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珍珠鳥》說課稿6篇 《豔麗如珍珠的鳥兒》

《珍珠鳥》是一篇著名的新聞報道,內容涉及到對環境保護的思考和呼籲。本文的說課稿將詳細解讀這篇報道的創作背景、主要內容和意義,旨在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關注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珍珠鳥》說課稿6篇 《豔麗如珍珠的鳥兒》

第1篇

?珍珠鳥》是馮驥才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隻小小的怕人的珍珠鳥。文章以細膩動人的筆觸描繪了人與鳥之間因信賴而形成的美好境界。其篇章結構構思巧妙、語言文字氣韻悠長、人文教育啟迪更是多方面的。

作為美文《珍珠鳥》被多個教材選用。被列入精讀、略讀課文不等,解讀的角度和側重點也不盡相同。

今天,我說課的《珍珠鳥》是教科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第八單元“快樂讀書屋”裡的一篇略讀課文。它所詮釋的單元主題是“信任他人”。繼主體課文《桃林那間小木屋》《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和“快樂讀書屋”《小鳥和守林老人》後《珍珠鳥》以生動真實的故事告訴學生:人與動物之間的信任是一種純潔、高尚的情感,它比金錢更珍貴。同時引導學生學會給予別人信任,並珍惜他人給予的信任。文章以珍珠鳥從怕人到一點點與我熟悉,到膽子漸漸變大,到一點點親近我,再到完全信賴我為感情線索,敘述和描寫了我與珍珠鳥的情感交流過程。全文以珍珠鳥的步步試探與我愛的迴應為主線,隨著時間的推移,展開我與鳥的情感交流,最後水到渠成地生髮出文章的主題: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文章字裡行間蘊含濃濃的愛意和濃郁深沉的詩情,細細品味,本文也是一篇愛與美的詩章。因此對本文的人文教育啟迪也是多角度、多側面的,這也就給了學生獨特體驗與交流的機會。給教者以取捨的空間。

說實話,《珍珠鳥》這樣精美的一篇文章,可講處甚多。在選入中學教材時,我曾講過三課時。而現在,怍為一篇略讀課文,我只有40分鐘的時間。我必須割捨。因此依據文章的特點和單元教學主題及學生實際,我從兩方面入手,首先,作為略讀課文,我要把它作為培養學生默讀和略讀能力的載體功能發揮出來。同時,我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愛與信任營造的美好境界,從而獲得美的享受和愛的薰陶。進而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見解。並外化為具體的愛心與誠信行動。鳴奏一曲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頌歌。具體的教學目標如下:

1、默讀課文,認識文後10個生字。提高閱讀速度,快速理解課文大意。培養學生默讀和感情朗讀的能力。

2、體味與感受我與珍珠鳥之間因信賴而創造的美好境界。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3、進行擴充套件閱讀,擴大閱讀範圍,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

4、引發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激發他們關愛動物、珍視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默讀課文,快速理解課文。培養略讀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珍珠鳥圖片、以自然音樂為主的背景音樂。以此為學生營造一個親切自然的欣賞氛圍,啟用他們的思維,便於他們展開聯想和想象。

1、“情境教學法”,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引導學生髮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感悟文情。

2、朗讀型美讀鑑賞法:(此法由葉聖陶先生提出)。《珍珠鳥》描寫的人鳥相親的感人畫面,語言優美精緻,有著濃郁的詩意,適合朗讀。朱自清先生說“對於寫在紙上的死的語言,可以從聲音裡得其意味,變成活的語氣。”表情化的朗讀可以把作者感情的流程直接訴諸於學生的聽覺,加之伴隨著語意的理解,學生的心靈和情感逐漸被打動,從而使他們逐漸展開全面的鑑賞活動。這樣以讀導講,以講導讀,更能使學生明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意蘊。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鑑於時間關係我會在隨文理解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稍加指導,助生體悟。聲情並茂。

3、討論法、解疑法運用這些方法利於整個課堂上師生的互動,也更容易營造一種濃濃的欣賞氛圍,讓學生享受到交流體驗的快樂。

(1)從德育角度講,現代學生並不缺少“被人愛”,相反地,恰恰是因為擁有太多的“被人愛”,反而使他們缺少了一種“愛別人”的胸懷,根據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應該是把孩子們對善的嚮往提升起來,把人的良知煥發出來,使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建立起獨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愛和自由,樂於創造,熱愛自然,學會生活和懷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與誠信”的教育是責無旁貸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2)從語文角度講,國小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往往還只停留在以情節判斷作品好壞這一淺層面上。因此,幫助學生品味文學語言,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長期任務。我所在學校的三年級學生,感情豐富,感受力好,思維活躍,常有奇思妙想讓老師耳目一新。因此,我力求以情促生產生共鳴,以情開啟學生愛心之門,達到情文並茂,心領神會的效果。

(1)朗讀鑑賞法。國小生由於閱歷淺,生活積累少,以及思維能力的限制,他們不可能如初高中生一樣,對作品進行理性的分析。而只能通過對語言的感受體味來切入文字,對作品獲得感性的認識。因此,可課上的讀依然佔很大比重。默讀為主,感情朗讀為輔。學生的朗讀可以讓學生調集各種審美心理因素,去親歷再造作者言語表達生動性的過程,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獲得再創造的興趣和喜悅。

(2)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探討,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合作的精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而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討論中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在質疑時引發學生求知慾、大膽探究主題,獲得心靈的淨化和美的薰陶。讓學生感受作者用愛心營造的氛圍,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激起學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

遼寧省寬甸縣軍民村有一位叫黃麗傑的婦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準備買蔬菜種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塊錢救下了一隻差點成為人口中食的受傷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傷,大雁不願離開他們,就呆在了他們家裡。他們給它取了個名――雁寶(自己的兒子叫忠寶),還買來大白鵝和它做伴。從此雁寶成了他們家庭的正式成員,並且和那六隻大白鵝日久生情,生下了許多小雁。黃麗傑一家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雁專業戶。

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養了100只流浪貓,從此這些貓咪有了溫暖的家,不再風餐露宿;老太太也因為有了這些貓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生活充實而愉快。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確實,動物是人類的生存夥伴,有了它們,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生趣盎然。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珍珠鳥》,去感受作者與鳥之間和諧共處、親如家人的美好境界。)

師:同學們眼中的珍珠鳥是可愛的、美麗的,那麼作者筆下的珍珠鳥是怎樣的呢?請同學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珍珠鳥的句子,並想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珍珠鳥的句子,並想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師: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作者是如何呵護珍珠鳥的句子。(可以根據鳥的變化過程來找相應的句子。)

師:是啊正是由於作者這麼細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鳥,尊重它們的生存空間,給它們提供寬鬆、自由的活動場所,不驚擾它的活動,甚至寬容它的淘氣搗蛋。就像許多寵愛孩子的爸爸媽媽遷就他們調皮的孩子一樣。所以贏得了小鳥對人的信賴,它才敢這樣膽大妄為地到處蹦跳,才可以這樣放心大膽地睡覺。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此時此刻,小珍珠鳥已經把我當作了(朋友),我的肩是它(既溫暖又舒適的巢,鳥親暱的趴在我肩頭睡著了,還呷呷嘴,似乎在做夢。想象:此時的鳥做了一個什麼夢?這是一幅多麼溫馨的畫面,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合適的名字嗎?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看著熟睡的小鳥,作者也寫出了自己的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件出示:齊讀這句話)

師:在作者的眼中,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就是作者所說的美好的境界。其實,在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課件出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圖片)

師:人和動物竟能達到如此的境界,使我們得到一個啟示:人與人之間只要互相坦誠,互相信賴,理解、寬容、和睦相處,也能創造能美好的境界,請你也仿照作者的寫法寫一句有關信賴方面的你自己的格言吧。

信賴,雖不是金錢,但比金錢更可貴,因為他能使人與人變得理解、寬容。……)

1、“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來,為了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創造這種境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2、自讀教科書選讀課文5《詩兩首》中的《雨中我和一隻白色鳥相遇》,讀出感情,讀出詩的深刻意蘊。體會作者愛鳥護鳥一生一世的承諾。感受鳥兒與人類不是暫時友好接觸,而是永遠的朋友。

今天這節課我們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裡,目睹了一幅人鳥相親的畫卷,又在雨中觀賞了人鳥傾談的畫面。這是“信賴“創造出的這美好的境界!“信賴”是一種關愛,一份寬容、一點呵護,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滿了愛,老師相信不僅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裡,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裡,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課件出示:我愛我自己,也愛雛鳥。我愛我的雙親,也愛雛鳥的雙親。——冰心)讓我們把這句話送給天下所有愛鳥的人們。

多媒體展示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畫面,配以優美的音樂旋律,結束今天的課堂學習。

1、這篇文章為我們描繪出很多美好的畫面,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任選一個畫下來。

2、你和小動物之間發生過什麼故事嗎?喜歡寫作的同學可以把這個故事寫下來

《珍珠鳥》說課稿6篇 《豔麗如珍珠的鳥兒》 第2張

第2篇

?珍珠鳥》是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精讀課文,這個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閱讀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人與動物關係的深入思考。

該單元的五篇文章分別是《珍珠鳥》、《斑羚飛渡》、《華南虎》、《馬》、《狼》,而《珍珠鳥》主要記敘養鳥活動,看重描寫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側重於狀物。本文旨在培養學生狀物的寫作能力和觀察動物的實踐能力,明確觀察對寫景狀物、對反映生活情趣的重要意義,就其地位來講,它放在該單元的第一篇,使七年級學生對狀物散文一開始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瞭解,為學習其它狀物文章打下基礎。

?珍珠鳥》一文作者以獨特的角度,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敘了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提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確定的教學目標為:(1)初步學會觀察、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注意運用描寫動物的詞語。(2)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3)喚醒同學內心的愛,激發他們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採用“情境教學法”,是本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

本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創設擬人化的童話情境,引導學生髮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而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討論中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在質疑時引發學生求知慾、大膽探究。

精心利用教材,這是閱讀教學的輔肋。教師將全盤講授變為相機誘導,指點門徑,撥正迷津。點撥要害,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不要全盤托出,而要引導學生自求得之,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

(1)我對珍珠鳥的愛護表現在兩個方面:精心設定環境;不加干擾

(2)小珍珠鳥對我的態度變化過程:怕人——膽大——放心——信賴

通過對文章的整體感悟,學生從中歸納出了要點。這樣形象感知全文,切合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課堂就會意趣橫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滿活力。

設計討論質疑這一環節,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注意力,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 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於知識的本身,而在於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只有積極思考、獨立深究、善於發現、敢於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討論,可從突破重難點入手,設計一些討論材料。

(1) 作者是如何狀寫珍珠鳥的外形的?在狀寫時採用了什麼方法?

(2) 作者抓住珍珠鳥的哪幾個方面來寫的?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設計彈性選擇作業,有利於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在有限範圍內自由選擇,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必然會提高學生作業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

一、課內小練筆:對你熟悉的一種動物進行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的描寫,

二、課外小練習:搜尋記憶倉庫,複習以前學過的有關動物的詩歌。蒐集古今中外有關鳥類的詩文。

第3篇

?珍珠鳥》是新教材七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現代散文。該單元共選入了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和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動物世界裡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珍珠鳥》一文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我”和珍珠鳥一家三口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關係變化過程。一開卷,向讀者走來的便是一位愛鳥有情、養鳥有道的“我”,他為一對珍珠鳥營造了具有大自然氣息的綠色環境,且細緻入微地呵護著它們,雙鳥輕鬆自在地生活著。雛鳥誕生於“人間”。這隻小鳥不像其父輩,它沒有面對陌生環境的惶恐,也眉宇久居籠中的萎頓。雖然“大鳥”在籠中對他“再三呼喚”,小珍珠鳥還是盡情地在主人家裡呼吸著自由的氣息,其形輕捷,其神歡快。作家以飽蘸感情的筆墨描繪了多麼可愛的一隻小生靈!特別是它與主人和諧而自然的關係尤感人至深。文章展露了這種關係的形成,它是極為有序的。對此,作家細緻入微地描述了小鳥從“離我較遠”到“一點點挨近”,到“淘氣地陪伴我”。最後“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的全過程。這裡鳥已不是鳥,它有了人的性靈,我們見到的不再是調皮的小鳥在玩耍,我們見到的是稚子偎依在父母幸福、溫馨的懷抱裡。作者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結束全文,可說是水到渠成。

這篇散文,不僅可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深入體驗人與動物間的摯愛真情,還能讓學生領略到散文的語言美,作者細膩的描繪和樸素的文采,恰似一顆滾圓的珍珠。因此,教學本文,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美讀課文,品味語言,感悟信賴,培養閱讀、鑑賞能力。

2、學會觀察,學習描寫,傾注情感,提高感悟和寫作的能力。

3、喚醒關愛,聯絡生活,引發思考,激發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由於施教的物件是七年級學生。因此,因結合文章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徵來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應該說,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不少散文,有了一定的誦讀和初步感知能力。七年級的學生散文學習的障礙主要在於含蓄的語言的理解,但七年級學生又具有好勝心強、好想像的能力。因此,敢於探索、積極思維、合作交流的互動氣氛容易形成。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對散文的興趣完全可以培養起來。所以,我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提高對課文的感悟能力。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結合學生實際,語文教學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全體,突出學生為主體,努力引導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因此,本文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擬人化的童話情境,引導學生髮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對課文進行探究,因為童話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人與鳥的對話為表現形式,語言親切清新,能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同時藉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在學法指導上,我主要是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探究和對語言的品位,讓學生逐漸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匯入新課。匯入設計要以“一石擊水”之勢,在課前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可採用動畫情境導人新課,激發學生的想像力,給學生自讀課文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如(聽錄音、看動畫)一對大珍珠鳥(夫婦)在森林搬家到城裡之前的一段對話,對話中充滿了對陌生世界的憧憬和對人類的畏懼。此法形象生動又不一味地拘泥於文字,體現了具有創新精神的閱讀教學理念。

2、感知教材。 精心利用教材,這歷來是閱讀教學的軟肋。教師不應全盤講授,而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己去領悟、去體會,教師只需要相機誘導,指點門徑,撥正迷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一環節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初步感知。先由同學推薦兩位同學和老師配合朗讀課文,然後以採訪的形式請兩位同學介紹一下朗讀的經驗,作為對全班的朗讀指導。然後請各位同學合上書本,以問題搶答的形式對課文內容作一個初步的梳理。第二階段:體驗探究:在這一環節中,提出兩個問題:

(2)想像你就是這隻小珍珠鳥,你喜歡你的主人嗎?說說你跟主人關係是怎樣一步步親近的?通過對以上這兩個問題的探究,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並喚醒他們的關愛,讓他們懂得該如何才能獲得別人的依賴。第三階段:在以上兩問的基礎上,再提出第三個問題:

(3)你認為“信賴”的真正內涵是什麼?假如你在籠子裡,你又會怎樣看待它呢?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引導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激發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愛的情感。

3、拓展延伸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辯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於知識的本身,而在於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只有積極思考、獨立探究、善於發現、敢於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拓展,可從突破重難點人手,設計一些題目:

問:為了創造人與自然(主要是動物)、人與人之間互相信賴、充滿關愛的理想境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2)你最喜愛哪種鳥,能說說理由嗎?假如我送給你這樣一隻小鳥,你又會怎麼辦呢?這兩個問題,要求學生聯絡現實社會生活、人類處境等方面的具體內容,談談體會。

4、欣賞歌曲,激發情感這一環節迎合學生大多愛聽歌唱歌的興趣愛好,以歌曲《愛的奉獻》作結在歌聲飛揚中,進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題。

佈置儘管目前減負的呼聲很高,但我認為必要的作業佈置還是必需的,語文課畢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終歸姓語,因此,我會要求學生摘抄文中你認為生動的詞語,並試著用這些詞語寫一段話。其次,我會建議他們星期天去一趟河濱公園的鴿子房,到那裡會感受一下人與鳥相互信賴的美好境界。

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綱舉目張、巧妙妥帖,這既抓住課文精要,又便於學生記憶,一目瞭然。

第4篇

1、教材分析:《珍珠鳥》這篇課文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語文的第五單元,這個單元都是寫人與動物的佳作。閱讀文章,可以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他們深入思考人和動物的關係。這篇散文通過人與鳥相親相伴地細膩描寫和濃郁的詩意,深刻的哲理,不僅顯示出作者對自然人生的摯愛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間,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諦,是學生學習的一篇佳作。

2、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關愛動物珍惜生命的情感,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理解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文章的關鍵詞語或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調,領會作者的情懷,分析“我”與“珍珠鳥”建立相互信賴關係的過程和原因。

(2)知識和能力目標: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欣賞和運用擬人的表現手法,學習和積累描寫動物或自然的方法。以讀為主,讀寫結合,進一步強化學生朗讀、默讀、快讀、精讀等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維習慣,注重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引導,把“讀與寫”有機聯絡起來,開展“讀動物、寫動物”的活動。

(3)過程和方法目標: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3、學習重點:將重點放在“品味文章語言”上,因為這一環節對指導學生運用細膩的筆觸描寫抒發真情實意,提高寫作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語言是情感的載體,而文字則是語言的表現,只有掃清文字障礙,才能談得上對作品的欣賞。

(2)蒐集帶有鳥的成語、詩句以及圖片,圖片展示,則是為了給學生直觀感受激起學生的注意力。

關於說教法,魏書生老師的一句換對我啟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而書的作者是民族與世界,人類的大事和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的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對話交流的互動關係。”所以,教師影單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朗讀法和情景教學法的結合,是本屆可的主要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時教師充分烤爐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及其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本節課是一片文質兼美的散文,可以運用配樂朗讀的形式創造出溫馨和諧情意融融的優美情景,激發學生髮揮想象和創造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

對本課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朗讀鑑賞法:國中生閱歷淺,生活積累少,思維能力還受一定限制,分組進行討論閱讀。通過對語言的感受體會,從而獲得感性的認知,學生的朗讀可以讓學生集各種審美因素於一體,這樣就能很好的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獲得再創造的興趣和喜悅。

(1)導課:藉助多媒體展示鳥語花香的場景,再由詩歌,將同學們引入課文,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自己與鳥兒難忘的故事(這樣設計是為了調動學生的親身體驗,引起同學們的好奇心)

(2)整體感知:在學習本課之前先將生字詞學習一下,然後結合幾個問題快速閱讀課文,多媒體課件出示:

(c)我從和珍珠鳥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讓學生篩選課文中的有關資訊,這幾個問題的設計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逐漸明白人與鳥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種彼此信賴的關係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我想利用這幾個問題能讓學生對課文的基本內容和感情基調有個初步的把握。)

(3)閱讀賞析:整體把握了文章的內容,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學習任務,內容需要形式來表達。因此,還要在閱讀過程中分析和欣賞作者在表達技巧方面的精彩之處。(讓學生大膽地合作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在課文中加批註,表達自己對語句的鑑賞評析。欣賞並學習課文的優秀的表達技巧,如擬人化手法的運用,對動物各種描寫方法的學習,及融情於景、融情於動作、融情於場面的寫法等。)

(4)拓展延伸:聯絡現實,展望未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歷,談論對學習了本文之後的感悟。

(a)為了創造人與自然(主要是動物)之間互相信賴、充滿關愛的理想境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b)你最喜愛哪種鳥,能說說理由嗎?假如我們送你這樣一隻小鳥,你又會怎樣辦呢?這個設計讓學生在聯絡生活中感悟“人與動物”的關係,體會文章的精彩之處。)

(1)學習本文擬人化手段,仿寫作文,題目不限,字數:300字。(2)摘抄本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並加以評價。

?教育學》中指出:“所有直觀教具中,要數黑板,最普遍、最靈活”但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各種大大小小的學校,對於學生而言,多媒體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節課我從“精”和“巧”出發,內容精練,條理清晰,抓住核心是關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思路,起到深刻主題的作用。

珍珠鳥—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相信我(信賴)

第5篇

?珍珠鳥》是新教材七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現代散文。該單元共選入了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和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動物世界裡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珍珠鳥》一文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我”和珍珠鳥一家三口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關係變化過程。

一開卷,向讀者走來的便是一位愛鳥有情、養鳥有道的“我”,他為一對珍珠鳥營造了具有大自然氣息的綠色環境,且細緻入微地呵護著它們,雙鳥輕鬆自在地生活著。雛鳥誕生於“人間”。這隻小鳥不像其父輩,它沒有面對陌生環境的惶恐,也眉宇久居籠中的萎頓。雖然“大鳥”在籠中對他“再三呼喚”,小珍珠鳥還是盡情地在主人家裡呼吸著自由的氣息,其形輕捷,其神歡快。作家以飽蘸感情的筆墨描繪了多麼可愛的一隻小生靈!特別是它與主人和諧而自然的關係尤感人至深。文章展露了這種關係的形成,它是極為有序的。對此,作家細緻入微地描述了小鳥從“離我較遠”到“一點點挨近”,到“淘氣地陪伴我”。最後“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的全過程。這裡鳥已不是鳥,它有了人的性靈,我們見到的不再是調皮的小鳥在玩耍,我們見到的是稚子偎依在父母幸福、溫馨的懷抱裡。作者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結束全文,可說是水到渠成。

學習這篇散文,不僅可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深入體驗人與動物間的摯愛真情,還能讓學生領略到散文的語言美,作者細膩的描繪和樸素的文采,恰似一顆滾圓的珍珠。因此,教學本文,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欣賞和運用擬人的表現手法,學習和積累描寫動物或自然的方法,以讀為主,讀寫結合。進一步強化學生朗讀、默讀、快讀、精讀等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維習慣,注重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引導。把“讀與寫”有機聯絡起來,開展“讀動物,寫動物”的活動。

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理解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文章的關鍵詞語或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調,領會作者的情懷,分析“我”與“珍珠鳥”建立相互信賴關係的過程和原因。

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①重點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

②難點 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涵義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整堂課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分兩次自學。從以下四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師首先用奧運會上運動員給鳥兒下跪祈禱的故事匯入新課。播放課件,讓學生認識珍珠鳥,引起興趣。然後出示【自學提示1】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初讀後,及時檢查生字、詞語。然後談課文講了什麼故事?及自己的閱讀感受。

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說“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教師應珍視這些感受,進而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顯然,教師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麼不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起初,作者把珍珠鳥掛在“異常茂盛”的“生著長長垂蔓的法國吊蘭”中間,為它營造了“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的環境,鳥兒才傳出“笛兒”般的叫聲。接著,小鳥出生了,愛鳥的作者該是多麼好奇啊!可作者卻“決不掀開葉片往裡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眼睛”驚動它們。於是,鳥兒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的愛,體現在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

小鳥在“屋裡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畫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裡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顫動的筆尖”,而“我”卻“不動聲色”,“默默享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以至於“我”“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為欣賞。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著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覆體會、交流。從中感受到那些描寫“我”為鳥兒做了些什麼的語段是有層次的,作者對鳥兒“不一般”的愛,體現在他順乎了鳥的習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寬容——勾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這種感悟由淺入深,除了對本義、引伸義、深層含義的理解,也有對“不言之義”的領會。

3、課外拓展延伸,讓學生體會“尊重、平等、信賴”的主題。

在學生通過欣賞性閱讀獲得情感滿足的基礎上,我設計一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和人類捕殺動物的鏡頭,讓學生在對比中獲得情感體驗。然後讓學生談認識,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要靠平等、尊重、信賴來創造”。此時本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完成。然後我又播放了伊拉克戰爭的鏡頭,讓學生談認識。有的同學談到人類應該和諧相處、國與國之間應該相互尊重、相互信賴不能以強凌弱。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國中生活快一年了,竟沒有一個可以信賴的好朋友……原來‘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經常問問自己對別人付出了愛心嗎?有沒有尊重別人?在別人給你帶來麻煩的時候,有沒有理解或寬容?有沒有嘗試著與別人勾通?有沒有欣賞過別人?……那麼,也許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麼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

1養成快速閱讀的習慣。學會快速閱讀,並掌握在快速閱讀中篩選資訊的能力。

2學會自學。整堂課主要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示進行自學。

3學會聯絡實際,並有所感悟。這是對文章的進一步理解,能培養學生說和議的能力。

4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這種新的學習理念貫穿於教學的始終,使之得到不斷地強化和訓練。

匯入設計要以“一石擊水”之勢,在課前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我採用故事情境導人新課,激發學生的想像力,給學生自讀課文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如:我用下面這個故事匯入------“可能喜歡體育的同學都知道,2002年1月份在澳大利亞舉行的網球公開賽上,當時賽場上的氣氛十分緊張,運動員你來我往打得非常激烈,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一隻小鳥飛進了賽場,而球不偏不倚地擊中了它,當時小鳥慘叫了一聲,跌落到地上。本來在體育比賽中,運動員的球擊傷小鳥的事情純屬偶然,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卻讓我們感到非常震驚,運動員馬上停止了比賽,跑到小鳥跟前,當他發現小鳥已經死去的時候,痛苦地跪在地上,默默地祈禱了許久,才重新投入了比賽。現場的觀眾對此報以熱烈的掌聲。可是有人說這未免有些小題大作了,你的看法是什麼呢?”(學生自由發言)

2 分析“我”與“珍珠鳥”建立相互信賴關係的過程和原因

3.請學生用喜悅的語氣讀自己喜愛的片段,說說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向我們傳達什麼資訊。

(1)“我”和小雛鳥之間的信賴關係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2)課文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請各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集中力量進行研討,之後全班各組交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師總結,深入文章主旨。然後、自由質疑,大膽創新。

對於這篇散文,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請在小組內提出來,共同解決;如果有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共同討論。

組內自由質疑探討;發表個人見解。有代表性的問題,全班交流。

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辯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於知識的本身,而在於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只有積極思考、獨立探究、善於發現、敢於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拓展,可從突破重難點人手,設計一些題目:

1.《珍珠鳥》為我們描繪了人與動物關係的理想境界,但在現實世界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象我們想象的那樣美好呢?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為保護環境做哪些事情呢?(多媒體展示)

六、結束語:“保護環境,關愛動物”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應該落實到日常行動中,如果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奉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那麼這個世界將會更加和諧、美好。

第6篇

?珍珠鳥》是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重點閱讀課文,以往舊教材側重於按文體來編寫;而新課程的課文分類清晰,則按相同的事物或主題來編寫。積極採納了新課標的建議“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有馮驥才的散文《珍珠鳥》、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斑羚飛渡》、詩人牛漢的代表作《華南虎》、法國博物學家布封的動物小品《馬》以及蒲松齡的神奇故事《狼》。這些文字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通過閱讀,還可以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其中的《珍珠鳥》一文主要記敘養鳥活動,著重描寫“我”與珍珠鳥之間發生的變化過程。本文旨在讓學生明白日常生活中應養成積累、觀察的好習慣,並理解課文內容,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通過質疑和練筆,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獨特感受。對於剛踏入國中生活的學生來說是一篇感受美的極好範文,值得細細品味。

?珍珠鳥》一文以細膩的筆觸、綽約的文姿。記敘了“我”與珍珠鳥的親近變化過程,並揭示了一個深刻哲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語文新課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的三個維度,確定的教學目標為:1、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培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2、能篩選的關鍵資訊,整體上把握文字的基本內容,提高對美文的鑑賞能力。3、通過閱讀,感知文字的基礎上,採用討論(質疑)等綜合學習的方式,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體驗文字的思想感情。

根據學生的實際,本文主要採用“朗讀型美讀鑑賞法(葉聖陶提出)”以及“討論(質疑)式”的教學方法。美讀分:個別讀、同桌讀、有選擇地讀、齊讀;討論式:採用四人小組,小組長負責制,並作好記錄。設定此兩種教法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瞭解、感悟文字都離不開讀,讀是一切的基礎,結合本文可以通過讀來培養學生篩選資訊的能力。2、本文是一篇美文,乃靈秀之作,美詞佳句值得細細品味、鑑賞。3、討論(質疑)能夠發揮學生個性,更好的理解、感悟文字。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加深情感體驗,並在討論中培養互幫互助的團隊合作精神。首先,應該讓七年級的學生,懂得美,更要能發現美,學會朗讀並能發現優美詞、句,進一步品味文字;其次,學會把對文字的獨特感悟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養成多動筆的習慣。

課前教學能夠拉近師生的距離,使情感得到交流,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要求通過篩選關鍵資訊:說說信賴是怎麼獲得的?“我”做了些什麼?小鳥發生了哪些變化?

聽錄音,快速瀏覽,使學生俯視全文,對文字有一個整體的瞭解,從而更好地把握文字的重點,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有選擇地、反覆朗讀。找出你認為精妙的句子(修辭、句式等),並談談你的感受。

語文教育的老前輩、學識淵博的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吟詠的時候,對於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是啊,讀可以形成良好的語感。可見,美讀、精讀在閱讀中很重要,目的是為了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整體把握,感受體驗,而不是純理性的,機械的分析。一邊緩緩朗讀,一邊慢慢思考,將讀與思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加深對讀物的理解,對那些優秀篇章,名言佳句,做到“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味”乃到愈讀愈有味,趣味無窮。好的語文教師總是在朗讀中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想象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和情緒,通過讀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抒發情懷。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解於問,珍視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提問和解決問題。可使學生形成主動質疑、存疑、設疑和問題的自覺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對文字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要求:試一試,將自己的喜愛之情融注在對小動物的描寫中。

“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新課標中有這樣的要求: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使學生能把學到的、感受到的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培養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