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進餐的禮儀7篇 “美食與文化的融合:探究進餐禮儀的歷史與現實”

進餐禮儀是社交禮儀的重要方面,對人類交際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社交場合餐桌禮儀的表現,往往也能反映一個人是否具備基本的修養和素質。在進餐過程中,我們應該保持優雅、得體的舉止,尊重他人,以及注意衛生等方面的細節問題,來展現出一個禮貌、自信、有教養的形象。

進餐的禮儀7篇 “美食與文化的融合:探究進餐禮儀的歷史與現實”

第1篇

用刀時,應將刀柄的頂端置於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側,食指按在刀柄背上——但食指決不可觸及刀背,其餘三指則順勢彎屈,握住刀柄。

叉如果不是與刀並用,則叉齒應該向上;持叉應該儘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而不能抓在叉柄的下部,叉柄倚在中指上,中指則以外側的無名指和小指為支撐。

用左手的人可按自己的習慣持叉。因為這種餐具登上餐桌為時較晚,所以留給它的地位就只有在餐盤的左側了。這樣,慣用左手的人正好可以持叉進食,而慣使右手的人則必須尷尬地將叉換到右手去;因此,在叉與刀(或甜食匙)並用時,這一習慣就不得當了,它會造成過多的放下和換手的動作。

叉可以單獨用於叉餐或取食任何無需用刀或甜食匙的食品,可以用於取食某些頭道菜和餡餅,也可以用於取食那種無需切割的主菜。

在這種情況下,持刀姿勢如前所述,持叉姿勢與持刀相似,叉齒應該向下;通常,刀叉並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時候,但若無需用刀切割,則用叉即可(如上所述)。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

對於其它那些需要切割的食品,如甜瓜和開胃菜,則需刀叉並用。

刀除了可用於切割食品(切下的每一片都應該吃掉),還可用來幫助將食品撥到叉上。有些食品,如米飯和豌豆,或可將叉背向上取食,或可將叉翻過來當匙使用,以刀把食品撥到叉上去,這樣做時,必須用刀將食品撥到叉的內側,而不是外側,因為那樣做可能會使自己的肘部碰到鄰座。

持匙用右手,持法同叉。但要記住,手指務必持在匙柄上端,而不是匙柄下部。

很多種布丁都要叉匙並用取食。叉的'持法和刀叉並用時相同,叉齒向下。或叉或匙,一件用以託盛食品,另一件則用以幫助盛取。

切割或可在廚房進行,或可在餐廳進行。無論在何處進行切割,都需要有相當高的技藝。若要當眾切割肉類或禽類食品,非經過相當的家庭練習不可。切割操作必須有一把非常鋒利的切肉刀,一把帶有保險裝置的肉叉,以及足夠寬敞的操作空間。

在宴會上,如果每一道食品都配有一種不同的酒,則已經斟入杯中的酒最好要在下一道食品及與之相配的酒上達之前喝完,必須注意,一旦開始用下一道食品,就不能再用前一道剩酒了。

在宴會上,任何時候都可以謝絕斟酒,謝絕時只需說一聲“不,謝謝”即可。或可用一手輕捂酒杯,以示強調。喝酒應該慢慢啜飲,啜飲一口,即應將酒杯放回原處。

如果暫停用餐,刀叉(或叉匙)應互成夾角置於盤上’如果已經用畢,則刀叉(或叉匙)應並排置於盤上,注意叉齒應向上。

進餐的禮儀7篇 “美食與文化的融合:探究進餐禮儀的歷史與現實” 第2張

第2篇

我是四(1)班的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 文明用餐》。 同學們,在講到愛惜糧食,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鋤禾》這首古詩。這首古詩就是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要我們愛惜糧食。可是我們真的'做到愛惜糧食了嗎?在學校食堂,每天都會看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還有很多孩子讀不起書,也還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當你浪費一口糧食時,也許在他們的眼裡浪費的就是一頓豐富的晚餐。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並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

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國小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愛惜糧食開始吧!其實愛惜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厭食。無論是在家裡爸爸媽媽給我們做吃的,

還是學校裡的飯菜,都是有利於我們身體成長的,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我們都要通通吃掉它!文明就餐就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就餐,不大聲喧譁、打鬧,不端著飯盒奔跑走動,防止相互碰撞或燙傷;就餐時細嚼慢嚥,有助消化,也不含飯說話,以免發生意外。在就餐結束後半小時內不跑或者進行劇烈運動。愛護餐具,並把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同時要尊重工作人員,對他們為大家的服務表示感謝。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的好學生吧!篇三:文明用餐從我做起講稿

第3篇

食不言,寢不語,是衡量一個人具備良好習慣的標準。好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我校從抓學生就餐無聲開始,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十幾個中國人到一家大酒店用餐,進入大堂後,就吵吵開了,猜測哪一個門是餐廳,有的則高喊“累死了,快開飯吧。”,原本十分寂靜的大堂由於他們的到來頓時“熱鬧”起來。當他們得知餐廳的位置並推開大門時,全體都愣住了:他們看到該餐廳內有100多位俄羅斯人正在吃飯,但卻鴉雀無聲。如果不是眼見為實,他們真不敢相信,100多人吃飯的餐廳怎麼會這麼靜。受此影響,他們也輕拿碗筷杯碟,細嚼慢嚥,吃了一頓安靜的午飯。

十幾個中國遊客在本來很安靜的大廳中大聲喧譁,而且還不按順序排隊。登機後,有人對所安排的座位不滿意,便站起身大聲喊:“靠窗的,誰與我換座?”因為是旅遊高峰,整個艙內沒有空位,空乘小姐只好對其不斷安撫。剛起飛不久,一位女遊客從行李中拿出食品分發給她的同伴,進餐時還大聲喧譁,坐在他們身邊的'一群外國人沉默不語,皺著眉頭,連連搖頭聽到這裡,大家有沒有覺得中國人太吵了一點呢。在各種場合,中國人難道就不能安靜一點,不能控制自己嗎,炎黃子孫擁有五千年的文化,難道文明素質還不及外國人嗎?那絕對不可能!所以同學們要從現在從學校開始培養自己的好習慣。

同學們,文明也是一個學校整體素質的重要體現,而每日三餐正是提升學生文明素養的重要平臺。在此,我要向同學們提三個建議。

一是讓學生明確用餐前、用餐時和用餐後需遵守的紀律,瞭解文明就餐從節約糧食做起、從尊重他人勞動做起,從規範自己的言行等小處著手培養自己的好習慣。同時針對學生在就餐時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讓全體同學知曉就餐時不文明行為對人對己的不良影響,從而增強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二是加強文明就餐管理,嚴管入規。形成了嚴密的管理網路,層層監護。首先,任課教師或值班老師組織學生在教室門口排隊,排好後再由老師帶入食堂。其次,值班老師在餐廳指導學生有序排隊,在學生會成員分割槽巡視,進行督查,對違紀的學生記錄到人、量化到班,違紀扣分公佈、評比上榜,藉以監督就餐秩序。

三是營造文明就餐氛圍,潛移默化。首先,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先做到,我們要求就餐老師、值日老師和值周領導都做到無聲就餐,有事儘量使用手勢、眼神來進行溝通。另外,我們加強餐廳文化建設,藉以營造氛圍。把“就餐無聲、禮儀上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富有哲理的名言古訓懸掛在餐廳牆壁上,用以教育學生珍惜糧食的來之不易和體驗勞動的艱辛,對提高學生的節約意識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我相信通過長期堅持,學生們會由開始的約束管理,慢慢的內化為行為習慣,真正做到了“進出有序、就餐無聲”,出現了我們現在在餐廳所見到的喜人情景。

第4篇

根據人們的飲食習慣,與其說是“請吃飯”,還不如說成“請吃菜”。所以對選單的安排馬虎不得。它主要涉及到點菜和準備選單兩方面的問題。

點菜時,不僅要吃飽、吃好,而且必須量力而行。如果為了講排場、裝門面,而在點菜時大點、特點,甚至亂點一通,不僅對自己沒好處,而且還會招人笑話。這時,一定要心中有數,力求做到不超支,不亂花,不鋪張浪費。可以點套餐或包桌。這樣費用固定,菜餚的檔次和數量相對固定,省事。也可以根據“個人預算”,在用餐時現場臨時點菜。這樣不但自由度較大,而且可以兼顧個人的財力和口味。

被請者在點菜時,一是告訴作東者,自己沒有特殊要求,請隨便點,這實際上正是對方歡迎的。或是認真點上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再請別人點。別人點的菜,無論如何都不要挑三揀四。

一頓標準的中餐大菜,不管什麼風味,上菜的次序都相同。通常,首先是冷盤,接下來是熱炒,隨後是主菜,然後上點心和湯,最後上果盤。如果上鹹點心的話,講究上鹹湯;如果上甜點心的話,就要上甜湯。不管是不是吃大菜,瞭解中餐標準的上菜次序,不僅有助於在點菜時巧作搭配,而且還可以避免因為不懂而出洋相、鬧笑話。

在宴請前,主人需要事先對選單進行再三斟酌。在準備選單的時候,主人要著重考慮哪些菜可以選用、哪些菜不能用。

在中國,辦事吃飯是常事,但是這樣的飯局往往是不好應付的,諸多的'潛規則等待你去體味。為了不出醜,呵呵,還是提早學習下為好。細節尤其需要注意!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選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制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領會你的預算。況且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闆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是認為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應該知道,你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徵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麼?”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後,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麼”等等。

第5篇

在國際交往場合和商務交際場合,中餐習慣於按職務和身份高低排列席位,如果攜夫人出席,通常將女士排在一起,即主賓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

如遇主賓身份高於主人時,為表示對主賓的尊重,可以請主賓坐在主人的位子上,而主人則坐在主賓的位子上(1號座位),第二主人坐在主賓的左側(2號座位)或按常規排列。

主賓攜帶夫人,出於禮節,主人的夫人應該陪同出席。如果主人的夫人因故不能出席時,可請與主人有聯絡且身份相當的女士作第二主人;若無適當的女士出席,可把主賓夫婦安排在主人的左右兩側(1號和2號座位)。

按照國際慣例,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數較多時,要擺桌次牌,既方便賓、主,也有利於管理。

中餐宴會上的主桌有兩種,一種是長方形橫擺桌,主賓面向眾席而坐;另一種是大圓桌,圓桌中央設花壇或圍桌,主賓圍桌而坐。主桌的座位應擺放名籤。

一般說來,臺下最前列的1~2桌是為貴賓和第一主人準備的`,一般的赴宴者最好不要貿然入座。

中餐宴會多使用圓桌,如果是多桌中餐,則桌次一般以居中或最前面的桌子為主桌。

中餐有別於西餐的餐具主要是筷子,在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中,筷子的使用已形成了基本的規則和禮儀。

(1)正確使用筷子。標準的握筷姿勢,過高或過低握筷或者變換指法握筷都是不規範的。

(2)使用筷子的忌諱。在等待就餐時,不能用筷子敲打桌邊、碗盞或杯子。在使用筷子夾萊時不要在菜餚裡挑來挑去,上下亂翻,不要用筷子穿刺菜餚;遇到別的賓客也來夾萊,要注意避讓,避免“筷子打架”;不要將筷子含在嘴裡或把筷子當牙籤使用;在進餐過程中進行交談,不能把筷子當道具,指點別人;餐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並應等眾人都放下筷子後,在主人示意散席時方可離座,不可自己用餐完畢,便扔下筷子離開。

第6篇

在中國吃飯的禮儀應該是怎麼樣的呢?特別是到別人家裡用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當自己一人到別人家用餐時,自己不是第一個吃完的,但在那坐著又尷尬,該怎麼辦?

開始用餐,要講究文明禮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讓長輩先動碗筷用餐,或聽到長輩說:“大家一塊吃吧”,你再動筷,不能搶在長輩的前面。

吃飯時,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無名指扣碗底,手心空著。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對著碗吃飯,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壓迫胃部,影響消化。

夾菜時,應從盤子靠近或面對自己的盤邊夾起,不要從盤子中間或靠別人的一邊夾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盤子裡翻來倒去地“尋尋覓覓”,眼睛也不要老盯著菜盤子,一次夾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愛吃的菜,不可如風捲殘雲一般地猛吃一氣,更不能乾脆把盤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顧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盤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掃”乾淨,應徵詢一下同桌人的意見,別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閉嘴咀嚼,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張開大嘴,大塊往嘴裡塞,狼吞虎嚥的,更不能在夾起飯菜時,伸長脖子,張開大嘴,伸著舌頭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進口,不然會給人留下一副饞相和貪婪的印象。

用餐的動作要文雅一些。夾菜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裡的菜撥到桌子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將菜湯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飯粒,要用餐紙或餐巾輕輕抹去,不要用舌頭去舔。咀嚼飯菜,嘴裡不要發出“叭叭”、“呱嘰呱嘰”的聲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與別人交談,開玩笑要有節制,以免口中食物噴出來,或者嗆入氣管,造成危險;確需要與家人談話時,應輕聲細語。

吐出的骨頭、魚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來,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噴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並把頭向後方轉。吃飯嚼到沙粒或嗓子裡有痰時,要離開餐桌去吐掉。

在吃飯過程中,要儘量自己添飯,並能主動給長輩添飯、夾菜。遇到長輩給自己添飯、夾菜時,要道謝。

隨著中西飲食文化的不斷交流,中餐不僅是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還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青睞。而這種看似最平常不過的中式餐飲,用餐時的禮儀卻是有一番講究的。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

放在紙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中餐上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冷盤,後上熱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用餐前,服務員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溼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在上蝦、蟹、雞等菜餚前,服務員會送上一隻小水盂,其中飄著檸檬片或花瓣,作洗??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在這自古為禮儀之邦,講究民以食為天的國度裡,飲食禮儀自然成為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當然不會再有“孟光接了梁鴻案”那樣的日子,但也還是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這裡僅舉幾例,權作參考:

古代的食禮是按階層劃分: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現代食禮則簡化為:主人(東道),客人了。作為客人,赴宴講究儀容,根據關係親疏決定是否攜帶小禮品或好酒。赴宴守時守約;抵達後,先根據認識與否,自報家門,或由東道進行引見介紹,聽從東道安排。

然後入座:這個“英雄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食禮中最重要的一項。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家庭宴請,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都不能動手,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再飲。

更講究的,如果來報有人來,無論尊卑地位,全席之人應出迎。

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8在對面),右手邊為3,5,7(7在正對面)。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

上菜順序,中餐一般講究:先涼後熱,先炒後燒,鹹鮮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濃味厚的後上,最後是飯菜。有規格的宴席,熱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窩席裡的燕窩,海蔘宴裡的海蔘,魚翅宴裡的魚翅,應該先上,即所謂最貴的熱菜先上。再輔以溜炒燒扒。

(茶)-在酒家裡,因為要等待,所以先來清口茶。但不是必須的。因為古人喝茶多是單獨的。

熱炒-視規模選用滑炒,軟炒,幹炸,爆,燴,燒,蒸,澆,扒等組合。大菜-(不是必須的)指整隻,整塊,整條的高貴菜餚,比如一頭乳豬,一隻全羊,一大塊鹿肉什麼的。

點心-一般大宴不供飯,而以糕,餅,團,粉,各種面,包子,餃子等。(飯)-如果還沒吃飽

此順序非一成不變,如水果有時可以算在冷盤裡上,點心可以算在熱菜裡上。

較濃的湯菜,應該按熱菜上;貴重的湯菜如燕窩等要為熱菜中的頭道。至於季節的考慮,則還有冬重紅燒,紅燜,紅扒和沙鍋,火鍋等;夏則清蒸,白汁,清炒,涼拌為主。此外顏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樣化也應考慮。

至於盛器,可謂歷史久矣,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又云:“煎炒宜盤,湯羹宜碗,參錯其間,方覺生色。”。所以盛器在這個講究飲食文化,又盛產陶瓷美器的地方,自然加倍講究。

一般要備大中小平盤(碟),大盤熱菜,中盤冷拼,或靈活選擇,小盤點心,小吃。

還要有深盆盛油大湯多之物,大湯碗盛湯。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鍋,烤爐之類;還有水具,茶具,酒具。

至於盛器的選取,質地要好,當然名窯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彩搭配要合理。

根據所盛菜餚的顏色,性質,質地,名稱,選取不同質地,形狀,顏色,花紋的盛器。

如一品丸子,要用雍容華貴的黃底細文福盤;如清蒸魚要用白瓷或青瓷魚盤,紅燒乾燒魚則用色彩濃烈的厚重的魚盤。色彩清亮的冷盤冷拼,則宜用對稱的細底紋小碎花圓盤。

宴席不可無酒,純粹的中餐,應該避免啤酒,歐洲葡萄酒(當然中亞的可以,如波斯葡萄酒,過似乎沒人能嘗得到)。所以中餐,最好配備高度名酒(其實高度烈性酒只是近代才有),但似乎中低度的宴酒(30度左右),各種黃酒,米酒比較男女老幼皆宜。

古代的酒度數低,酒具也較為龐大,隨著白酒度數於明清逐漸增高,酒具也越來越小。但均以瓷為主。敬酒則要適度,古人飲酒要行酒令,現已近絕跡。應當重新推廣開來,尤其是家宴上,省得有粗人強行勸酒,我凡遇到此種粗人,立刻酒量大漲,定將此等劣人喝倒,省得為害宴席,至今還頻頻得手,因為真正高人酒仙是不會勸人喝酒的,此等強拉硬勸之徒,多不會有超過1斤7,8兩的酒量,所以大可將此種人除掉而後安。

宴席環境,最好完全中式,進門兩盞迎客宮燈。繞過落地屏風,落座於紅木八仙桌旁,手執象牙箸,聽著絲竹軟曲,空氣中游移著絲絲檀香。透過窗櫺木格,和窗外的修竹柳蔭,只見湖光山色。美哉其極!

所以廳裡宜擺幾盆花木盆景,造成春意襲人,百花迎賓的氣氛;四圍牆上,張懸書法字畫,燈光音響要儘量保持中國特色。

至於正規的宴席,作為店家,應該大概按如下次序招待:

迎賓——列隊,引導至席,接掛衣帽,引至座位,遞香巾淨手,上茶,(敬菸——不可取,中國古人不吸菸的,屬舶來品)

入席進餐——上茶點,冷盤,斟宴酒,介紹,開餐,上菜,續酒水,撤盤。餐畢——遞香巾淨手,上清口茶。遞賬單送客

至於國宴,現在用分席制,四(熱)菜一湯,外加冷菜,甜點,果品,冷飲。酒水為白酒茅臺,黃酒紹興加飯酒,青島啤酒,還有礦泉水。

國宴更重排場,如輝煌的大廳,或如釣魚臺的亭臺水榭。間或有樂隊伴奏,講壇。國宴每席上必有一立體的冷盤雕刻,擺盤。

至於想要了解明清官府大家或街巷市井宴席酒桌舊制,當重讀紅樓夢,金瓶梅,和眾多的明清小說。

小小一桌席,說凝結了千百年的文化積澱,一點不為過

同食共餐,能很好的增進感情,而吃中國菜則為此提供了一條捷徑。一道菜大家吃,我為你盛菜,你勸我喝酒,大家其樂融融,這是中餐的氣氛。但是在用餐過程中也要講究一定的禮儀,不能高興過了頭,要不就亂作一團了,在和諧融洽、井然有序中享受團聚的熱鬧,這是中餐的文化。

如果你看過紅樓夢,或其它明清小說,一定對裡面繁複的用餐禮儀記憶尤深,小小一桌席,可以說凝結了中華千百年的文化積澱。現代用餐雖然用不著這些繁文縟節,但必要的禮儀還是少不了的。相信,只要我們多一些尊重和細心,中餐的禮儀文化一定能流傳千古,而我們的用餐心情也會更加愉快和諧。

第7篇

早上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學生食堂就餐禮儀知識》。食堂是我們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視窗。作為國小生的我們,在食堂就餐要吃得端莊,在餐桌上要尊重別人。食堂是早、中、晚餐學生聚會的地方,也是最能表現一個人人文素養的場所。想一想,你有沒有在別人井然有序排隊的時候插過隊?這時,你尊重了自己肚子的選擇,但卻沒有尊重別的同學;你有沒有因為和同伴邊吃邊聊,得意忘形,將盤中的飯粒揮灑一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的詩句我們從進入一年級的時候就學過,但又有幾個人能做到不浪費呢?吃過飯,你有沒有將剩飯剩菜亂倒而偷偷的離開過?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你自認為沒有被值班老師發現而暗自竊喜時,卻給就餐的人和食堂工作人員增添了很多麻煩。或許,這只是日常生活當中的一個小小的插曲,但卻折射出了“自尊、自重”在人際關係、社會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學會尊重是每個人需要具備的一種最起碼的修養。當你懂得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時,你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社會是大家的,只是當每個人都付出尊重時,他才能贏得尊重。

食堂是一個小社會,你會發現各種和諧或不和諧的因素交織在其

中。在食堂裡,我看到過向裡面盛飯的阿姨說聲謝謝的;也看到過默默地將吃剩的飯菜倒入桶中,然後又輕輕地將碗筷放入指定地方而悄悄地走開的。同學們,在安靜、舒適的氛圍中吃飯心情愉快呢?還是在高聲喧譁、嘈雜的'氛圍中吃飯有利於健康?用過的碗筷是自己帶走放在指定的地方對呢?還是留在餐桌上讓食堂阿姨幫你收拾?碗筷是遠遠的往筐子裡扔呢?還是走近筐子輕輕地放?這是一個問題、這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問題。但我相信被尊重的人心裡一定格外溫暖,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勞動得到了認可,得到了同學們你們的理解。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贏得別人一天的好心情,何樂而不為呢?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起吧,讓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等候就餐;找位子時文明禮讓,避免擁堵;就餐時,安靜文明不大聲喧譁,不浪費,不挑食。其實這些一點也不難,只要你願意,學校的食堂就會是展現我們塘頭國小每個學生風采的一大視窗。誰不愛乾淨、安靜的環境,而這些需要我們共同的付出。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為營造食堂良好的就餐環境而努力吧!謝謝!。

1、所有在校就餐學生分兩批錯開就餐,要按規定時間準時進食堂就餐,不得私自到校外就餐,如有特殊情況不去食堂就餐,須向班主任或值班老師說明。

2、各班按要求排成兩排,有序進餐廳就餐,途中不得奔跑,不得爭先恐後,不得插隊。

3、進餐廳後按指定的餐桌就餐,對號入座,不能搶佔別人的位置,要互相謙讓,關心照顧小同學。

4、同學之間不爭搶飯菜,不能私自到別人的碗裡夾菜,也不能將自己不喜歡吃的菜隨便夾給別人。不將碗端到食堂外面吃。

5、就餐時保持安靜,文明就餐,不得大聲喧譁、打鬧或敲打碗筷,不得隨便離開座位,隨意奔跑走動,注意安全,防止相互碰撞而燙傷。

6、就餐時既要細嚼慢嚥,有助消化,又要專心,不能東張西望拖延時間 ,也不要含飯說話,以免發生意外。

7、珍惜糧食,不挑食,不厭食,禁止吃乾飯。添飯時能吃多少就加多少,不要浪費。

8、保持食堂衛生,不準隨地吐痰、亂扔雜物,不準將零食帶到餐廳裡吃,不準將飯菜掉在桌上或是潑灑到地上,不準隨意倒剩飯剩菜。

9、愛護食堂公物,不準在牆上、餐桌上亂刻亂寫;不準損壞食堂的餐具和設施;不得隨意挪動桌子及其他設施。

10、尊重工作人員的勞動,適時對他們為大家的服務表示感謝,如果對食堂工作人員有意見時,須通過老師向其提出,禁止與食堂工作人員發生爭執。

11、就餐完後按秩序走回教室休息或在操場上輕度活動,在半小時內不能跑、跳或進行劇烈運動,以保障身體健康。

國小生,講禮貌,就餐禮儀不可少。用餐前,要洗手,細菌才能都趕走; 打飯時,不能亂,你爭我奪不雅觀;排好隊,閉上嘴,營造就餐好環境; 飯桌上,需安靜,說說笑笑都不行;不暴食,不厭食,均衡飲食才是好; 細細嚼,慢慢嚥,食物才能都消化;要勤儉,講節約,盤中粒粒皆辛苦;

放碗時,有順序,飯碗擺放要整齊;用餐後,嘴邊油,紙巾擦嘴水漱口; 好習慣,要培養,點點滴滴我做起;既衛生,又文明,小朋友們禮儀行! 學生食堂就餐紀律評比細則

為了全面提升我校學生的文明素質,強化學生的文明意識,培養文明就餐習慣,讓學生擁有一個安靜、舒適的用餐環境,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特制訂學生食堂就餐紀律評比細則如下:

1、學生要按照學校規定的時間到食堂就餐,整隊步入食堂,嚴禁跑步進入食堂,排隊要安靜整齊,不準插隊推搡,違反者每次扣1分。

2、學生要注意保持食堂公共衛生,禁止往地上亂倒菜湯、亂扔飯菜,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違反者每次扣1分。

3、同一餐桌的學生,把各自使用的餐具和麵前的桌面清理乾淨,並將殘渣倒入指定的塑料桶內,碗筷輕輕地放到指定地方,然後有序地離開食堂,飯後不準在食堂逗留,違反者每次扣2分。

4、學生嚴禁在食堂內追趕、打鬧、起鬨、大聲喧譁、敲打餐具,嚴禁插隊,違反者每次扣1分。

1、、每天早、中、晚餐由6名少先隊幹部分別對第一、第二食堂的就餐紀律進行檢查並打分,具體檢查人員由大隊輔導員安排。

2、、每週星期五放學前由檢查人員將各班扣分情況累總後交給值周老師;因表格沒有體現一日三餐,檢查人員可用“正”字表示扣分次數,再用“正”字筆畫數乘以分值,得當日扣分數,學生多次違紀可以重複扣分。學生就餐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