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師範生教育調查報告共3篇 "研究揭示師範生教育現狀及改進策略"

本次調查報告共收集並分析了師範生教育的相關資料和資訊。通過對師範生培養模式、教育質量以及專業知識掌握情況的調研,報告將為各界人士提供有關師範生教育的深入瞭解和參考。同時,報告還將對現行師範生培養模式的優勢和不足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改進意見和建議,旨在推動我國師範生教育的持續發展。

師範生教育調查報告共3篇

第1篇

2012年8月28日至10月19日,我很榮幸地有機會在長春市第二實驗國小度過了我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專業課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裡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順利地完成實習工作。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國小語文這門課而言的。調查的過程十分辛苦,為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還是很讓我滿意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國小語文的教學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更為我將來從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狀況、教學方法等方面來探究當下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以我實習的三年級語文教師為主要調查物件,調查物件為我的指導老師李紅玲老師、年級主任楊老師、三年級二班班主任孫宇飛老師以及一位新老師:孫歡歡老師。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首先,從國小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較高,普通話水平標準。其次,從現今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會採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而不像以前那樣採用問答法、講授法。在採用教學裝置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使用的教學方法是經常使用多媒體、掃描器等先進的手段。而不是傳統的教學,老師講學生聽這樣。採用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取得了理想取得了的結果,而且增加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但這其中不乏存在弊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螢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而國小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裝置,無形之中就降低了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

1 動他們也不會動,因此為了提高學習效率不能單單依靠先進的裝置。事實也證明採用老舊的教學方法不完全是錯誤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另外老舊的方法具有其獨到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可隨時更改課堂內容的設定,這是先進裝置所不具備的。從教學態度上來講,國小的孩子都還未定型,心性不穩,不僅一個班裡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就單個人而言不同時段語文成績也有很大差別,國小語文老師們並不認為可要把學生分為幾等,他們一視同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他們對所有的孩子都充滿耐心,並極力想讓孩子聽懂,所以變換著方式讓孩子感興趣,並且看這些孩子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他們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老師也沒有采取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為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當然,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對於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們對預習指導和字詞教學工作很重視,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剛從低年級轉上來,對沒有標讀音的課本一時還不大能適應,所以要確保他們認識字後才能開始課文教學。在作業要求方面,三年級的老師可以說是非常嚴苛的,這是為了讓學生早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能更好的適應更高年級的要求。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年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裡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於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以遊走於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著課堂的秩序。我在實習期間上課時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後來我也學習使用這種方法,課堂收效還不錯。據瞭解,在現今中學,有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為語文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特別是理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為嚴重,他們認為自己又不想成為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還好,這種現象在國小裡是不常見的,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為國小生年齡還小,和語文的接觸還不深,語文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對語文知識還有著濃厚的興趣。當然這種現象和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國小生是很單純的,正因為這樣,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誇獎他們,儘量用表揚來鞭策他們進步。當然也不能全靠表揚,在行為習慣的調整方面,批評和懲罰也是很重要的,否則引不起他們的重視,甚至會讓

2 他們產生老師不足懼的想法。國小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為他們年齡小,就認為他們不懂,其實他們都擁有雪亮的眼睛。調查中,國小生最喜歡的是貼近他們思想的老師,他們會去尋找老師跟他們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們會比較親近這個老師,反之,則比較生疏。每個孩子都是想通過自己的途徑引起老師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會讓老師喜歡,也有可能會讓老師產生討厭的情緒,後果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可以說每個孩子的行動出發點都是好的。實習中,我就見到過這樣的事情。我實習的班級有一個小男生叫韓宇軒,很是調皮,各科老師對他都比較頭疼,因為他上課老是插嘴。綜合我的所見所聞,我認為韓宇軒只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我比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談話中爭取引導他到正確的道路上來。我認為,當一個稱職的好老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尋找適合他們的引導之道。這樣才不會讓學生牴觸老師,甚至牴觸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國小生年紀比較小,所以知識面比較狹窄,上他們的課就不能海闊天空地、一股腦兒地將語文老師所有知道的、關於課文的東西都灌輸給他們,要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如果語文老師不管不顧這些,那就有可能使學生失去上語文課的興趣,甚至討厭起語文課來。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國小生的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國小生的感知覺已經逐漸完善,他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髮展,觀察事物更加細緻有序。國小生的記憶能力也迅速發展,從以機械識記為主逐漸發展到以意義識記為主,從以具體形象識記為主到抽象記憶能力逐漸增長,從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到主動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識記。國小生的言語也有很大發展,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口頭言語,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掌握了書面言語,學會了寫字、閱讀和寫作。國小生思維的基本特徵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為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國小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所佔的成分較多,而高年級兒童抽象思維的成分較多。國小語文教學要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找出適合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在思維方面的發展,引導他們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重視學生在言語上的發展,適時給與引導,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適時把握學生在識記能力上的發展,讓他們多記多背,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國小生的社會性發展的一般特點:入學以後,他們的社會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中,他們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及競爭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師生關係及同伴關係對他們的學校適應有重要影響。這種關係的質量既影響到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班級、學校的歸屬感,也影響到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國小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的學業成敗、社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自教師及同伴的社會支援,對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個性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國小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在個性品質上的塑造,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適時給予他們指導,鼓勵他們融入集體,關心他人。國小生的

3 道德認識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從只注意行為的後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結果。由於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他們越來越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道德情感體驗日益深刻。所以,國小語文教學也要注重學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現,並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表達兩個能力。當然,要完成這個目標,須具備一定基礎:即字、詞、句知識基礎知識;表達技巧;文學常識等。這就構成了語文教學的三大現實目標:基礎知識、閱讀、表達。國小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閱讀和表達的基礎能力。根據以上了解到的國小語文教學現狀,我認為,在現今條件下改善語文教學現狀必須先從制度改革抓起,要不斷提升教師團隊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要培養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制定適合他們的課程,讓他們在身心愉悅中增長知識、獲得做人的學問。

2.《國小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劉國權主編 3.《國小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劉樹仁主編

4.《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朱慕菊主編 5.《國小教育心理學》——(科學出版社)章志光編

6.《普通心理學》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孟昭蘭主編 7.《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社會出版社 8.《 國小語文有效教學》——(沈龍明)中國出版社 9.《 語文課》(鐵皮鼓)——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0.《 走進新課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1.《 國小語文名師同課異教實錄》——(張文質)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2.《 有效教學方法》——江蘇教育出版社

師範生教育調查報告共3篇

第2篇

很榮幸的有機會在xx縣xx中學度過了我兩個月的實習生涯。我這兩個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兩個月的時間,對學校裡面的歷史這門課做了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歷史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歷史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新課改教育的新路子,提供參考。通過進教室聽課,觀摩老師們的教案,以及同學們的反應。得出以下結論:

xx中學歷史科組長是王xx老師,聽過他上課,可以發現,他在講解歷史的同時還貫穿了很多的課外知識,能夠提高課堂氣氛,增加同學們學習歷史的興趣。他上的是畢業班,在他的課上體現出了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就是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從他的上課中,發現王老師的學識還是很淵博的。課外知識很豐富。其幽默的講課風格值得我們學習。

通過觀察發現,其實大多數的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理念比較新、能體現課堂教學的“二主”模式——教的主導和學的主體作用。能較好的引導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從巨集觀上讓學生把握歷史知識的整體結構,形成知識網路之樹,從微觀上讓學生了解掌握歷史的基礎知識,同時分析、理解、掌握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及因果關係。創設的問題情景和教學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的問題有一定的坡度和層次性,能注意到分層教學;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層次全方位地分析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能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教師的引導、點拔、歸納到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以“問題教學法”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以問題的創設來構建知識體系,再通過基礎知識、知識結構來解決實際面臨的問題情境,讓“問題教學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注重“論從史出、史由證來”思維方法的有效訓練。

有些優秀教師能以學生為本,師生活動頻繁,注重教學實效,在教學中不是

把現成的歷史結論拋給學生,而是一環套一環,步步誘導學生感受歷史、感悟歷史,讓學生自己悟出結論、得出結論。注重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思維的交流與碰撞,讓學生對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回答內容進行點評,讓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評價意識。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習狀態良好,能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和思考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時發出會心的的笑聲,課堂教學效果較好。以上說明這些教師能鑽研教材和大綱,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教學思路和策略的設計。他們對教學的執著和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人感動。但是在調查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有個別教師講課缺乏激情,仍以知識的羅列和知識的疏理為主,以自己的講述和分析歷史概念、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為主,甚至整個課堂教學一講到底,沒有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沒有很好地或很少地創設教學情景和問題情景,不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啟用學生歷史的思維能力,教學觀念依然很陳舊,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的了無興趣、索然無味。

有的教師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認真設計了教案,但由於學生長期以來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因而學生的思維不能被啟用,有的教師教學的應變能力較欠缺,教學的預設和生成關係處理得不好,教學效果不明顯。

有的教師上課時只顧自己教學任務的完成,不太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和狀態。

有的教師在課堂中讓學生展示思維過程的時間太少或沒有,沒有形成讓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交流和碰撞。對學生思維過程或回答的內容不能夠作出很好的點評或點評不到位。學法指導的力度不夠,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為學生所想所做。

歷史試題講評課的教學模式陳舊,有的教師沒有進行認真的統計和分析,沒有在課堂上向學生總體講明這一次測試結果的基本情況,基本上是一講到底,有的甚至還停留在講答案對答案的層面上,取幾個典型的錯誤教師自己講答案、自己分析,很少甚至沒有讓學生展示自己錯誤或正確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起來講述發言的機會極少,不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評價意識和進行解題思路及方法的指導。

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歷史教育觀念陳舊落後。我們要承認傳統上我們習慣於讓學生記憶真理般的歷史內容,不允許有“問”和“疑”,記憶就是最終的目的。這種教學,除了應付考試,沒有任何用處。歷史學對人的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就被簡化為考試和空洞的政治道德說教了。這樣的歷史教學怎麼可能讓學生感受到“每一時代的人類在反思自己往昔經歷的過程中,對歷史之本質和意義的一種理性追問和情感體驗”?怎麼可能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是人類的精神故鄉,是人類生命力的水源頭”?加上課堂上講究“師道尊嚴”和“上下尊卑”,學生的個性被壓抑,泯滅,潛能得不到開發,歷史的魅力蕩然無存,成了蒼白和死的。歷史教學就成了枯燥,無用之學了。

1、教學觀念——構建平等、民主、和諧、活潑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往的歷史教學都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變成了學習的客體。現代的教學理念應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有個性的鮮活的個體,教師應有意識地創造環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意識到自己的力量,然後積極地去參與,讓他們感到參與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所以可以在每次上課前,精心設制一些問題,然後,以小組為基本單位,讓學生們去討論。這樣學生就在一個民主、愉快、和諧、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中主動地去學習,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主動地去動腦、動手、動口,全方位地參與,並自覺自願地蒐集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然後,各組出一個代表到講臺前去闡明小組的觀點和認識,使每個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但有了學習的興趣,還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他們所找的資料、知識範圍已大大超出了課本,並掌握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教學模式———由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陳述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論證式轉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是教和學的有機結合,學是目的,教是引導。教育者施行的各種教學手段,都是為使受教育者明確應該怎麼學,都是為使受教育者願意學、喜歡學、主動學。教育者只是提供條件,只是幫助促進,而不是灌注,更不是替代。尤其是歷史教學,我們所面對的都是過去的事情,而過去的事情不可能重新回到我們面前。所以,學生學習歷史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

接受前人的記載和教師的講述。這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唯一可循的依據。

3、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要以考試、分數來壓學生,使學生成為分數的附庸,逼得學生在教師指定的圈子裡不敢出來。那麼,怎樣才能真正地解放學生呢?我認為,要真正地解放學生,首先必須改革歷史考試考查辦法,要把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過程與歷史學習活動的情況和表現納入考查、評定成績的範圍,不能一卷定“終身”。其次還要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獨立精神和主人翁責任感。

4、教學手段——由單一化、原始化向多樣化、現代化轉變。歷史學習的最佳氛圍就是要有真實或較為真實的歷史學習的環境,因此,歷史教學中僅靠粉筆板書,教師講解,是無法突出歷史學習的形象、生動、豐富、有趣的特點,難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形象生動的歷史教學掛圖、歷史事件的錄音、錄影、電視、投影以及多媒體電腦等在教學中的運用,能為歷史教學創設一個較為真實的歷史環境。因此,教師是否能儘快熟練恰當地掌握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和裝置已成為衡量一個教師技能的重要方面。當然,因為學校條件的不允許,這方面的改進很難在波蓮中學進行。

總之,在當前形勢下,中學歷史課的教與學還處於不斷地探索發展中,對於一些標準體系還需不斷地深化和完善。“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真正地採取批判繼承的科學態度,才能真正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只有將正確的政策、法規領悟、滲透,真正落到實處,歷史的巨輪才會向前滾動,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穩定地發展。

第3篇

學校簡介: 3月23日至4月17日,我在xx中學度過了我一個月左右的校外實習生涯。xx中學位於xx市黃河路宣慶小區院內,是一所公立小區國中。學校擁有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任課教師67人,其中高階教師28人。

實習概況:我這一個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級管理者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實習所在辦公室裡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月時間作了一番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英語這門課在市公立國中當下的教學情況的。經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英語教學狀況有了初步瞭解,為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1.從英語教師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中英語教學現狀。2.從學生角度探究現今國中英語發展現狀。3.從學生心理角度探究先進國中英語教學該往何處去。 調查方法

抽樣調查。以我實習所在英語組六年級到八年級英語教師為主要調查物件。

從英語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中英語教學現狀

首先,從國中英語教師自身方面談一談國中英語教學狀況。經過一個月的相處,我發現大多數英語老師都是本科畢業,極少數英語老師是大專文憑,這說明本市公立國中英語教師文憑較高,學校對英語教學非常重視。可是,部分老師和班級習慣母語授課,雙語教學極少使用,這種狀況不容我們忽視。其次,從現今國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英語教學狀況,在教學方法上,國中英語老師一般都採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採用自學輔導法、情景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在採用教學裝置方面,經調查走訪發現,現在的英語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有些教師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器等先進教學輔助手段。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採用多媒體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有一些老師在上多媒體課的時候很少板書,或者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沒在黑板上寫幾個字,學生也就不做筆記了。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她們也寫,老師不動她們也不會動。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只能捨棄先進的裝置,轉向老舊的方法。事實也證明,採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在國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國中英語老師們對預習指導教學工作很重視,因為國中學生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事物

有自己初步的理解和看法。在作業要求方面,國中英語老師能夠說是非常嚴格,這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以後能更好地適應更高年級的要求。

我實習的年級是國中一年級,學生都在十一二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經過一個月的觀察,我發現不但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小聲說話、東張西望的學生比比皆是。而國中是個特殊時間段,學生面臨著會考的機遇和挑戰,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英語知識的,這非常讓國中英語老師頭疼。因此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成了每個國中英語老師的重頭戲,她們努力以富於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聲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遊走於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著課堂的秩序。我在實習期間上課時也曾經有過這種煩惱,後來我也學習使用這種方法,課堂收效還不錯。據瞭解,在現今中學,有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不喜歡學國中英語,她們認為英語很難,也很枯燥,這種現象在中學裡是很常見的,當然這種現象和國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也分不開,每一位國中英語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國中英語。她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英語學習上來。在實習期間,我曾帶領實習班級的學生去多媒體教室上過三次課,經過這幾次課我發現國中生對現代化教學手法還是比較喜歡、很感興趣,可是她們自律意識

比較差,到了新鮮的地方就交頭接耳,導致課堂紀律難以維持,教學效果不是很好。

國中生也很想得到老師的肯定與關注。正因如此,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抓住適當時機誇獎她們,儘量用表揚來鞭策她們進步。當然也不能全靠表揚,在行為習慣調整方面,批評和懲罰也很重要,否則無法引起她們的重視,甚至會讓她們產生老師不足懼的想法。調查中,國中生最喜歡的是貼近她們思想的老師,她們會尋找老師和她們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她們就會比較親近這個老師;反之,則會比較生疏。每個孩子都是想經過自己的途徑引起老師注意,用的方法可能讓老師喜歡,也有可能會讓老師產生討厭的情緒。後者的後果是她們始料未及的,能夠說每個孩子的行動出發點都是好的,但看老師如何對待它。

在學習壓力方面,我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物件都是國中生,由於面臨著升學壓力,老師們都會給學生布置很多作業,特別是英語、語文、數學這幾大主要科目。據我深入學生當中瞭解,大多數學生回家做作業都要做到很晚才能完成,她們普遍認為老師佈置的作業有些多。

國中生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國中生的感知覺已經逐步完善,她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髮展,觀察事物更加細緻有序;國中生記憶能力也迅速發展,從以機械識記為主發展到以意義識記為主,從以具體形象識記為主

到詞的抽象記憶能力逐漸增長,從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到主動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識記。國中生思維的基本特徵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為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

國中生教學要把握學生認知發展,找出適合本階段學生學習的方法,注意學生在思維方面的發展,引導她們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正視學生在學習、思想上的發展,適時給予引導,讓她們獲得更好的發展。

國中生社會性發展的一般特點:入學以後她們的社會關係發生重要變化,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在與同學和老師的相處中,她們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及競爭的注意事項、基本技能和技巧。師生關係及同伴關係對她們的學校適應有重要影響。這兩種關係的質量既影響到她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班級、學校的歸屬感,也影響到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國中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她們的學業成敗、社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自教師及同伴的社會支援,對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個性品質有很大影響。

國中教學要注意學生在個性品質上的塑造,引導她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形成正確思想認識,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適時給予她們指導,鼓勵她們融入集體,關心她人。

國中生道德認知能力也逐漸走向成熟,從只注意行為後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結果。由於認知能力發展特別是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她們越來越能從她人角度看問題,道德

情感體驗日益深刻。因此國中教學也應注意學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現,並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道德觀。 4.調查結果的啟發

經過對在該實習校任教,且已畢業五年左右的英語老師的調查、採訪,發現英語師範生入職前在很多方面準備不足。因此,英語師範生在頂崗、入職前需加強這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及提高:一是現代化教學裝置在課堂教學中的熟練使用。隨著科技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裝置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會日益增加,雖然只是輔助,但其對吸引學生興趣和提高學習熱情大有裨益,這就要求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裝置運用自如。二是課堂用語的規範化熟練使用。課堂用語的規範化熟練運用有助於管理課堂紀律、樹立教師威信,師範生在校期間加強訓練,避免現學現練、不夠熟練。三是對青少年心理的探究。加深對青少年心理髮展的瞭解與研究,教師在教學和與學生交流時能夠依據心理規律和特徵掌握溝通方式、技巧,利於教學和管理班級。四是突發事件應對和臨場應變。師範生在校能夠有一定的職前學習與培訓,比如經過中學班級管理或課堂突發事件應對這類實際案例選修課,增強自己的臨場應變意識和能力,爭取遇事處理妥當。 對國中生英語教學與德育工作的啟發

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外語交際能力和提升文學素養,當然要完成這兩個目標並不容易,根據以上了解到的國中英

語教學現狀,我認為,在現今條件下,改進英語教學現狀必須要從制度改革抓起,從而提高學生、家長對英語學科學習的重視;其次要提升教師團隊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要培養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最後就是要從學生心理出發,制定適合她們知識基礎與認知水平的課程,讓她們在身心愉悅中增長知識、獲得做人的學問。

[1]陳靜波.有效教學:國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

[2]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3]楊敏.外語教學與文化研究——中國文化環境下英語全程教育優化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 .

[4]左菊.新課標視野下英語師範生教學技能培養研究[j].長江師範學院學報, (12):75-80.

[5]左菊.新課標環境下的英語師範生職業技能培養立體模式[j].科研園地,