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公關的禮儀8篇 "從禮儀角度看公關之道"

公關旨在建立和維護組織與公眾之間的聯絡,為此需要遵循一定的禮儀規則。公關禮儀包括了對談話、郵件、禮品、會議等方面的規範,體現了行業職業規範、社交禮儀和文化素養等方面的要求。正確的公關禮儀可以有效地提升組織形象,為業務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公關的禮儀8篇

第1篇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能否在競爭中佔有優勢地位,獨樹一幟,不斷髮展壯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良好的企業形象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的市場競爭是一種形象競爭,企業樹立良好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如高素質的員工、高質量的服務以及每一位員工的禮儀修養也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禮”是一種道德規範:尊重。“儀”就是恰到好處地向別人表示尊重的具體形式。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道德規範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是人際交往中以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示尊重對方的過程和手段,禮儀是塑造個人形象的藝術,公關禮儀是企業公關人員在公共關係活動中應遵循的禮貌禮節和行為規範。公關禮儀所塑造的是企業的形象。

在現代企業中,公關人員必須掌握的禮儀有形象修飾禮儀、服飾禮儀、行為舉止禮儀、電話禮儀和宴會禮儀等。

企業形象是指人們通過企業的各種標誌(如產品特點、行銷策略、人員風格等)而建立起來的對企業的總體印象,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企業形象是企業精神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它是社會公眾與企業接觸交往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總體印象。企業形象能否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精神文化,以及能否被社會各界和公眾輿論所理解和接受,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自身的主觀努力。

企業形象是企業自身的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它代表著企業的信譽、產品質量、人員素質等,塑造企業形象雖然不一定能馬上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但它能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獲得社會的認同,最終會收到由社會效益轉化而來的經濟效益。它是一筆重大且長遠的無形資產的投資。未來的企業競爭不僅僅是產品的品質、品種之戰,更重要的是企業的形象之戰。因此,塑造企業形象逐漸成為企業的長期戰略。

一個企業良好的形象主要表現在:科學的企業理念、企業環境形象、產品形象、領導和員工的形象。

當前,企業理念已深入人心,並在悄悄地引起一場關於企業經營管理觀念的革命。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都制定了本企業的口號,來反映企業的理念,顯示企業的目標、使命、經營觀念和行動準則,並通過口號鼓勵全體員工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例如,海爾集團“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和“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的口號,三洋製冷有限公司“創先無止境的改善”的口號等,都充分說明了精神理念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實踐證明,培育和弘揚企業精神是塑造企業良好形象的一種有效形式,對企業發展的作用不可低估。

企業環境是企業文化最基本的反映,如果說企業是職工勞動和生活的地方,那麼就要有一個適合職工勞動和生活的環境,使職工能夠合理、安全、文明地進行勞動和生活。建設優美的企業環境,營造富有詩意的工作氣氛是塑造企業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品形象是企業形象的綜合體現和縮影。企業生存發展的出路往往取決於企業的產品所帶來的社會效益。首先,企業要塑造優質的產品形象,就要把質量視為企業的生命。產品的好壞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還關係到企業的聲譽,是企業文化最直接的反映。抓好產品形象這個重點,就能帶動其他形象的同步提升,其次,要在競爭中求生存,創品牌,增強企業的知名度,創造出企業的最佳效益。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品牌的價值能使企業的無形資產迅速增加。同時,要加強產品的對外宣傳,富有個性的宣傳是塑造企業形象的重要手段。

領導在企業中的主導作用和示範作用是領導形象的具體體現,也是塑造企業良好形象的關鍵。企業領導要將自己塑造成為具有高品位的文化素養和現代管理理念的企業家,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同時也要把握好企業文化的方向和基本原則,在學習、借鑑優秀企業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

職工的整體形象是企業內在素質的具體體現,培養職工的愛崗敬業精神,創造一種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和平等、團結、和諧、互助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從而以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贏得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聲譽。

公關社論對企業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公關禮儀對塑造個人自身形象與企業形象都起到積極作用

公關禮儀是現代社交禮儀的第一職能,包括塑造個人形象和企業形象兩個方面。公關人員與公眾見面時適當得體的衣著裝扮、言談舉止往往會形成公關活動的“光環”.恰到好處的禮儀不僅令公眾產生信任和好感,而且還會使合作過程充滿和諧,相反,假如公關人員蓬頭垢面,缺乏素養,公眾便會聯想到企業的整體素質低下,不會有強大的經濟和實力基礎。

公關禮儀可以使全體員工團結協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進而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力。反之,假如員工不遵循公關禮儀,他們之間的衝突、矛盾就會增多,就不能很好地協作配合,遇事推諉扯皮,不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還會影響企業目標的實施,甚至會危及企業的生存。

良好的外部關係可以獲得公眾對企業的認可和好評,從而創造出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最佳環境。在企業與外部公眾的交往活動中,公關禮儀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它不僅可以鞏固現有的公眾關係,還可以廣結良緣,拓展更多的新關係,得到更多的認同和幫助,創造出良好的生存與發展環境。

公關禮儀的組織與實施必須與企業形象的戰略保持一致。

企業通過公關禮儀活動向公眾展示各方面的形象,以感召公眾,使公眾認同企業,並對企業產生信任和好感,從而提高企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和聲譽。只有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才能實現公共關係和企業發展的目標。

在現代社會中,不懂公關禮儀的企業不可能成為現代化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學習公共社論與重視企業形象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企業需要藉助公共關係部門與社會有關團體如政府部門、客戶以及新聞媒體保持密切的聯絡,並要及時地向股東、合夥人、職工等提供準確的資訊,建立起融洽的關係。這種關係的建立與維護,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公關禮儀,通過公關禮儀為相關的公眾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提升企業信譽度。

公關活動的策劃、開展和執行都是由公關人員進行操作和執行的,通過開展活動,可以很好的展示公關人員的風采,體現公關人員的素質、工作態度。對公關物件的公眾而言,公關人員就代表了企業形象,公關活動是最有效的表達企業文化和展現精神面貌的方法,因此,企業要注重每一次公共關係活動,比如愛心公益活動、企業舉辦文化節或者是釋出會上的一次演講。每一次開展都是一次機遇,都要認真地對待,尤其要注重每個流程中的細節問題。在公關交際中,公關人員周全的禮儀不僅能夠反映出他本人的品質素養,給人“悅目”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體現出企業的整體形象,使公眾通過對公關人員的素質推而廣之,從而建立起企業的良好形象,樂於同企業交往互動。

工作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公關人員的工作,而應該把它看作是企業人員都有責任去做的工作,因此在企業內應實行全員公共關係管理。在克服對公共關係工作片面認識的基礎上,必須牢固樹立起企業的內外兼修、上下兼顧的全員全方位的公關意識,並使之成為一種滲透企業每個員工言行舉止中的意識。只有這樣,企業公共關係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有助於企業目標的實現。公關禮儀作為公共關係工作的一部分同樣要全體員工去參與、去實施。

領導者作為企業形象的代表,其一舉一動都呈現在公眾的眼中,特別是作為企業內部的決策者是帶頭人,要特別注意培養公關禮儀意識,在公眾心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對於內部而言,企業高層領導者起著規範引導的作用,要注意規範自己的言行。在一些重要的公眾場合,積極的提高自己的行為素養,注重一些必要的公關禮儀,例如接待禮儀、電話禮儀、拜訪禮儀、說話禮儀等都是平時要注意學習與培養的,同時,也要注重全體員工的配合。適時普及公關教育,實現全員公共關係有賴於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深厚的公關氛圍,使全體員工樹立公關禮儀意識,關心企業形象,掌握公關禮儀知識,通過個人努力實現公共關係目標。企業組織要想表達既定的企業形象,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員工在公共關係意識方面要認清自己的位置,瞭解基本的公關禮儀,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不斷地加強各方面的學習,認真對待與消費者每一次的溝通與交流,注重各種細節問題。

首先,應勇於擔當。危機發生後,公眾會關心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利益問題。利益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因此無論誰是誰非,企業都應該承擔責任。即使受害者在事故發生中有一定責任,企業也不應首先追究其責任,否則會各執己見,加深矛盾,引起公眾的反感,不利於問題的解決。二是情感問題,公眾很在意企業是否關心自己的感受,因此企業應該站在受害者的立場上表示同情與安慰,並通過新聞媒介向公眾致歉,解決深層次的心理、情感方面的問題,從而贏得公眾的理解和信任。其次,應真誠溝通。企業處於漩渦中時,是公眾和媒體的焦點,因此,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企業不應矇混過關,而應該主動與新聞媒體聯絡,儘快與公眾溝通,說明事實真相,促使雙方互相理解,消除疑慮不安。最後,速度第一,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危機出現的最初12~24小時內,訊息會像病毒一樣到處傳播,社會上充斥著謠言和猜測。企業的一舉一動將是外界評判企業如何處理這次危機的主要根據。危機發生後,能否首先穩住事態,使其不擴大、不升級、不蔓延,是處理危機的關鍵。

公關禮儀是“手段”與“途徑”,企業形象是“目的”與“方向”.現代化的企業只有掌握正確的公關禮儀,並在企業的外部與內部有效開展、實施,才能真正做到樹立、維護企業的良好形象,從而提高企業知名度和信譽度,才能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公關的禮儀8篇

第2篇

公關禮儀:是指公關人員在公關活動中應遵循的禮儀要求,並不包括其他場合的禮儀。但是,公關禮儀與其他交際禮儀也有相通之處,只不過目的、物件有所不同罷了。

一、內外區分:國內禮儀和涉外禮儀兩大種,著重於禮儀服務的物件的內外區別。前者指本國範圍內通行的一些禮儀規範和區域特徵;後者指參與外事活動應遵循的禮儀規範。

二、從主體應酬的工作物件分:可分為內務禮儀、公務禮儀、商務禮儀、個人社交禮儀。

內務禮儀:在家庭中,親朋好友之間應酬交往時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包括家人間的問候、祝賀、慶賀、贈禮、宴請等。

公務禮儀:指公務活動中,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包括公務行文禮儀、公務迎業送往的禮儀,公務公見會談的禮儀、公務宴請招待的禮儀。

商務禮儀:在商務部門工作應酬中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如商務接待、商務談判、商務慶典等禮儀。

個人禮儀:個人參加社交活動時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包括一些基本的禮節,如握手、介紹、交談、饋贈等。

第3篇

生活,可以說它五彩繽紛,也可以說它像個萬花筒;的確,很多時候人們感受的是生活的複雜,被生活的瑣碎搞得頭昏腦脹,當然我也不能抹去生活為人們打造的快樂。以下是“公關禮儀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古語有云:“無規矩不成方圓”,生活中每個領域,除了規矩,還有他的規律,更有技巧,像生活中的傳播與溝通便大有文章在裡面,形形色色,各行各業中的每個個體都審視著自己在此過程中動作。第一次以書面文字形式注意到這個生活中的細節的技巧是公關心理學的課堂上,那麼我要談的即使公關學心理學中的傳播與溝通技巧於生活中。

公共關係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是與公共關係活動中的基本要素密不可分的。公共關係的三大要素即公關主體、公關中介(傳播、溝通),因此公共關係心理學研究的內容相應地就由三個大的方面構成:一是公關主體即社會組織心理,二是公關客體即公眾心理,三是公關中介即傳播、溝通心理。

公關心理學,對於心理學我們是耳熟能詳,那麼異樣就在於“公關”二字;公關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傳播的過程。通過公關活動,使組織與公眾之間緊密聯絡,讓組織走向公眾,讓公眾瞭解、喜歡組織,而這正是通過公關傳播實現的。瞭解公關傳播心理,是為了更好地達到傳播的目的。傳播、溝通心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研究傳播心理的幾種主要正規化,包括人本主義傳播論、精神分析傳播論、認知理論傳播論、行為主義傳播論等內容。這些傳播理論對公共關係傳播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研究傳受關係與傳播策略,包括傳受者心理互動(傳受者間的功能互動、傳受者間的人格互動)、傳播策略(傳播的.一般策略、人際傳播策略、組織傳播策略、大眾傳播策略)等內容。

3、研究對公眾行為的影響與溝通,包括影響公眾心理的常用方法(浸潤法、勸導法、榜樣法)、與公眾溝通的方式(導引式溝通、疏浚式溝通)等內容。

4、研究不同傳播型別的心理基礎,包括人際傳播心理(人際傳播的含義與特點、人際傳播中傳受者間的心理關係、組織形象的人際傳播心理技巧)、組織傳播心理(組織傳播的含義與特點、組織傳播中傳受者間的心理關係、組織形象的組織傳播心理技巧)、大眾傳播心理(大眾傳播的含義與特點、大眾傳播中傳受者間的心理互動、組織形象的大眾傳播心理技巧)等內容。

普通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公共關係心理學就是普通心理學主幹上派生出的眾多分支之一,是心理學理論在公共關係實踐中的運用。

第一,普通心理學側重於研究人的內在心理活動,而公共關係心理學則注重考察人的心理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第二,普通心理學側重於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而公共關係心理學則從公共關係活動的特定情境出發,考察處在這一狀態中的人們特殊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

第三,普通心理學主要研究自然的、未經修飾的刺激環境所引起的(人的)心理反應及心理反應過程,而公共關係心理學則重點研究人們因公共關係活動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和心理定勢,以及公共的心理活動與組織目標實現之間的關係。

總之,公共關係心理學派生於普通心理學,並以普通心理學(尤其是社會心理學)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

其實簡單的談這些囊括性的概念對於學習過一門課程的闡述貌似是很不負責任的,那麼我就從一個案例談談生活中的傳播與溝通吧!

小王從北京到重慶玩,他想到解放碑去玩但不知道怎麼乘車,於是他就隨便上了一輛公交車。上車之後小王便拿出地圖來看,但他發現看不懂。他就問售票員“這車是去解放碑的嗎?”售票員剪著指甲漫不經心的說“你坐的是反方向的,拿著地圖都看不懂,還看什麼看”旁邊的大爺看不下去了說“你到下一站轉乘xx路就到了”大爺又加了一句“現在的年輕人沒一個是有教養的。”這時旁邊的一個年輕女孩說話了“大爺,你不能這樣說啊,這只是少數”這個穿著吊帶染著黃色頭髮的女孩又說“向您這樣看上去慈祥的老大爺,其實肚子裡全是壞水。”這是一中年大姐說“你是怎麼這麼沒禮貌,父母是怎麼教育你的,像你這樣的估計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的像個雞。”

首先,我們看得出這是生活中常見得不得了的現象,其次是乘務員的態度,從心理學上講,人們對於自己熟悉且可以做主相關讓別人決定的地方有一種特別的“主人翁”的感覺,於是便有了他那漫不經心傷人於無形的答話言語,接下來是老大爺的好心答話與無心的抱怨,結果沒有顧及公共場合的因素,忘記了此時公車上的其他人也在關注這裡發生的簡短對話,而此時關注的人都有一種視如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感覺,當然除了麻煩以外;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因為說話沒有顧慮周圍而引起的言語爭吵。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們的千年文明語言漢語上,不僅有咬文嚼字而且存在著很明顯的字眼與字義的確區別,不同的語句因場合的不同而意思不同,效果易不同,這便是生活中交流技巧與資訊傳播技巧的應用體現。

其實在網上看到這個案例的時候下面還有一些評論,從評論上我貌似看出這是上學期公關心理學期末論文的寫作材料;我想網際網路也算是也是傳播與溝通的渠道之一吧,當然作為應付學了一學期的課程的作業貌似可恥了一點,既然都想到網上求助了那就沒有理由在網上說老師了,不過這大概也說明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存在問題,老師每次來只是上課,經書自己的備課準備的內容,忽視了下面學生的個體感受,於是學生不關注老師的課程內容,導致最後期末時候的一些誤解,因缺乏交流存在的,我個人覺得像課堂這樣的場合對於傳播與溝通應該是加強互動,即,老師的案例不再是以ppt上寫出來,兒時讓學生表演出來等,這樣加強了溝通與知識的傳播,而且也會使大家印象深刻。

一上是我本學期學了公關心理學課程後對本課程的認識與瞭解的以點代面的描述,就我感興趣的部分;來總結這門課程,其次還有對這個課程上的一點意見因為與我的興趣內容聯絡也寫在上面了。言辭贅述了些,請老師諒解!

第4篇

在非語言符號系統中,交往空間是一種特殊的無聲語言。它是指一個人與另外一個人交往時,會無形中感到彼此間應該有種距離才能心定神安。

美國人愛德華·霍爾博士劃分了四種區域或稱距離,每種距離分別與雙方的關係相稱。

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間隔或幾無間隔,即通常所說的“親密無間”。其近段在15cm以內,彼此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如擁抱、接吻等。其遠段在15cm~44cm之間,表現為挽臂執手,促膝談心等。

這一距離有非常特定的場境和物件,一般屬於私下情境,說悄悄話,或在貼心朋友、夫妻和情人之間。

在社交場合,大庭廣眾面前或一般的異性之間是絕對禁止的,否則不僅不雅觀,還會因為不行“禮”而引起另一方的反感甚至衝突。

這在人際間隔上稍有分寸感,表現為較少的直接身體接觸。一般近段在46cm~76cm之間,正好能相互親切握手,友好交談。遠段在76cm~122cm之間,已有一臂之隔,恰恰可能的身體接觸之外。

這一距離通常為人們在交往場合所接受,它有較大的開放性,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這個空間。

這已超出了親密或熟悉的人際關係,而是體現出一種社交性的或禮節性的較正式關係。近段在12m~21m之間,一般出現在工作環境和社交聚會上的交往。遠段在21m~37m之間,往往表現為更加正式交往的關係。一些有較高身份和地位的人往往通過一個特大辦公桌的'相隔與下屬交談。

這一距離大都是考慮到交往的正式性和莊重性。如企業或國家領導人之間的談判,教授與學生間的論文答辯等,以增加一種莊重的氣氛。

在這個空間中,人際間的直接溝通大大減少了。其近段在37m~76m間,遠段則在76m以外。

這是一個幾乎能容納一切人的“門戶開放”的空間。人們完全可以對處於這個空間內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予交往,因為相互間未必發生一定聯絡。在這個空間的交往,大多是當眾演講之類的。

這四種交往距離、範圍的劃定,為公關人員尋求最為適合特定場景和物件的交往空間提供了大模式,但這一距離範圍並不是“鐵板”一塊,不同的人所需的個體空間的範圍有所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心理狀態下所需的個體空間也會有所變化。因此,交往空間仍有較大的伸縮性和可交往性。影響它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不同文化背景或民族差異的影響。

地位尊貴的人物,較之地位低俗的人需要更大的個體空間,一般是有意識地與下屬和人群保持相當距離,更不能容忍這些人緊靠著他說話,乃至撫肩拍背或氣息噴到臉上。同樣,年齡差異較大的人之間交往距離的人為縮小產生的感覺,較之同齡人之間會淡化一些,比如撫摸兒童的頭和臉,而在成年的同齡人之間就是一種不敬的表示,會顯得粗俗無禮。

性格開朗,喜歡交往的人更樂意接近別人和別人的靠近,個體空間相對較小。而性格內向,孤僻自守的人不願主動接近別人,寧願把自己孤立地封閉起來,當然對靠近他的人也就十分敏感,他們的個體空間一旦受到侵佔,最容易產生不舒服感和焦慮感。具有主動性格的人,容易無意識地單方侵入對方的個體空間,而客觀上給對方造成威迫的壓力或巴結的情勢。

一般來說,女性相聚比男性相會站得近。女性同男性對空間位置的安排也不同:女性往往靠在她喜歡的人旁邊,而男性則選擇在他喜歡的人對面坐著。女性最反感陌生人坐在自己旁邊,男性最不喜歡陌生人佔據自己對面的位置。而且,男性會把坐在對面的“闖入者”視為競爭的威脅,女性則把坐在身旁的“闖入者”視為有意識的侵犯。

第五,情緒狀態和交往場景差異的影響。

人在心情愉快舒暢時,個體空間就會縮小,允許別人靠得很近;而若生氣悶悶不樂時,個體空間便會非理性地擴張,甚至連親密朋友也可能被拒之於外。

在擁擠的社交場合,如舞會、聚會等,人們無法考慮滿足自己的個體空間的需要,而較易容忍別人靠得很近,但會設法避免視線或呼吸的接觸。

當面對面時,眼睛會很自然地注意對方的頭頂或空間的某個位置。然而,若在較為空曠的社交場合,人的個體空間就會自然擴大,當別人毫無理由地侵入時,便會引起懷疑和不自然感覺。

以上是根據人的生理心理原理和禮儀規範的基本要求對人際交往的空間作出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的分析。儘管從社會到個人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並會對交往距離發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公關人員最終還是應該學會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既能適合對方,又能適合場景、適合自己的交往空間的三維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應酬於各種社交場合,在人際交往中始終達到溝通與行“禮”的最高統一。

第5篇

作為一名大學生,如何使自己的氣質高雅、形象更出眾;如何使自己充滿自信地出現在同學老師、上級下屬和客戶面前;如何使自己得體而又自如的參加會議、出席社交活動?

通過老師在課堂上對公關禮儀的講解,使我對公關禮儀有了一個較系統的認識和理解。所謂公關就是一個組織塑造形象的藝術。公關關係就是社會組織利用傳播手段與社會進行雙向溝通的點。公關關係的三要素:社會組織,傳播手段,社會公共關係。所謂禮儀就是指塑造個人形象的藝術。公關與禮儀的就在於組織與個人的區別;禮儀是公關的分支。通過學習我深深地懂得,大學生掌握了公關禮儀,就等於為以後的學習工作奠定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現代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素質的競爭。因此,具備怎樣的公關禮儀素質才能在競爭中獲得成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是每個青年學生都應該尋求的。

公共關係和社會禮儀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範行為,它支配著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對人們在一定的場合中的行為加以規範,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規範、嚴謹、得體的公關禮儀形象有助於為成功的人生夯實牢固的基礎,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行為規範。“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公關禮儀,是律己、敬人的表現形式和行為技巧,是個人素養和社會觀的外在展現。

在上楊老師的公關禮儀課時,老師每次都講得繪聲繪色的,講得非常投入,而且還有比較多的實踐,每次上課時和上課後都覺得受益匪淺。比如,學習到了如何在什麼樣的場合說什麼樣的話,在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以及在恰當的場合做自己該做的事。

比如,老師最後一節課講的西方用餐禮儀:刀叉在用餐中時為八字形擺放,而在用餐結束後則為平行的擺放,刀刃一側一定要面向自己,刀刃面向他人是一種敵意的'表現。用餐結束的擺放方式有兩種:用餐結束後,可將叉子的正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向內與叉子併攏,平行放置於餐盤上。接下來的擺放方式又分為英國式與法國式,不論哪種方式都可以,但最常用的是法國式。儘量將柄放入餐盤內,這樣可以避免因碰觸而掉落,服務生也較容易收拾。

還有就是我覺得以後作為成功男士必不可少的知識,就是西裝的穿著禮儀,記得上課老師是這樣跟我們講的:現代男士西服基本上是沿襲歐洲男士服裝的傳統習慣而形成的,其裝扮行為具有一定的禮儀意義,如雙排扣西服給人以莊重、正式之感,多在正式場合穿著,適合於正式的儀式、會議等;單排扣西服穿著場所普遍,宜作為工作中的職業西服或生活中的休閒西服。穿兩粒扣西服扣第一粒表示鄭重,不扣釦子則表示氣氛隨意;三粒扣西裝扣上中間一粒或上面兩粒為鄭重,不扣表示融洽;一粒扣西裝以係扣和不繫扣區別鄭重和非鄭重。此外,兩個鈕釦以上的西裝形式,忌諱繫上全部釦子。襯衫:在套裝與襯衫的組合上,襯衫的下襬要放入褲子裡,整裝後,襯衣領和袖口均要比外衣長出1-2cm左右。由於中國人臉色偏黃,在選擇顏色時應少選黃色、綠色、紫色,宜選深藍色、深灰暖性色、中性色等色系。臉色較暗的男士,可選擇淺色系和中性色。襪子:深色襪子可以配深色的西裝,也可以配淺色的西裝。淺色的襪子能配淺色西裝,但不宜配深色西裝。忌用白色襪子配西裝。襪子長度的原則為寧長勿短鞋子:黑色皮鞋是萬能鞋,它能配任何一種深顏色的西裝。灰色的鞋子決不宜配深色的西裝,淺色的鞋也只可配淺色西裝。而漆皮鞋只宜配禮服。皮帶:深色西裝可配深色腰帶,淺色西裝則可深可淺的皮帶都配得上。此外,皮帶的顏色應與皮鞋協調。這些老師所講的一切,都是與我們將來的人生密切相關的。

我想要說的是,上公關禮儀課,真的給了我很多,不但包括禮儀,更包括了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最後,請允許我以老師上課送給給我們的禮物作為最後的結尾。把微笑貼上在臉上把優雅貼上在您的舉止裡把文明的語言貼上到您的談吐裡把尊重、溫暖和滿意貼上到他人的心裡把自尊、信心和責任貼上到自己的心裡就一定能把凝聚力貼上到你所在的團隊中就一定能把美好貼上到你作為大學生的形象中就一定能把幸福和成功貼上到您未來的生活和事業中

第6篇

又叫作揖禮,是我國傳統的禮節之一。如今為了方便起見,無論男女一律都採用最傳統左外右內式,多用於見面或約會朋友,雙方告別等,拱手錶示寒暄、打招呼、恭喜等。

合十禮又稱合掌禮,流行於南亞和東南亞信奉佛教的國家。

行禮方法是:兩個手掌在胸前對合,掌尖和鼻尖基本相對,手掌向外傾斜,頭略低,面帶微笑。

多見於西方、東歐、阿拉伯國家,是親人以及親密的朋友間表示親暱、慰問、愛撫的一種禮,通常是在受禮者臉上或額上接一個吻。

(3)親人、熟人之間是擁抱,親臉,貼面頰。在公共場合,關係親近的婦女之間是親臉,男女之間是貼面頰,長輩對晚輩一般是親額頭,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間才吻嘴。

禮鞠躬指彎身行禮,是表示對他人敬重的一種禮節。"三鞠躬"稱為最敬禮。在我國,鞠躬常用於下級對上級、學生對老師、晚輩對長輩,亦常用於服務人員向賓客致意,演員向觀眾的掌聲致謝等場合。

吻禮是歐美各國人們在社交活動中的見面禮,分為:親吻、擁抱和吻手禮三種。親吻不同於接吻,接吻是夫妻間的“專利”,而親吻則是禮儀的一種。

(2)晚輩則吻長輩的下頜。平輩親友、熟人之間行親吻,則為輕貼一下對方的面頰。

行吻手禮僅限於室內,而且主要是男士向已婚女士表示的一種敬意。在歐洲和拉美國家,向已婚女士行吻手禮,是男士有教養的表現。因此,在涉外場合,如果外方男士向中方女士行吻手禮時,應禮貌地予以接受。

行禮方式:男士應行至女士面前距約80釐米,首先立正欠身致敬,女士先將右手輕輕向左前方抬起約60度時,男士以右手或雙手輕輕抬起女士的右手,同時俯身彎腰以自己微閉的嘴脣象徵性地輕觸一下女士的手背或手指,要穩重、自然,不可發出聲音,也不可留下痕跡。男子同上層社會貴族婦女相見時,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則可將指尖輕輕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錶示,則不吻。如女方地位較高,男士要屈一膝作半跪式,再提手吻之。此禮在英法兩國最流行。

握手是一種很常用的禮節,一般在相互見面、離別、祝賀、慰問等情況下使用。

行禮方式: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住對方的手掌持續1~3秒鐘,雙目注視對方,面帶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傾,頭要微低。

擁抱禮是流行於歐美的一種禮節,通常與接吻禮同時進行。視場合和關係的不同,擁抱分為熱情擁抱和禮節性擁抱。擁抱禮往往用來表示尊敬和親熱。但注意,西方人一般不在商務往來中使用擁抱禮。

行禮方式:兩人應在相距20釐米處相對而立,各自抬起右臂,將右手繞頸後扶著對方的左後肩,左手摟著對方的右後腰,雙方的頭部及上身向左前方相互擁抱,如為了表示更為親密的感情,應在在向左側擁抱之後,頭部及上身向右前方擁抱,最後再次向左前方擁抱。男女之間則抱肩膀,與此同時親面頰的方式是左右左交替。作為公關禮儀的擁抱,雙方身體不宜貼得太緊,也不宜在擁抱禮的同時行親吻禮。

當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貿然闖進了您的寫字間,而您實在難用很長的時間與之周旋時,如果直接告之對方“來的不是時候”,或對之愛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

其實,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語言,一樣可以暗示對方應儘早離去,而且還不至於使其難堪。可以在見面之初,一面真誠地對其表示歡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來要去參加公司的例會,可您這位稀客駕到,我豈敢怠慢。所以專門告假五分鐘,特來跟您敘一敘。”這句話的“話外音”,乃是暗示對方:“只能談五分鐘時間”,但因說得不失敬意,在對方的耳中就要中聽多了。

又如,一位來企業參觀的外商,若突然向您問起了我方的產量,產值一類原本不宜問到的問題,告之以“無可奉告”固然能行,卻也有可能使對方無地自容。

此時此刻,完全可以運用適當的談話技巧,用另外的方式來表達“無可奉告”之意。比方說:“董事會讓我們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有多大生產能力,就生產多少”。“能賣出去多少產品,就能創造多大產值”。“一年和另一年創造的產值,往往不盡相同”。面對這種照顧對方情緒的“所答非所問”,對方但凡識相,定會知難而退。

寒暄者,應酬之語是也。問候,也就是人們相逢之際所打的招呼,所問的安好。在多數情況下,二者應用的情景都比較相似,都是作為交談的“開場白”來被使用的。從這個意義講,二者之間的界限常常難以確定。

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際交往中打破僵局,縮短人際距離,向交談物件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藉以向對方表示樂於與之結交之意。所以說,在與他人見面之時,若能選用適當的寒暄語,往往會為雙方進一步的交談,做好良好的鋪墊。

反之,在本該與對方寒暄幾句的時刻,反而一言不發,則是極其無禮的。

當被介紹給他人之後,應當跟對方寒暄。若只向他點點頭,或是隻握一下手,通常會被理解為不想與之深談,不願與之結交。

碰上熟人,也應當跟他寒暄一兩句。若視若不見,不置一辭,難免顯得自己妄自尊大。

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說法是:“您好!”“很高興能認識你”。“見到您非常榮幸”。

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說:“久仰”,或者說:“幸會”。

要想隨便一些,也可以說:“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某某人經常跟我談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讀過您的大作”、“我聽過您作的報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可以說“好久沒見了”、“又見面了”,也可以講:“您氣色不錯”、“您的髮型真棒”,“您的小孫女好可愛呀”、“今天的風真大”、“上班去嗎?”

寒暄語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可長可短,需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它卻不能不具備簡潔、友好與尊重的特徵。

寒暄語應當刪繁就簡,不要過於程式化,像寫八股文。例如,兩人初次見面,一個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另一個則道:“豈敢,豈敢”,搞得像演出古裝戲一樣,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許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戲弄對方。“來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長膘了”,等等,自然均應禁用。

問候,多見於熟人之間打招呼。西方人愛說:“嗨”中國人則愛問“去哪兒”、“忙什麼”、“身體怎麼樣”、“家人都好吧?”

在商務活動中,也有人為了節省時間,而將寒暄與問候合二為一,以一句“您好”,來一了百了。

問候語具有非常鮮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徵。比如,老北京人愛問別人:“吃過飯了嗎?”其實質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還沒吃”,意思就不大對勁了。若以之間候南方人或外國人,常會被理解為:“要請我吃飯”、“諷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閒事”、“沒話找話”,從而引起誤會。

在阿拉伯人中間,也有一句與“吃過飯沒有”異曲同工的問候語:“牲口好嗎?”您可別生氣,人家這樣問候您,絕不是拿您當牲口,而是關心您的經濟狀況如何。在以遊牧為生的阿拉伯人中間,還有什麼比牲口更重要的呢?問您“牲口好嗎?”的確是關心您的日子過得怎麼樣。提醒您,為了避免誤解,統一而規範,商界人士應以“您好”、“忙嗎”為問候語,最好不要亂說。

在現代社會中,任何一個社會組織都要處理好與自身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外公眾關係,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那麼,社會組織的良好形象如何塑造?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發揮公關禮儀的功能和作用。公關禮儀對組織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公關人員的舉止言行、衣帽服飾等符合公關禮儀的要求,不僅反映出個人,而且某種程度上也代表所在社會組織的形象,是社會組織形象的一種外顯方式。

公關人員與公眾見面時適時得體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和體姿動態往往形成照耀公關活動的“暈輪”或“光環”,這種“暈輪”和“光環”的“亮度”或“強度”則取決於各種禮儀的具體表現是否恰到好處。恰到好處的禮儀不僅令公眾產生信任和好感,而且會使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舉個例子,日本著名實業家松下幸之助本來不修邊幅。

一次,他去理髮室,理髮師當場批評他不注重修飾自己的容貌::“你是公司的代表,卻如此不注意衣冠整潔,讓別人怎麼想?連老闆都這樣邋遢,你想他的.公司還會好嗎?”自此,松下幸之助便痛改前非,開始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和在公眾面前的儀表儀態。想到今天的“松下產品馳名天下,這與它們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表率作用和嚴格要求員工懂禮貌、講儀表是分不開的。

相反,如果公關人員蓬頭垢面,缺乏素養,公眾便可能會聯想到組織整體素質的低下,不會有堅強的經濟和技術實力。例如,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北方某省一位縣長親自出面接待一住想到當地考察投資建立製藥廠的外商。途中兩人談話投機,外商深深為縣長的巨集論所傾倒。通過初步考察瞭解,這位外商決定在該縣投資。但是,當外商在參觀即將被改造的該縣原製藥廠時,那位縣長忽然一口濃痰湧上喉嚨,再也憋不住了,“啪咯”一聲吐在了廠門口。這一行徑,立即引起外商的厭惡,他馬上反悔,提出收回投資承諾。事後,外商給縣長寫了一封語重心長的信::“您作為一縣之長都這樣沒有修養,很難想像您的。“臣民”會是什麼樣子?建藥廠是為了治病救人,而不講衛生,則可能造成謀財害命的結果……"

第二,公關禮僅可以規範內部公眾的言行,協調領導和員工之間的關係,使全體員工團結協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進而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反之,如果員工不能遵循公關禮儀,他們之間的衝突、矛盾就可能會增多,就不能很好地協作配合,遇事推讀扯皮,不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會影響企業目標的實現,甚至會危及企業的生存。又如,有一家民營企業的經理經常在眾人面前訓斥員工,動不動大發雷窒。小王經常挨批,他對此耿耿於懷。一次,小王在車間明明發現生產線上有問題,可是他因心中有氣,不想告訴相關人員。結果,造成大批產品報廢,使企業瀕臨破產邊緣。

第三,公關禮儀可以密切與外部公眾的關係,形成和諧、融洽、合作的關係,獲得外部公眾對組織的認可和好評,從而創造出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最佳環境。

現代生產是社會化的大生產。任何一個社會組織都不可能是封閉系統。它必然要與外界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絡。在企業與外部公眾的交往活動中,公關禮儀起到調節相互關係的潤滑劑作用。會賜公眾以溫馨的、愉悅的、富有人情味的清新禮儀,從而贏得公眾對企業的讚賞。不僅可以鞏固現有的公眾關係,還可以廣結良緣,拓展更多的新關係,得到更多的認同和幫助,創造出良好的生存與發展的環境。

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一度處於大蕭條中,全球旅館業倒閉了80%,希爾頓旅館也負債50萬美元,但這家老闆沒有灰心喪氣。他教導員工,無論旅館本身的命運如何,在接待旅客時千萬不可愁雲滿面。他說,希爾頓旅館服務人員臉上的微笑永遠是屬於旅客的。自此,員工們的微笑服務使旅容對希爾頓旅館充滿了信心,在社會經濟普遍不景氣背景下,不僅挺過蕭條,而且一枝獨秀。

第四,公關禮儀是公共關係實務活動的一部分,也是企業形象的一種宣傳。

公關禮儀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必須與社會組織形象戰略保持一致。組織通過公關禮儀活動向公眾顯示各方面的形象,以感召公眾,使公眾認同企業,產生信任和好感,提高企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和聲譽。只有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才能實現公共關係目標和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如果每一個步步高人都能夠做到接人待物知書達禮,著裝得體,舉止文明,彬彬有禮,談吐高雅,公司就會贏得社會的信賴,理解,支援。反之,如果大家言語粗魯,衣冠不整,舉止失度,接人待物冷若冰霜或傲慢無禮,就會有損企業形象,就會失去顧客,失去市場,在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人們往往從某一個職工,某一個小事情上,衡量一個企業的可信度,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禮儀能夠調節人際關係,從一定意義上說,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發展的調節器,人們在交往時按禮儀規範去做,有助於加強人們之間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關係,緩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一般來說,人們受到尊重、禮遇、贊同和幫助就會產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誼關係,反之會產生敵對,牴觸,反感,甚至憎惡的心理。

禮儀具有很強的凝聚情感的作用。禮儀的重要功能是對人際關係的調解。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相互關係錯綜複雜,在平靜中會突然發生衝突,甚至採取極端行為。禮儀有利於促使衝突各方保持冷靜,緩解已經激化的矛盾。如果人們都能夠自覺主動地遵守禮儀規範,按照禮儀規範約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際間感情得以溝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係,進而有利於各種事業的發展。

第7篇

禮儀部是在院青協裡很有特色的部門,大大小小的活動都離不開我們的'禮儀人員,他們看上去光鮮亮麗,其實是他們的工作量很大也是非常幸苦的。自從我接任禮儀部以來,活動就接連不斷,同時部門當時本身建設還不完善,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

開學初,禮儀部配合學校著手新生接待,不謂炎熱在學校為新生服務,迎新晚會表現也是非常不錯。我們都能保持應有的微笑,在各型別活動會中,積極配合各個組織處理相關工作,重要時刻,能夠顧全大局,迎難而上,及時高效的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第8篇

在公關交往中,遵循禮儀,不但有利於組織與公眾的溝通,而且有利於樹立本組織的良好形象,使之發展。公關禮儀在公關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通行證”。一般而言,懂禮儀、講究禮儀的組織代表、公關人員,都比較容易受到公眾的歡迎。所以說,講究禮儀有利於組織與公眾的溝通,有利於公關活動的'順利開展,有利於公關任務的順利完成。

②“潤滑劑”。正如語言美、服飾美、體態美等能夠成為人際交往的友誼紐帶一樣,禮儀周全,同樣能夠為組織與公眾之間架起友誼的橋樑,有利於協調關係,消除某些誤解,有利於深入交談和溝通。

③“奠基石”。在公關交際中,公關人員周全的禮儀,不僅能夠反映出他本人的品質素養,給人以“悅目”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夠體現出組織的整體形象,使公眾通過公關人員的素質推而廣之,確認組織的美好形象,樂於同組織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