於現實的時間考量亦或觀點的統整?這些細節,比知道去蕪存菁本身要容易讓人切身去想去賞。

一言以蔽之《惡童日記》,就是樁童言童語的戰爭眾生相。

在匈牙利前後遭遇德俄佔領的時期,兩個來外婆家逃難的雙胞胎,一面收著遠地母親的信件,一面觀察戰爭下的村落,並逐漸眼變出了極為有意思的行為模式,逐漸成了不介意說謊與傷人的「惡童」。

當戰爭結束,父母與雙胞胎重逢時,惡童與價值觀正常的雙親,已經出現了強烈的對比,分隔兩者的那層代溝,就是戰爭在匈牙利劃下的,另一道無形的佔領線。

?惡童》小說的文字是童言童語的,因為文字上假設這是篇寫給孩子的日紀。給孩子看,並不等於騙小孩,我認為小說的文字之所以這麼成功,也就是作者把握了這最關鍵的分界,這並非是一個單純以下看上的黑色童話,而是比黑色更汙濁的髒灰,讓孩子也浸淫在人性負面的醬缸中,逐漸主動得去互動,去接受,最後攪和在一起。

善與惡的二分法,在孩子與大人的標地中徹底被顛覆,且同化在一起,成了別於黑與白的灰色地帶。透過日紀這種筆法,去說一個老調卻殘酷的灰色時代,這是《惡童日記》對話的神品,也是最出色之處。

電影開頭加入了一段原創的劇情,雙胞胎在老家尚未離開前,從父親手上收下空白的一本日記,要雙胞胎把自己在逃難時期的遭遇一一紀錄,以待未來能在戰爭結束後回憶。

這改編,當然是為了讓「視覺」介入故事,好發揮的媒介。電影中的日記不限文字,也能用昆蟲標本與手繪圖案等等方式,呈現雙胞胎面對飢餓或納粹入侵時,以最純粹的方式去傳達他們的心情。

這樣的改編能不能盡如人意?我沒有甚麼想法,因為這純粹是出於兩種藝術媒介轉換上必然的衝突,所想到的改編之道。

電影語言依靠鏡頭,小說語言仰賴文字,當一本刻意玩弄無所不在的文字敘述體「日紀」建構劇情的骨架要改成鏡頭下被觀看被聽取的戲劇,勢必要有視聽覺的介入。

在原作中匆促出場的配角刪剪到僅僅與主角有正面接觸的幾個方有登場。猶太教父跟教會修女的戲份則意外的大增,原作中只是象徵戀童的修女,在電影中增添了她反猶太的強烈傾向,因此被惡童報復,以麵粉炸彈活活毀容。這段演出未免過了頭,讓雙胞胎的惡意變得具體有了恨某個個體(奶奶除外)的方向。因為這件事,惡童被警長逮上門,狠狠教訓了一番,這場酷刑戲包含了雙胞胎心靈深處最難面對的分離焦慮,還有德國軍官在匈牙利的惡霸,至關劇情重要,但也還是有過頭呈現的觀點。此處約是電影中段,是改編幅度最大的一段,前後倒是與原作接軌,正好是惡童從天真變成純灰的轉折面。

被軍人輪暴至死,是不是被視為劇情的禁忌?不得而知。在少女小兔子的結局上,電影非常隱晦,甚至沒有暗示是輪暴還是過失殺人。看電影,再回頭把小說重讀,對作者安排小兔子這麼一個啟智兒四處丟晃的定位認識的比當年清楚了許多。小兔子就是有別於低齡的惡童們,將性話題呈現而出的象徵者。修女雖然也反應過她戀童還替小孩_的惡行,但卻不如無職又弱智,毫無保護自己能力的如此妙齡少女,要更能刺激加害者的惡質想法。所以小兔子必須存在於小說中,僅管她總會讓人看到性難堪的面向。電影去掉了性的終極罪惡「輪暴」,也等於割去了小兔子登臺大半的意義。有意乎?應該吧,因為小兔子在電影中好像也不是弱智的設定了,自然在力道上也遠弱於小說的楚楚可憐。

前前後後,我大概料想得到,導編想將整部電影的焦點放在兩位主角身上。經過這樣刪剪,劇情的眾生相性質被大大消弱,餘下最多也至深的,是惡童為惡多端的過程,以及最後的人倫慘劇:他們出賣了雙親,以求存活。

在活下去面前,人能拋棄甚麼?惡童的選擇,或許也解答了這個底線。

結局中,一個惡童逃出了匈牙利國界,抵達另一面的國度。但他有沒有逃出寄宿在匈牙利上的灰色道德地帶呢?沒人能回答。

在我讀來,《惡童日記》雖看似傳記體,卻更多包涵的視整個匈牙利的影射縮影。惡童雖惡,是甚麼致使了兩個十歲孩子,變成敢偷敢打敢殺人的惡魔?這罪惡的溫床,其實就是由這些配角的點滴行為建構出的氛圍。少了這些配角,惡童之所以惡的理由,就失於小說的細膩,略顯粗糙。

就像前文提及,電影有電影的三幕劇節奏,對改編物的剪裁無可厚非;節奏的公式本身並不決定影片高下,它只是讓觀眾比較容易進入電影的一種系統。

這仍是個有將道德灰暗地帶呈現而出的精彩故事。只是這筆精彩該歸於導演的取材得宜?還是作者先天給了太好的素材?就較以爭議了。

我覺得導演應該是很熟悉原作,而且是對三部曲連續下來的敘事陷阱瞭然於心,因為細節太刻意了。

仔細看全片,雙胞胎的出入,都只有「一個人」代表發言,在兩人齊聚的畫面中,也時不時讓構圖形成一前一後,一光一影的形式。這很重要嗎?是的,因為雙胞胎的身分,在小說第二集《二人證據》,續集《第三謊言》中,都讓作者玩出了個任人解讀的敘事翻案,在此不暴雷。而電影《惡童日記》在取鏡上給瞭如此寬大的空間,不讓我聯想到續集的拍攝可能,實不可能。這又是導演精熟原作,最後選擇了某種觀點的隱藏彩蛋。

惡童觀後感5篇 惡童:撕心裂肺的無助與成長 第2張

第2篇

現在是23:05分,我看完了《惡童日記》 它是我看過的最殘忍的最冷冽的電影之一電影講述的是戰爭背景下一對雙胞胎的見習。在外婆家躲避戰爭,在那個小鎮,他們真正學習的東西。他們將一切一切都記錄在日記中,那是一家團聚時父親給他們的。他們聽母親的話,不放棄看書學習文字朗誦記憶,但同時他們為了忍受外婆的辱罵暴打鎮上人的暴打,他們互相毆打辱罵對方,學習忍耐。他們看過《十誡》,可還是知道這個世界無人不殺生,他們以昆蟲練習,並將屍體排列。 他們害怕自己像逃兵那樣被餓死,練習絕食。他們得知鄰居家女兒為了一口食物不惜被牧師性騷擾,他們敲詐了牧師。 他們知道要冷漠殘酷,將母親寄來的信件全部燒掉,逼自己忘掉那些溫情的話語。學習到的東西有了用途。 他們以為給他洗澡食物的女僕是個好人,實際上她只是利用他們的身體滿足自己的慾望。她甚至揭發害死了好心的鞋匠。雙胞胎最終使得女僕被炸死。鄰居家的女兒甘願被蘇聯紅軍強姦,最後死於此,鄰居那個又聾又啞的女人根本不聾不啞只是裝瘋賣傻躲避戰爭,在她的徵求下,雙胞胎放火燒了他們。母親回來了,帶著他們同母異父的妹妹,可母親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他們不願跟現在的母親的走,糾纏之際,母親與妹妹被落下的雷炸死。外婆連夜埋了她們,也導致自己年邁的身體中風,她囑託雙胞胎在她下次中風時給她在牛奶裡放老鼠藥,她想死的體面。雙胞胎為她淨身,下葬。電影在這樣的故事中一幀一幀的放著,色調從一而終的陰沉壓的人難受,終於到了結局。父親來找他們,他被拘禁多年,想帶雙胞胎走,遠離這裡。他寧願死也不願待在這裡。可是出了邊界是一大片雷區,過了雷區才算過了這裡。雙胞胎答應帶他去,夜裡雙胞胎也有了自己的決定。大早上,他們在樹林一旁看著父親的行動,不出所料,父親踩雷被炸死了。他們昨晚想的是對的。 他們知道課程還沒結束,他們要學會最後一課他們觀察分析了很久,認定雷區只要邁開第一大步,接下來就沒有危險,所以父親只是他們的墊背,他們需要墊背。雙胞胎其一踩著父親的身體,邁開這步。兩人向著不同的方向奔跑。 這是他們要學會的最後一課,分開。這是一部勝於恐怖片的電影,它真正令人恐怖的在人心,在世道,在戰爭。電影以雙胞胎的口吻,以日記體的形式展開,各種殘酷暴力無情統統撲面而來,雙胞胎與各色人的相處關係都令人玩味深思。怎麼說呢,尤其當我聽說電影根據小說改編,小說中有作者親身事實的影子,我忽然心就一揪。 我要去看看惡童三部曲了。

第3篇

?惡童日記》是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在1981—1991年所作的三部曲。

分別是《惡童日記》(1986)《二人證據》(1988)《第三謊言》(1991)。很久以前曾讀過第一部,印象還是很深,作家雅歌塔以其獨特的簡單、冰冷、不帶任何感情的語言,精準表達出兩個孩童用頑強的毅力和無畏的精神和麵對現實的殘酷困境的冷酷態度。

作家雅歌塔是從自己孩子的習作本取得靈感的,她發現12歲女兒寫作業用的簡單句式、結構很適合用來表現她的小說主題。這種手法後來成了讀者與評論家討論的重心,甚至被視為小說寫作的經典範例。她用兩個小孩的童稚言語,勾勒出在戰爭中被腐蝕的變異的孩童純真的世界。閱讀小說時,感覺更像是穿越噩夢的一次驚險之旅,讓人在深受震動之餘,久久不能忘懷。

如今,第一部被拍成了電影,搬上了銀幕。當然要一睹為快。看得出,電影拍的非常用心,非常努力地貼近原著,最大限度上的還原了原著的精髓。精心選取的場景,兩個“惡童”的扮演者,服飾,影片的色調,都是經過了精心刻意的營造。

其實,無論當時看小說和現如今看電影,我都不覺得這對雙胞胎有“惡”的因素,甚至,還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善的一面。他們“惡”,是因為當時惡劣嚴酷的環境造成的,戰爭,離亂,貧窮,缺少父母的愛,兩個原本純真的孩子被母親帶到鄉間,投靠他們的外婆。

這位“外婆”粗鄙,骯髒、吝嗇、凶惡,小氣,外婆把“小雜種”天天掛在嘴上,對他們呼來喝去,讓他們乾重活髒話,兩兄弟在每天打打罵罵,乾的多吃的少的困苦的的環境中捱著一天又一天,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堅強更經得起考驗,兩人每天以互相毆打對方、絕食等各種方式鍛鍊生存本領。他們練習心靈之痛,是因為外婆和別人經常辱罵他們,他們希望能“快快適應這些辱罵和傷人的字眼”。同樣地,通過這種練習,他們以“適應環境”的、理性的名義,把感情降至最低限度。至於那些“溫柔的話語”,對於母愛的回憶,他們則“不斷地重複這些話,讓這些字眼逐漸喪失它們的意義”。同時,他們將每天發生的事情仔細記載在一本大筆記本中,那些他們所經歷的,他們內心深處的仇恨和憂傷,統統傾吐發瀉在每天的日記中。

戰爭的殘酷,讓人性變異,變得扭曲,醜陋,貪婪。在鄉下外婆間的這段時間裡,他們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鄰居長著兔脣的醜陋女孩,為了換取一天吃的,可以去偷去搶,甚至不惜和神父做性交易;有同性戀傾向的納粹軍官對他們不懷好意;生性風流浪蕩的女僕對他們的勾引,當然還有暴虐的外婆。在這樣嚴酷的生存環境中,兩兄弟從震驚到害怕,慢慢地適應了。惡童們是早熟的,殘酷的生活教會他們近乎本能、不惜一切地保護自己。

電影的色調刻意的偏冷,外景的暗綠,屋內的暗棕,陰鬱,灰濛濛的,像蒙著一層霧。兩兄弟的臉一直是髒兮兮的,頭髮亂糟糟,但一雙眼睛卻異常炯炯有神,還有倔強地抿著的嘴角,象徵他們對抗生活,對抗環境的毅力和不服輸。日子一天又一天過去,他們也在磨練中成長了,變得堅強,不易摧毀,甚至和巫婆一樣的外婆建立了感情,以至他們的找了新老公的媽媽回來找他們,要帶他們走,他們都不願意,兩個孩子緊緊地依偎著胖胖的外婆,媽媽哭著過來拉他們,他們都不願離開外婆的家,最後媽媽和懷中的嬰兒(她和新歡所生)不幸被炸彈炸死,就死在兩兄弟和外婆的面前。

他們只是震驚了一小下,然後平靜地把他們的媽媽給埋了,沒有流下一滴眼淚。導演處理這幾段情節時,都展現的非常犀利,比如那突然爆炸而沖天的火花,孩子們驚恐的臉,肥膩的外婆的笨拙的身體,不遺餘力的展現出來戰爭的無情,扭曲異化了人性,兩兄弟也變得冷漠無情,甚至後來,他們的父親回來找他們,他們也毫無激動開心的表現,視父親如同陌生人,直至讓父親做人肉鋪墊,用父親被埋伏的炸彈炸死,為自己鋪開逃亡的道路。這已經是到這部影片(也是書的)結尾了,兄弟兩各奔東西,揮手告別,第一部曲結束。沒有任何的煽情的配樂,反而更有力度,壓抑到底。

想來,他們威脅郵差,去雜貨店偷竊;他們勒索神父,把撿來的子彈混入柴火殺死女僕;在故事最後,他們甚至害死了自己的父親……但其實他們的“惡”都是有據可查,有理可依:也算是另一種形式上的以暴制暴,以這樣的方式迴應殘酷的對待他們的外部世界:他們威脅郵差,是因為郵差藏匿了他們母親寄來的信和錢;他們勒索神父,是因為神父和小兔子間的性醜聞;他們殺死女僕,只因為女僕用麵包調戲了飢餓的士兵;他們害死父親,是因為只有這樣他們中的一人才可能通過邊界——他們自身卻在一種“以惡制惡”的邏輯裡,嬗變為一種戴著“理性”面具的、更強大更有欺騙性的“惡”。這幾段的表現,有的很具體,比如女僕被烘爐炸死的場面,過程表現的非常具體,開始還興高采烈的女僕,用火柴點燃暖爐後,“叭”!一聲非常巨大的聲響,火花四射,螢幕上一片白花花,坐在位置上也不由得給震跳了起來,處理地非常的突然,衝擊力很強;但兔脣女孩被納粹輪暴的場面完全沒有展現,而是通過她赤身裸體奄奄一息地躺在家裡床上的畫面,通過她母親口中的一句話而一筆帶過,但衝擊力依然不小。

的確,是戰爭年代的大環境把理性“惡”意推到了極致。看完電影后很壓抑,一如當年看施隆多夫的《鐵皮鼓》、哈內克的《白絲帶》,都是這樣類似的題材,戰爭的殘酷,是如何扭曲人心,把一個個原本應該在這個年紀天真純潔孩童嬗變成為一個個沒有人性的怪異小惡魔。神父的一席話意味深長:“他們只是這個糟透了的世界裡迷失的羔羊,他們是不幸的,是可憐的,他們都是我們這個墮落時代的受害者。”

第4篇

今年上海電影節的最後一部片,大光明看完《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攔擦頭去上海影城了,剛剛好趕上。快九點開始放完要十一點了,時間不太好,好像只排了一場,但目測中等大小的廳是坐滿了的。小說也算不上特別有名吧,但當時差不多身邊的人都看了,高中理科班,很少有這種大家突然都搶著讀一本書的時候,討論的很熱烈,第一次看到這麼酷炫的小說,那種新奇感。聽說拍電影了特別激動,網上又找不到,萬萬沒想到能在大螢幕上看到。

想著要記點什麼,因為考試周所以一直也沒空寫,今天補上。

“一切須屬真實。我們所描述的是我們所看見的人、事,所聽到、所做過的事。”

這,是全部“日記”的首要標準。儘管在讀過後面兩部小說後,我們也許要對“真實”二字打上大大的問號。lucas和claus,字母的組合是否意味著雙胞胎不過是同一個人呢?真相在不斷地被推翻被重構,暫且拋開復雜多變的敘述,把《惡童日記》當作可信任的敘事來看,畢竟這是一部電影,不能要求每一位觀眾都熟知前因後果,請先試著相信這個故事。

生活的主題是練習。練習飢餓、練習捱打、練習寒冷、練習辱罵、練習恐懼、練習冷漠、練習殘忍。

“惡童”是不是“惡”呢?要看從什麼角度去評判。在世俗的邏輯裡,他們的行為是無法被理解的,人才是萬物的尺度,宇宙的中心,不是可以任意踐踏的螻蟻浮游。在雙胞胎的邏輯裡,他們嚴格遵守遊戲規則,即一種把感性的情感降到最低的理性,全然否認人性的尊嚴而把人等同於自然的物。神父不軌,所以理當被勒索;女僕戲弄飢餓的人,所以理當被毀容。他們為什麼不願隨母親離開外婆家?為什麼故意害死父親?

雙胞胎用“練習”把自我與外界隔絕開來。我不接納,因此我不能給予;我不給予,因此無以接納。他們獲得了在惡劣環境生存的資本,代價是讓心和感官失靈。

“冷漠作為一種無感覺或缺乏感覺的狀態,某種程度上是人們對抗焦慮的手段。當一個人持續面對他無力應對的現實和精神困境時,他最後的防禦手段就是最終連對困境的感覺也放棄了。”(羅梅洛《愛與意志》)

小兔子的母親,一個聾啞人。她即不聾也不啞,卻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可到最後還是無法承受這殘酷的一切,連這種生不如死的生活也不要了,乞求兩兄弟幫她解脫。她只做到表面的冷漠,卻做不到心的冷凍。

據說能在納粹集中營裡活下來的,都是“沒感覺”的草木人,近於先秦道家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心齋”、“坐忘”。唯有如此才不至於絕望崩潰到瘋掉。

里爾克說,“如果我的魔鬼離開我,恐怕我的天使也會逃走。”沒有生命的原始動力——愛與恨交織到的不可分割的“魔鬼”,那麼人性的美好也就不存在了,只剩下冷漠。人並不完美,但人的希望就在於那好的一部分能創造出什麼。雙胞胎的極端理性是可怕的,“理性不僅論證了利己的正當性,並且也賦予了利己一種在非理性的自然中不曾具有的力量:人類的自我意識是理性的結果,而這種自我意識能加劇人儲存生命和擴張生命的衝動”(尼布林《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也就在此時,和母親離開不過增加讓一切練習前功盡棄的可能,父親不過是用來跨越地雷區的踏板,因為“儲存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電影的攝影風格不花哨,寫實幹淨,語言凝練。冰天雪地的東歐、厚厚的皮革、外婆做的看起來像嘔吐物的食物、家裡陳舊破敗的器物都特別真實。兩個男孩,眉眼清楚,是雙胞胎又各有特點,算得上小帥哥了,各個方面都蠻符合小說的。外婆的家是普通平房,這跟我想的不太一樣,想象中外婆家應該是那種堆滿亂七八糟雜物,結構複雜,雖然狹小又五臟俱全,帶閣樓地下室那種,類似巫婆居住的地方,有口大坩堝時刻泛著泡,煮著內容不明氣味顏色都詭異的湯水。外婆也是神祕的、精明的,而不是眼前這個粗壯簡單體格龐大的農村婦女。

對日記本身的表現很棒。看小說時只能自己腦補,但電影能把細節做得精緻,塗塗改改的痕跡,連環動畫似的小人打架。殺死的蟲子標本看著噁心但效果不錯。

不足之處大概是浮光掠影了些,小說裡那種孩童語氣的簡潔是電影沒辦法體現的,只有大量旁白,又會造成電子有聲書的感覺。小說的情緒和氣勢大大削弱了,顯得只像個由片段拼湊出的奇特故事,而少了那種因無處不在的敘事口吻造成的情景感。

108分鐘過得很快,比起現在動輒兩三個小時的電影而言。這種電影看著不會讓人開心,只會覺得悶悶的,像沒下成雨的陰天,想哭又沒有淚點。

第5篇

我是一個淺薄的讀者 我喜歡看影評超過電影本身 這部電影也是因為單讀的推薦

甚至有段時間,我只看評分很低的電影 因為那讓我不會在看完一部電影后有像現在一樣無法抒發的百感交集

電影伴隨著淡漠的音樂和兩個身影結束 我內心在吶喊 ‘停下 別走 為什麼不在一起 死也要死在一起不是嗎 不能分開 不要走’

大概這就是父親在開頭說的 “沒有人可以依靠著對方生活” 這句奠定了他們一起成長 最後分??

故事是戰爭開始,父親認為雙胞胎太容易辨認而要將他們分開,母親不同意便將他們送往從未謀面的鄉下外婆家。

外婆外面的人叫她‘老巫婆’ 她凶狠無比叫雙胞胎狗崽子 外面的人說她毒死了自己的丈夫 而我認為的是 外婆毒死自己的丈夫是為了活和錢 但有一點不容置疑她是愛的 她愛外公 愛沒戰爭曾經的生活 那句‘這曾經是我最愛的廚房’ 在那個髒亂不堪的廚房裡 也有曾經。

後來 他們在那裡學習如何自如的忍受痛苦,學習如何在戰爭中生存,或者 學著只是怎麼讓自己不痛苦又不苟且的活著 那句對罵中的‘你只是一個要飯的 乞丐’兩個人都沉默了 乞丐… 乞丐… 他們只是苟且的乞丐

母親來接他們時 外婆終於擁抱了他們 在來了那麼久的以後 外婆說他們想留下 外婆也怕被拋棄 她被丈夫 被女兒 被來的每一個人拋棄 她害怕

女兒的丈夫被俘回來得知女兒出軌後的第二天再一次中風

外婆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她想活 她只能這麼活嗎 她惡語相向 醉氣熏天 那只是因為她害怕 害怕死 害怕被拋棄 害怕沒人替她下葬的孤獨

另一幕讓我觸目驚心的是 雙胞胎踩著父親剛被炸的屍體逃走 就這樣 他們學會了最後一課 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